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扣宮門徹查軍務

趙傳炜出了學堂之後, 先趕去了楊府。

莫大管事直接帶他進了楊太傅的外書房,屋裏靜悄悄的。

楊太傅的書房分裏外間, 外間是他讀書看公文以及招待客人的地方, 裏間是他的卧房。趙傳炜直接去了裏間, 只見楊太傅好像睡着了一般, 寶娘陪在一邊。

趙傳炜進去了,寶娘示意他坐在一邊。

趙傳炜先坐下了,用眼神詢問寶娘。寶娘看出了他眼裏的焦急, 先指指旁邊的碗, 問他吃飯了沒有?

趙傳炜顧不上那麽多, 搖頭,指指楊太傅。

寶娘先起身,從爐子上給他盛了碗粥, 又把旁邊的菜倒進一個小鍋裏,放在爐子上給他熱一熱。

她把粥端給了趙傳炜,趙傳炜接過粥, 本來想三兩口喝了,又怕聲音太大吵到楊太傅,只能拿起勺子靜悄悄地吃。

中途, 寶娘把熱的菜端到他面前。

趙傳炜默默吃了兩碗粥,小鍋裏的菜也吃了許多, 寶娘這才罷休。

趙傳炜放下碗,又焦急地看着她。寶娘悄悄從床尾拿出那封聖旨,遞給了他。

趙傳炜一目十行看完了, 立刻把聖旨一合。

還沒等他說什麽,楊太傅忽然出聲,“炜哥兒來了。”

趙傳炜連忙起身,走向床邊,“岳父。”

楊太傅苦笑,“你別這樣叫我,你們還沒正式定親,寶兒說不定明兒就進宮做貴妃去了。”

趙傳炜急了,“岳父,不是說寶娘報了免選。”

Advertisement

楊太傅不再吭聲,趙傳炜忽然意識到這中間可能有什麽事,他試探性地問,“岳父,寶娘如何能進宮呢,她不能去。”

楊太傅嗯了一聲,“聖上說了,讓寶兒進宮做貴妃,保她一世榮華富貴,等過幾年,有低位妃嫔生了兒子,抱一個給她養。”

趙傳炜瞪大了眼睛,“表兄真說了這話?姨媽定然不會答應的!”

楊太傅嘆了口氣,“炜哥兒,君王有令,臣子不得不從。我今兒當堂拒婚,被聖上對着心口踢了一腳,半條命快沒了。才到家,聖旨就追過來了。”

趙傳炜在床邊轉圈圈,“岳父,寶娘不能進宮!”趙傳炜不好直接說寶娘和景仁帝是兄妹,但他曉得楊太傅明白他的意思。

楊太傅掙紮着要坐起來,寶娘趕緊扶着他,又在他後背塞了個枕頭。

楊太傅看着炜哥兒,“這事兒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單看聖上心意。他鐵了心讓寶兒進宮,誰也攔不住。寶兒是我的嫡女,進宮做了貴妃,又沒有孩子,是最合适的人選了。若是讓謝張二人上去了,後宮不穩,前朝也會動蕩。我們都覺得聖上是為私,其實聖上劍指幾年後的奪嫡,這長線,長着呢。”

趙傳炜擡頭,“岳父,我能做什麽?”

楊太傅看着他,“你一個小孩子,能做什麽呢。就像我當年一樣,除了生氣、煩惱、痛恨這個世道,什麽都做不了。到了現在,我做了尚書和太傅,很多事情還是一樣無能為力。”

趙傳炜急了,“岳父,我不認命。聖上又不是莫家,可以不要體面地搶奪婚事。君王雖是天下之主,我也不是什麽小戶人家的子弟。阿爹說了,小事可以忍讓,大事上忍讓了,人家不會覺得你忍讓,只會覺得你好欺負。我和寶娘明明先訂了親,這是岳父和我大哥約好了的。君子一諾,千金難換。此事我大舅也知道,中間也是有了證人,表兄他不能這樣按着我的頭欺負我,他若強取豪奪,我就去敲登聞鼓!”

楊太傅笑了,“傻孩子,你敲登聞鼓找誰告狀?找聖上?告聖上?”

