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母後

自古以來,各種禮制都是有規定的。

公主府,占地面積是規定死的,最大也有個限度。

這個限度,顯然跟皇子府不能比,更跟太子府不能比。

而公主府的外觀,很多東西,也是有講究的。

這些,叫作不能逾制。

如今,從這公主府的建造來看,皇帝是真疼女兒,私下裏願意給她最好的。所以,這公主府裏面,跟皇宮裏沒什麽差別。

——唯一的差別,或許只有,裏面沒龍椅。

但在他心裏,女兒永遠都不是兒子。

所以,這公主府,裏面再豪華,外面也得遵守一切禮制。

說白了,這是在向全天下的人宣布:

公主就是公主。皇帝對她的榮寵再盛,也只把她當作一個公主。

所以,不管是誰,其他的想法,都可以歇歇了。

同時,也是給天下人打一個預防針:

這公主,終究是公主。

而儲君,另有其人。

聽譚玉一分析,蕭淩公主就瞬間冰涼了。

Advertisement

得,一瓢冰涼的冷水,讓她清醒了。

是啊,再怎麽寵愛,也只是停留在小的方面。

涉及到真正的江山社稷,卻是舍不得給她的。

譚玉一直冷眼旁觀。

她也不想給自家老婆潑冷水。

但,有些事,還真不能諱疾忌醫。還是要早點面對的好。

這種事,她在現代見多了。

其實,自古以來,重男輕女就一直存在。

只是在古代,大家都覺得這是理所當然。

但在現代,有了抗日女性們的貢獻,又經歷過獨生女一代,越來越多的女性覺醒起來,開始對比男女的實惠。

于是,便有了很多不平則鳴。

比如,現代女性在覺醒之後,會去挖掘真正的實惠,而不是只看表面:

她們不再聽所謂的“女兒奴”傳說,不再看給女兒小時候蓋被子、長大了做嫁餅之類的所謂“疼愛”,而是看——房子買給誰?錢財留給誰?

有兒有女的家庭,很多人嘴裏都說疼女兒,平時也表現得一碗水端平,甚至說話做事還刻意顯得更偏向女兒,比如對女兒更溫和、給女兒噓寒問暖蓋被子、嘴裏說着如何如何疼女兒之類的,但一到兒女都長大,便只給兒子買房不給女兒買,錢財也是只給兒子不給女兒。

就算有些家庭條件好的,給女兒買,也是給兒子買兩套給女兒買一套,錢財大頭給兒子小頭給女兒。

至于家庭條件不好的,那就更不用說了。

無數人從小給女兒洗腦,說家人是最重要的,比丈夫要親得多!将來出嫁了,在婆家被欺負,還需要娘家父母和兄弟撐腰。所以,應該以家人和兄弟為重。

——偏偏,這話是單方面的,只讓女兒重視家人兄弟,卻從不讓兒子重視姐妹。

于是,無數窮人家女孩被洗腦得傻乎乎的,早早出去打工賺錢,累死累活省吃儉用,就為了給兄弟蓋房子或者買房子。買完房子攢錢給兄弟裝修。裝完修又攢兄弟的娶媳婦彩禮。就算攢完兄弟的彩禮把嫂子或弟妹娶進家門了,一切還沒完,還有小侄子要出生呢……總之,只要不切斷這根線,便一輩子有各種理由被壓榨。

