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細節見真章
他們抵達衛生院的時候, 病人家屬正在跟醫生吵架。人是昨晚入院的,也做了檢查也挂了水, 白白花了這麽多錢, 到現在不僅一點兒沒好,情況反而更糟糕了。
“你們就曉得騙錢開營養針, 從來不正兒八經地用好藥!”
衛生院的醫生也冤枉:“該用的藥我們都用了,我們就是基層醫院,能用的也就是這些。你要覺得我們水平不行, 想轉院,我們也不攔着。”
“呸!要不是農合報銷卡死。我爸才不在你們醫院看呢。”
葉頌聽了一耳朵官司,感覺基層衛生院的大夫也不好當。昨晚才入院的,到現在才多點兒時間,就要求藥到病除, 實在不現實啊。
急救小組也不參與人家的糾紛, 只做自己該做的事。既然是住院病人轉院, 那就得帶上在這邊治療的相關記錄,這樣再度接手的醫生也曉得在這兒究竟是怎麽治療的。
陳老師給病人講解轉院途中可能存在的風險,葉頌跟着衛生院醫生去辦公室拿轉院小結。
醫生跟她抱怨:“走走走, 趕緊走,小廟伺候不起大佛。我看他進大醫院吼給誰聽去, 人都見不到, 吼了誰聽啊?”
葉頌呵呵,只摸鼻子,堅決不插嘴。
辦公室的門又開了, 另外一個年紀稍微大一些的醫生正在跟家屬模樣的人交代:“我們也不曉得呀。這人的腦袋瓜子多複雜,你要我現在說到底是不是老年癡呆,我也沒辦法講清楚。造成你家老頭現在這個情況的原因很多,我可以給列出一大堆病。”
家屬扶着老人走進醫生辦公室。葉頌拿着出院小結準備出門時,眼睛看到那老頭兒,只覺那老頭呆呆的,看着反應極為遲鈍。
她在心裏頭嘆了口氣,要真是老年癡呆,那老爺子的日子可有的好受了。畢竟這病到今天為止沒有任何治療方法。對于家人來說,也是極大的拖累。
這世界家中有礦的肯定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是為着一日三餐不停地在外面奔波。哪有人能夠專門留下來照顧生病的老人。
“小葉,好了嗎?”陳醫生伸手推門,招呼葉頌,“走吧。”
正坐在辦公桌旁跟醫生說話的家屬不停地搖頭:“算了算了,那醫生你挂挂營養針試試看。要是好就好,不好,我也不折騰我老爺子了。折騰不起。”
陳老師有些疑惑,眼神示意葉頌,怎麽回事?
Advertisement
葉頌搖搖頭,将自己聽到的事情簡單跟師傅說了一下。
陳老師只點點頭,沒吭聲。
他們要推病人下樓上救護車了,原先跟家屬吵架的管床醫生即便臉色不好看,也還是過來送人出病區。
他要轉身走的時候,陳老師突然喊住人:“何醫生,我多句嘴。要不你們問一下,看你們辦公室裏頭的那位老人最近有沒有烤過火?”
衛生院的大夫一愣,下意識地轉過頭。剛好那老人被家屬攙扶着走出辦公室的門,他立刻扯着嗓子問:“爺爺,問一句啊,你最近還烤火啦?”
葉頌聽着有種恍惚的年代感,現在好多地方農村的竈臺都被封了,大家集體用煤氣竈,居然還有人烤火啊。
不對,這還沒出夏天吧?他們這種南方地區,誰想不開烤火呀?
沒想到老人的兒子愣了下,低頭跟自己的父親說了幾句,然後才遲疑着點頭:“前幾天是烤過火,怎麽了?我爸爸受了涼,還吐了。是吐出來的毛病嗎?”
