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三月初春,正是萬物複蘇的時節。

殷筝還在梳妝,老太太院裏的徐嬷嬷就來了,說是老太太想一家人一塊吃頓早飯,讓殷筝待會兒直接去正廳用飯。

殷筝應下,過節送徐嬷嬷出去,回屋的時撞見了手裏端着一小碗紅棗羹的衛嬷嬷。

衛嬷嬷是在趙家人退婚後的第二天,被皇後娘娘賜進他們府裏的,說是這位衛嬷嬷最懂怎麽調理身體,皇後娘娘專門讓她來伺候殷筝。

宮裏賜的人,殷家自然不敢怠慢,于是便聽衛嬷嬷的話,給殷筝另弄了個小廚房。

衛嬷嬷雖然會做很多好吃的,但是面相不太好,鼻子兩側有深深的法令紋,讓她看起來特別兇。逢年至今都還有些怕她,過節倒是不怕,還告訴殷筝,這個姓衛的婆子,就是上輩子宮裏派來監視殷筝的那個嬷嬷。

過節看到衛嬷嬷,揚起上輩子在肅東學會的笑容,上前去接過了衛嬷嬷手中的紅棗羹:“辛苦衛嬷嬷了,只是剛剛老夫人院裏來了人,說是讓姑娘待會兒去正廳用飯,恐怕是吃不上嬷嬷你做的早飯了,真可惜。”

衛嬷嬷臉上沒什麽多餘的表情,只道:“沒什麽可惜的,我做好送去正廳就是了,你先把這碗紅棗羹送去給姑娘墊墊肚子。”

“還是嬷嬷想得周到,那就勞煩嬷嬷了。”過節端着紅棗羹,轉身的瞬間臉上笑容消失無蹤,變臉比翻書還快。

她端着紅棗羹進屋,先是自己嘗了一小口,等待一會兒後才換了勺子端到殷筝面前:“姑娘嘗嘗,是衛嬷嬷送來的紅棗羹。”

殷筝早就透過鏡子看到了過節給她試毒的舉動,這些日子以來但凡是衛嬷嬷端過來的吃食,過節都要這樣試一試,唯恐宮裏人借此對殷筝下毒手。

殷筝勸過幾次,每次過節都是表面應了,背地裏該怎麽警惕還是怎麽警惕。

然而始終覺得自家姑娘弱小無害的過節并不知道,殷筝早早就動了自己在宮裏的眼線,得知衛嬷嬷并非是皇後想起來給殷筝找的,而是聞澤主動跟皇後提議,并向皇後推薦了衛嬷嬷。說是給殷筝賜個懂藥理的嬷嬷,既能幫殷筝調養身體,也能借

着賞賜敲打敲打那些至今還觊觎殷筝的人家。

皇後覺得自己兒子說得有道理,若殷家還要給殷筝議親,有這位嬷嬷在殷府,他們也能早些得到消息,早些攔下。

可殷筝和聞澤的關系也算不上多友好,所以即便确定了衛嬷嬷是聞澤的人,殷筝依舊沒有放松警惕,每次衛嬷嬷做飯,少年都會去看着,确保飯菜裏頭沒加什麽奇怪的東西。

Advertisement

殷筝用了那碗紅棗羹,前去正廳的路上遇見了刻意等她的殷暮雪。

殷暮雪管家的時候沉穩老練,可一旦見到殷筝,就會變得要多孩子氣有多孩子氣,短短的一段路,非要挽着殷筝的手走,落座時還非要粘着殷筝,惹得殷夫人直笑她。

飯桌上衆人聊起最近的事情。

比如春闱終于結束了,先前埋頭讀書備考,出了什麽事都沒人去打擾的殷朝月落了榜,殷老爺倒也沒怎麽說他,只讓他過三年再去考;又比如,上巳節将近,各家不是組織踏春就是籌備春日宴,殷府門房那兒早就被邀約的帖子給埋了。

二老爺準備推掉所有邀約,帶着妻兒去踏青。自從二老爺“性情大變”,二夫人的日子和以往相比簡直天上地下,只是先前過久了苦日子,如今再怎麽被自己的丈夫寵着縱着,她也總會感到不安。

年紀大些的小五也是如此,即便他爹一副要把他寵上天去的模樣,他也還是沒有半分同齡孩子該有的淘氣頑皮,只有年紀還小的小六,因為爹爹突然對自己好了,變得格外喜歡爹爹,還曾童言無忌說出過“爹爹,你別讓那個壞爹爹回來”這樣的話。

二老爺聽了也不生氣,反而心疼得不行,連聲答應她,定不讓那個欺負他們的壞爹爹回來。

殷老爺和殷夫人則是跟着老夫人去參加宴席,殷澈也準備帶讀書讀到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殷朝月出門走動。

