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聞澤醒來的時候, 已經是傍晚。
天邊紅雲滾滾,殷筝得了皇帝的允許離開鱗光島, 去見對她日思夜想的皇後,因此鱗光殿二層就剩下皇帝和聞澤父子倆。
聞澤醒來後頭暈目眩,躺了一會兒才回想起暈過去前發生了什麽,開口第一句就是:“我居然還活着。”
在曲廊園倒下那會兒,他其實是迷茫的, 因為逃離鱗光島對殷筝來說有多難他很清楚, 所以他不懂把自己弄暈對殷筝而言有什麽用, 反正不會是要拿他做人質, 就殷筝那小身板,便是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了,長夜軍都有辦法奪刀救人。
後來看到殷筝手裏那把剪子, 聞澤猜到殷筝是要傷害自己。可以理解,逃不出去發洩一下怒火也是人之常情,可傷了他又能如何,且圖一時之快并非殷筝的作風,所以聞澤覺得,殷筝一定不僅僅是要傷他這麽簡單。
直到他聽見殷筝那句“想關住我, 下輩子吧”,他一下就懂了, 殷筝是要送他去投胎。
所以他是真的沒想過自己還能醒來。
皇帝沒留伺候的人,自己動手把一旁爐子上燒開的熱水倒進茶壺裏,問聞澤:“感覺如何?”
聞澤回味了一下從自己倒地到失去意識這短短幾息內的感覺, 回了句:“過瘾。”
半點沒有常人險些被殺的憤怒或者後怕,只有滿滿的興奮和愉悅。
皇帝嘆息:“你啊……”
聞澤從床上起來,下床走到桌邊,坐下的時候晃了一下,險些撞倒一旁的小爐子。
“小心些。”皇帝拿折扇打了打他的肩。
聞澤随口應了,端起茶杯就給自己灌了一口,
皇帝又給他續了一杯,說道:“你待她,稍微溫和些吧。”
聞澤一臉詫異:“她與叛軍有牽扯,我留她性命,關于此處已是徇私枉法,朝中大臣若是知道,指不定怎麽參我,還要我怎麽溫和?”
Advertisement
皇帝想形容一下上輩子經歷過各種教訓的聞澤是怎麽對待殷筝的,可想着想着,杯中的毛尖就不香了。
這兩人關系不好的時候,即便針鋒相對也常常給人一種旁人無法插足的契合感,關系好了之後,他們兩個就像是一個人一樣,經常一個手勢
一個眼神,就能完成一場旁人都不懂的交流。
皇帝自認與皇後伉俪情深,甚至還有幾分民間小夫妻才有的親密,關系比歷朝歷代任何一對皇帝夫妻都要和諧,可遇上聞澤和殷筝這樣的,也只能甘拜下風。
大抵是輸在還不夠瘋,畢竟皇帝後宮只有一人,皇後還能幹政這樣的事情,放在過去任何一個朝代,都是聞所未聞的。
皇帝收回了給聞澤舉例的念頭,只說到:“我答應了她,不會再把她關在這裏,也允許她偶爾出宮走走,且她若不想嫁你,給我當養女也行。”
皇帝說着,見聞澤眉頭緊蹙,以為他是不希望和殷筝從夫妻變成兄妹,便笑:“可是不願?”
結果聞澤根本沒有注意到皇帝要收殷筝做養女這件事,或者說即便是因此不高興,他也将這份不高興歸結到了皇帝擅自答應殷筝,允許殷筝出宮這件事上,還說:“沒,我原本要關她,就是擔心你受累,既然你沒意見,那就放她走好了。”
皇帝微愣,終于看出聞澤還沒開竅,卻也不提醒他,只嘆氣,說:“你這孩子,我又沒說放她走,只是別将她關在島上,也別把她困在宮裏,找人看着就行了。”
聞澤嗤笑:“這和放她走有什麽區別。”
人就在眼皮子底下都能給他整出殺招來,放出去了指不定什麽時候就能跑個沒影。
聞澤想不通皇帝為何會對殷筝寬容到這個地步。
就因為上輩子她是他兒媳?
“朕意已決,不改了。”皇帝私下裏很少對聞澤用“朕”這個自稱,因為在聞澤很小的時候皇帝就和他做過約定,一旦用了,便表示自己是在以一個皇帝的身份和他說話,而不是一個父親。
皇帝做的決定,聞澤不能反駁。
聞澤滿臉不高興,連着喝了幾杯茶,任由皇帝和他說什麽他都不接話,完美诠釋什麽叫被家長慣壞的熊孩子。
皇帝竟也不覺得聞澤這般是忤逆不孝,自顧自說個沒完。
小火爐上的水壺又一次煮沸翻滾,聞澤突然想到什麽,說:“剛剛想起來,既然我這輩子會告訴你殷筝與叛軍有關,那我上輩子也定然和你說過,為何沒聽你提起?”
