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妯娌相見
裕親王的婚事已定,朝中恭賀之人不在少數,韓大人家的門檻都快被踏破了,恭喜韓家小姐守得雲開見月明。太後更是多番賞賜,只是裕親王妃的身份在沒幾日,就有了新的競争者,那就是蒙國的公主耶律燕。當墨暨軒拒絕接納耶律燕之時,朝臣們不明白娶一個藩國的公主就能保邊疆安寧讓軍隊休養生息何樂不為,可是皇上卻是斷然拒絕,朝臣們本想再進言,可是在看到皇上陰郁不容多言的表情之後放棄了。更沒有想到耶律齊也沒有顯得很失望與不滿,而是将矛頭指向了裕親王,他退而求其次,讓她的女兒嫁給裕親王,耶律公主被父親這樣的左塞右送的早就火了,還失蹤了幾天。這次墨暨軒沒有拒絕耶律齊的請求,但是為了一直在等墨暨豐的韓家小姐,墨暨軒特意下旨,韓允兒與耶律燕同為裕親王妃正妻。
自從皇長子出生後,許久沒有大喜事了,裕親王的親事轟動了朝野上下。太後更是特意宣了韓允兒和耶律燕觐見,說起來,太後也算是兩位王妃的婆婆,見一下兒媳也是應該的。這天陽光明媚,太陽散發着暖意,慈寧宮的梅花開的正好,梅花上的薄薄的白雪晶瑩剔透,陣陣梅花香沁人心脾。
公主和韓家小姐同時進宮,耶律燕如暖陽般的充滿活力,橘色的夾襖高束腰長袍高貴大方,編着辮子的發髻上戴着紅珊瑚發冠,綠松石的流蘇垂在臉頰兩側,脖子上挂着珊瑚長串,手腕上的金鈴铛時不時的發出悅耳的聲音。韓允兒甜美娴熟小心翼翼,身着粉色繡着梅花的蘇錦棉袍,四星銀蝶發簪固定住蝶雙飛發髻,左側幾支多寶芙蓉簪,右側別着一支勾花墜金步搖,步态輕盈說不出的柔媚。太後滿意的看着下面的兩位女子,擡手上她們免禮平生。
太後身邊的高嬷嬷領着兩人參見皇後娘娘,蘇貴人,還有一位禦女和一位常在…當耶律燕看到南宮言若的時候,挑起了秀眉,驚叫了一聲,“你,是你…”
“公主好。”言若微微颔首。
“那個二少爺原來是…”耶律燕這時候才明白,為什麽那日這個皇後會說家中女人很多,她會喊二少爺哥哥,她都沒有說錯,也明白為什麽手下沒有追蹤到他們的原因了。
“公主…”太後見剛剛還有禮的耶律公主,怎麽會忽然不懂禮數,似乎還認識言若的樣子。
“太後見諒,只是覺得皇後娘娘有些面熟而已…”耶律燕的視線始終落在言若身上。
“公主見過皇後娘娘?”一邊的綠衣女子開了口,又驚覺的退了一步,言若并沒有惱,因為後妃中等級高的所剩無幾,太後為了彰顯後宮充裕,特意讓賢淑的等級并不很高的後妃前來充充場面,此刻開口的馮禦女就是其中之一。
“公主即将嫁與裕親王,也算是嫂嫂了,是不是太後。”言若乖巧的向太後讨好,太後任她随意,招呼着上茶上茶點。
簡單的話了些家常,太後賞賜了些珠寶玉器給公主和韓小姐。公主很大方不時的找言若交談,一旁的韓小姐恬靜溫婉,蘇貴人很主動的與她攀談。
離去前,耶律燕略有深意的眼神不時的掃在言若的身上,言若卻不慎在意。相近的距離,衆人以為這個異國的公主似乎對皇後娘娘更顯親近,只有一旁的映雪不顯詫異。
“聽說當時只是昭媛的娘娘力壓得寵的淑妃娘娘,才得到皇後娘娘的位置,皇後娘娘真是不簡單呢。”如此挑釁的話語,言若卻沒有顯得太過生氣。
“如果公主在蒙國招選驸馬的話,驸馬必定只有公主一妻。”
“本公主只要自己看中的。”耶律燕杏目微挑,不容忽視的執着。
“皇後娘娘,臣女告退了。”韓允兒從一側走來,俯身向言若行禮,溫柔恭順,風度典雅,只是面色有些蒼白。據說韓家小姐也是有名的才女,琴棋書畫無一不通,比起英姿飒爽的耶律公主似乎更适合墨暨豐,言若的笑意深了些,“映雪,送公主和韓小姐出宮,一路小心護送。”一旁的耶律燕不再多說些什麽,率先走了出去,韓允兒大家閨秀的風範盡顯,表情依舊溫和,在侍女的攙扶下小心步下臺階。
Advertisement
言若站在原地,看着她們的背影消失才離開。去看了看梁绮羅和墨亦然,剛呆了沒多久卻被墨暨軒催促着讓她回泰和殿。剛離開慈寧宮,就看到馮禦女站在她的必經之道上。
