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家底

回府的路上,秦暄給蕭蘊大致講了講蕭國公府的現狀。

如今的蕭國公府,當家的是蕭蘊的祖父蕭靖,以及老夫人林氏。

蕭靖這一生娶了兩任妻子:先妻薛氏,出身大秦第一富商薛家,生下了蕭蘊的父親蕭惟後,就早早去世了;繼妻林氏,出身沒落伯府,生下了二老爺蕭忱和三老爺蕭恪。

除了兒子,蕭靖還有一個庶女,是已經早早過世的侍妾所出,名喚蕭長月。

蕭長月容貌極美,皎皎如月,二十年前便入了皇宮,如今是宮裏盛寵不衰的蕭貴妃。

蕭貴妃雖然得寵,卻不曾生育皇子,只生養了一個女兒,三公主秦麗陽,今年十九歲,封號朝華,四年前下嫁昌平侯府孫家長子,成婚不過三個月,夫婿驚馬而亡,未留下兒女,自此寡居公主府。蕭貴妃現在有意給把女兒嫁回蕭國公府,但蕭家遲遲不立世子,蕭貴妃便一直在觀望。不過,私下裏,蕭貴妃似乎更看重三房。

蕭家失了安北兵權後,在朝堂裏的分量驟減,蕭貴妃的支持,對有意當上世子的蕭家公子們來說,便顯得相當重要。

因此,蕭家三位年滿十五歲的公子,二房的三公子蕭洪、五公子蕭津,以及三房的四公子蕭淳,全都不曾成親,也不曾定親,且都對朝華公主萬分殷勤。

三房有蕭貴妃在背後支持,二房則有蕭國公和老夫人林氏的支持,現在的蕭國公府,勉強維持着勢力均衡,就像是暴風雨前大海,雖平靜無波,但随時都有可能興起狂風巨浪。

現在,秦暄和蕭蘊也一腳踏了進去。

蕭蘊聽罷,問:“五表兄更看好誰?”

秦暄笑笑,說:“你的那些堂兄弟們,沒一個能中興家族門楣的,這蕭國公府的基業,只能是你和蕭湛的。就算選出了世子,也不過是個遲早被廢的傀儡。”

蕭蘊默默給自己那三個堂兄點了一根蠟燭,他們一定不知道,自己汲汲營營争奪的,到頭來不過是一場空。

“可是,既如此,我們本沒有必要插手冊立世子之事。”蕭蘊想了想,說道,“就讓他們窩裏鬥好了,我們只管在最後,幹翻鬥贏了的那個人就行了!”

恰逢馬車突然減速,秦暄展臂半抱住蕭蘊的身子,免得她撞到車板上,柔聲道:“可是,我擔心他們忘了分寸,把戰火燒到你的身上。”

他一改往日的大魔王作風,聲音黯啞道:“晏晏,你五表兄就要離開帝都了,沒辦法在千裏之外護着你。為免某些人不知天高地厚,把你當成內鬥的籌碼,我必須得在離開之前,給這些人一個教訓,讓他們知道,你是他們絕對不能碰,不能惹的人。”

Advertisement

頓了頓,畫風又轉變成大魔王路數,兇殘道:“若是有人現在就不識擡舉,我不介意送他下去,跟你那位已經入土三年的二嬸母黃泉相伴。”

“多謝你!”蕭蘊心中感動,忍不住回抱住秦暄,關切道,“你去了安南,也要好好保重。”

“我不會有事!”秦暄拍了拍小姑娘的腦袋,自信地說。

他已經是重活了一世的人,若是連安南的亂子都平定不了,也別争什麽大位了,現在就挖個坑把自己埋了好了。

到底是朝夕相處了三年的人,蕭蘊不舍地問:“五表兄什麽時候啓程?”

秦暄道:“三日後。”

蕭蘊很想為秦暄做點兒什麽,想了想,說道:“參加完明日的壽宴,我送五表兄一件禮物,我親手做的禮物。”

秦暄奇道:“哦?你能親手做出什麽禮物來?”

時下女孩兒家親手做的禮物,多半是指女紅刺繡,衣裳鞋襪之類的東西;有才情的女孩子,也許能拿出幾張書畫,或者幾篇自己寫的詩詞;什麽都不會的,也可以做點兒胭脂,染幾張花箋,煎三兩新茶。蕭蘊如今年紀小,時間都花在了能保命的本事上,沒拿過針線,書畫造詣只能算平平,他當真想不出蕭蘊能拿出什麽親手做的禮物來。

“反正到時候,你別被我吓着就好!”蕭蘊賣了個關子。

須臾間,馬車已經到了五皇子府門前。

秦暄攜着蕭蘊下了馬車,便去書房處理庶務,他離京之前,要做的事情很多,這幾日都睡得很晚,蕭蘊則去了自己靈犀院的小書房,翻看外面送過來的賬冊和書信。

兩年前,她的算數水平完爆了女夫子,完全能看得了賬冊,便開始接手父母留下的諸多産業。

父親蕭惟的私産,大半給了蕭湛,安北那十萬兵馬,養起來其實很費錢糧。

按制,安北都護府二十三州的賦稅不上繳朝廷,悉數充作軍費,不足的部分上報戶部,由戶部補撥。

但事實上,朝廷怕邊軍坐大,補撥過去的錢糧,總是緊巴巴的,就停留在勉強能維持基本軍備的程度上。蕭湛想得到将士們的擁護,想要讓将士們過得好些,就得自己想辦法籌措錢糧。

