第45章 番外五
“聽聞,諸位支持皇姐立葉銘思為太子?”
在葉雲澤說到葉銘思的時候,幾名宗室大臣都不約而同地皺起了眉。他們中,幾乎沒有人看好葉銘思,不僅是因為他庶出的身份,更是因為他的性子。
葉銘思雖有幾分小聰明,但性子殘暴,在外處處樹敵,豈堪儲君之位?莫說是儲君,就連莊王世子之位,他也是不夠格的。
即便是想要控制新君自個兒做攝政王的人,也不會選擇葉銘思,一來,葉銘思年紀太大,性格已形成,不好控制,二來,人家親爹和嫡母還在頭上杵着呢,哪怕莊王再混不吝,也是葉銘思的親爹,依着莊王的身份,能夠做的事太多了,沒有人想辛辛苦苦把新君拱上位之後被別人摘了桃子。
便是選那種無父無母的孤兒,都比選葉銘思強。
當然,以上也只是宗室大臣們的假設。
事實上,他們中野心勃勃的很少,大多數是想勸葉雲澤找個好苗子出來好好培養,以便接手大齊的人。待新君能夠獨當一面,他們及他們的子孫就可以繼續安享榮華了。這些宗室對于葉雲澤這個光宗耀祖的葉家家主還是很服氣的,沒有什麽不該有的想法。
自打葉雲澤與季琛成婚,宣布要從宗室中挑選繼承人起,他們就沒怎麽開過口。
若不是好些年過去了,繼承人還沒個影兒,他們也不至于借着葉公主給出的名頭鬧事兒。
短短時間內,宗室們的心中閃過了許多念頭。
帝王的問話,終究不能不回答。宗室們雖是借着葉銘思做由頭,并不是真的想要推舉葉銘思為儲君,但此時的回答也不免要慎重着些。
有人開口道:“皇上嫡親兄弟姐妹,唯長公主與莊王二人爾。長公主乃外嫁之女,不足為道,莊王是與皇上血脈最近之人。若皇上要過繼子嗣,當優先考慮莊王血脈。這其中,葉銘思是莊王長子……是以,臣認為,長公主的提議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那人看了葉雲澤一眼,又飛快地道:“不過,依着臣的想法,葉銘思也不是最合适的——有嫡子在,幹嘛要立庶子呢?葉銘思之幼弟,莊王妃嫡出之子葉明昱出身尊貴,年歲小,又有可塑空間,皇上可不将莊王嫡子接到身邊兒,好生培養着?”
這人可是知道的,葉雲澤打從提出過繼這個想法起,就一直在考察莊王之子的,雖然不知道為何沒了後文,但終歸要探探葉雲澤的态度才好。
葉雲澤負手在身後,神色淡淡地道:“莊王妃近些年來很活躍啊,連朕的宗室大臣都倒向了她。她那幼子,朕也見過,倒是個聰明伶俐的,可惜,太聽莊王妃沈氏的話了。”他搖了搖頭:“若是日後莊王妃之子做了皇帝,朕還真不知道這大齊天下究竟該姓沈,還是姓葉?”
“請皇上為大齊擇一賢明儲君。”基本上,聽到這兒,宗室大臣們心裏也有數了。
Advertisement
得,看來,莊王夫婦連帶着他們的長子和嫡子,都不怎麽讨皇上喜歡啊。
不過,這也無妨,只要皇上對選擇儲君這件事不排斥,就行了。
在來之前,很多宗室還在擔心,若是提議立儲一事讓葉雲澤發怒可如何是好。葉雲澤如今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怕是最忌諱有人來分他權柄了。
可站在國家的角度考慮,長久沒有儲君,怎麽行呢?
若是葉雲澤膝下有十個八個皇子,不愁後繼無人,他想要晚些立儲,這也沒什麽。問題就出在葉雲澤無後上啊!一旦葉雲澤有個什麽,又沒有儲君,大齊豈不是要分崩離析!
葉雲澤站在上首,對于宗室們之間相互交換的眼神,以及他們心中的所想,他自是再清楚不過。他心裏清楚,他也确實該立儲了。
葉雲澤扣打在桌案上的手指頓了頓:“立儲一事,朕自有主張,諸位且等着吧。”
“皇上,這……”下意識的認為這又是葉雲澤的托詞,想要說些什麽,卻被葉雲澤似笑非笑的表情給壓了回去。
“那麽,臣等就等着陛下的消息了。希望今年年前,能見到小主子,臣等也就心滿意足了。”
葉雲澤深深地看了那名說話的宗室大臣一眼:“必如你所願。”
……
“給皇上、皇後請安,恭祝皇上、皇後福壽安康。”一個小小的身子跪在臺階之下,看起來約莫十一二歲的模樣,嘴唇抿得緊緊的,帶出些他這個年紀所沒有的穩重來。
“起來吧,睿兒,你也算是我們的表侄子,在我與皇上面前,你不需如此拘謹。”
底下的小少年揚起一張小臉來,雖面無表情,但那雙眸子卻是亮晶晶的,看向葉雲澤與季琛時,帶了些小動物似的柔軟與無害。
白白嫩嫩的小少年,分明還青澀得很,在葉雲澤與季琛面前卻非要做出一副老沉的樣子來,讓人看了,既好笑,又有幾分心酸。
“從前你是怎麽與叔叔們相處的,如今仍舊怎麽與叔叔們相處,也就是了。睿兒不是最喜歡叔叔們了嗎?”