“皇後娘娘。”馮禦女俯身行禮,恭順有禮。
“平身吧。”面前的馮禦女一襲綠色的娟羅紗氅衣,有些厚重的衣裳依舊勾勒出她纖細的腰身,瓜子臉,杏目,細長的眉毛,朱唇微點,臉頰上微帶紅暈,百合髻上中間是一枚七星明珠金發梳,兩側的羽毛頭花邊是對稱黃金垂珠,耳畔是一對金花珍珠耳墜,戴着和玉的手腕前的指甲上泛着淡淡的粉,和剛開的粉梅一個色。是個很會打扮的女子,有些熟悉的面容,言若想起,那日禦花園中和蘇貴人下棋的那一個。
“皇後娘娘去看德妃娘娘了?似乎德妃娘娘的情形不是很餓好。”小心謹慎的詢問,面色帶着幾許擔憂,甚是惹人憐愛。
但是言若沒有作聲,繼續往前走着,馮禦女連忙跟上,不敢再繼續剛才的話題,她知道後宮中皇後娘娘從昭媛開始唯與德妃比較親近。
“馮禦女,叫什麽名字?”言若開了口。
“纖語,馮纖語。”如水波般蕩漾帶着淡淡的梅香的聲音響起在四周。
“纖草如碧絲,語花迷人眼,好名字。”淺淺的笑容,風輕揚起她額前的發。
宮中的小道上,皇後娘娘的儀仗格外惹人注目,路過的宮人停下腳步行禮,忍不住停頓一下,看一眼。皇後娘娘現在是後宮之中最得寵的女子,她很少與其他嫔妃走的近,而此時居然和馮禦女走在一起,後宮中的嫔妃想要得皇上垂幸,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巧遇,獻技,與得寵的嫔妃交好…馮禦女的心思司馬昭之心…
言若走的很慢,偶爾停一會兒,看看看梅花,看看松柏,看看盆景…馮禦女一直跟随着她,并不多言。天漸漸暗了下來,暗影讓淺色的面紗多了些魅惑,讓人看不清那雙清澈的雙眸,似乎在天暗下之際就要飛躍入天般。就在此時,明黃的身影落入了她們的眼簾。
“皇上萬福金安。”馮禦女俯身行禮,低垂着頭,不敢擡頭面見聖顏,等了些許時候。馮纖語聽到言若輕輕的呼喚皇上的聲音,“皇上…”輕柔卻不粘膩,之後她聽到皇上低沉的聲音,讓她起身。明黃與白的糾纏,緩緩的起身,她看到皇上擁着言若,不見平日的冷峻默然的神情。
“一個時辰前,朕就傳人讓你回來,為何耽誤這麽久。”墨暨軒沉着臉,卻輕柔的順了順言若被風吹亂的發絲。
“皇上一直在禦書房,回去也是一個人啊。”言若抓着墨暨軒明黃的大氅,眼角帶着妩媚。
馮纖語微微張了張嘴,這樣的皇後娘娘還是第一次看見,太後娘娘處時乖巧的晚輩,在其他嫔妃的面前是平和,這樣的嬌憨,柔美的撒嬌是不曾見過的。還記得那時候南宮言若已經昏迷了半年多,皇上已經冊封了南宮言若為皇後娘娘。那日正值端午,太後在慈寧宮設宴,各宮嫔妃齊齊到場。淑妃那日可謂溫婉照人,不甚華貴明豔的裝扮卻相得益彰。那樣的裝扮像極了皇後娘娘平時的裝束,淺色的服飾,簡單的發髻,幾支金釵玉珠發釵,淺淡但不失高貴,與皇後娘娘唯一的不同是那雙妩媚的眼睛和稍稍紅潤一些的妝容。那日執掌後宮事宜的賢妃很安靜,随侍在太後身側,而淑妃一直在皇上的身側,低聲淺語帶着笑意,偶爾的嬌憨,略微委屈的倦容,而皇上的眼神卻淡淡的,只喝了一杯淑妃敬的酒,就不再多言。她看到淑妃不解憤恨的神情,雖然轉瞬即逝。宮內有人說,皇後娘娘是淑妃的影子,所以才得皇上一瞥,只是這究竟有幾分真?
皇上并不理會她,注意力一直在南宮言若的身上,“朕不是說過,朕在的地方,沒人可以阻攔你。”
“沒試過,不知道靈不靈,怕李公公到時候又攔着我。”言若的眼光瞟了一眼墨暨軒身後的李貴。
“奴才不敢。”李貴甩了下浮塵慌忙低頭,卻聽到言若清脆的笑聲,李貴一臉的無奈。
墨暨軒牽着言若的手就走,卻被言若拉住。“怎麽?”墨暨軒有些不解,“馮禦女還在這裏啊。”墨暨軒的臉龐瞬間淡漠下來,“跪安吧。”不帶一絲溫度,只簡單的三個字,冰冷的如這冬日。馮纖語俯身謝恩,但是她卻沒有馬上離開,駐足目送墨暨軒和南宮言若離開,直到看不見他們的身影,才領着侍女離開,漸漸散落的月光将她的身影拉長。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