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和歌

距離岚山紅葉祭還剩下十日。

京城內外的樹葉大多已經變紅,間中夾雜着一些淺黃翠綠,遠遠眺望過去,團團簇簇,仿若一片絢麗的海洋。

平安京最美的時節已悄然而至。

村上天皇似乎也因為美景的緣故心情不錯。在今日的朝會上,他除了交代了一些祭典的準備事宜,還提出要在紅葉祭上舉辦和歌會。

這一次的歌會不再像之前一樣采用分組比試的形式,而是由歌人按照指定的題目進行創作,然後在歌會上輪流吟誦。

和歌的題目也已經定好,是——“與紅葉有關的戀歌”。

因為只是助興,便也不限制參加的人數和身份,無論是文武百官還是後宮女官,只要有符合選題的作品,都可在歌會上一展詩才。

“諸位愛卿意下如何?”天皇坐在簾後問道。

“真不愧是陛下!能在遍布紅葉的山中吟誦戀歌,是何等風雅之事啊。”右大臣藤原師輔立刻附和。

“正是。”左大臣藤原實賴也馬上接口,“若是能借由這些戀詩成就一段佳話,也是陛下的功德啊。”

朝上的百官也紛紛點頭表示贊成,歌會一事就這麽定了下來。

接着,陰陽寮的陰陽頭便上前,向天皇彙報紅葉祭當日需要注意的避忌事宜。

晴明與其他陰陽師們坐在一起。

作為天文博士,他也是這次紅葉祭的随行官員之一,但他對于朝上所議之事,卻是毫無興趣。

晴明微微擡頭,望着殿上那個穿着黑色朝服之人的背影。

算算日子,他與博雅已有十多日未見了。

Advertisement

其實,博雅并非全無音訊,他偶爾也會差人過來通報,不是說自己忙于公務脫不開身,就是說自己偶感微恙不便來訪。次數一多,連蜜蟲都看得出來是借口。

博雅在故意躲着他。

晴明十分确信這一點,然而卻不知道緣由。

朝會仍在繼續,陰陽頭已經陳述完畢。

天皇微微點了點頭,說道:“既是如此,也差不多該開始準備祭典了。岚山那裏,也需要有人先行前往安排……”

“陛下,微臣願意前往!”天皇話音剛落,就有人喊出了聲。

所有人都向那人投去了詫異的目光,其中也包括晴明。

因為,喊話之人正是博雅。

朝上衆臣之中,可以進行祭典布置工作的人選有好幾個,博雅确實也是其中之一,但這并不是什麽需要争搶的美差,無非就是提前幾天去山上吹冷風罷了,博雅如此志在必得的積極态度,未免讓人覺得奇怪。

“是嘛,那就讓博雅你去吧。”

“多謝陛下!”

博雅叩拜致謝,似乎完全不在意周圍的目光,也沒有看到身後晴明微微蹙起的眉頭。

下朝之後,晴明欲找博雅一問究竟,卻被告知博雅已經回去了。

見到這一幕的公卿們不由開始竊竊私語:“真是稀奇了,博雅大人和那安倍晴明不是一向形影不離的嘛,今日怎麽連個招呼都不打。”

“我也聽說,博雅大人已經很久沒去過晴明府上了。”

“哦?是何原因吶?”

“要我說,是因為終日跟晴明在一起見到那些異事,心中害怕吧?陰陽師什麽的,果然還是少往來為妙。”

“誰知道呢,也許只是覺得厭倦了吧。”

那些公卿你一言我一語,不時發出令人不快的咯咯笑聲。

晴明全都聽在耳裏,并不打算理會,更不認為這些猜測屬實。但對于博雅的反常态度,他依舊沒有頭緒,心中擔憂不已。

而另一邊,剛回府不久的博雅卻已整裝完畢,帶着必要的随從和物資,踏上了前往岚山的路途。

這并不是因為他的任務有多麽緊急,而是因為這平安京,他實在是一刻也呆不下去了。

自從意識到自己對晴明抱持着什麽樣的感情後,博雅的心便如同在暴風雨中行駛的小船,再也不得安寧。

他終于明白,自己為何總是在晴明的府邸中流連忘返;為何會貪戀晴明遞酒過來時指尖的溫度;在晴明受傷之時,自己又為何會如此悲傷害怕。

他不知這種感情從何時開始,只知醒悟之時,它已深入骨髓,無可解脫。

博雅本就不是個善于表達感情的人,而當對象變成朝夕相對的晴明時,這份思慕之情就更無法說出口。

他無法确定晴明是否也懷着同樣的心思。

若是貿然袒露心跡,也許只會造成晴明的困擾。

那樣的話,他們是否還能像從前一樣,心無芥蒂地在外廊上喝酒談心呢?