蕭惟在世時,私産大部分都貢獻給了安北軍。

都護府父死子繼的傳統,傳承的不僅是人脈和威望,還有財源。蕭湛想要在隐姓埋名的情況下掌控安北,除了自身的能力,還是得大手筆的砸銀子。

蕭蘊手裏的産業,大部分都是長公主娘留下的私産。

章寧長公主是先帝唯一的嫡公主,先帝在世時非常得寵。

究竟得寵到什麽程度呢?

按照大秦的規制,公主們只有食邑,沒有封地,死後,不管是食邑還是公主府,都得歸還朝廷。但先帝駕崩時,卻專門給了章寧一道遺旨,準許她把公主府和食邑傳給親生女兒。

因此,原來的章寧長公主府,現在挂上了郡主府的牌匾,算是蕭蘊的府邸。蕭蘊除了郡主的一千食邑,還繼承了娘親的三千食邑,絕對是有封號的貴女中食邑最多的。

章寧長公主手下的田産、商鋪也為數不少,因她喜歡海外流傳過來的各種寶石,名下還有兩只經常出海的船隊。論身家,比不得大秦第一巨富薛家,卻也足以傲視絕大多數權貴人家了。

只因章寧長公主身體弱,平日裏極少出門,行事低調,少有人知曉她的家底如何。

蕭蘊剛剛接受公主娘親的産業時,也被這一筆龐大的家産吓了一跳。

要說沒什麽雄心抱負,那是不可能的。

她也曾有意追随小說裏的穿越女們的腳步,把前生的技術,比如什麽蒸餾酒,玻璃燒制法,紡紗車等複制出來,但仔細翻過大秦的史書後,就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

說到這裏,就必須提一提大秦之前的那個朝代了。

前朝國號新唐,開國皇帝是個姓張的道士,以蕭蘊的眼光來看,這位張大帝絕對是一位理工科的穿越人士。

史書上說,張大帝是仙人轉世,夢中得九天玄女(自那時起,大陸上的人才知道,原來天上還有這麽一位神祗)授書,而後便開了外挂,發明了冶鐵術,改進了造紙術和曬鹽術,燒出了玻璃和紅磚,造出了各種鐵質的兵器,甚至還弄出了□□和火器,讓當時的文明程度飛速發展,以不合常理的速度,從青銅時代一頭紮進了鐵器時代,還摸到了火器的尾巴。

後來,張大帝用先進技術組建了一只武力值大陸第一的軍隊,憑着強悍的實力,橫掃八荒六合,建立起一個強大的帝國。

帝國國號新唐,官制上抄襲了三省六部制,對待周邊少數民族的策略,也頗有盛唐遺風。因張大帝是道士出身,新唐帝國便異常崇尚道家學說,這也和蕭蘊所了解的那個大唐極為相似。

蕭蘊想,對這位彪悍的先輩,絕對是個大唐粉。

他把理工救國的路都走遍了,沒給後人留下多少餘地,蕭蘊也只好打消了剛剛燃燒起來的野心,專注于眼前的實務。

蕭蘊上輩子死的時候,只是個高中生,正處于中二青春期,穿過來之後,因身體太弱,大部分時間都在昏睡,心智長進有限,也就是後來被秦暄的遠大志向吓到了,才開始發憤圖強。

她沒學過什麽生意經,也無意跟薛家争第一巨富的名頭,接手這些産業之後,沒做什麽大的改動。

反正公主娘親留下幾個大掌櫃非常能幹,長公主原來的兩個長史現在仍舊幫她管着公主府,且都是忠心精明之輩,她只要別亂做主,就出不了什麽大亂子。

但也不是什麽都沒做。

蕭蘊把書桌上的一個匣子抱了出來,裏面裝的是各地田莊和糧鋪的賬冊。

前些年,大秦一直風調雨順,年年豐産,市面上的糧價一年比一年低,她便讓手下的大掌櫃們在各地買田莊,置辦糧鋪和自己的糧倉,不求有多大的收益,只要能讓糧倉常年滿着就行。

這些糧倉的選址比較講究,不局限于糧食豐産區,而是散落在了大秦各地。

大大小小三十多個倉庫連成了幾條線,把糧食豐産區和大秦四方邊疆連接了起來,如此一來,不管哪裏出了亂子,想要調糧,總能在短時間內拿到第一批救命的糧食。

蕭湛在安北,她就在安北都護府多修了幾個暗倉,以防萬一。

安南也有她的糧鋪和糧倉。

秦暄要去安北,蕭蘊想,皇帝應該不至于不顧兒子的安危,坐視小人在軍糧上做文章。不過,為防意外,等壽宴結束後,她還是把這些暗倉的事兒告訴秦暄好了,希望他永遠都用不到這一步暗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