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Episode 12

“聽說你最近萌生去意,曾經數次向朝倉知事請辭,但他都拒絕在你的推薦表上簽字,并且狠狠訓斥了你是嗎?”高木翻着從其他地方了解到的信息,問前藤,“你對他這種霸道的行為心懷怨恨,所以想要報複他?”

“喂喂警官小姐,你在開玩笑嗎?”前藤哭笑不得,“我又不是小學生,雖然知事的确沒有同意我離職,但我還不至于就因為這種事就要報複什麽的吧?”

結果,對其他兩人的詢問也是一樣,一無所獲。

就連佑希也沒能從三個人的表情中看出任何說謊的痕跡,這很可能表示,列出的三位嫌疑人是錯的。

“現在,重新梳理一遍案情。”佐藤美和子在白板上依次寫下三個人名,“保镖永野滿曾在高中擔任空手道社團的教練,朝倉知事兩年前将那所學校與其他三所高中合并成立了新的私立中學,擴招了很多學生,設置了豐厚的獎學金制度,對于學生們來說可能是一件好事,但永野先生因此而失業,不得已才加入了一家安保公司。”

“站臺工作人員中岡弘貴原本的住所在朝倉知事的推動下被劃入了城市公園的範圍,建築公司對那片住宅區進行了拆遷,導致中岡失去了去世雙親留給他的財産。”

“秘書前藤植則是因為工作糾紛,有同事反應最近一段時間,朝倉知事經常批評前藤工作上的失誤。”

都有動機,但還不夠明顯啊……佑希低頭思索,盡力以嫌疑人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

鑒識課的鑒定結果已經得出,恐吓信上使用的報紙是七八年前的舊報紙,但是三名嫌疑人所涉及的案由卻都是最近兩三年,如果真的是他們中的某個人做的,有必要專門使用那麽久以前的報紙嗎?普通說來,報紙這種物品的保存期限都不會很長吧?

是不是有什麽地方漏掉了?

“七八年前,朝倉知事還在擔任國土交通省大臣吧?”佑希轉着筆,“那時候有發生什麽大事嗎?關于朝倉知事的。”

“要說大事的話,可能就是新瀉大壩的落成了吧?”佐藤回憶着,“我記得那時候朝倉知事親自去拜訪原址村落的村民,非常耐心地勸說大家搬遷,那個時候很多媒體都報道了那件事。”

“有不良的傳聞嗎?”佑希精神一震,可是卻得到佐藤否定的回答。

“沒有聽說過,似乎搬遷工作一直都進行得很順利呢。”

“這樣啊……”

似乎又回到了起點,毫無頭緒。

Advertisement

“手冢檢事,這是朝倉在任期間有過合作的建築公司的名單還有他們的合作項目,我初步整理了一下,有五家企業是出現頻率比較高的。”事務官廣末高一将兩本資料放在手冢桌面上,彙報道,“我拿來了他們項目期間的財務報表和原始領料單。”

“嗯,辛苦了,麻煩你聯系一下知事公館,我們明天去拜訪。”埋首案卷的男人頭也沒擡,繼續對着面前會計師事務所給出的審計報告進行研究。

朝倉獎因為推動了新瀉大壩的建成而變得被人關注,自此以後,他屢屢達成建設項目,很快政績卓然,為他順利當選東京都知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寄到特搜部的匿名舉報信件上也指出,朝倉在新瀉大壩工程上存在受賄現象,看來這個工程是重點,很有必要單獨拿出來查驗。

手冢找到主持開發新瀉大壩的建築公司——住友建設的審計報告,然後翻開了廣末帶來的厚厚一沓原始憑證。

得到知事公館的回複是第二天将近中午的時候,手冢整理了手頭的資料,與事務官前往約談朝倉獎。

收到恐吓信和被特搜部調查兩件事,讓朝倉獎的精神狀态看上去不是很好,表情有些不耐煩,在前藤植将手冢與廣末領進會客室接待時,也不知是什麽地方觸到了他的神經,遭到一頓毫不留情的責罵,用詞之尖刻讓廣末高一都忍不住覺得臉上有些挂不住。

手冢充耳不聞,公事公辦地翻開筆記:“八年前你提出了新瀉大壩的建設方案,并直接推動了原址居民的搬遷工作,政府預算和開發商住友建設的財務報告顯示,此項工程財政部門共撥款900億日元,其中用于人員安置的費用只有不到600萬,僅占撥款0.007%左右。朝倉知事能解釋一下嗎?”

“哼,愚蠢!”朝倉獎面色嚴肅,表情不快,“新瀉大壩原址居住的都是山區的村民,只有幾十戶人家而已,安置費用自然相應會減少。當年我可是給每戶都提供了優厚的安撫款項,并且有好好開導,他們都是自願搬遷,這麽多年也沒有出現過回流和反彈,你們還想如何?”

