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能派賴頭和尚和坡足道士這等形象需要扶貧的神棍做代言的奇葩地方,往嬰兒嘴裏塞塊玉又有什麽大驚小怪噠。
眨眨眼,緋歌在心裏吐槽了一句‘三十三重天,不走尋常路’便丢開手了。
緋歌放棄了用土燒,敲擊,刀刮等土辦□□番鑒定一回寶玉的那塊玉是不是真的如她肉眼所判斷的那般,是塊A貨。
雖然,緋歌心底一直在蠢蠢欲動。
(→_→)……
四個小姑娘也就緋歌對各種水果了解一些,其他三個一邊聽緋歌說挑桔子的小技巧,一邊互換的看了彼此的桔子皮一回。
嗯,很好,四個蜜桔裏至少有三個是母桔子,拿着唯一那只公桔子的是咱們賢惠溫厚的花珍珠姑娘。
你吃我一瓣桔子,我嘗你一口。除了花珍珠自我感覺她的桔子最不甜外,其他仨人都沒太多的感覺。
一年能吃幾回新鮮果子,有的吃就不錯了,還挑什麽呢。
當然了,今兒聽了緋歌這一席科普,以後再挑桔子估計都會下意識的看桔子屁股了。
小姑娘們在一起,除了吃吃喝喝,就是聊些珠花衣裙和府中各種八卦,今兒也不例外。
“也不知道大太太怎麽想的,那會在上房竟不管不顧張嘴就說玻璃房抛費大,勞民傷財。二太太當下便惱了,拿了二姑娘做筏子。你說說,阖府上下誰不知道大太太從未将琏二爺和二姑娘放在心上。”鴛鴦起身叫門外的粗使丫頭打壺溫水進來,回身的時候似是想到了什麽,小聲道,“瞧着吧,二姑娘以後的日子怕是更不容易。”
原本兩房的哥兒和姐兒都在榮慶堂裏養着,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老太太所有的心思都偏在了二房的珠哥兒和元姐兒身上。
和他們兄妹一比,大房的琏哥兒和迎姐兒就像買東西送的添頭。
琏哥兒還好一些,畢竟是大房唯一活下來的嫡子,下人不敢作踐他。只二姑娘既是庶出,又有大姑娘珠玉在前,在這榮慶堂本就有些個可有可無,再出了今兒這事,府裏那睦看人下菜碟的,怕是會變本加歷的苛刻她了。
鴛鴦說完,緋歌面上不顯,心下卻有幾分讪讪的。
Advertisement
她是怎麽也沒想到第一條被殃及的池魚會是二姑娘賈迎春。
建一座果樹玻璃房,前期的投入就已經不小了,後期的維護更是想想都咋舌。
還有那天南地北的果樹運到京城種植,既要果樹成活,又要養得結果子,陸續花出去的銀子可想也而知了。
不過誰讓二太太一片慈母情懷呢。
再有府中上下誰不知道建玻璃房的泰半材料都是二太太的娘家姐妹薛家太太送給二太太的,剩下的,不是王家送來的,也是二太太自掏了私房添上,沒花府裏一分銀子。
大太太自己刻薄守財,就連娘家也不得濟,怪得了誰呢,這吃相忒難看。
突然,緋歌神情一怔,不知道怎麽的就想到精美絕倫的大觀園和一草一木皆是賈家的林妹妹。
話說當年薛家住在榮國府時當真交了生活費?
“空穴來風,未必無因。許是大太太聽說了些什麽也未可知呢。”頓了頓,緋歌顧忌這裏還有花珍珠,便将話題扯到了旁處,“我恍惚聽說李家上門丈量新房了?等打家俱打好了,婚期也就定下來了吧。”
“哎呦,快別提這個了。也不知道是怎麽傳出來的,聽說李家給珠大奶奶準備的嫁妝寒酸着呢。為這個府裏傳什麽話的都有,大太太還巴巴的跑到老太太那裏嚼舌頭,氣得老太太讓人開了箱子送了好幾樣名貴擺件去李家……”
緋歌嘴角抽了抽,她發現了。大太太最近出鏡率挺高。
另一邊花珍珠聽了鴛鴦的話,接話道,“李家也是官宦人家,便是不及咱們家,也不是邢家……我記得以前聽嬷嬷們說過,大太太續進府裏時,邢家可沒人在朝為官呢。”珠大奶奶的事,八成就是大太太那邊傳出來的。
這時小丫頭打了溫水進來,四人洗手時,緋歌可有可無的來了一句,“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李家是讀書人家,嫁妝裏必有古籍字畫,那些玩意,單單拿出一樣也價值千金呢。珠大奶奶的父親現在是國子監祭酒,那才是珠大奶奶最值錢的嫁妝呢。”
若非賈珠紅牌罰下,提前退場,賈珠跟李纨的這門親事,真正的好處就能落到了實處。
說到這裏,緋歌突然一笑,“真為了嫁妝,二太太能不親上做親?”