橫豎,兒子一輩子都是需要幫助的。

而女兒,一輩子都是幫助人的那一方。

當然,為人父母也會給兒子洗腦,但不會洗腦讓他們真刀實槍掏錢幫助妹妹,而是洗腦父母重要、父母是最親的人,比老婆親多了。所以生而為人,一輩子都應該把父母放在第一位。

無非,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讓自己成為既得利益者。

也正因為如此,才出現了無數的婆媳矛盾。甚至,釀出了新聞版面裏各種同住一屋檐下的婆媳人命悲劇。

不管是哪種洗腦,其實最後受傷的都是女人。

哪怕是男人們一直高潮的所謂女的要彩禮,其實得彩禮的,也都是女方家人。

若是女方家人真的愛女兒,根本不會舍得吞下這彩禮,而是将彩禮連帶自掏腰包的嫁妝,都交給新人小兩口。

總之,無數曾經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漸漸被覺醒的女人們透徹解讀。

大家已經不會再被一些表象蒙蔽了。

比如,以前有個節目,介紹各地的風土人情。

其中有個地方,就是女兒出嫁的時候,娘家會給做嫁餅。做的餅越好,就說明越疼女兒。

下面很多彈幕就說:給女兒的疼愛,就是做餅;給兒子的疼愛,就是買房。

這話有可能是偏激。

因為說不定人家是給女兒既買房又做餅呢。

但确實,絕大多數有兒有女的人,都會或多或少重男輕女。

條件一般的,是給兒子買房不給女兒買。

條件差的,甚至會讓女兒賺錢給兒子買。

就算是條件好的,可以勻給女兒一些,也會将資本往兒子那邊大大傾斜。

總的來說,絕大多數都是兒子比女兒重要。

而更可怕的是,以為這是理所當然。

如果大家都以為這是理所當然,那重男輕女就會成為一種公認的合理的現象,女性就合理地吃虧。

如果男子認為理所當然,那他們就會享受各種既得利益而心安理得,甚至還會得寸進尺,要求更多。

如果女子認為理所當然,那她們就會心甘情願被各種吸血,還要求自己的女兒也這麽心甘情願被壓榨,延續一輩又一輩的悲劇。

所以,譚玉不想讓蕭淩公主迷糊。

正如很多現代女子,一旦清醒,便學會斬斷吸血管,只為自己而活。

不管是結婚也好、不結婚也好,首先,都要為自己而活。

崩管誰比誰親,橫豎都沒自己親。

所以,誰對自己好,誰就親!

而就算再親,都無權讓自己平白讓位自己的利益。

——因為,一個人如果真的愛你愛到一定程度,便會把你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如果一個人想讓你讓位自己的利益,就說明他把自己的利益看得比你的利益重,自然不值得你讓位自己的利益。

所以不管怎麽說,都沒人值得你為他理所當然讓位利益。

人吶,能自己把自己照顧好就不錯了。

別一天到晚想着付出。

該是自己的,就可以心安理得拿着。

正是因為懂得這一點,越來越多的現代女性活得越來越輕松自在,也越來越開心。

譚玉也希望蕭淩公主能活得輕松開心。

那些糾結,一直橫亘在蕭淩公主心間,早已成了蕭淩公主的一塊心病。

現在已經無可回避,也到了要舉事下決心的時候,自然應該把這心病徹底祛除。

不下猛藥,不足以痊愈。

等了許久許久,蕭淩公主終于深深籲了一口氣:“對,你說得對。确實沒必要再糾結了。咱們該怎麽幹就怎麽幹。等天下在我手,一切屬于我的都歸于我,我同樣可以孝敬他們、愛他們。”

“這就對了!”

譚玉笑:“該屬于自己的東西,就可以拿回來。該愛的人,照樣可以愛。這沒什麽好沖突的。也沒什麽好多想的。”

當今皇帝,可不就是這麽幹的麽。

“嗯!”

蕭淩公主甜甜一笑。

自此,心裏再沒有糾結隔閡。

“對了,你剛說,該怎麽幹就怎麽幹……”

譚玉意有所指,壞笑。

蕭淩公主眼前一黑:咋又被想歪了?!

照例是一番反駁。

然而,譚玉一邊聽着對方的嚴正抗議,一邊把對方直接抱進了房間。

話說這皇帝和皇後還是真的疼這個女兒。

蕭淩公主和譚玉才剛剛進行了一輪,皇氏夫婦便已經雙雙趕過來了。

“皇兒,淩兒。”

“淩兒。皇兒。”

——皇氏夫婦,一邊喚着,一邊雙雙急匆匆趕了過來。

橫豎人家是皇帝皇後,也沒人敢擋着。

這會子,自然是想進就進。

譚玉和蕭淩趕緊整理好了衣服,出來接駕。

皇帝和皇後都是過來人,看到譚玉和蕭淩這慌亂的樣子,和有些亂的衣襟,便看出了端倪了。

咩,這是女兒和女婿已經恩愛了麽?

皇帝看看皇後。

皇後再看看皇帝。

萬語千言,一下子在兩人間洶湧交流。

皇帝:你看吧,這是我選的女婿,不差吧?

皇後:呃……

皇帝:說話呀,我選的女婿好不好?

皇後:唔……

皇帝:說呀說呀快說呀!我選的女婿是不是很好?

看皇帝一臉求表揚的幼稚表情,皇後無語。

這皇帝,對自己的愛倒是真的。每每只在對着自己母女的時候,才會露出如此幼稚無僞裝的一面。

皇後嘆了口氣,笑着走向蕭淩公主和譚玉:“兒啊,聽說你們回來,本宮和你們父皇,就特地趕來看你們。”

這話,就等于承認了譚玉的地位。

也等于承認了皇帝的慧眼。

皇帝心領神會,露出笑眯眯的表情。

那是真開心。

譚玉和蕭淩也心領神會,知道譚玉這驸馬的身份被實錘。

“兒臣叩見父皇、母後。”