趙傳炜搖頭,“岳父,告誰都不重要,重要的,我在告訴表兄,就算他是君王,也不能這樣欺辱我。”

楊太傅笑得更很了,他擦了擦嘴角,“別說孩子話了,你先回去吧,還不如問問你大哥,說不定他有什麽好法子呢。”

趙傳炜立刻起身,“岳父,我先走了。”說完,他看了寶娘一眼,把那封聖旨揣進懷裏,轉身就要走。

寶娘連忙叫住他,“三郎。”

趙傳炜回頭,寶娘看了他一會兒,低聲囑咐,“莫要莽撞。”

趙傳炜點頭,“你放心,我會仔細的。”說完,他大跨步出去了。

楊太傅看着他消失的背影,忽然有些感嘆,我可能天生不如趙家的男人吧,我比他們少了一份血性。

趙傳炜快馬加鞭往回趕,天上忽然飄起了小雨。初春的夜晚,細雨蒙蒙,有些涼意,讓他越發清醒。

和君王搶女人,他知道是殺頭的罪。可明明他先和寶娘定親的,就算沒有公開,誰也不能奪去。

到了家門口,他砰砰晃大門上的鐵環,裏面人開門,還沒來得及行禮,他擡腳就進去了,直奔世子爺的院子。

一路遇到不少下人,大家紛紛行禮叫三爺,趙傳炜平日會點頭示意,今兒一句話沒說,直接走了。

到了世子爺的院子裏,世子爺一家子都在。

趙雲陽喊他,“三叔來了。”兩個侄女也過來行禮。

趙傳炜對着王氏抱拳行個禮,然後走到世子爺面前,“大哥。”

世子爺見他風塵仆仆,“鬼攆你了?”

趙傳炜無心開玩笑,“求大哥救我。”

他這話一出,一屋子人都安靜了。

世子爺起身,“跟我來。”

兄弟二人到了世子爺的內書房,一進去,趙傳炜立刻跪下了,“大哥,求您給我指條路。”

世子爺要拉起他,“發生了何事?“

趙傳炜沒起來,“表兄下旨,封寶娘做貴妃,明日就入住景仁宮。“

世子爺立刻眯起了眼睛,“我怎麽不知道這事兒?“

趙傳炜從懷裏掏出那封聖旨,世子爺拿過去一看,這是景仁帝的字跡,絕對沒錯。

他把聖旨放到一邊,“你想做什麽?“

趙傳炜看着世子爺,“大哥,我和寶娘定親在前,表兄不能這樣強取豪奪。“

世子爺低聲呵斥他,“放肆!“

趙傳炜低下了頭,“大哥,我想了一路,也沒想到個好辦法。我原想去敲登聞鼓,那樣勢必天下皆知,不好收場。我想去求姨媽,可姨媽,姨媽她現在說不定自身難保。我想找阿爹,可遠水救不了近火。求大哥給我指條明路。“

世子爺哼了一聲,“明路?明路就是勸太傅大人遵旨。“

趙傳炜擡起頭,“大哥,難道我就要看着寶娘掉入火坑?“

世子爺反問他,“做貴妃怎麽就是火坑了?“

趙傳炜看着他哥,“大哥,您跟我裝糊塗。誰進宮都可以,寶娘不能進宮,不光是因為她已經定親。“

世子爺沉默了,然後又開口,“聖上在氣頭上,姨媽是聖上生母,且早早守寡把他拉扯大,聖上必然不忍心苛責姨媽。但帝王威嚴不可亵渎,聖上就算答應姨媽不開殺戒,也必定會有所懲戒。這裏頭,楊二娘子是第一個容易遭殃的。“

