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翻車的兼職
上了救護車, 葉頌一直偷偷看陳老師。
剛才區醫院的急診科主任提出的條件可真不錯,給編制, 收入起碼是他在120的兩倍。
說實在的, 葉頌聽了都是各種羨慕嫉妒恨。
經驗豐富的院前急救醫生瞧見自己徒弟的小眼神,哭笑不得:“你看我幹什麽呀?我要真想幹急診的話, 我直接想辦法擠去仁濟醫院不好嗎?”
哪家醫院的急診都缺人。別看他們對外招聘的要求恨不得什麽科室都要博士呢。實際上一些科室,比如說急診産科兒科這些沒什麽人願意幹的,其實學歷要求會相應的下降。
前兩年二胎潮瘋狂的時候, 各大醫院産科一方面從區縣級醫院挖人,一方面連本科生都不放過,反正得把人先捋進來幹活再說。
急診更是重災區,基本上處于常年缺人的狀态。院內醫生願意幹急診的屈指可數,醫院不得不從其他科室想辦法抽人輪流轉急診。
像陳老師這樣經驗豐富的院前急救醫生, 又是在仁濟醫院急救站幹老了的, 跟方方面面都熟悉, 想轉去急診還真沒想象中的難。
陳老師搖搖頭,自言自語一般:“急診的情況不比院前急診好到哪去。我們在120讨厭的事,急診也會天天發生。我沒事瞎折騰什麽呢。”
急救員跟司機都笑:“回頭我們就喊侯主任請客, 恭喜他又保住了一員大将。”
陳老師笑笑,沒參與這個話題, 只盯着葉頌提問:“你跟我說說看, 臨床診斷問診時的關鍵點有哪些?”
冷不丁的,倒黴的120新人又被架在火上烤了。她結結巴巴地背口訣:“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 七聾八渴俱當辨。”
陳老師沒有追着問,反而更加簡化了:“簡單點兒講就是吃喝拉撒睡,外加一個精神好不好。咱們現在關起門來說事,你講講看,衛生院的處理是不是存在着問題?”
葉頌硬着頭皮作答:“有,他們飲食跟大小便的情況問的都不夠仔細。不過這也很難避免,因為病人跟家屬都沒覺得有什麽異常的地方。”
“這就是一個問診的技巧問題。我不知道他們具體是怎麽問的,大大部分情況就會這樣問,吃的好不好啊?能不能睡着覺啊?大小便還正常啊?表面上看是沒問題,但實際臨床工作中會存在很多問題。你得更加具體,更加細化,還要反複追問。
病人有的時候會有個心理,尤其是家屬,他會下意識否認病人以前有任何異常情況,覺得好像沒有那些問題,那看不好就是醫院的責任。反過來,是自己的責任。人都這樣的,很難避免。”
Advertisement
葉頌趕緊拿起小本本記。
陳老師也打開了話匣子,開始滔滔不絕:“我不曉得你有沒有聽過老協和醫生護士上臨床要先從給病人端屎尿盆子做起的故事。事情真假,我不曉得,我就是三流醫學院畢業的小醫生。但如果是真的,你認為他們想要培養的僅僅是醫務人員放下身段真切關心病人的心嗎?我看這個不一定,我認為實際上是讓他們趁機觀察病人的大小便情況。
吃喝拉撒睡,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大小便。為什麽呀?髒呗。醫療記錄上雖然有大小便的情況,但你扪心自問,會有多少醫生護士自己去親自看普通病人的大小便情況?很多時候是不是就張嘴巴問問?”
葉頌沒辦法搖頭否認,醫學本科生要上臨床實習一年,但她得承認,她從未觀察過病人的大便。
“端過病人的屎尿盆,再讓你觀察病人的大小便,你就不會有那麽沉重的心理負擔,感覺自己做不到了。我認為這才是當年他們這項規定的意義。要是實在做不到,尤其是像我們這種情況,120就接觸病人那麽點時間,那就得細細地問,永遠不要覺得這個沒關系那個無所謂。有的時候,幾句話就能解決大問題。”
陳老師表情嚴肅,“像我們這種小醫生,不是專家,也不是大醫院的人,就老容易覺得自己被病人輕視。可你要是什麽都搞不清楚什麽都不會,開了化驗單,拿到檢查報告,都不曉得從哪兒找問題,人家憑什麽不輕視你呢?
不管我們怎麽想,病人自己跟家屬找醫生的目的就是為了治療疾病。現在又不是免費醫療,人家掏了錢,折騰了半天,還是滿頭霧水,白受了好多罪,是個人都會有意見的。”
葉頌的筆頭子都要來不及記了,一直刷刷寫個不停。
下班回家跟藍曉聊天的時候,葉頌還在感慨:“我都懷疑我到底能不能當醫生。”
衆所周知,醫院的歧視鏈是病區>急診>院前急救,在衆人約定俗成的觀念中,120的技術含量是最低的,做好搬運工就行。可就是這樣,她這份工作照樣幹得滿頭包。
今天跟陳老師接的5個病人,她一個都沒看出真正的情況。後來陳老師一解釋,明明是擺在眼前的事情,她怎麽就看不出來呢?
