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複出

廟堂之高,民間無人識得。江湖之遠,宮廷亦并不在意。

包樞光的案子在陽湖縣餘震深遠,但對何元菱來說,她回到顧家塘的那一刻起,包樞光這個名字就已經從她的人生中重新歸檔,歸到“完結文檔”去了。

顧家塘的百姓們忙着農事,完全不知道何家丫頭出去三天,幹了一件大事。何元菱在家休整了一天,跟奶奶說了自己的打算。

何奶奶自然喜不自勝。

她做夢都想着讓何元葵尋個好師傅,好好讀書,一聽是縣城最好的先生,樂得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把個何元菱給看呆了。

“哎喲,奶奶,您怎麽不癱了?”

“癱久了,也怪累的。你辦了這麽大事兒,又給小葵尋了這麽好的前程,我突然就靈活了。”

欣喜之餘,何元菱也并沒有盲目樂觀。何家犯過事,說起來,何元葵也是犯官之後,走不了科舉的路子,何元菱覺得,有必要跟奶奶敲打敲打,免得她日後失望。

“奶奶。小葵先去縣城讀書,就住周鐵匠家裏,這個很穩妥。不過咱們也不能覺得,跟個狀元師傅,自家就一定也是狀元了,小葵十二了,現在才去學堂,畢竟年紀大了些,跟他們那些從小就讀書的不好比。咱們就圖個讀書識字,學些本事,将來也好在縣城立足。”

何奶奶一聽就明白她的意思,下床摸到了自己的拐杖。這拐杖是何元葵尋了一根樹枝,削磨得光滑了,又去張木那裏蹭了油漆,瞧着比有錢人家用的也不差,何奶奶柱着拐杖,看上去挺氣派。

踱着步,何奶奶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小葵走不了科舉,我懂的。讀書不是為了做官,瞧瞧我們小菱,人家都說女子不要讀書,可你爹娘從小教你讀書識字,你看了那麽多書,現在就能派上用場了對吧?小葵也一樣,往後便是做個賬房、學個手藝,讀書識字的,和大字不識的,必有大大的不同。”

沒想到奶奶這麽聰明,何元菱起身扶她,被奶奶嫌棄了:“去去,我健得很,不要扶,自己走得好好的對吧?”

被嫌棄了,何元菱也還是樂呵得很:“對,奶奶能打死一頭野豬。”

又道:“其實弟

弟每天跟我出去說書,我就發現了,他腦子靈得很,将來要是做生意,必定是把好手。我就想着多掙些錢,回頭和弟弟一同做生意,咱何家也一樣能風生水起。”

祖孫二人愉快地達成共識。就有一點,奶奶特別不放心。

Advertisement

“回頭小葵去學堂,你一個人再出去說書,倒是不妥。”

這個何元菱也想過:“我現在只在餘山鎮說,倒是無妨。鎮上的人頭都熟了,又搭着毛記茶水,由毛老板夫婦照應着,他家兩個孩子,毛大和毛二,也都是機靈鬼,我若給些銅錢給他們,就當是雇個幫工,不比小葵差。”

這便萬全了。又想想這孫女兒連包典史這樣的人物都能扳倒,也實在是個能人。何奶奶的膽氣壯了不少,柱着拐杖便出門去了。

在屋裏憋屈太久,何奶奶也要見見陽光。

休整了一天,何元菱和何元葵又出發了。還是挂上那只象征着何家氣派的皮水囊,遮人耳目的空籃子已經不需要了,何奶奶已經不懼旁人閑話,為自家的“說書小娘子”而驕傲。

一到鎮上,路口的小屁孩們立即大聲歡呼:“何姐姐回來啦!何姐姐回來啦!”

有幾個撒丫子就跑,一邊跑,一邊大喊:“說書小娘子來啦,開場啦!”頓時路邊各個大門裏、窗戶裏,不是跑出人、就是探出腦袋,整條街頓時就熱鬧起來。

何元葵笑道:“阿姐出個場,陣仗比縣太爺還大啊。”

“別胡說啊。那還是差點兒的。”

何元菱笑嘻嘻地叱他,心裏卻想起了束俊才。昨天晚上先帝們開會,又說起了束俊才。

靖寧宗為自己當初重用了程博簡感到無比後悔,反複強調程博簡當時年輕有為、辦事老辣,所以才把他列到機樞處,成為托孤重臣,至于為什麽程博簡能把另外四位重臣統統搞掉,把個弘晖帝變成傀儡,十八歲都未能親政,砍頭大臣還沒說得很清楚,靖寧宗也始終有點懵。

因為束俊才是程博簡的門生,一手提拔的青年才俊,所以先帝們對這個年輕人總是有點——成見。

嗯,就是成見。至少何元菱覺得,束俊才還是一心為民的。不能因為人家是奸臣的門生,就認定人家也是奸臣吧?要知道一個重臣

,只要當過主考官,那年中選的便都叫門生。

何元菱私心覺得先帝們的打擊面有點太廣了。

來到毛記茶水鋪,毛大已經大喊着“何姐姐”,狂奔出來,兩條小辮在風中翻飛,好生活潑有趣。

“何姐姐,聽說你在縣城打敗了那個包典史,把他送到大牢裏去了,太威風了!”

