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他手指在唇上流連許久,身識觸感都被無限放大,纏綿如同春之細雨,燥熱有如夏之微風,紛亂好比秋之落葉……

抑或者更像是冬日裏屋內的爐火,熨帖溫柔的不可思議。

被他這溫存動作弄得一愣,軒轅晦一張玉面如同火燒,心裏更是一陣陣發慌。

趙诩見他局促模樣,拼盡全力才按捺住心內蠢蠢欲動的渴望,收回手來,喑啞道:“殿下說的極是。”

軒轅晦早已忘了之前自己說了什麽,一把捉住他手。

趙诩任憑他抓着,雙目微微眯起,心裏不知有何盤算。

雨下得更大了些,如簾幕般垂在亭外,遮住了外人視線。

軒轅晦突然想起先前在軍營裏聽見兵士們說的混話,什麽家中婆娘的手是軟的、唇是香的……方才趙诩的手指碰上了自己的唇,現下自己的手捉着趙诩的手,不得不說,這感覺就頗是美妙。

想着,軒轅晦也擡起手撫上趙诩的唇,觸手只覺溫熱濕軟,心裏不禁想着若是手與唇皆湊在一處,那可不就是溫香軟玉?

說着,軒轅晦便在趙诩呆愣的神情裏貼了過去,二人雙唇相接。

那剎那間,兩人幾乎同時一震,趙诩腦中一陣轟鳴,竟是什麽都想不得、什麽都想不了了。

軒轅晦淺嘗辄止片刻,許是覺得無趣,便又緊了緊相牽的手,幾近于本能地打開了趙诩的牙關,将舌探了進去。

看不見形、聽不得聲、嗅不到氣、品不出味,唯有觸感無比清晰。

不知過了多久,趙诩緩緩推開軒轅晦,眯着眼睛看他,一言不發。

軒轅晦仍是雙頰微紅、雙目微濕,見他神色,恍若數九寒天被一盆冷水當頭澆下一般,所有旖旎情思盡數湮滅。

亂了,都亂了,他在幹什麽?

Advertisement

趙诩雖是他明媒正娶的王妃,可到底是個男子,更是一路以來随自己披荊斬棘、為自己出謀劃策的功臣。可自己方才在做什麽?竟将他當成尋常妻妾娈寵一般狎戲!

他面色紅紅白白,簡直不知如何面對趙诩,卻聽趙诩淡淡道:“再無下次。”

當日晚上,軒轅晦在房門口徘徊良久,不知是否應該入內。

趙诩早就聽見他腳步聲,起先并未理會,也無心做正事,只好看些傳奇話本解悶。可當他聽見當聽見外面腳步聲漸行漸遠,還是忍不住将手邊那話本《慧娘傳》放在一邊,眼神空洞地看着牆上一點,不知過了多久,他才猝然起身,徑直将門推開。

門外清風徐徐,月移花影。

趙诩面無表情地垂下眼睑,掩去一閃而過的黯然,就當他預備轉身回房時,一只手擋住了房門——只着中衣的軒轅晦不知從何處冒出來,可憐兮兮地站在原地,面上難掩尴尬和些微委屈。

“王妃,我能進去麽?”

趙诩說不清自己此刻該作何感想,他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閃身讓出一條道來。

軒轅晦如臨大赦般竄進來,在睡慣了的榻上躺下,轉頭看他,雙唇開開合合,欲言又止。

走到榻邊,趙诩将他被角撚好,“殿下可是睡不好?”

軒轅晦捉住他手,“十九郎還在怪我麽?”

“我并不怪王爺,”趙诩在他身旁躺下,明顯感到軒轅晦籲出一口氣,“我只是在想……”

軒轅晦坐直身子,将他的手放在自己心口,“我是如何的人品,難道王妃還不懂麽?今日之事,我并無半點輕視調笑之意,更無半點玩弄狎昵之心!”

“玩弄狎昵?”趙诩上下打量他,嗤笑,“就憑你?”

軒轅晦一愣,本有些不服,又想起是自己理虧在先,便蔫蔫道:“是,是,是我不自量力,王妃你就別氣了……”

趙诩笑了笑,在他身側躺下,“殿下血氣方剛,一時亂了方寸也是難免,只是日後這鹿肉一類,殿下還是別再吃了,此番是我,若是下回碰着沈覓王爺也如此糊塗,那可就不知如何收場了。”

想起那個場景,軒轅晦不禁打了個寒戰,“本王雖不是什麽登徒浪子,卻也是個愛美之人,就算是偷香竊玉,也得是王妃這般的美人才能下得了口……”

見趙诩似笑非笑,軒轅晦趕緊幹笑道:“王妃是偉丈夫、偉男兒,當然與尋常美人不可同日而語。”

見趙诩的眉毛又挑高了些,軒轅晦自知失言,讪笑道:“是我無狀,失了體統,怎麽罰,王妃你拿個章程出來。”

定定地又看了他幾眼,趙诩閉上雙眼,“也不是什麽大事,你也不用如此慌張自責。要成大事,怎麽能整日糾結于這些細枝末節?此事你我都不必再提了,從此只敘豪情,不談風月。”

見他大度豁然,軒轅晦才放下心來,可不知為何卻有些悵然若失,仿佛已開始懷念那無話不談的往昔。

第二日,軒轅晦回府時,守寧神色詭異地奉上個托盤,覆着的絹布下似乎是文房四寶一類。

軒轅晦蹙眉揭了,卻見是極細的紫毫筆、上好的生宣,還有幾本《靜心咒》、《大悲咒》、《常清靜經》、《大明咒》一類。

“王妃說了,”守寧道,“正是初秋時節,天幹氣躁,王爺有些虛火上浮,請王爺每日與諸位大人議事後抄寫經書一篇,為先帝與江山社稷祈福。”

軒轅晦簡直哭笑不得,“你去轉告王妃,就說小王知道了,謹遵王妃訓示。”

守寧嘴角微微抽搐,偷笑着告退了。

軒轅晦随手挑了本經書翻了翻,卻覺得這些“煩惱皆苦”、“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有形無形的東西荒誕無比,不僅心沒靜下來,反添幾分煩亂。

最終他用那紫毫蘸了墨,随手寫了某亡國之君的名句——剪不斷、理還亂,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寫完,他便是一怔,那一筆一劃,分明是趙诩的筆跡。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