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只說沒過多少日子,就到了寶釵和寶玉的大婚之日。賈家張燈結彩,好不喜慶。賈母心裏有些憋屈,但到底是老人了,不會無故使性子,也是面上樂呵呵的。李纨忙裏忙外,王熙鳳得賈母意幫襯着。
一時大轎從大門進來,家裏細樂迎出去,十二對宮燈排着進來,十分喜慶好看。傧相請了新人出轎,寶釵蒙着蓋頭從轎子出來,最後到莺兒手裏扶着。寶玉見得這番情景,便是越發高興喜悅,與寶釵一同按禮往屋裏去。
傧相贊禮拜了天地,又請出賈母受了四拜,後請賈政夫婦登堂,行禮畢,送入洞房。還有坐床撒帳等事,俱是按金陵舊例。
也便是今日一早,王夫人和黛玉收到了林如海的回信。關于黛玉婚事的事情是真是假,林如海親口說了才算。王夫人和黛玉看了信就傻了,這事兒竟是真的。林如海在信中提到,東安郡王家的嫡次子叫穆翊,是個文徳兼備的好青年。他見了甚是喜歡,遂為黛玉做主定了婚事。
王夫人和黛玉看完信,你看看我我看看,都不知道說什麽好。如果可以,王夫人真想把林如海逮着打一頓。雖說婚姻大事遵循父母之命,但也沒這麽坑女兒的吧?就這麽定了?就這麽他看着喜歡看着好就定了?!一面之緣不可靠啊,林大哥!
王夫人心裏揣着這事兒,寶玉婚事這一天她都是配合演,迎客接客還禮。只等賓客要散時,她找到了東安王妃,硬是殷勤親熱地把人帶去了自己房裏唠嗑。這東安王妃端莊大氣,舉止優雅貴氣。她把王妃帶到榮禧堂的耳房裏坐了,都是說着些閑話。
倒是這東安王妃瞧出了她的意思,直接了當道:“夫人,聽說林大人家的姑娘在您院裏,不知能不能叫來給我瞧上一瞧。”
王夫人聽得她有這要求,自然是好啊,便叫金钏兒去把黛玉叫來。黛玉到了屋中,上來給王妃和王夫人行禮,便坐在炕下的椅子上。
東安王妃見到黛玉眸子就閃了一下,嘴角有笑意。她看了黛玉很久,才出聲道:“林姑娘這通身的氣派,竟是宮裏的那些尊貴的公主也不及。”
王夫人見過誇人的還沒見過這麽誇人的,嘴角僵了一下笑着道:“原是我養大的,有什麽氣派,不過是規矩教多了。”
王妃聽罷伸手拉起黛玉的手,“今兒見着了才知道我那兒子為何跟鬼迷了心竅似的,必是要這門親事。這樣的女孩兒家,就是我見着也是十分歡喜。若不是像樣的人家,哪裏能生出這般的。就我看着,這渾身的氣韻不是貴,竟比仙了。”
王夫人也不知道這東安王妃就是嘴巴漏風不會說話,還是故意的,這誇人怎麽都誇的這麽別扭?她看着東安王妃,笑着問了一句:“我家玉兒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又怎麽會叫人鬼迷了心竅?王妃言重了。”
“是說嘴拙,說的話不切意,夫人擔待才是。”東安王妃笑着說了這麽一句,明顯沒有誠意。
王夫人看着黛玉,眼神在表達一個意思:卧槽,這婆婆不能要啊。
黛玉也是看着王夫人,明白她的意思,但她作為姑娘家并不好說什麽。王夫人把目光轉回到這王妃身上,又問了一句:“王妃,敢問你家公子……”
“我家的穆翊配得過你家這姑娘,夫人放心。”東安王妃出口就道。
Advertisement
王夫人被噎了一下,要不是看她身份,真想拿把掃帚攆她出門。就憑她這樣的媽,能養出什麽超凡脫俗的好兒子,可見是林如海第一印象出錯了。
王夫人心理活動在繼續,這東安王妃繼續說:“我家老大是個習武的,有武有德,也是十分孝順。只這老二啊,是個喜文的,從小書不離手,卻又不喜科考仕途不喜出門與人結交。在這京城中,只怕是沒幾個人見過我那兒子的。他較他大哥長得好,心思卻也怪。”
“怎麽個怪法?”王夫人看着她。
東安王妃不接話,半晌笑出來道:“這個我可不能說,難得他願意這門親事,叫你們知道他如何怪,這林姑娘怕是不敢嫁了。人品相貌上,你們都且放心,我家穆翊是上等,便是你家寶玉也不及。才學上,也是一等一的。”
王夫人和黛玉又蒙了,這說的到底什麽跟什麽啊?直到把東安王妃送走,王夫人也沒得出這個叫穆翊的人的整體印象。她看着黛玉,只問:“玉兒,你覺得能嫁不能嫁?”