趙傳炜頭上的小雨滴彙聚到了一起,開始往下掉,“大哥,我該怎麽辦?“

世子爺看了看外頭,“天已經黑了,外頭已經宵禁,明日再說吧。“

趙傳炜擡頭,“不,大哥,到了明日,說不定木已成舟。難道,難道讓我去走岳父的老路子不成?“

世子爺擡腳踢了他一下,“混賬!你以為我想讓楊二娘子進宮,阿爹連求親的信都寫好了,媒人我也找好了。聖上這個當口發作,就是算計好了的!你若是一頭撞上去,你死了不值得,阿爹也要受牽連!阿爹掌東南三十萬人馬,朝中多少人觊觎!這二十年,我和阿爹什麽時候敢放心睡過覺!你以為這是聖上計較太傅和姨媽的事情,我跟你說,帝王的臉皮,比城牆還厚,把自己親娘親女兒送到男人床上的還少了?皇城裏頭,父子共槽、姑侄共夫,偷親外祖母的都有,那是天下最爛糟的地方!先帝死了,姨媽年紀輕輕守寡,和自幼定過親的男人睡一覺怎麽了,他會在乎這點子屁事兒?他就是想借着這個事兒,看看咱們家的态度!若是順勢而為,大不了犧牲個楊二娘子,從此宮裏多個出身高門的無子貴妃,上震懾皇後,下彈壓諸妃。若是咱們抗争,不掉一塊肉下來,他更不會罷休!”

不得不說,世子爺和景仁帝同吃同住了多少年,果然是最了解他的。李太後只從情分上打動兒子,景仁帝當時受母親一跪,不得不做出讓步。但他真正的意圖,一是後宮格局,二是前朝兵權。

原來他想着趙傳炜是趙家親兒子,說不定趙家能為這個小兒子做些讓步。如今知道趙傳炜是楊太傅的兒子,他又變了策略,只彈壓楊太傅,讓他去和趙家交涉。

趙傳炜挨了世子爺一腳,忽然聲音也大了,“大哥,你說的我都知道。但阿爹告訴我,這世上的事,不是讓步就能解決的。今日他能奪我妻,明日就能奪阿爹的兵權。咱們家是懸在帝王頭上的一把刀,不管什麽時候,他找住機會就會削我們。若是讓我陪着吃酒行樂,給他磕頭奉承,什麽都行,就此事不行!大哥維持今天的局面不容易,我不能拿一家老小去冒險。但我不能當個烏龜王八,就此把頭一縮,不管不問!”

說完,他起身就走了。

世子爺想喊住他,忽然又忍住了。他想看看,這個弟弟能為了楊二娘子做到什麽地步。若是能不顧生死,那他就不能不管了。

趙傳炜冒雨出了大門,外頭有宵禁的。但對于他這樣的實權豪門子弟來說,夜裏有急事,在京城跑馬也不稀奇。

他一路疾馳到了宮城門口,侍衛們認識他,但仍舊照着規矩攔下了他,“三公子,宮門已落鎖,請明日再來吧。”

趙傳炜擡頭,看了一眼巍巍皇城,然後低下頭,雙膝跪下,大聲對着城門喊,“趙傳炜求見陛下!”

他聲音大,傳了好遠,侍衛們都呆住了。其中一人立刻勸他,“三公子,無故不得深夜在宮門口喧嘩,您快回去吧 。”

趙傳炜仍舊一聲一聲地喊,景仁帝雖然聽不見,但很快就知道了。

他皺了皺眉頭,“讓他跪着,莫要理他。”

皇帝傳話,所有人都當聽不見趙傳炜的喊聲。

他就這樣跪在城門口,一聲一聲地喊,到了最後,聲嘶力竭,仍舊沒停下。雨越下越大,他的袍子都濕透了。

李太後也聽說了,她在佛堂裏,手中的念珠越轉越快。

外頭雨下的大,瓊枝姑姑有些焦急,“娘娘,三公子自幼體弱,這樣會傷了身子。”

李太後停下聲音,“這是他的坎,他必須自己邁過去。他可以不來的,就像他阿爹一樣,接受命運的安排,從此一輩子不甘心,一輩子掙紮。瓊枝,這才是真正的男子漢,寧折不彎,可殺頭,不可受辱。他是個好孩子,三妹夫把他教的很好。”

說完,李太後繼續念經。

晉國公府中,世子爺聽說了弟弟幹的事情。他坐在太師椅上,一遍遍用茶盞蓋子刮上面的浮沫。

忽然,心腹人來報,“世子爺,老太爺傳。”

世子爺起身,去了老太爺的院子。

“阿爺,夜深了,您怎麽還沒歇着。”

老太爺讓他坐下,“我老了,沒那麽多瞌睡。你弟弟跪在宮門口,你不管嗎?”