剩下就是殷筝和殷暮雪。

殷暮雪原先也沒說一定要跟和殷筝一塊出門,直到殷筝表示自己收到了瑞嘉長公主的請帖,殷暮雪一下子就精神了,死活要跟殷筝一起去。

殷筝自然不會拒絕,就是好奇她的反應為什麽會這麽大,便問了一句。

殷暮雪不肯說實話,只在心裏想:上輩子姐姐同長公主

還有賀家姐姐關系那麽好,這輩子自己捷足先登,說什麽也不要讓她們兩個把姐姐搶了去。

為了看住自己的姐姐,殷暮雪甚至讓殷筝在上巳節那天穿了和她相同的衣服,梳了相同的發式,就連佩帶的釵環香囊,殷暮雪也提前準備好了一模一樣的兩套。

打扮好後姐妹兩個就如一母同胞的雙子一般,看着非常親密。

乘着馬車前往長公主別苑的路上,殷暮雪還和殷筝說了自己打聽來的消息,說是這次長公主籌備的春日宴是男女同席,太子殿下多半也會去。

殷筝反應平淡:“是嗎。”

殷暮雪見她如此,又旁敲側擊地問:“姐姐同太子殿下也有許久未見了吧。”

殷筝點頭,他們兩個确實有許久不曾見面了,一來是沒有機會,二來則是兩人都忙。

一個忙着收拾首尾,準備随時跑路;一個則是忙着根據重生之人提供的信息,試圖把所有“**”都按死在搖籃裏。

也因為太子的雷霆手段,殷筝幾乎每天都要從少年那兒收到臨西來的消息。

鎮枭叛軍起于臨西,這段時日臨西四州全面戒嚴,幾乎是挨家挨戶地搜查,試圖找出鎮枭的蹤跡。

但在殷筝的幫助下,鎮枭只折損了小部分的人手,剩下一大批人,殷筝讓他們各自往不同的方向竄逃,還很貼心地給他們安排了詳細的路線與假造的過所,方便他們藏匿逃亡。

其中殷筝要滅口的那一小批人,如今已經在往雍都來的路上了,只要解決掉他們,再處理好殷府二姑娘的身份,殷筝就能改名換姓,離開雍都。

……

瑞嘉長公主舉辦春日宴的別苑名喚熙春,因赴約之人衆多,原本清淨的熙春苑外變得無比熱鬧,來往俱是香車駿馬,公子佳人。

殷府的馬車混在其中并不算顯眼,但卻因為馬車上帶着殷府的标記而引得衆人紛紛注目。

殷筝和殷暮雪才從馬車上下來,立刻就有熙春苑的下人引着她們進去。

且殷筝所過之處,無論男女,都要轉過頭來多看一眼。

時至今日,已經沒有誰不知道殷筝此人,也沒有誰敢在明面上找殷筝的不痛快。

但也不可能人人都對殷筝服氣,總有看不慣殷筝的,想看殷筝出

糗,好滿足自己心底的不忿。

蒲相府上有兩位千金,其中一位嫡出的姑娘,便格外不喜歡殷筝。

那位姑娘名喚蒲佳媛,自認整個雍都再沒有誰比她更配得上太子,還時常央求兄長蒲千鈞幫她給太子送東西,哪怕被一次次拒絕,也堅定不移,屢敗屢戰。

她不是重生之人,所以她也是聽了蒲千鈞所說,才知道未來的太子妃不是她,而是那個近日來風頭無兩的殷家二姑娘。後來又聽說太子親自送殷筝回府,自己的哥哥還給殷筝當車夫,她氣得砸了不知道多少花瓶茶碗。

然而她再任性也知道不能直接去找殷筝的麻煩,便想要借刀殺人。

于是她聯系上了關系不錯的賀家姑娘——賀輕雀。

賀輕雀并非是雍都哪位王公大臣的女兒,她是丹南王之女,同時也是當今皇帝的外甥女。

哪怕皇室公主,也少有比她尊貴的,她若厭了殷筝,故意找殷筝麻煩,恐怕連皇後也不好責罰于她。

蒲佳媛抱着這樣的念頭,經常在給賀輕雀的書信裏說殷筝的壞話。

前陣子賀輕雀從城外的南營駐地回來,她也立刻就提醒瑞嘉長公主給賀輕雀送了帖子,為的就是今天。

蒲佳媛費盡心機,為了确保賀輕雀會來,還特地讓自家的馬車繞路去接她,入了熙春苑後還故意把賀輕雀往殷筝所在的地方帶。

然而看到殷家姐妹,蒲佳媛傻了眼——殷筝和殷暮雪打扮得一模一樣,她竟一時沒能分辨出來誰才是她要針對的那個。

就在這時,她身邊的賀輕雀突然朝着殷家姐妹走了過去,并毫無遲疑地對着殷家姐妹中的一個開口喚道——

“阿筝。”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