這下子都不用陳老師說什麽,衛生院的大夫自己眼睛就亮了起來。有烤火史,又表現出精神症狀,那還用問嗎?首當其沖要考慮的就是一氧化碳中毒遲發性腦病啊。
一氧化碳中毒遲發性腦病,是指一氧化碳中毒症狀消失後,再經過2~60天的假愈期,再次出現精神行為異常表現的疾病。
葉頌上了救護車,還恍恍惚惚的。她沒頭沒腦冒出一句話:“沒有櫻桃紅啊。”
一氧化碳中毒的典型臨床表現就是口唇出現櫻桃紅。
陳老師笑着搖頭:“這都多長時間了?一個禮拜了,哪兒來的櫻桃紅。”
旁邊的急救員也搖頭:“別說是一個禮拜了,就是中毒沒兩天的,我都沒見過有櫻桃紅。”
陳老師點頭:“臨床上表現出典型櫻桃紅的人其實沒你想象中的那麽多。這個要結合病史跟表現一塊兒看的。”
葉頌只奇怪:“陳老師,你怎麽想到他會烤火呢?這還夏天呢。”
“你忘了,上個禮拜下過一場雨,天氣降溫了。你看老爺子的衣服,很樸實是不是?”
葉頌在心裏頭想,陳老師說話可真婉約。那哪裏是樸實,分明就是寒酸。這個年代,江州這種在全國都算是繁華的地區,居然還有人穿補丁打補丁的褲子,簡直就像是從年代劇裏頭偷出來的戲服一樣。
“這說明什麽呀?說明老人生活很節約。他家可能有空調、取暖器這些東西,但是老年人嘛,吃過苦,過過苦日子,就舍不得浪費電。這邊又是郊區,靠近農村地帶。他在家烤火熏東西呀取暖都不奇怪。”
葉頌還是佩服的五體投地。這種事情說穿了好像沒什麽稀奇,可關鍵是得能想到啊。
像這種沒有典型表現的病人,要是醫生想不到的話,那病人就沒機會得到有效處理。到時候嚴重的後遺症可是會讓他這輩子都沒辦法再恢複正常了。
可葉頌還是好奇:“那您為什麽不問他有沒有用煤氣熱水器呢?”
這種情況造成的一氧化碳中毒應該更多呀。
陳老師搖搖頭:“這邊農村不通煤氣管道,用煤氣竈太不劃算,要麽用太陽能要麽就是電熱水器。”
葉頌真是大寫的服氣,她朝陳老師豎起大拇指:“老師,你真牛掰,這都能想得到。”
陳老師搖搖頭:“我就是以前看過這種病人而已,沒什麽稀奇的。”
救護車上那個頭暈的老頭的兒子卻搖頭,不贊同陳老師的意見:“你就是太謙虛了,你這種好大夫謙虛,不往前頭走的話,倒黴受苦的還是我們這些生病的老百姓。你看看我爸爸,挂了這麽多水,一點兒好都不見。”
陳老師擺手:“別這樣講,你們衛生院的大夫盡心盡力的,對你爸爸關心的很。生病這種事情,神仙也不可能一眼就看出問題來。就說剛才的老爺子,我也就是瞎貓逮到死耗子,猜了猜。要是他不是一氧化碳中毒呢,我哪曉得他是怎麽回事。
不能因為我猜出來了我就是好醫生,我沒想到我就是故意折騰人。你要這樣的話,天底下就沒醫生敢給病人看病了。你看電視機壞了,人家修理的工人還要拆開來仔細看。這醫生給人看病,總不好把病人大卸八塊,分解開來,細細研究吧。隔着一層,你想多複雜。”
這位家屬卻認定了陳老師,一定要讓陳老師給他爸爸看看病:“我們也不能稀裏糊塗的哈。我爸爸平常身體好的很,無緣無故,哪裏會這個樣子呢?”
陳老師剛想解釋頭暈的原因有很多種,這患者的兒子就将一個方便袋一股腦兒塞到陳老師懷裏頭:“你看看,醫生,我真沒講大話。我爸爸半年前體檢結果好的很,哪個不想我爸爸有福氣,身體好啊。”
陳老師好脾氣地點頭:“我看我看,你之前也應該拿出來給衛生院的醫生看啊。”
“就是在衛生院做的體檢,他們不曉得啊。”
陳老師耐着性子解釋:“衛生院每天看這麽多病人呢,衛生院的醫生也各有各的工作。你不拿出來叫人看,人家神仙啊,能曉得?”