黛玉想了一下,“我倒是覺得王妃不大喜歡我。”
王夫人又把東安王妃的舉動話語想了一遍,開口道:“她不是不喜歡你,她分明是嫉妒你。你看啊,她說她兒子鬼迷了心竅,又說大兒子孝順,那只能說明二兒子與她不親近,偏認準了你。若是這般,那這男人倒是能嫁的,只是這婆婆不好纏。”
“可王妃還說了這人心思怪。”黛玉接了一句。
“再怪能怪過咱們倆?”王夫人笑着說,然後坐起身子。其實照那王妃所說,這人有那麽一點像賈寶玉。但看這王妃對這兒子的态度,又可看出這穆翊不像是被寵出來的人。必是有獨立思想獨立作為,才能叫王妃有那種态度,甚至對穆翊的媳婦都抱以不友好的态度。
聽得王夫人那麽說,黛玉一笑,“若是不能嫁,退了也未嘗不可。”
王夫人擰了一下眉,她一日沒為黛玉找到堅實的出路,這嫁人的事就不可含糊。便是她和黛玉再不在意,那被人戳脊梁骨的日子也是不好過的。便是瞧瞧史湘雲,那就知道了。
“你覺得呢,蒼大爺?”王夫人這會子想起了系統君。
系統君打了個哈欠,然後豪情壯語道:“事情既然發展成這樣,那就是黛玉的緣分,沒有不能嫁的。若是嫁了不好,也是黛玉的成長。有我在,沒有黛玉艱難的時候。”
王夫人聽得系統君這麽說,心裏也就更加有譜了幾分。系統君說完,突然“叮——”了一下,把王夫人吓了一跳。
【寶釵嫁寶玉】任務曲折中完成,獎勵神速信鴿N只和五分仙力值。
"親愛的主人,別琢磨黛玉的婚事了,黛玉三年內嫁不掉,還是快來接任務吧,麽麽噠。"系統君給完獎勵,就緊接着給了王夫人一個任務:【辦報社】走起!
只是為什麽黛玉三年內嫁不掉呢?便是王夫人和黛玉讨論了這些事情沒多久,皇宮裏就發生了大事——太上皇駕崩了!于是,三年國孝來了,于是,東安王府想娶也不能娶了。虧得寶玉和寶玉噠婚事辦的早,否則那任務還得等到三年後才完成。
王夫人查看了自己的書包,裏面有複印機有信鴿,有這兩樣基本就夠了。王夫人拟了一封信往宮裏去,跟元春說了辦報社之事。這話兒說的巧妙,王夫人只說辦報社的目的意在把報紙打造成為當今皇上的喉舌,為皇上鞏固人心勢力。說下來,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幫元春鞏固後宮地位。雖說後宮女眷不可參/政/議/政,但若是處處為皇上掃除障礙,那皇上又不是傻子。
再說了,這太上皇剛死,老皇黨的諸多勢力還不願聽從新皇徒演呢。
元春看了信,想了半晌,便抽了合适的機會跟徒演說了這事兒。這合适的機會自然是床上,這話說得自然也有一番技巧,只讓徒演覺得元春只是為了他而不是為了其他。徒演聽了心裏疑惑,畢竟這東西太新奇,只問:“愛妃是如何想到的?”