世子爺嘆了口氣,“阿爺,孫兒正在想辦法呢。”

老太爺看着他,“阿爺知道你是個顧全大局的好孩子,但這事兒,沒有十全十美的法子。咱們家夠煊赫了,讓步一些也無妨。人生短短幾十年,若是讓炜哥兒從現在開始就心裏抑郁,他這一輩子,還如何暢快。你們爺兒三個個個夫妻和美,沒道理炜哥兒就要受委屈。”

世子爺聽了老太爺的訓,嘆了口氣,“阿爺,您說的對。阿爹說過,他辛苦努力,就是想讓家人過的好一些。炜哥兒是我親弟弟,我維護他,阿爹肯定也是贊同的,孫兒多謝阿爺指點迷津。”

老太爺微笑,“去吧,當家人不容易,阿爺知道,辛苦你了。”

世子爺抱拳,然後退下了。

出了老太爺的院子後,他立刻去了祠堂。打開祠堂的大門,從正中央案桌的抽屜裏拿出個木盒子,遞給心腹之人,“拿去給三弟!”

楊府那頭,寶娘聽說趙傳炜跪在宮門口,立刻坐不住了,“阿爹,三郎這樣會送命的!”

楊太傅目光灼灼地看着女兒,“寶兒,這是他該做的!他是個好孩子,做了阿爹當年不敢做的事情!”

寶娘在屋裏走來走去,“阿爹,我不能讓三郎一個人承擔!我要去宮門口!”

楊太傅眼裏有些濕潤,“去吧!帶上傘。“

莫大管事親自駕車送寶娘到了宮門口。

她一下車,撐着傘就跑了過去,“三郎,三郎。“

趙傳炜一回頭,聲音有些沙啞,“寶娘,你怎麽來了?快回去!”

寶娘搖頭,“我不!”

說完,她也跪在了他身邊。

趙傳炜接過傘,把寶娘摟在懷中,二人共撐一把傘。

沒過多久,趙家的人來了,把盒子遞給了趙傳炜,“三爺,世子爺讓我把這個交給您。“

寶娘接過傘,趙傳炜打開了盒子一看,頓時有些哽咽,那是晉國公的丹書鐵卷!

凡有爵位人家,都有這個東西。關鍵時刻,這東西可以保命。有爵人家持丹書鐵卷,帝王不可不見!

趙傳炜心裏清楚,大哥冒了極大的風險給他這個東西。阿爹不在,大哥私自取了這個,外人定然會诟病,說大哥不孝,不将家族爵位放在心上。

寶娘不認得這個,問他,“三郎,這是什麽?”

趙傳炜擡頭看向她,“寶娘,這是我阿爹的丹書鐵券。”

寶娘家裏雖然沒這個,也知道這東西的重要性,頓時心裏大驚,“三郎,這,這東西用了,你阿爹的爵位會不會沒有了?”

趙傳炜搖頭,“也不一定,這東西就像官印。沒了這個,阿爹還是晉國公,但只是個名頭,聖上可以随時收回我們家的府邸和牌匾。“

寶娘立刻反對,“三郎,把這個送回去吧。“

趙傳炜擡頭,看向寶娘,“寶娘,開弓沒有回頭箭,大哥親自給我的,你別看現在半夜三更,肯定滿京城的人都知道了。“

寶娘更不安了,“三郎,我不能讓你為我背負這麽大的罪名。“

趙傳炜聲音有些嘶啞,“寶娘,我不後悔。以後,我會好生孝敬阿爹的。你莫怕,對我家來說,爵位只是錦上添花,阿爹的軍權才是最重要的。“

寶娘仍舊有些忐忑,“三郎,世人知道了,會不會罵我是禍水?“

趙傳炜把她額前濕噠噠的頭發攏倒腦後,“不會,世人最多說我是個糊塗蛋。”