“從前我可不知道叔叔們是皇上和皇後,騙我,壞人……”最後一句話,葉明睿說得極輕。
盡管小小少年竭力做成熟穩重狀,但在向來十分敬仰與孺慕的人面前,還是不自覺的帶出了一分孩童的稚氣來。
“叔叔們是壞人,睿兒不準備要叔叔們了嗎?”
“不……”小少年的眸子中閃過一絲驚慌,在看到葉雲澤面上了然的笑意時,才意識到,自己被耍了,繼續木着張小臉。
葉雲澤看他雖還稚嫩,但行事極有章法,有着遠勝同齡人的成熟,點了點頭。
此子心性堅韌,又頗有幾分靈慧,假以時日,必能有所成。葉雲澤的目光幽深了些許,順口考了小少年幾個功課上的問題,見他對答如流,有了幾分滿意之色。
“睿兒覺得,民為何物?民心為何物?朝臣為何物?”
最後的這個問題,讓葉銘睿覺察出幾分不同尋常的意味來,在回答時,葉銘睿不免也帶上了十二萬分的慎重:“睿兒以為……”
葉雲澤聽着,點了點頭。
這孩子小小年紀便失了父母,自小寄人籬下,過得不甚如意。他小小年紀就知道世态炎涼、民間疾苦,說出的話,雖不似嬌養的公子哥兒一般花團錦簇,卻十分樸實。
……
直到出了宮,葉銘睿還有些暈暈乎乎的。
他想不明白,一直接濟自己的,對自己很好的叔叔們,怎麽就成了皇上和皇後。
他更想不明白,皇上和皇後突然召他入宮,跟他說了這麽一番話,是為着什麽。
葉銘睿相信,叔叔們起初以他父親故人的身份接近他,幫助他,是可憐他小小年紀便失了父母。既然兩位叔叔在最開始時不願透露身份,如今為何又突然公開了?
葉銘睿覺察出葉雲澤與季琛有些想法,卻怎麽也想不到,他們究竟想做什麽。
才剛踏進大伯的家門口,大伯一家人便圍了上來:“皇上召你進宮,到底所為何事?”
這種待遇在以往是不敢想象的,葉銘睿在大伯家一向跟個透明人似的。
葉銘睿淡淡地道:“侄子也不知道,皇上和皇後為何會突然召我進宮,他們就只是問了我幾個問題,便放我出宮了。”
這種話,他大伯與大伯娘自然不信:“你何時認識皇上和皇後的?若你不認識他們,他們如何會宣你進宮?”
一想到在自己最艱難的歲月中得到的僅有的關懷,葉銘睿冷硬的眉眼就不由柔和了許多。皇後殿下摸着自己頭,叮囑自己好好照顧自己,皇上為自己找來書籍,讓自己好好做學問,逢年過節的,還會派人來給自己送點東西……那都是葉銘睿記憶中僅有的溫暖,葉銘睿一點兒也不想與其他人分享。
不過,若是他大伯一家子知道貴人一直都在近旁,只是他們一直都一無所覺,只怕心裏別提要有多難受了吧!
葉銘睿從不是什麽以德報怨的人,當下便道:“就是一直給我送東西的叔叔們啊,我也是才剛知道,那兩個好心的叔叔竟是皇上和皇後。”
“什麽!”
葉銘睿的大伯與大伯娘一直都知道,葉銘睿早逝的爹娘有兩位故交,這些年來一直在陸陸續續給葉銘睿送東西,可打死他們都想不到,葉銘睿爹娘的這兩位“故交”,竟是皇帝陛下與皇後殿下!
葉銘睿的大伯一家雖是宗室,但屬于頗為沒落的那種宗室,做夢都想得貴人青眼,自此進入權力中心。誰能料到,他們原來曾與貴人如此之近啊!可惜,竟與貴人擦肩而過!