“夢中一位高人指點,臣妾也只是想試上一試,不定能成好事。況且,我是交給家裏的幾個姊妹來弄,也怕是弄不出個什麽。”元春道,她也不能把這事兒說死了,“若是沒什麽成效,收了便罷。”
徒演是想到了元春說的這個機構的難辦之處,想着必定起不來什麽作用成不了氣候的。為了遂元春為他分憂的心,便大氣地答應了,只說:“愛妃玩膩了收了便罷。”
元春笑,“謝皇上。”
王夫人和黛玉在家得了元春道信,開心得不得了。這事兒着手辦也是不難,先要買個隐蔽的房子,不叫外人知道這報紙從何而來。至于內容的拟寫,王夫人也和黛玉商量好了,先從溫和的開始,便是古詩小故事。如果一上來就下猛料,那要京城大亂了。
黛玉與李纨三春相處多年,也深知各人性子。她知道李纨面上雖如一灘死水,但內心自有她的浪漫與激情,辦詩社這事兒她也提過。探春善書,惜春善花,都是恰好所需的好成員。黛玉跟王夫人提及四人,王夫人想了一下,倒也是可以加入的,便應了黛玉。
黛玉去找了李纨三春說了這事兒,說是王夫人支持她在外開書社,可印自己詩集之類。探春聽了這話眼睛一亮,“咱們可跟外頭那些男人一樣?”
黛玉笑着道:“是了,是娘娘求了皇上準的。”
“這個是真真兒的好,我只說自己這一輩子就被困死在這深閨大院裏了,哪裏想到還能有這番好事。我參加,和林姐姐幹出一番作為來。”探春拍着手,十分贊同。
“你呢?迎春姐姐。”黛玉又看向迎春道。
迎春低了一下眉,“我就算了,我沒那才氣,更沒那個雄心,只願這般無聲無色活着罷了。”
黛玉看了一眼探春,探春道:“迎春姐姐不喜歡這個,咱就不為難她。願意的參加,不願意的那就算。”
“那我也參加,我會畫畫。”惜春道。
黛玉一笑,“好,那大嫂子呢?大嫂子不參加,我們可沒經費呢。”
李纨聽得這話臉上表情局促了一下,想到她要無限投錢到這個組織裏,簡直是個無底洞。又想着這事兒雖是賈元春求來的,但難保就不會出事。李纨是怕事兒的,只道:“我還要管家,哪裏有那些閑功夫跟你們鬧。你們玩吧,我就不參加了。”
黛玉雖有些失望,倒也不強求,只帶了探春惜春去找王夫人。三人滿臉笑意進了王夫人屋,王夫人見了三人就開口道:“怎麽,就拉了兩個人入夥?”
探春道:“大嫂子要管家,二姐姐不愛這些個。我和四妹妹喜歡,就跟林姐姐來了。”
“好,既這麽着咱們就把人數定了,不加也不減了。”王夫人說着,就叫三春和黛玉坐下。王夫人把她的想法大致說了一下,最初從印詩集開始,和其他書社無異,印的別人的詩集,詩集扉頁印上社名。等社名為一部分人所知道,再出報紙。詩集內容為舊的,報紙內容卻是全新的。
就報紙而言,黛玉主審詩篇文章,探春主字惜春主畫,王夫人監督一下版式。至于報紙內容,前期可載新詩,可登故事,可展書畫。等報紙這東西被人接受且認可下來,再慢慢上猛料。這是個過程,不可急躁冒進。
黛玉問這書社得起個什麽名字,王夫人清了下嗓子,這個她早想好了,連Logo都想好了。黛玉探春惜春都看着她,問:“什麽名字?”
王夫人從袖子裏摸出一張紙來,上面畫了個翻頁書本,書本下方寫着“文學社”,便是綠色的Logo。黛玉探春惜春看罷,互相看了看,又看向王夫人,“文學社為何意?”
王夫人把紙收起來,“意義暫且不說,咱們的書社就以紙上标志見人。人見得次數多了,也就把咱們書社記下了。若只是文字,形象感太差,人怕是記不住的。”
黛玉探春惜春點頭,覺得王夫人說得有理,便也沒再争執這個名字。原都是抱着半玩的心态來了,被王夫人這麽一弄,倒像幹正事的了。
王夫人對黛玉放心,對探春惜春卻不是十分放心的,對于複印機信鴿之事,她都瞞了下來。接下來幾日,王夫人就找家裏的小厮給她找了一處房子,地處偏僻之所,并無什麽特別之處。文學社成立于此,她又找了個名義社長,準備工作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