皇帝想要拎水壺的動作頓了頓。
聞
澤看見,伸手提前拎起的水壺,将熱水注進茶壺裏,還給皇帝倒了杯茶,然後放下茶壺,就這麽看着他。
皇帝端起聞澤給自己倒的那杯茶,稍加思慮後,對他說道:“我以為司天樓不炸她便會收手,沒想到你會發現她。”
聞澤:“那你一定知道,她到底是誰。”
皇帝想試着裝一裝傻,誰知聞澤搶先了一步:“別說她是殷家女,她在岐山行宮打開的那條暗道,連長夜軍都不知道。”
皇帝心知瞞不住,又不想把所有事情都告訴他,便只好将往事真假參半,說給了聞澤聽:“你可記得你懷恩姑姑?”
聞澤不曾見過這位姑姑,但他記得這個封號,說道:“十九年前被先帝送去域外和親的那位公主?”
十九年前,那會兒聞澤才出生,按說他不該知道此事,但在十二年前,先帝駕崩,皇帝才剛登基就派使臣前往域外,想接這位公主回來。
當時迎娶了懷恩公主的域外部族名為塗卻,是域外最大的部族,因此他們十分硬氣地拒絕将公主送回。
結果誰都沒想到,一向好脾氣,且當時根基不穩的皇帝會讓黔北發兵主動掀起戰争,只為将這位公主從塗卻奪回來。
皇帝告訴他:“殷筝是你懷恩姑姑的女兒,懷恩是我最親最親的姐姐,她性格活潑好動,時常随你皇奶奶去岐山,也是無意間才發現了岐山行宮裏的暗道,她還把這件事和我說了,你若不信,我可以把另外幾條行宮暗道的入口都告訴你。”
這麽一來,皇帝為何對殷筝如此縱容,就有了解釋。
聞澤姑且信他。
之後沒多久,父子倆離開鱗光島,皇帝還在路上和他說:“鱗光殿建造之初,為了墊高第二層增高視野,同時保證一層透氣涼爽,一層和二層之間是有夾層的,只要從二層望臺翻到一層的屋檐上,就能鑽進夾層躲藏其中——這也是懷恩發現并且告訴我的,我想殷筝也是聽她娘說過這件事,才會想到利用夾層躲開長夜軍的監視,跑到曲廊園去。”
皇帝這麽說,顯然是為了增加自己剛剛那番話的可信度,然而一轉頭,聞澤就去查了玉牒。
這麽一查,就查出問題來了,那位被送去和親的懷恩公主是
先帝從宗室過繼來的,她不是皇帝的親姐姐,也并非從小就在雍都長大,而是和親那年才被召入雍都,冊封為公主。
這麽一個為了和親專門過繼來的公主,會是他父皇口中那個被皇奶奶帶在身邊,成天上蹿下跳把皇宮和岐山行宮都摸得清清楚楚,還和皇帝關系好到不惜發兵也要奪回來的姐姐?
是玉牒在撒謊,還是他父皇在撒謊?
這邊聞澤陷入新的謎團,那邊殷筝見着了皇後,從皇後口中得知,自己這段時日在鱗光島上待着,是在“養病”。
甚至對外也是這麽說的,說她在岐山行宮昏迷,随行的禦醫給她診斷出了一堆的病症,讓她靜養,還說即将入夏,要她在水氣豐沛的地方住着,于是太子帶她先回雍都,讓她住在了鱗光島上,一住就是一個多月。
他可真能編,殷筝心想。
皇後見她如今安然無恙,懸着的一顆心終于放下,并詢問她這段時日在鱗光島上住的可習慣,還問殷筝身邊扮做宮女的十九,确定殷筝的身體是否都好全了。
十九道:“回禀娘娘,殷姑娘前幾日才能下地,照着大夫的說法,還需在鱗光島上好好養着才行。”
皇後聽了,心疼地不得了,叫人給殷筝拿了不少好東西,直到天色漸晚,才放殷筝離開。
殷筝回到鱗光島上的時候,皇帝和聞澤都已經走了,殷筝回到二層,才推開門,就看到了站在門後等着她的江易。
半大的少年一身黑衣,就這麽直愣愣地戳在門口,微微揚起下巴,顯出幾分期待。
殷筝愣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聞澤竟把能用來拿捏她的江易放出來了。
她有些恍惚地擡手捏了捏江易的臉,默了半響才說出兩人久別重逢後的第一句話:
“你是不是胖了?”
作者有話要說:江易:……QAQ
——
謝謝小白球、 房東、crush三位小天使的地雷!
謝謝妙妙喵的潛水炸彈!
愛你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