葉銘睿的大伯與大伯娘雙目圓睜,險些嘔出血來。
“爹娘!他定然早就知道皇上和皇後的身份了,是故意不告訴我們的!”大伯娘的兒子指着葉銘睿道。
他的聲音,讓大伯和大伯娘回了神。
大伯娘當即對着葉銘睿橫眉怒目:“我與你大伯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誰想到,竟是養了頭白眼狼!平日裏就知道占我家的好處,到了關鍵時刻,你個黑心肝兒的只想着自己!我們家真是白養你一場了!”
“好了,別說了。”葉銘睿的大伯到底還要些臉面,做不到像大伯娘那樣沒臉沒皮,可看向葉銘睿的眼神也頗為不善:“你如今大了,心也大了,我與你大伯娘,是做不得你的主了……”
看着大伯一家子難受的模樣,葉銘睿卻是心情頗好,他從來不是以德報怨之人,誰對他好,他便對誰好。大伯一家占了他爹娘留下的財産,對他卻并不好。看在他們到底養了他一場的份兒上,他不會去害他們,只是,日後待他長成,也不想與他們有什麽關系。
葉銘睿的大伯娘見葉銘睿對自己的指責無動于衷,絲毫沒有“幡然悔悟”,把自個兒的兒子引薦給皇上的意思,頓時勃然大怒,正待好好發洩一番,卻被門口一陣洪亮的聲音給打斷了。
“聖旨到——”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朕與皇後膝下空虛,今過繼宗室子銘睿為子,以得享天倫,綿延血脈,欽此!”
聖旨一出,大伯一家子頓時便傻眼了。
他們原以為,葉銘睿偶然入得皇上與皇後的眼,得兩位貴人召見,已是天大的福分。可誰能料想到,更大的福分還在後頭呢!帝後這麽些年來一直無子,突然決定過繼葉銘睿,任誰都不能不多想。
帝後對葉銘睿的屬意,已是明擺着的事了。
昨日大伯一家子還頗為瞧不起的子侄,今日便被過繼到帝後膝下,這讓他們恍若身處夢中。
其實,也怪不得他們,在他們眼中,葉銘睿就是一步登天。
由于對葉銘睿過于輕忽,帝後對葉銘睿伸出援手、考察葉銘睿的這些年,他們并沒有親眼見證,自然覺得突兀,覺得難以接受。
而葉銘睿,好不容易才消化了一直以來對他關照有加的叔叔們是帝後的事,下一秒也被過繼的消息給砸暈了。
從前,小小的葉銘睿一個人冷冷清清的過着節日,大伯一家其樂融融的時候,他就想過,如果那兩個對他很好的叔叔是他爹爹就好了。那到底只是埋藏在他心中的一個不可企及的夢,他從沒有想過,有一天,那個夢會成真。
葉銘睿不是不高興,只是沒有真實感。
這絲不真實感,在皇宮中派人來接他的時候,終于徹底打消了。
既然兩個叔叔讓他去,他就去吧,不管怎麽樣,情況也不會比現在更糟。或許,換個環境,他還能闖出片新的天地來。
……
熙和十二年,帝過繼嗣子葉銘睿,同年,立葉銘睿為太子。長公主葉氏心懷怨憤,被送入皇家寺廟侍奉太後。
熙和十四年,土族來犯,代将軍白戰率軍大獲全勝,坐穩将軍之位。此戰中,湧現出不少新生将領,如宋荥、徐甫、陶若行,接在未來的戰事中大放異彩。
熙和十五年,太子上朝議政,時逢江河決堤,太子獻策治理水患,并親往水患頻發之地慰問災民,監督河道治理,得萬民敬仰。
熙和十六年,有外族乘坐船只遠道而來,請求與大齊通商,帝欣然應允。與此同時,大齊第一支正規水師正式組建。
熙和十八年,帝陵後陵正式建成。帝後前往皇家陵園祭拜先祖,并親自查看了新建成的陵墓。
熙和二十年,帝親自為太子舉行冠禮,同年,禪位于太子,偕皇後季氏游覽江山,自此,大齊進入新的紀元……
作者有話要說: 本文到此正式完結了,謝謝萌萌們兩個月的陪伴,有緣江湖再會。
這文應該還有一篇番外,寺廟play或者主角夫夫雲游天下的小甜餅(二選一),是給正版萌萌們的福利。(咳咳,目測下周寫)
訂閱率超80%的正版讀者可敲門進群,憑讀者號免費領取。不感興趣的可以直接pass,不看不影響噠~
群號:585951774,嗯,就醬。
謝謝橘子桔子、奔跑吧胖子f、其葉、安執迷孝、月落烏霜、風過無痕、一w一、喵了個咪、斯艾、栗子、小七、儒生穆染、若、天使雲端、不,其實我是個渣渣的營養液,愛你們(づ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