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既然四妹妹話說到這裏,不是我說句不好聽的,我說完你聽完,就當什麽都沒發生過。怎麽樣?”感慨于惜春将這些事情據實以告,黛玉也不想太瞞着,顯得生分了。

“林姐姐什麽都沒說,我什麽都沒聽見,咱們只管看書參禪,如何?”惜春淡笑道。

“神醫說,讀經不僅是為得參禪,也是修心,這一冊是《大乘緣生論》,講得就是緣分一事,我看得也不怎麽懂。咱們一起看,但不許提出家一事。如果無緣,便是出家了也不過是徒有其名而已,修煉千年也不能成正果的。”想起佛爺的交代,黛玉淺淺的笑道,小酒窩似乎也感染了她輕快的氣息,歡愉的跳動起來。紅潤的臉色,看着都不大像是個病人。

“林姐姐是說,這是那神醫給的?倒是有些意思。我看林姐姐也是心病多,然後那些藥吃的亂,如今有神醫這麽一調理,日後就該好了。不過我跟林姐姐一樣,都是無父無母的孤女,這個家有跟沒有也差不多,不出家也沒家,有什麽所謂呢?”惜春長長的睫毛閃動着無盡的凄涼和哀思,那種冷漠,在沒有外人的時候,也暫時的卸下來。

“沒有父母咱們也要想法子過自己的。不能讓那些巴不得咱們不好的人遂了願。你總之是比我好,如果下次有緣,也讓你見見神醫。我也說不清楚他是什麽樣的人,但是很有趣兒。”第一次這麽誇贊佛爺,黛玉的臉愈發紅起來,嬌羞無限。

先按下賈府此時風生水起、小姑娘面帶桃花議郎君,郎君此時卻百般擔憂為佳人呢。

大明宮內,佛爺被留了三天,雖然大皇帝沒說,但想來就是讓他見黛玉的代價。真是的,這大皇帝一點兒虧都不吃,一帳一帳算清楚。而且講經說法對佛爺來說輕而易舉,因此也實在難以推辭。兼之太上皇皇太後還真是虔誠,聽得如癡如醉,讓佛爺欽佩不已。

三日之後,佛爺又提起要走,讓多多留下來陪太上皇。太上皇才笑道:“你且先去吧,這會兒到年下了,過完年他們定要請吃年酒,到時候一并去,名正言順。你盡管放心便是。”

不過這是中原過年,非佛國新年,佛爺他們也不怎麽慶賀。

回到客店,小二趕緊迎上來。一邊兒回話薛蟠又來了一次,後來忙的就沒來了。另外賈府的事情也打聽到一些,佛爺坐下來歇息了片刻,才讓小二進來服侍說話。

對面的古董架上,随意擺放着幾件客店安插的玩意兒,還有幾件佛國帶來的珍貴之物,其中有三個五寸高純金佛像,中間是如來,右邊是觀世音菩薩,左邊是佛爺自己。佛像前擺着一個小香爐,焚着佛國帶來的上好香料,地下鋪着個大蒲團。

佛爺坐着蒲團上,拉着小二在旁邊坐下,才讓他回話。

原來賈府年下比前些時候壓得更厲害,下面辦事兒的艱難的很,多有抱怨的。就是那些本家偏房家小,也就是賈芸賈芹他們,也抱怨不斷。其二就是薛家如今家底已空,雖然擺着個大架子,但家底已經空了,而且還欠着官銀。小二連薛家用賈家的銀錢體面辦婚事也打聽到幾分,順便的,也打聽到薛家姑娘不大滿意的話。

當然,私底下已經傳開的選秀之事,小二也說了。至于賈府和賈雨村還有甄家等的些微事情,小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過據實以報。還有些零零碎碎的,包括有幾分可信,也給佛爺說清楚。免得道聽途說誤了事兒挨罵。

“很好,既然你年下還得在這裏辛勞,咱們就一塊兒過,你去收拾準備一下。我沒過過這裏的年,都聽你的。這裏有些銀子,你看着辦就行。”佛爺掏出十兩銀子,将小二打發了。

小二也不知道佛爺到底要做什麽,但既然他說是外地人,來了這裏想跟賈府打交道做些什麽,且看佛爺器宇軒昂、人物風流、坦蕩大度,大概也不是什麽壞事兒。因此讓他打聽消息他就打聽,左右也不是什麽難事也不算違法犯罪。

