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融入集體

崔小強死磨硬泡着也要跟着去,美其名曰,努力融入集體。

司娓娓就同意也帶上他。

結果到了下懸崖這個環節,這家夥就開始鬼哭狼嚎,抖得像個一百八十斤的孩子。

最後還是蒙上眼睛,讓他瞧不見外頭,這才能順利地着陸的。

即使這樣,腳踏上湖岸的地面,還是軟成了面條,要二十分鐘才恢複過來。

岸邊可不是當初朝圩村剛來探險那會兒了,為了修船方便,也為了船只停靠,現如今已經修了個袖珍型小碼頭。

靠着崖壁,也起了兩間小屋子,打魚的和來往新村的村民可以在這裏歇腳。

因為造第二條船,岸邊還堆着一些木頭。

司娓娓就指揮着村民們,将這些木頭釘成一個四方形的巨大框架,再用易拉罐固定在上頭,組成奇奇怪的形狀,之後再把框架用船拖到湖的中心位置去……

除此之外,他們在崖壁上,每隔十米,也會釘上一個內裏裝着線路的易拉罐。

村民們都納悶不已。

“咱這是做什麽呀?”

“這是做實驗,如果能成功的話,過陣子大家就清楚了。”

司娓娓覺得也快是時候告訴村民們還能跟現代聯系的事實了。

如果真的像武三舅說的那樣,可以實現全天候連接,那對村民來說,絕對是個轟動性的大消息!

像有些全家都穿過來的,比如孫瑪麗母子,孔來富,老楊頭這些人,能不能跟現代通信,意義可能還不太大,可換成其他人,比如豬場老王家,修車老劉家,耿老二家……他們的兒孫可都在現代呢,這輩子再也見不着了,能互相傳個信息也行啊!

就舉個最庸俗的例子吧。

比如老王家,想把在現代銀行裏存的錢交給兒子,總能告訴兒子銀行密碼吧?當然了,光知道銀行密碼可能還取不了錢,但如果村網能和現代網聯通了呢?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村民們不明覺厲地忙活了一通,最後走的時候也沒空手,在湖裏捕了幾十條魚回去了。

湖裏的大魚被捕了一撥又一撥,現在連一米長的都少見了,大部分都是半米多長的,所以村裏就不組織村民捕魚了,都是幹活的時候順帶手抓一些。

崔小強下上兩趟懸崖,全程蒙眼,就這回去的時候還是兩腿直抖。

不過這人心眼可精得很。

瞅沒人的時候就問司娓娓,“村長啊,你就說,今天弄那個跟個放大器一樣的,是不是那邊讓放的?”

剛開始村裏跟現代聯系上的時候,他還老守在一邊,後頭那邊時靈時不靈的,而且只是互相傳些字符,內容不是廢舊塑料的回收和利用,就是風力造手紙技術,再不然就是各種中藥散劑藥丸的制作……

沒有一樣是他感興趣而且擅長的,後來他想睡個舒服覺,就不跟在一邊摻和了。

“嗯,沒錯!雖然沒明說,但應該就是類似的功能,只不過咱們村裏材料有限,只能弄成這樣簡陋了。”

司娓娓點點頭。

不得不說,雖然崔小強膽小,恐高,死宅,懶惰……缺點一大堆,但想像力豐富這個優點是真突出。

崔小強遐想着,“要是咱們能跟現代完全聯通了就好了,我就能接着更新我的小說了!我要讓大還有,我攢的那些錢,就可以使勁的花了!”

司娓娓笑了,“請問你怎麽花啊?網購包郵能包全國,還能包到古代啊?”

崔小強洋洋得意,“村長啊,虧你還是新時代的大學生村官,怎麽思維這麽刻板呢?那商品光包括實物嗎?它不還有虛拟的嗎?我可以花錢充會員追劇,看直播打賞美女主播,也可以投資衆籌電影電視,還可以捐款做好人好事……總之,能做的事情可多着呢!”