寶娘被他逗笑了,“三郎,你以後要是後悔了,我要如何才能償還你的恩情。”

趙傳炜看了看宮門,“寶娘,我不會後悔的。”

話音剛落,宮門開了。一道響亮的聲音響起,“宣晉國公三子趙傳炜觐見。”

趙傳炜起身,忽然一個踉跄,寶娘眼明手快扶住了他。

趙傳炜看着寶娘,“你先回去,等我的好消息。”

寶娘看着他,“好,你快進去,別淋雨了。”

她把自己的傘遞給了他,楊家人立刻又拿了一把傘給寶娘。

寶娘看着趙傳炜進了宮門,然後那大門又關上了。

景仁帝本來已經歇下了,聽說趙傳炜捧着丹書鐵券來求見,又爬了起來。

今兒他歇在上書房裏,讓人出去傳話後,就随意坐在書桌邊,拿起奏折看了起來。

趙傳炜一身濕噠噠地進來了,跪下磕頭行禮。

景仁帝皺了皺眉頭,吩咐張內侍,“帶他下去換身衣裳。”

張內侍有些為難,宮裏沒有外男,哪裏有三公子穿的衣裳。

景仁帝又道,“把朕以前的以上給他穿,大一些無妨,別凍病了。“

趙傳炜把盒子放在一邊,先對景仁帝鞠躬,然後跟着張內侍去了。這個緊要關頭,他不能生病。

趙傳炜穿了一身寬大的袍子過來了,這還是張內侍扒了半天找到的,景仁的常服,上面沒有繡龍,趙傳炜穿了也不算違規。

進了上書房,他又跪下了,“小子趙傳炜,驚擾聖上,請聖上賜罪。“

景仁帝低頭看奏折,“說吧,你有什麽事情。“

趙傳炜擡頭看着他,“聖上,岳父告訴我,聖上賜寶娘做貴妃。“

景仁帝擡起頭,“你們不是還沒定親,怎麽就叫上岳父了。“

趙傳炜據理力争,“聖上,大哥和太傅大人有約。我阿爹已經寫了求親的信,二姨和二姨夫做媒人,過幾日就要去楊家提親了。沒有提前告訴表兄,是我的過錯。“

趙傳炜改口了,從聖上到表兄。

景仁帝聽見他叫表兄,放下了奏折,走了下來。

因是半夜,景仁帝頭發披散着,身上的衣裳穿的也随便的很。他仔細看着趙傳炜,觀察他的五官,和母後不怎麽像,和先生似乎有一丁點像,倒像是挑着二人的優點長的,但和誰都不是特別像。楊太傅和李太後年輕時都容貌不俗,趙傳炜的相貌,在這京城一幹貴公子中,實打實屬于上等。

景仁帝心裏想,你倒是會長,親生的不像,外頭那個表親的,倒是和母後長得像。

景仁帝猜測趙傳炜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也不戳破。

“你的意思是說,朕是個昏君,奪臣子兒媳?“

趙傳炜立刻又磕了個頭,“小子不敢,只是來向聖上禀明實情。“

景仁帝笑了,“你來就來,怎麽還把三姨夫的東西帶來了。“

趙傳炜沒有起身,仍舊保持着行禮的姿勢,“半夜敲宮門,實為不敬,是我的錯。“

景仁帝又問他,“你知不知道,這東西用了一次,就不管用了。“

趙傳炜悶聲回答,“我知道。”

景仁帝哼了一聲,“你阿爹的丹書鐵券,在你心裏,還不如個女人重要?“

趙傳炜沉默了片刻,擲地有聲地回答他,“聖上,在阿爹心裏,孩子們比爵位重要。“

景仁帝被這話頂的心口疼,“你是說朕冷酷無情?“

趙傳炜擡起頭,然後搖了搖,“聖上是天下之主,心裏裝着天下,這些小事自然不重要。小子不一樣,身無寸功,就是個靠着爹娘吃白飯的人,心裏只能裝得下家裏人。“

景仁帝本來側着身子對他,聞言稍微偏頭,看了他一眼,“你這樣鬧,是想讓天下人看你們趙家的笑話?”