“好利索的小二,這事兒打聽的這麽清楚。”曲折進來笑道。

“我說過他不會辜負那十兩銀子的,是個老實可靠的人,而且機靈能幹。”佛爺點頭道。

“接下來該怎麽辦呢?”曲折給佛爺送上熱茶,坐下來問道。

“接下來,一定要弄明白大皇帝的意思,否則他讓咱們做什麽就悶着頭做,到時候會吃悶虧的。我想要不要跟賈府打交道,還是跟都中誰打個交道,否則總是這樣做個“世外”的可不好,而且在大皇帝跟前會勢單力孤。你看有誰那裏比較可靠,能倚仗的,盡快告訴我。打探消息的事情我讓倪二哥和小二去就行,他們是本地人,不大顯眼。”佛爺交代道。

“太上皇那裏不是已經答應下旨讓誰去大觀園了嗎,大皇帝難道還會另外帶着旨意?還有,佛爺既然見到那位姑娘了,為何不直接帶走她?”曲折有些迷惑。

“太上皇和大皇帝不會那麽輕易答應的,難道這個你還能不明白?玉兒,我怎麽帶走她?她連我是誰都不知道,一個官宦人家的小姐,跟我私奔?虧你想得出來。而且如果大皇帝不應允,我們跑到哪裏去?我也不能讓她受苦,這事兒一定要前後穩妥才行。”佛爺道。忽然想起私奔來,覺得很是好笑。

“既然如此,那就好好想辦法。”曲折也覺得有些好笑,這種見不得人的事情佛爺是肯定不會做的。他是光明磊落之人,就算黛玉同意,佛爺也絕不肯做的。

“聽得小二說江南甄家的事情沒?還有那個賈雨村,你趕緊讓人打聽一下。我看這兩個可能有些來頭,還有大皇帝和太上皇如今的意思。大皇帝似乎對賈府有些成見,但太上皇和皇太後一直想回護。咱們得弄清楚兩頭的意思,免得或左或右了,吃不了兜着走。”佛爺道。

“這個我倒是知道些。賈府原先是負責宮廷選秀上貢的,因此後宮之人,皆與賈府有些幹系,也可能承情或者感恩。否則賈府的姑娘那時候年紀輕輕,怎麽能封得了賢德妃?而且往常如果後宮有格外加封的話,娘家也會得到厚賜的,但據說當時并沒有。而且此事有些蹊跷,賈妃晉封後也不見額外的體面,這麽多年也不見冊封皇後。”曲折将知道的都說出來。

“你是說,大皇帝是在賈妃的事情上有些耿耿于懷?可既然如此,為何又會讓她懷上龍種呢?這不是兩相矛盾?一旦她生下龍子,這事兒不就更難辦了?還有,賈府負責選秀一事,跟後宮有些幹系,那應該是過往之事了。不知道史太夫人和皇太後有什麽關系,而且,既然有些關系,聽口氣似乎皇太後許久都不曾給賈家下旨或者有聯系了。又是為何?”佛爺問道。

“這事兒我聽戴德隐約提到幾句,另外有個老太監,見我給他念超度經文,才告訴我的。這事兒還有些糾結,大概一時也說不清,佛爺就湊合着聽吧。”曲折給佛爺添了茶才接着道。

原來當年國公爺佐定太祖皇帝定江山後閑來無事,太祖皇帝就給他安排了這麽件兒輕松又讨巧的差事,而且還是個肥差。如今的皇太後也是當初國公爺選出來送進宮去的。當初元春才色出衆,賈母就順了這個心思,将她送進宮去。皇太後也一直照應着,故而才能在年紀輕輕加封賢德妃,為一宮之主。

因着這麽層既明且暗的秘密關系,賈府和宮裏的關系也非同凡響,和王公侯府的結交也因此格外親厚且事事占上風。大皇帝也因此自小就知道賈府有位年輕美貌的小姐賈敏,奈何賈母不想讓她入宮受苦,而且太上皇那時候就忌諱賈府的權勢,幾乎不可能冊封賈敏為皇後,如此一來做個妃子為人下,也就是尋常人家的妾,賈母更不願意。

大皇帝因此跟賈家結怨。賈母為了平息此事,将元春送入宮,大皇帝卻難以釋懷,也因此自皇後早逝後一直不肯再立後。這只是緣故之一。

第二個緣故卻是賈府自那時就氣焰嚣張的很,時常連親王府都敢對着幹,還敢要挾大皇帝,讓大皇帝極為惱火。聽聞賈府還敢将皇帝通緝的謀逆親王之後養在府裏,後來賈妃見大皇帝總也對她不冷不熱,才知道賈府無論如何是鬥不過大皇帝的,才設法怎麽将那親王之後給除去了,偏大皇帝又覺得那是他至親骨肉,這下又恨賈妃心狠。

賈妃和賈母似乎都知道大皇帝盛怒,因此便開始收斂些,子弟不怎麽讀書上進,也不大狠管,免得又觸怒大皇帝。誰知那些嬌生慣養的子弟,不上進了又開始為非作歹、以權謀私、欺壓良善颠倒黑白,百般惡事,但凡想得到有些好處的,都敢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