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街上的蒙面店只簡單租了一間,挂上“書社”的匾額,都由一個窮秀才打理。這窮秀才叫鄭青,一心科舉,卻是近四十的人了連個舉人都沒中。這一輩子也就會青燈下讀書,別的一概不會,連媳婦也沒娶上。整個人瘦得很,像是好久沒吃過飽飯的了。

王夫人自然不會真身見他,只交代他從根據地拿書拿報到蒙面店裏賣就是,其他的不要管,工錢少不了他的。再有,嘴巴要嚴,否則出了問題沒他好果子吃。

雖不知主家是誰,只說這窮秀才鄭青哪裏見過這等子的好工作,自然滿口應了。就這麽成了一間書社的大掌事,簡直比天上掉餡餅還要叫人驚喜。

鄭青拿着王夫人給的錢,把蒙面店好好打理了一番,置辦了櫃臺以及幾排書架子。他又聽王夫人的話,購置了一些桌椅板凳,供客人休息看書。打理好這些,他便去根據地把王夫人早準備好了的各大名家詩集搬來擺上架子。

書社開張那一日十分熱鬧,這鄭青也是聽了王夫人吩咐,在店裏擺上茶果,皆是免費的。鞭炮響畢,便有許多看書的亦或看熱鬧的上門,也有許多小孩子單為了吃些點心。鄭青一個人忙得不可開交,幹黃的臉上總算有了紅光。

客人拿到書後,都注意到了每本書封面上都有一個異形書标志。幾個客人拿了好幾本書到鄭青面前,點着那标志道:“這是什麽個東西?”

鄭青一笑,“咱們書社的标志,以後啊,只要見着這個,那書就是咱們印的。咱們不止印書,以後還要印報哪。”

“報?邸報?”客人問。

“不是。”鄭青揚了一下手,“咱老百姓能看到邸報?我們印的報,是給咱們老百姓看的報。”

“吹牛。”幾個客人說了這麽一句,又去翻書去了。

此時王夫人和黛玉幾個人正在琢磨着怎麽出這第一期報紙,商量下來,這第一期必須得有安全保障的故事報。這第一期也只用四個版面,一個版面刊詩、一版刊小故事、一版刊畫、一版刊書,都是中規中矩不出跳的內容。

鄭青從根據地拿到報紙的時候,大概數了一下,一共是一百份。他啧了一下嘴,因為還沒真看過這種形式的書物。他把報紙拿走,到書社裏,來一個人便給一份。這報紙是免費的,只不過因為免費的新奇事物更容易叫人接受一點。

客人拿到報紙,都默念了一句:“文學報。”然後拿着報紙,笑笑出去。面對這個東西,多半還是覺得新奇,不過是一個人看完就拿去給另一個人,最後一傳十十傳百就傳到了皇上徒衍手裏。徒衍笑着把報紙看完,然後去找元春。

“這就是愛妃姊妹們弄出來的東西?”徒衍問。

元春接過來看看,臉上微紅,看向徒衍道:“小打小鬧的,讓皇上見笑了。”

徒衍笑着道:“內容沒什麽可說的,只是這紙張和印刷技術甚好,朕還是頭一次看到雙面印刷。看來,即便是小打小鬧,也是下了大功夫的。”

Advertisement

“閑在家無事瞎鬧鬧罷了,怕是弄上幾日嫌煩了,又丢了。”元春接道,徒衍又說了幾句,叫身邊服侍的太監把這第一份報紙收了起來。

第二天鄭青向王夫人彙報情況,只說這報紙反響甚好,新奇,人都喜歡看。王夫人滿意,帶着黛玉探春惜春又出了一期,三日後照舊發出去。這樣不痛不癢地發了三次,京城的達官貴人和百姓都知道了這東西的存在。人都當個新鮮玩意,全想要來瞧。

黛玉探春惜春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有了成效,聽說外頭大街小巷人都在說:“你看了今天的報沒有?”然後互講報上的詩詞故事,沒有不高興的。她們見得這般,便越發有幹勁。以前只是在深院裏看書識字做針線等嫁人,根本不知自己還能有作為。如今嘗到了甜頭,有了成就感,才覺出自己的存在價值來。

這樣又過些日子,報便被京城多數人都接受了下來。鄭青樂得做這個蒙面大管事,覺得面上倍兒有光彩。他留一部分報紙在店裏,又拿出一部分,只給了一些毛孩子點銅板,便讓他們拿出去散去。這些毛孩子見有錢拿,都幹得十分敬業。

當然,報的免費性和溫和性沒有一直持續下去。在這報紙差不多被人所接受和需要的時候,就有了價格。若是這麽一直賠本做下去,王夫人可就要動自己的老本了,這就是傻子做的事情了。而報紙的溫和性,這一日王夫人把黛玉探春惜春叫到屋裏,就商量起了這個問題。

王夫人從袖子裏掏出一張卷起的宣紙,遞到了黛玉手中。黛玉展開看罷,眉頭擰死,又送到探春手中,探春看完又給惜春。看罷,三人都看向王夫人。王夫人把紙拿回來,看着三人道:“咱們是一個團隊,有事得商議,不是哪一個人說了算。今兒我問你們,你們覺得這事兒刊得不刊得?”