說來好笑,可能是受書裏的影響,緋歌每次見到王熙鳳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看她胸前的項圈。
做為項圈界達人的王熙鳳到底有多少嫁妝和項圈,緋歌不知道。但看她婚後天天跟賈琏說王家那跟索馬裏海峽一樣寬的地縫,想來嫁妝是不會少了。
“是這個理。像大老爺就極喜歡古董。那些玩意哪個不值千金?聽說前兒又買了個黑不溜秋巴掌大的小香爐,花了足足六千兩銀子。”
緋歌:“……”。所以六千兩買香爐,五千兩賣閨女嗎?
他咋不上天,與太陽肩并肩呢。
……
“緋歌姐姐,抱琴姐姐讓你去竈上試火候呢。”緋歌張嘴要說話,便聽門外小丫頭揚聲朝屋裏喊了這麽一句。
一聽這話,緋歌就來了精神。笑着朝門外應了一聲,便起身拿起床鋪上的夾棉薄褙子套在身上,“桔子皮都別扔,回頭我到丢碳盆裏去碳氣呢。”說話間,緋歌又回身拿出三個小瓷瓶遞給鴛鴦三人,“大姑娘那裏正在學制香,這是我新得的桂花精油,熏衣服也罷了。”
好吧,這個什麽制香和精油也是她慫恿元春學的。
而制精油用的桂花,就是從那個桂花夏家買的。
至于這期間花了多少銀子……又不是花不起,生活精致些礙着誰了?
咱榮國府的大姑娘,就得有這個‘範兒’,不然你以為誰家都能供得起皇妃後備咋地?
一路朝着大竈房走去,雙腳踩在青石板上,緋歌發現腳上的鞋子又有些擠腳了。
升上二等丫頭後,緋歌身上的衣料也比三等丫頭時上了一個檔次。針線房給緋歌做的衣裙和鞋子也都比以前精致了許多。
長身體就特別費衣鞋,還沒怎麽樣呢,身上的衣鞋不是短了就是小了。
隔上一陣子,就得去針線房重新量體制衣,讓緋歌很煩的是針線房裏的丫頭媳婦面上不顯,可眼神卻是明晃晃的告訴緋歌。
她們對緋歌笨手笨腳的同情已經超過了對她的嫉妒……
╮(╯▽╰)╭
緋歌最近有個想法,那就是在京城這地面買套不起眼的小院子。再買個會女紅的仆婦,就專門給她做衣鞋。
她之前打聽過,在京城買套小四合院,一般的胡同也不過兩三百兩銀子。
她現在是二等丫頭,一個月一千文。往昔一千文能兌一兩銀,如今銀貴銅賤,三千文才兌二兩銀。
好在她的主要收入不是月錢,而是賞賜。
上次認親不成險被拐時,賈母賞的那個荷包裏就裝了銀锞子。
叫花,哦不,獻富貴雞菜譜時,因着賈母吃着還好,府裏的各位主子為了表孝心也或多或少了賞了些。
緋歌仔細回憶了一回她的發家奮鬥史,發現榮國府的那只富貴雞,不但富貴至極,它還‘樂善好施’。
(ˉ▽ ̄~) ~~
貧嘴的在心裏吐槽了一回,緋歌的心思又轉了回來。雖然加加減減一百多兩銀子,不過這些銀子可不夠在京城這地界買套她想要的那種帶水井的四合院,看來還有的攢了。
可能是最壞的情況還有睿王府的密室兜底,所以緋歌在這方面的心态一直很輕松。腳步輕快的去大廚房時,心裏還想着這一回抱琴的手藝是不是又長進了。
天冷了,吃碗最正宗的佛跳牆,日子多有盼頭呀。
一壇佛跳牆最少要十幾種昂貴的山珍海味烹制。鮑魚,海參,魚唇花膠,瑤柱,幹貝、魚翅等等。佐以高湯和紹興酒以及百八十年的老酒壇……今兒必須好好‘試試火候’。
緋歌在大竈那美美的吃了一碗佛跳牆,給了最真實的反饋意見後,因心情好還非常大方的指導了一回大竈上的人,茄鲞不要總用雞油,吃多了膩的慌。還有飛龍肉做湯也罷了,倒是可以炒些瓜子丁子拌黃瓜鹹菜。
“上次壓的豆腐皮就極好,用火腿,肘子,新筍和二十年往上的甲魚吊些湯煨些豆腐皮,老太太必是愛吃的。”想了想,緋歌又補充道,“除了豆腐皮,再下些藕片,鴿子蛋。”
話落,大竈的廚娘見緋歌要走,連忙将人攔住,“緋歌姑娘,你上次說的魚籽醬燒嫩豆腐。今兒正好采買到了足夠的魚籽,要不您多等一會兒,試試味?”
如今滿府上下誰不知道榮慶堂的緋歌長了一條好舌頭,這魚籽極是昂貴,廚娘生怕做得味不對,不得賈母不喜歡。因此想請緋歌為新菜式嘗一嘗味道。
緋歌一聽這話,還真就不走了。
先做為難思考狀,然後又轉頭看了一眼天色,這才答應下來,“也罷了,順道再下碗龍須面,一會兒配着吃。”
……
而與此同時,王夫人則手拿一份一等子爵府許家的訃帖去了榮慶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