趙傳炜又搖頭,“回聖上,只要我們一家子和睦,親親愛愛,天下人笑一笑也就過去了,最後還是要羨慕我們。“

景仁帝又感到一陣氣悶,“朕聖旨已下,你是想讓朕做個言而無信的昏君?“

趙傳炜再次行禮,“小子不敢,只是來禀明實情,還請聖上收回成命。“

景仁帝轉過身,看着他,“朕為什麽要收回成命?“

趙傳炜擡頭,目光灼灼地看着景仁帝,“表兄,寶娘不可進宮。“

景仁帝大怒,“放肆!“

趙傳炜仍舊看着他,“求表兄,成全我和寶娘,我們兩情相悅,早已定下終身。她,她已經是我的人了。“

景仁帝聽見他說這話,把他從頭看到腳,忽然哈哈大笑,“她是你的人了?別讓朕笑掉大牙了,毛都沒長齊的小子,你也能禦女?“

趙傳炜被景仁帝笑得面紅耳赤,“表兄不信,您看看!“

說完,他從懷裏掏出個荷包,從裏面倒出一幅畫。這荷包剛才被他揣進了懷裏,略微有些濕潤,裏頭的畫還沒糊掉。

景仁帝接過畫像一看,少年郎含情,少女羞澀。他看了一眼就丢了,“你阿爹讓你回京讀書,你就整日琢磨這些個東西?“

趙傳炜撿起畫,“表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雖然不是君子,大哥給我訂了親,我和寶娘多說兩句話又怎麽了。“

景仁帝坐在了旁邊的椅子上,沉默了良久,然後低聲說道,“你回去吧。“

趙傳炜擡頭看向他,“表兄?“

景仁帝勉強笑了笑,“既然你們兩情相悅,朕就成全你們。不過,你記着你說的話,以後別後悔。“

趙傳炜點頭,“多謝表兄,我一定不後悔!“

說完,他俯身告退,就要出去。

景仁帝又叫住了他,“把你阿爹的東西帶回去,告訴慶哥兒,明兒來請罪。“

趙傳炜頓時又皺起了眉頭。

景仁帝看着他,“還不快去。“

趙傳炜立刻抱着盒子走了,大哥和表兄關系好,表兄最多罵兩句,不會有大礙。

趙傳炜出了宮,壽康宮裏,瓊枝姑姑小聲和李太後說話,“娘娘,三公子出宮了。“

李太後嗯了一聲,“皇兒答應過我的,定然不會食言。“

瓊枝姑姑笑,“聖上孝順,想來是在氣頭上。“

那頭,趙傳炜抱着盒子回了家。家裏人都歇下了,他悄悄回了自己的院子。

他把盒子仔細放好,然後也躺下睡了。

第二天天沒亮,世子爺就進宮了。等散朝之後,大多數人都去了衙門,他主動跪在了上書房門口請罪。

百官們都很疑惑,晉國公世子和聖上是表兄弟,多少年關系都很好,這是怎麽得罪聖上了,居然要跪下請罪。

有消息靈通的已經知道了事情的緣由,趙家三公子夜扣宮門,世子爺是兄長,自然要來請罪。景仁帝也不叫起,等世子爺跪了個把時辰,才宣了他進去。

屋子裏一個人都沒有,世子爺進來後又跪下了。

景仁帝低頭批閱奏折,“慶哥兒,你回京多少年了?“

世子爺回答,“回聖上的話,臣九歲回京,整整二十年了。“

景仁帝又問,“你一個人,會不會想念父母?“

世子爺笑了,“聖上,臣想。但臣知道,父母也在想念臣,這就夠了。“

景仁帝擡頭,看着這個陪伴了他二十年的表弟,“從你回京開始,好像就一直克己複禮,從來沒對朕提過非分要求,朕交給你的事情,你都辦的妥妥貼貼。慶哥兒,這是你的真實面孔嗎?“