譚玉趕緊上前賣乖。

皇帝和皇後都很高興。

這皇帝是早就在殿試上就看中了譚玉的。

加上譚玉各方面條件,都是他甄選上來的。

所以,對于這個女婿,可謂極為滿意。

而皇後嘛,雖然剛開始對這個女婿不滿意,但經歷過女兒離家出走,也漸漸松動了心思,覺得只要女兒女婿好好的,女婿出身如何也不重要了。

橫豎,只要小兩口安安穩穩将來能把小日子過起走就成。

現在看到小兩口一副羞怯又恩愛的樣子,自然就更懂了。

知道這小兩口有了真感情。

她原本就是因為真愛而嫁給皇帝的,也在名義上享受了皇帝一輩子的獨寵。

而且,憑良心說,從感情上來說,皇帝也确實是實實在在獨寵了她一輩子。找另一個女人生兒子,也不過為了生個兒子接江山社稷。

所以,單純從感情上來說,她是一輩子愛情圓滿的。

這樣的人,自然會對愛情給予更大的祝福。

此時看到女兒女婿顯然有了愛情,又見丈夫身為皇帝卻一臉幼稚求表揚的神情,便動了心。

得,就這麽着吧。

既然女兒喜歡,丈夫也高興,那就選這個女婿好了。

反正,女兒最終也不過是找個人嫁了,然後在這公主府過日子。

只要自己多活兩年、多給女兒些後路,找誰還不是找。

雖然,明知找一個有強大背景的女婿對女兒更好,但既然事已如此,皇後便只能這麽安慰自己了。

反正,這輩子,也應該滿足了。

接下來,一家四口,和和睦睦安心度日才好。

誰知,事情并不如她所願。

她倒是歇了心思準備和和睦睦安心度日,她女兒卻當天晚上就來找她了,說是母女長久未見,要促膝長談,實際上,卻是想策反她。

聽到女兒的建議,她驚呆了:“你,你說什麽?你要謀反?!”

蕭淩公主認真:“我不是要謀反,我是要拿回本就屬于我的東西。”

皇後依然震驚:“可你是個女孩子!”

“女孩子又怎麽樣?大家都是人,憑什麽我們女子就不如男子?!”一說到這個話題,蕭淩公主就忍不住生氣。

妹的,天天女孩子女孩子,難道女孩子就活該低男孩子一等麽?

皇後被女兒這震怒的神色驚了一下。

瞬間冷靜了些。

唔,女子和男子的問題,其實是超過她的認知的。

她從來沒思考過這個問題。

以前,女兒也曾跟她憤憤不平過,說父皇居然在外面找女人生兒子,就是為了讓而自己繼承天下,憑什麽?難道女子就天生不如男子麽?

但,她每每都只是聽聽就算了。

她一直以為是女兒任性随口說的。以為女兒長大了就好了。

但現在,她見女兒還是這口氣。

而且,還是真的生了氣。

她就有些混亂了。

在她心裏,女子成親,就算是成年了。

而且,既然公主肯主動回來,就說明她已經懂事了。

剛才公主跟驸馬那樣的雙雙含情也不是假的。

這種情況下,女兒說的話,就比以前有份量得多了。

也就是說,女兒已經長大了。長大之後,還這麽覺得。

那麽,她這個做母親的,就不得不真誠面對這個問題了。

女子真的不如男子麽?

皇後回憶人生種種,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未必。

她自己家,就是例子。

她們家原本就是大家族。可以說,世代都出皇後。

正因為如此,她們家族才會代代不衰。

但,這不衰,是建立在女子入宮做皇後的基礎上的。

實際上,她們家族,代代都有不上臺面的男丁。

各種敗家子纨绔子弟,可以說是層出不窮。

就連她的親弟弟,公正來說,都是個不學無術的混子。只是因為有她這個皇後姐姐獨寵後宮,所以才得皇家庇佑,始終享受榮華。

可以說,她們家族的穩定與繁榮,其實是倚仗女子,而非男子的。

而這些女子,在後宮裏殺伐決斷,最終勝出,能力也在家族那些沒出息的纨绔子弟之上。

真要說起來,她們家,是女子強于男子呢。

也正因為如此,她才希望女兒找個背景強大的夫家,因為她很清楚,等皇帝百年之後,她的娘家是靠不住的。

若是靠得住,女兒起碼還有個姥姥家可以依靠。

但顯然,沒有了她這皇後的榮光,那個“姥姥家”,便會只剩個虛殼。甚至,會快速衰敗下去也不一定。

因為,下一代的皇帝,是肯定不會娶她娘家人的。

理由很簡單,為了打壓蕭淩公主姥姥家的勢力。

蕭淩公主當了多年唯一的皇家血脈,其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別說蕭淩公主自己有別的想法,只怕将來的皇帝,也一樣有別的想法吧。到時候,防備蕭淩公主和蕭淩公主相關,是必然的。

這會子被女兒直面盤問,皇後有些徘徊了。

良久良久,她不能昧着良心說男子确實比女子厲害,只能說:“可是,不管怎麽說,自古以來,登基稱帝的,都是男子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