何元菱眨眨眼睛,沒想到鎮上的消息也很快啊。

還沒來得及問毛大是怎麽知道的,毛大她娘已經搓着手迎了出來,一見何元菱,激動得連聲道謝,竟不知道說什麽才好。胡言亂語了半天,把毛大她爹都逗笑了,說女佬你還是快進去沏壺茶謝謝人家吧,瞧你說的都是些什麽。

也難怪毛大她娘激動,身為周向文的姑母,她太清楚這一年來周家過的是什麽日子。包樞光的倒臺,不僅是給張茹娘申了冤,也對周向文曠日持久的訴訟有了一個交代。對周家來說,這是結束,是塵埃落定,是眼淚終于可以放心地流而不用再擔心報複,是周向文終于可以重新振作回歸學業。

聽書的人們也已經四面八方聚攏來。今天的人比往常更多了好幾倍,整個場地都快站不下,連樹上都挂滿了人。

樹下有女人在尖叫:“樹枝要斷噠,你個死人快下來!”

“看一眼,我就看一眼!聽說是告倒包典史的那個小娘子哇!”

“好看伐?”

“哎呀太遠了,看不清爽,好像很體面啊!”

“你死人啊,不會換棵近點的樹爬啊!看個小娘子都趕不上新鮮,你還能幹啥!”

尖叫聲中,女人已經自己找了一棵樹,三兩下就爬了上去,還回頭朝男人顯擺:“哎呀,小娘子太好看了,太體面了,哪這麽體面啊,好當娘娘咯!”

男人不甘示弱,隔樹大喊:“你個女佬這麽胖,樹枝要斷噠,快下去!”

“好當娘娘”的小娘子,已經在萬衆矚目中,緩緩入了場,端坐在毛家姐弟為她準備的桌子旁,正兒八經喝口水,然後環視烏泱泱的人群。發現真正以前花錢的那些人,還是擠在了最前頭,至于四周那些爬牆爬樹的,不過是因為她打了個官司,來看熱鬧的。

當下,何元菱嫣然一笑,大聲道:“上回我說到何處?”

下頭的大人孩子們七嘴八舌:“白骨精變了個女的去騙人了!”

“豬八戒又起了色心,看上白骨精啦!”

“唐僧好像是個笨蛋哦!”

哦哦曉得了,講到三打白骨精。孫悟空馬上就要氣得跑回花果山了,師徒四人還在磨合期,這個西天取經的故事還很長啊!

整個餘山鎮的人,今天幾乎都來到了毛記茶水鋪門前,近的聽故事,遠的看熱鬧,各取所需、其樂融融。

收錢的時候,何元葵的小匾堆得滿滿當當,幾乎都要堆不下了,還是毛大機靈,立刻從人群中擠出去,擠到家中拿了個小盆過來。

不得不說,果然還是小銅盆裝錢的聲音更好聽。那些鄉親們往裏扔銅板的時候,銅板和小銅盆碰撞,撞出叮呤當郎的聲響,極為悅耳動聽。

圍觀百姓們聽得如癡如醉,伴随着何元菱的故事,或齊聲驚呼,或哄堂大笑,由于現場氣氛過于火爆,何元菱今日說足兩個時辰,眼見着晚霞滿天,方才結束。

衆人正要遺憾地散場,突然,人群中有人高聲喊:“等等,有事宣布!”

這聲音,如滾雷陣陣、如爆竹炸響。衆人都樂了:“喲,裏正,是裏正。”“大家給裏正讓讓路啊。”

只見一個矮個子男人,從人群裏拼命往外擠,嘴裏還嚷嚷着:“讓一讓啊,你倒是別擠啊,擠個豬啊,你們這幫小宗桑,擠個嗲!把老子擠扁了,你們也沒肉餅吃啊!”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嗓門大才當上裏正的,反正他一路怒吼着,聲如洪鐘,圍觀百姓們還真給他讓出了一條道。

好不容易擠出人群,裏正的幞頭都擠歪了,可憐巴巴地耷拉在頭頂上。

裏正也不急去扶,走到何元菱身邊:“小娘子,借你地盤一用。”說着,抓過何元菱說書用的驚堂木,“啪”地一拍,人群頓時安靜下來。

“縣衙昨日下令,一年一度的選秀就要開始,凡家世清白、年滿十四、尚未婚配的女子,明日起登記造冊,以作候選。”

裏正的聲響哐哐的,回響在場地上空,把百姓們都驚住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