黛玉探春惜春互相看了一眼,黛玉道:“咱們辦報的目的原就不是為了好玩,總歸是要走出這一步的,這事兒刊得。”

王夫人看向探春,探春想了一下,“這算是國家大事了,不知會不會……”

“咱們不是有貴妃娘娘和皇上,我倒不覺得會有什麽事兒。”惜春接話道。

原這紙上說的也不是什麽政治鬥争,只是盱眙縣發生了蝗災。王夫人用神速信鴿,在京城設定文學社的同學,在各地也是設了根據點安插了人的。這蝗災之事,便是飛鴿帶回來的消息。這是報涉政的第一步,其實是必須要走的,王夫人只是說出來讓黛玉幾人思考,做足心理準備。

報紙印發的那一天果然在京城掀起了很大的轟動,原來人都是拿着報看故事打發時間的。也有一些自認有才華的投詩被選用的,但刊登這種事情還是頭一遭。況且,盱眙縣有了蝗災,這是一點兒影都沒有的事兒,這不瞎扯淡嗎?

徒衍拿着這報紙也是看了許久,這報紙說的是前日,前日盱眙縣招了蝗災。昨日……怎麽可能?便是跑死幾匹馬也辦不到,盱眙縣的事情不可能傳到京城,可見這個報紙開始不走正道博風頭了。

徒衍雖不信,但也沒說什麽,也沒讓元春知道這事兒。其他人拿着報紙上的事情說了許久,大有建議把這報紙封掉的。說這禍亂人心的,不是好事兒。一致懷疑批評的态度,竟沒有人讓徒衍半信而去派人救災的。

徒衍沒說話,也沒表态。這一期報紙引得口水戰之後,王夫人就沒再出下一期。這樣等了一些日子,輿論才稍稍平息下來。

在這一段時間內,受影響的還有大管事鄭青。這鄭青可沒想到過主家會把這報紙搞成這樣,會引起這麽大的轟動。要知道,沒人知道他背後有人,只認為書社是他的報紙也是他的。有人上門恐吓,讓他關門滾蛋,也有來問怎麽沒有下一期的。總歸,鄭青從沒預想過他自己要承擔這些個風險。

鄭青琢磨了好一陣子,才去找王夫人辭工。這事兒風險太大,說不定哪天就把大官引上門了,若是遭了罪,那就不值了。王夫人也沒留這鄭青,只說讓他幫找個不怕死的來,走前再送他二十兩銀子。鄭青原不想再摻這渾水,但稀罕那二十兩銀子,就去幫王夫人找去了。

說來也是走運,沒過兩日,鄭青居然真的帶來了一位小哥來。王夫人把銀子給鄭青,鄭青抱着銀子就跑了,那模樣慫得就活該潦倒一輩子。

這小哥站于層層布幔外,給王夫人行禮。王夫人稍用外挂瞧見了這小哥的相貌時,還是微微吃驚了一下,長得不錯。

“你叫什麽名字?”王夫人問。

小哥答:“回夫人,我叫玄參。”

喲,是給警幻妹子秦可卿大美女看過病的人呢。王夫人記得這一茬,自然就出聲問了:“可是那懸壺濟世的玄神醫?怎麽願意到我們小店來當掌事的?”

“夫人知道我的名號,是我的榮幸。醫術可醫人體,卻不可醫人心,這是我來的原因。”玄參回答道。

王夫人表示不知道他唧唧歪歪說的這是什麽,只說:“來咱們這工作有規矩,嘴巴得嚴,得擔得起風險。若是幾天沒幹就像鄭秀才那樣抱包跑了,還是不要來的好。”

玄參一笑,“報在京城鬧得那麽大,在下是知道的。若不是報鬧得大,我也不會過來。”

王夫人沉默一會,嘴角有笑意,然後道:“好,便用你。”

鄭青抱包滾蛋玄參當了大管事沒多一會,就有人遞上了盱眙縣送來的折子。徒衍在朝堂上打開折子,看一半就怔住了,繼而看完看着滿朝大臣道:“盱眙縣……遭了蝗災了。”

朝堂中一陣肅靜,徒衍繼續說:“蝗災來的第一日,便是報發的那個日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