世子爺想了想,“聖上,臣是家中長子,承家族之重,臣沒有資格放肆。如同聖上,承社稷之重,更是殚精竭慮。臣雖不如聖上,也想學得聖上一二。“

景仁帝揮揮手,“你起來吧,炜哥兒昨夜胡鬧,朕已經教訓過他了。“

世子爺剛站起來,又立刻抱拳鞠躬,“都是臣教導無方。“

景仁帝讓他坐下,“他大了,有自己得想法,你只是兄長,管不了也正常。皇兒們大了,朕一樣也管不了他們。“

世子爺只說了一句,“多謝聖上體恤。“

景仁帝又問,“你和楊家定親,何不來問朕?“

世子爺又起身,“是臣的錯。”

景仁帝放下筆,走了下來。“慶哥兒,你是朕的表弟,朕多年信任你。朕想把這天下治理的更好,可朕又處處束手束腳。朕重用先生,可先生卻不是為了朕。朕想用你,可你又是三姨夫的兒子。“

世子爺立刻跪下了,“聖上,家父與臣,對聖上忠心耿耿。“

景仁帝苦笑了一聲,“朕知道你們忠心,可世事變遷,朕是帝王,不能不防。“

世子爺沉默了,半晌後回答,“聖上但有所命,刀山火海,臣莫敢不從。“

景仁帝拉了他起來,“你替朕去做一件事情。“

世子爺低頭,“請聖上吩咐。“

景仁帝走上了書桌邊,“趙傳慶接旨。“

世子爺又跪下了,“臣在。“

景仁帝揮筆,“朕命你五日後出京,任邊防四品督軍,去各邊防巡視,将各處駐軍人數、隊伍戰力和兵甲數量,都如實查清。東西南北四處,朕給你半年到一年的時間,若有所負,朕定要砍你的腦袋!“

世子爺回答擲地有聲,“臣接旨!“

景仁帝幾筆寫完聖旨,交給了張內侍,讓他蓋上大印,再給朝中幾位重臣們一起商議,若無人反對,就直接發出旨意了。

不巧的是,今兒楊太傅告假了。

其餘五部尚書們一致覺得這個人選好。

各處駐軍情況,朝廷一直了解的不是特別細致。朝廷想查,但各處不想讓朝廷知道。誰去查也查不明白,稍微好一些無功而返,若是不開眼硬去查,有去無回都有可能。

晉國公世子背靠晉國公這棵大樹,不管他去哪裏,至少性命無憂。且他去查軍事,如西北、鎮南王這兩處,不好不賣一點面子。西邊靠着大山,只有些巡邊的将士,不成氣候,好查的很。至于東南軍那裏,就更不會馬虎了。

他去查此事,定能查出個七七八八。有這七七八八就夠了,景仁帝也沒指望能查的一清二楚。

世子爺心裏清楚,這一輪角力,說不上誰贏誰輸。景仁帝返還了丹書鐵券,又不再提貴妃之事,但他要冒着風險去查軍務。

楊家那邊,從此,楊太傅在景仁帝面前就擡不起頭了。

說起來,還是景仁帝占了上風頭,他唯一犧牲的,就是先帝頭上的綠帽子到了明處。反正他自己是先帝親生的,至于先帝死了後李太後和前未婚夫偷着生孩子,這種事情,虛虛實實的,過了幾年,誰還知道呢。

于世子爺來說,他也需要這樣一個機會,向景仁帝表達趙家的立場和忠心。他能把差事辦好,趙家就更穩當了,晉國公在外的壓力也小一些。

世子爺很滿意,弟弟的媳婦有了,他能出京辦重要的差事,還能見一見父母,姨媽那邊的風險也解除了,倒是不錯。

楊太傅雖然不在,但五人贊同,就忽略了他這一票。

不是楊太傅不想來,是他真起不來了。因為擔心女兒和女婿,中間又受了傷,一根蠟燭兩頭燒,等知道趙傳炜抱着盒子回家了,他松一口氣,立刻就病倒了。

作者有話要說:  三公子:表兄,寶娘是我的人了。

景仁帝:少吹牛逼了!

感謝在2020-06-23 12:34:10~2020-06-25 23:20:4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baobao 40瓶;蘇拉蘇拉 5瓶;suzuran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