“工程招标結束之後,您的夫人在證券市場開戶購買了一筆1000萬的外彙基金,這件事您知道嗎?”

“女人的消遣,我怎麽會知道!”朝倉嗤之以鼻,“年輕人總是愛沖動,但是我可要向你聲明,你找錯了調查對象,到頭來一無所獲可不要後悔。好了,我的時間很寶貴,沒有時間和你們這些什麽都不懂的年輕人做游戲。前藤!”

前藤植應聲而入。

“送客!”

“真是固執的人啊!”失望地走出公館大門,廣末高一顯得有些垂頭喪氣,“态度這麽惡劣,完全欺騙了民衆呢。”

“我需要一份當年搬遷人員的名單與安置情況,以及朝倉夫人在證券市場上開戶的投資運行情況。”手冢不為所動,“明天之前交給我。”

廣末高一垮了肩膀——看來今晚又要加班了。

東都環狀線試運成功,定于10日後正式投入使用,本線電車将從隅田川開始,繞整個東京都一周,最後經過駒形橋到達終點的淺草站。這是朝倉知事在本屆任上推動的最大工程項目,相信憑借這項驕人的政績,足以讓朝倉知事成為鏡民黨候選人。

這是來自《每朝新聞》的報道,撰稿人是社會部骨幹記者櫻井義高,《每朝新聞》的王牌。

“櫻井記者的報道總是很有深度呢。”廣報課負責送報紙的新職員見佑希一拿到報紙就在翻看有關東都環狀線的板塊,不由停了下來,“對朝倉知事的評價也非常到位,是位業務非常精通的記者。川崎顧問也喜歡看他的稿子嗎?”

“嗯?不是的,我只是剛好看到而已。”佑希在腦海中回想了一下,想起這位櫻井義高就是剪彩儀式當天在現場進行實況轉播的那位,“怎麽?你是他的忠實擁護者嗎?”

“嗯。”新職員見佑希似乎有興趣的樣子,立刻打開了話匣子,“而且很少看到像櫻井記者這樣不使用數碼相機的人了,我記得他還在專欄裏寫說‘能被膠卷完美呈現的影像才是真正的真相’。”

不用數碼相機?佑希心頭一跳。

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身為媒體最前沿的新聞記者居然不用數碼相機,也有點太跟不上節奏了。

“聽你這麽說,弄得我都對他好奇起來了。”她若無其事開口,轉向興致勃勃的小職員,“你知道櫻井記者的博客地址嗎?我也想多看看他的文章。”

“沒有呢,櫻井記者似乎沒有博客的樣子,不過他的專欄我每期都有保存,川崎顧問想看的話,我可以拿給你。”

“嗯,那拜托了。”

用詞精準,文筆工整,喜歡在句末使用押韻的音節,時事評論文章不多,大多針對朝倉獎的政績,沒有博客只在報刊雜志上設置專欄,堅持使用需要膠卷的老式相機。老家在新瀉縣一個叫北澤的小村莊,那裏正是如今新瀉大壩矗立的地方。

幾乎完全符合側寫條件和可疑标準。

佑希抓起了包。她需要去确認一下。

“手冢檢事,我們這樣挨個詢問當年的住戶能得到什麽信息啊?目前為止我完全沒有找到共同點啊。”跟在嚴謹認真的上司身後向新聞大樓走去的廣末高一忍不住問了出來。

“真相是建立在大量事實基礎上的合理結論,法律不可以臆測,缺少任何細節都不能拼成完整的圖案。”冷面英俊的男人毫不客氣地教訓下屬,同時伸手按下電梯的按鈕,不巧卻與另一只手碰到了一起。

雙方不約而同側目,同時瞪大了眼睛。

“手冢君你怎麽在這裏?”

“川崎小姐?”

得知對方是來查案,手冢不贊同的目光立刻将佑希從頭到腳掃了一遍:“其他人呢?”居然讓一個沒有上過警校、沒有任何武力值的年輕女孩單獨來見嫌疑人,警視廳這麽缺人嗎?

“只是我自己稍微有點想不通的地方,所以想來證實一下。”讀懂了手冢的潛臺詞,佑希解釋道,“不過,既然在這裏碰到你,我想應該也不用特別去驗證了。” 特搜部針對朝倉獎進行調查,卻找到了櫻井義高,本身已經說明兩人有所關聯了,剩下的問題只是關聯在哪裏。

作者有話要說: 這兩人終于因為案子碰到一起了!

手冢君,關心女孩子要說出來,你那種說法,誰能理解?

除了我家女主這種看臉吃飯的人……

難怪你得相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