記得道滿曾經對晴明說過:“晴明呀,像我們這樣的人活在人世間,不過是盡興罷了。”

也許,對晴明這種通曉天地之理的陰陽師來說,自己的這份心思,只是如同秋蟲一般渺小的存在。

但即便晴明不介意,博雅也無法一邊懷抱着那樣的心思,一邊還像什麽都沒發生過一般,繼續像以前那樣對待晴明。

他做不到,也無法忍受那樣的自己。

對博雅來說,若是告白失敗,就意味着他無法再見晴明,而那樣的話,恐怕就要比現在更痛苦千百倍。

他不敢去賭那個可能性。

然而,博雅又十分地想見晴明,想得要命。

自從相識以來,他們相處的點滴、晴明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總是會不時浮現在博雅的腦海中,甚至到了讓他夜不能寐的地步。

一邊是不知該如何面對,不敢去見;一邊卻又備受相思之情的煎熬,太想去見。

博雅覺得自己踏入了一個沒有出口的迷宮,而他快要被這個迷宮逼瘋。

在去天鬼城之前,晴明曾說過:“情之為咒,入骨蝕心。即便它會讓人痛苦難受,輾轉反側,中咒之人也往往不願解開。所以,再高明的陰陽師也束手無策。”

那本是說平世大人的,如今博雅終于也嘗到了個中滋味。

只是平世最後與阿蟬有情人終成眷屬,而自己的這份思慕之情卻依然前途未蔔。

今日朝上,博雅明知晴明就在自己身後,但他卻不敢像從前一樣恣意回頭看他,只怕多看一眼,自己這些時日來的苦苦壓抑就要付諸流水。

而當陛下提出需要人前往岚山時,他便立刻自告奮勇。這并非出于對陛下的忠誠,而只是自己的一點私心——

他想逃離這個平安京,逃離那個他不得不做出的抉擇。

到達岚山之時,已是傍晚,博雅一行人打算在山上的寺廟投宿,第二天再開工。

入夜後,衆人沉沉睡去,博雅卻依舊無法入眠,他打算在寺院後的小山坡散散心。

今夜的月光特別明亮,将整個山坡映照得如同白晝。

博雅想起,自己和晴明曾無數次在這樣的月夜裏舉杯共飲、一醉方休。

而如今自己卻孤身一人站在這裏觸景生情。

曾經習以為常的時光,此刻似乎已變成了一個遙不可及的、不知還能否回去的美夢。

他的心中又開始苦悶起來。

一陣微風拂過,吹得樹上的葉子沙沙作響。

博雅忽然産生了吹笛子的沖動。

“若是無人可以傾訴這份情意,不如就讓它寄托在笛聲之中,傳達給這天地吧。”

博雅自懷中取出葉二,貼近唇邊。

和晴明相識以來的每一幕相繼躍入博雅的腦海,化成笛聲自他的指尖流淌出去,并借由着風向四周擴散開來。

這不是世上已知的任何一支曲子,而是博雅憑着本心、全情演奏的随興之曲。

借着吹笛,博雅進入了渾然忘我之境,似乎與這靜谧的天地融為了一體,苦澀的心情也因此減輕了不少。

然而,這番演奏還産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博雅覺得身邊似乎有什麽東西在靠近,但他卻無法看到。

那應該是山妖精魅一類的妖鬼。

過去他在山上演奏時,也發生過幾次同樣的事情。頭幾次他還會覺得恐懼,後來慢慢也就習慣了,因為它們大部分都沒有什麽惡意。

果然,那東西在距離博雅不遠的地方停下,靜靜地等待博雅吹奏完畢。

“唉……沒想到,居然能在這裏聽到這如同仙樂一般的演奏啊……”

那東西如此嘆息道。

博雅聽得真切,但環視了一圈,依舊看不到那妖鬼的身形。

“呵呵,博雅大人不用再找啦,我不過是被您的笛聲吸引而來的一個幽魂,就不現身驚擾您啦。”

“你……知道我的名字?”

“我曾聽羅城門的鬼說過,平安京中有一位源博雅大人,笛藝非凡,連天地妖鬼都能為之動容,一定就是您了。”那聲音說道,“而且,您手中的葉二,我也是認識的。”

博雅看了一眼葉二,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只不過,我剛才聽博雅大人的笛聲之中,似乎滿懷憂思?”

“我……最近才發現自己喜歡上一個人,但我卻不知該不該向其表露心跡……”

也許是因為壓抑太久,又或許是因為對方聽出了自己笛聲中的真意,博雅竟将那陌生幽魂視為知音,傾訴起來。

“而且……這些話,我實在無法當面對他說出口……”

“這個倒是好辦。”那鬼說道,“若是無法當面訴說,何不以和歌傳遞心意?”

“和歌?”

京中風雅的貴族們,經常互贈和歌以表達對意中人的情意,只是那通常只在男女之間,男人與男人之間互贈和歌相當少見。

況且對博雅來說,還有另一個難題。

“實不相瞞,我雖可解讀和歌,但對作和歌實在是一竅不通……”

“哈哈,這個不難。今夜得聞博雅大人的美妙笛聲,此物便當是我的小小回贈吧。”

一陣輕風吹過,一旁樹上的一片紅葉忽然飄落下來,穩穩落到了博雅的手中。

博雅借着月光仔細看去,只見那紅葉上漸漸浮現出兩行小字,竟是一首和歌。

霜葉染地月滿枝

對面相思君不知

這些字并非是用筆墨書寫,而像是被烙刻在葉子上一般,無法抹去。

而這首和歌,也确切地表達了博雅此刻的思緒,讓他震撼不已。

“這首和歌,便是博雅大人剛才笛聲中所含之意。因此這首歌,是博雅大人所作。”那鬼笑道,“但要不要将它送給那人,就看博雅大人自己的選擇了。”

那鬼說完這句話後,似乎便消失了,再也感知不到其氣息。

博雅呆呆望着手中的紅葉,在月夜下站了許久。

(未完待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