藍曉在對面聽的噓聲嘆氣:你你你,你別聽你老師忽悠。他是幹老了的,能比嗎?那你自己不也說區醫院的急診都想辦法挖人。可想而知,他的水平有多高?你別看不上區醫院的編制噢。他們現在也是博士才有編的。我師姐想搞他家的編制,15萬塊都拿不下。
葉頌聽得瞠目結舌,這世道也太恐怖了吧。真是明目張膽地賣官鬻爵啊。
“這算什麽?”藍曉嗤之以鼻,“我們已經窮哭了。你知道市外國語學校多少錢嗎?我們科一老師的兒子差了50分,就是50萬。人家說一字千金,他那是一分萬金。為了湊錢,他爹連車都賣了,現在也天天擠地鐵上下班。”
葉頌倒在床上打滾。
這萬惡的世界啊,窮人跟富人之間果然存在深厚的壁壘。50萬,蒼天!這還是托了關系找了人。沒門路的話,想花錢都塞不進去。
“我們窮人還是別悲傷了。你啊,那個試吃麥片的單子填好沒有?你別忘了,明天要把單子親自送過去啊。不然你沒辦法拿到酬勞的。”
葉頌這才想起正經事,趕緊按照藍曉發過來的要求填單子。
有個免費領麥片試吃的小兼職,一大袋子18包獨立小包裝,領到手吃完配合調查小問卷,就可以拿到35塊錢的酬勞,如果拿着打車的單子過去,還可以另外報銷15塊錢的車費。
葉頌瞧見第一行就頭大。好吧,33歲已婚有孩無所謂,在江州居住5年以上連着上學也合得上,最羞恥的是寫家庭月收入3萬以上,她去搶劫啊。
藍曉嗤之以鼻:“你照填不就結了,都是造假。這種調查問卷都是中介公司找人做的。給你10個膽,你敢随便試吃還沒有上市的食品嗎?”
葉頌毫不猶豫地搖頭:“不要,我怕死。”
藍曉發給她一個攤手的表情:那不就結了嗎?與其說我們造假,不如說想搞這種調查的公司腦殼就是壞掉的,壓根也沒有想得到真實的數據。
葉頌的良心立刻不痛了,事實上她的節操本來也沒多高。
得掙錢啊,蚊子再小也是肉。35塊錢夠她在某多上買兩雙鞋了。臺風天出車,被大水泡散了的鞋可沒人報銷。
真摳門,120居然不發鞋。
第二天一大早,賀勇剛起床伸懶腰出房間,就瞧見葉頌在門口換鞋。他愣了下,本能地扭頭看牆上的挂鐘,難不成是他手機鬧鈴設錯了時間。
“賀老師,你自己慢慢的吧。我今天有事,要先出去一趟。”
葉頌匆匆忙忙丢下句話,直接拎着包往外頭沖。
上公交車的時候,她還在給自己打氣:怕什麽呀,10年後的姐姐肯定能夠月入3萬。不過是稍微穿越了下,絕對沒有任何心理壓力。
做完了心理建設的未來隐形富婆歷經艱辛萬苦擠下公交車,又步行了足足20分鐘,才跑到交調查問卷的寫字樓。
哎,這年頭的錢真的不好掙啊。
葉頌進大樓之前,還特地捯饬了一下頭發。雖然藍曉跟她信誓旦旦,收單子的工作人員就是招攬他們的大騙子,所以完全不用有心理壓力,但她還是心裏頭打鼓。
一直到走進大樓,碰上自己的大學舍友芝芝,葉頌才終于找到主心骨,壓低聲音追問:“我們不會被人戳穿吧。”
這個兼職的活就是芝芝給自家姐妹介紹的。她從上大學開始就活躍在打工一線。
按道理來說,醫學院課業繁重,就連葉頌這種被生存壓力逼迫着的人類都是主要靠着學校的勤工儉學過日子。但芝芝是那不一樣的煙火。
她上醫學院是被爹媽逼的,她從頭到尾就沒想過要當醫生。各科考試常年能夠低空飛行,還是靠着諸位兄弟姐妹的鼎力相助。
謝天謝地,芝芝說不當醫生就不當醫生,沒有禍害蒼生。大學畢業以後,她雖然順利進了三甲醫院,但幹的是科室行政秘書的工作,也算是最大限度地平衡了父母的期許跟她自己的人生追求。
芝芝瞪眼:“你怕個屁,交完單子咱們走人,姐姐請你吃早飯。誰瘋了要戳穿,戳穿以後上哪兒找這麽多調查對象。”
葉頌的信心又足了些,按照芝芝的要求擡頭挺胸,充滿自信地去交調查問卷。
果不其然,否則收問卷的小哥連問都不問一聲,直接揮揮手,示意她可以走了。
姐妹倆轉身正要擡腳的時候,走廊那頭卻響起了腳步。幾個一看就是領導幹部模樣的中年人腳上的皮鞋啪嗒啪嗒作響,往他們的方向來。
旁邊一位30歲上下的女人笑容滿面地做邀請動作:“對對對,我們就是在這兒搞調查問卷的。所有的調查對象都是我們精心挑選,完美地契合我們這個高端麥片的目标人群。蘇總,你放心,我們一定圓滿完成任務,絕對全力協助公司新産品如期上市。”
葉頌驚悚,開什麽玩笑?不是說只有中介公司的人在嗎?怎麽感覺冤大頭親自登場了?
芝芝也瞪眼睛,媽蛋,以她兼職5年的經驗,從來沒有發生過這種事情啊。這算什麽呀?
作者有話要說: 認真臉,考試作弊是不對的,幫別人作弊也不對。不要學習找小葉同學跟芝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