他一邊看檢查報告,一邊還詢問那個年輕人,“你爸爸最近吃的怎麽樣啊?胃口好不好?好的啊,現在一頓能吃多少飯?少了半碗也是少,這就不是還跟以前一樣。大便小便呢,有沒有變化?所有的,量的多少,顏色改變都叫變化。仔細想想,到底有沒有變化?”
葉頌也伸長了脖子,跟着看體檢報告。
那病人的兒子瞧着像是高興了點兒,還誇了句葉頌:“對,就該這樣,小姑娘你好好跟着你老師學習。将來才能長成有用的醫生,不是穿個白大褂就能糊弄人。”
葉頌在心裏頭苦笑,我可謝謝你啊,您還是別誇我了。
她的目光掃過血常規報告的時候,下意識地“啊”了一聲。
病人的兒子立刻緊張起來:“怎麽啦?我爸爸哪裏不好啊?明明那個體檢的醫生說哪兒都好好的啊。”
問題就是太好了啊。
葉頌翻出了衛生院醫生寫的轉院小結,病人入院的時候常規查過血,當時的血常規報告顯示是Hb116g/L,對,是低于成年男性120g/L的标準,但這低的很有限。一般情況下,醫生根本不會為此而開藥,只會叮囑病人平常注意營養。
可問題的關鍵是他半年前體檢結果顯示他的Hb是156g/L啊!短短半年的時間,血紅蛋白掉了40g,總不能非得說是檢測儀器出了問題吧?
陳老師皺起眉頭,再次詳細詢問病史:“最近到底有沒有受過傷淌過血?最近半年的時間裏頭有沒有生過病?吃過藥沒有?草藥偏方都算,要講的。大便有沒有顏色發黑啊?”
先前一直搖頭否認的年輕人這會兒才有些遲疑:“好像是有點黑,不過不明顯唉。”
葉頌立刻心裏頭有數,那應該就是黑便了。結合臨床表現跟檢驗單,高度懷疑患者是失血性貧血所導致的頭暈。
原先因為沒精神躺在床上不吭聲的老頭被陳老師追着問,終于開口表示自己上個禮拜腿腳痛,吃了點止疼藥。
得,這下子算是破案了。消炎痛之類的抗炎止痛藥有個重要的副作用就會導致消化道潰瘍出血。
救護車開進了區醫院,陳醫生跟急診胃鏡室的老師打了聲招呼,帶着葉頌一塊兒看胃鏡。
鏡頭一打,就連葉頌這種菜鳥都看到了屏幕上顯示的多發性潰瘍,還在活動性出血。
肚子裏頭的血如此呼呼地冒,老爺子不頭暈才怪。
就連胃鏡室的主任都驚嘆,直接招呼裏頭的幾個小醫生看典型症狀。
病人的兒子徹底服了陳老師,一個勁兒對陳老師表達感謝:“您這樣的才是正兒八經的厲害大夫。幾句話功夫就發現問題了。早曉得這樣的話,我昨晚上就打120,也省得讓我爸白遭了一晚上的罪。”
陳老師立刻搖頭:“話不能這樣講,你要是早點把體檢結果還有你爸爸吃藥的情況告訴衛生院的醫生,哪怕是大便顏色改變的事情跟人家講講,人家也能看出來的。你藏着掖着不說,非得讓人家猜啞謎,還不是自己遭罪嘛。別把醫生當神,你就把醫生當人。哪個醫生都是普通人。”
患者兒子這才不好意思地摸摸頭,轉身拿着單子給他爸爸辦住院手續去了。
區醫院挂着急診科主任牌子的男醫生過來拍陳老師的肩膀,啧啧稱贊:“我們陳老師就是陳老師,厲害的很。我就講我手下的兵們要是有陳老師一半的厲害,我頭發都能少掉一大半。怎麽樣?老陳,別幹120了,上我們醫院來,就幹我們急診。再不濟也不用風裏來雨裏去。”
葉頌本來還美滋滋,與有榮焉。可以聽對方後面的話,她頓時要跳腳。
不得了了,侯主任,有人要挖你的牆角!
作者有話要說: 晚上九點跟10點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