司娓娓難得聽得一愣一愣的。

不得不說,崔小強還是挺會想的,她都只想到能跟親人通信轉賬這塊,而崔小強已經想到了多種玩法。

回到村委會息的辦公室,司娓娓接着工作。

這些天她不在的時候,武三舅傳過來不少的技術資料,都是村裏能用得上的。

基本上除了熱武器的制造技術沒有傳過來之外,只要是司娓娓想到的,或者三舅想到的,都給送了。

司娓娓就按照這些技術在村裏應用的輕重緩急排了序,比如說廢舊塑料的回收與利用,這個就挺緊急的。

還有利用太陽能做食鹽的自動提取技術……

之前村裏試過把湖水抽取出來哂鹽,過程雖然麻煩但最後總是能弄到鹽,是等村裏的鹽用光了以後的笨辦法。

但武三舅就是這麽貼心,給了全套的自動曬鹽技術。

都不用把湖水抽到懸崖上來,只要在湖邊搭建一個小平臺,利用陽光自動抽水做循環,就能得到半提純的鹽,而那些富含鈣鉀鎂的雜質,搜集起來也有用處。

這種辦法的鹽産量,大概是日産一斤,總之跟手紙一樣,除了能供給全村的使用之外,還有些富餘。

司村長忙于村務,其他的人也沒閑着。

崔小強把今天拍的孔金順周小蘭領證視頻剪輯好了再配上音樂,放在了村官網,一下子就沖上了第二。

第一還是老趙頭造出利器弩箭,百發百中的神視頻。

傍晚的時候,崔小強就收到了孔金順送來的一碗紅燒肉做為謝禮。

當然了,同樣收到謝禮的還有司娓娓和孫瑪麗。

張老奶家的廚房裏,正炖着魚塊豆腐,鮮香味飄滿整個屋子,甚至還傳到了院子裏。

張老奶坐在爐邊,手裏織着毛衣,正跟旁邊的田草兒唠着閑話。

“我可是聽說了,孔金順都跟那個外頭來的姑娘結婚了,你比她先來的村裏,倒比她遲了。”

張老奶說着指指正炖魚的湯鍋,“看看來富那個摳門的小子,見天地往這邊送魚啊肉啊,今兒上午才去湖裏打了魚,魚都還活蹦亂跳着呢,就送到這兒來了……可見也是個有心的,你們倆還等什麽呢?”

田草兒手裏也拿着兩根竹針,手指有點笨拙地學着勾線繞圈,她這幾天正在跟張老奶學打毛線呢。

過幾天天氣就涼了,她要給來富哥織一條圍巾。

這會兒聽到張老奶這麽問,她就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就是想再等等,等我也掙到多多的工分了,變得好看一些了,再跟來富哥結婚。”

她跟着張老奶學了不少本事,紡線,織布,養雞,打毛線……

她種的菜都長得挺好的,小母雞也開始下蛋了。

村裏有什麽活需要人幹了,她就很積極地去幫忙,都能掙到一些工分。

來富哥把他的一個舊手機給了她用,工分都攢在裏頭……

她傻人有傻福,誤打誤撞進了神仙村,在這裏只要勤快點,就能過上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就連張老奶這樣的孤寡老人,都生活富足,樣樣不缺。

她在這裏吃的好,穿得暖,有時照鏡子,都能看到自己的變化。

她不像是周小蘭,人家是省城的姑娘,雖說家裏也窮,但還有個能做活的親媽在,再怎麽都不至于虧了親閨女的肚子,而且到了最後,不還是為周小蘭尋了一門好親事嗎?

她就不一樣了,本來家裏就窮,只剩下她一個人以後,風餐露宿,餓極了什麽都吃過,就她剛來的時候,頭發都是稀疏的,枯黃得像幹草……

周小蘭一個來月就變得标致了,她這身子,就算每天都有雞蛋,時不時地有魚湯喝,怎麽也得再養上兩三個月才成。

所以來富說想結婚,她就說再等等。

張老奶點點頭,“行呢,你心裏頭有成算就好……诶,說心裏話,我都舍不得叫你搬走了,你住在隔壁,幫我做多少活兒!”

田草兒就笑了,“張老奶放心,我跟來富哥商量過了,結婚了以後就搬到這邊來,以後我還天天過來!”

她跟張老奶處得好,就覺得張老奶像自己的奶奶一樣的……不,其實比親奶好,因為她親奶眼裏只能看到孫子,看到幾個孫女就是指使着讓幹活。

張老奶一激動,手裏的毛線都差點脫針。

“閨女,你說真的?”

田草兒笑眯眯地,“真的!張老奶你願不願意跟俺倆人做鄰居?”

“願意,太願意了!”

有人作伴,誰想一個人悶着啊!

楊家媳婦從常家幫工回來,手裏拎着一條魚,還有兩根羊排骨。

正跟姐姐對坐在小桌上寫作業的興哥兒,擡頭瞧見,就忍不住歡呼一聲。

“呀!有魚和排骨吃啦!”

楊進正給馬兒喂草料,見狀也面露微笑。

他們一家自從住到這裏,本以為是外鄉人難免有各種不便,沒想到村裏人都很好相處。

還給他們一家四口許多好處,是他根本都想不到的。

比如教兩個孩子去念書認字,學習算術……

他媳婦不識字,他倒是會一些,也就是能看得懂合同文書,會打算盤而已。

而孩子們在學堂裏學的東西,讓他瞧見了都覺得吃驚。

比如算術,他女兒宛兒學得快,這才幾天,就已經會乘除,有那數字簡單的,直接就能心算!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