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Lesson 25
Lesson 25
離開廣播站, 聞迦健步踏風,奔向操場。
綠茵場裏,一只足球迎面飛來, 算是男生們對他的遲到表示不滿。
聞迦索性接下, 帶球穿越半個操場, 幾個假動作之後, 一道貝氏弧線,将腳下的球穩穩送進對方的球門。
對面的看臺響起熱鬧的喝彩。他側身向邊鋒方子堯揮揮手, 算是打招呼。
兩個出色的男生今年仍舊同級不同班。一個在高二(1)班學理、一個在高二(13)班讀文,但友誼似乎比過去還要深厚。
岳留群等一衆理科生,氣喘籲籲地追在他們後面。感慨着自己運氣是有多差,才會在下課抽簽時,被分到到那對黃金搭檔的對抗組。
少年們在夕陽下你追我趕, 天邊的晚霞也被這肆意的激情染紅。
校園廣播的節目還在繼續進行,課外活動臨近結束, 骁勇的中鋒反而變得心不在焉。在球場上連連出錯,連續幾次被對手鏟球,兩個小組之間原本懸殊的比分也越來越接近。
方子堯看不下去,直接越位, 拿肩膀碰碰他:“在想什麽?分心了。”
仿佛有預感, 聞迦擡頭看向操場角落的廣播音響,傳來一道流星劃過的聲音,響起了耳熟能詳的鋼琴旋律。
細膩婉轉又大開大合,層層遞進又環環相扣, 是Richard Clayderman的經典作品——《星空》。
男生頓時笑得如沐春風。他将球回傳給隊友:“子堯, 今天就這樣吧。”
離開球場回到休息區,聞迦取出自己的水, 不在意地上被他們踩得淩亂的青草,席地而坐痛快飲下。
周遭依舊人來人往,他卻只聽得見一種聲音。仿佛浩瀚夜幕下的612星球,守護枯萎的玫瑰,等待小王子歸來。
鋼琴曲的最後一個音符靜止,甜美的女聲在空氣裏娓娓道出結束語。
“是的,剛剛這首歌,是我們都很熟悉的理查德·克萊德曼演奏版的——《星空》。點播這首歌的同學,熱愛學習,樂于助人,成績嘛……也還算優異,他就是高二(1)的聞迦同學。他想要把這首歌送給——”
女主播頓了一下,即使看不到畫面,也能從她調侃的語調裏聽出好心情。
“他想要把這首歌,送給我們The First校園廣播站。所以,我在這裏代表廣播站全體成員,謝謝這位聞迦同學,謝謝你對廣播站整體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哦!”
被拉高的鋼琴旋律,輕快又活潑,連空氣裏都是調皮的愉悅。
“以上,就是今天的校園廣播內容,祝大家度過一個開心的傍晚。我們明天同一時間,再會!”
女主播的好心情,蔓延給了還在為“成績還算優秀”這個形容而郁結的男生。
也好,這下全世界都知道,他與新晉的廣播站長握手言和了吧。
方子堯把球傳給岳留群,走到聞迦身旁,一邊整理器材袋,一邊忍不住吐槽。
“難怪你暑假從Z市回來,帶着克萊德曼的鋼琴CD,都不許別人碰一下,原來是要向廣播站求和。所以,你什麽時候變成校園廣播的熱心聽衆了?去年還根正苗紅,寫信抗議她們只會播放靡靡之音影響學業的這位同學,請問你的品味還在線嗎?”
根正苗紅的男生面不改色:“貝多芬大師說過,音樂能使人的思維迸發火花,能使人解脫煩惱。愛因斯坦的科學成就,很多就是從音樂中啓發的。比如剛剛播放的這曲《星空》,據說原作者是從賽馬中獲取的靈感,被鋼琴家改編後,卻使人聯想到廣袤的宇宙。子堯,音樂如此美妙,我們要放下偏見,提升品味,學會欣賞。”
“倆月不見,您不僅作文水平見長,就連對我校廣播事業的政治覺悟,也空前提高?”
“過獎了。政治老師教育我們:矛盾的種種特性在一定條件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比如,過去從不肯把課外時間浪費在繪畫和學習之外的人,今天還不是因為800米速跑敗給我,而愉快地在操場陪我踢球嗎?”
“因為被說中心事而害羞,然後在語言和肢體方面雙重碾壓朋友,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還好,我的良心向來無所畏懼。”
岳留群向體育老師歸還記分牌後,和幾個同學跑過來,打斷了兩個男生的交談。“方同學,請您幫個幫呗。”
方子堯不明所以。
“下周六是教師節。劉老師提前收到同學們‘集資’贈送的禮物後,一高興,決定周六下午帶大家去千禧歡樂園。劉老師還希望原高一(1)班幾個去學文的同學也參加。所以,等你回高二(13)班,看到倪優和許瑛她們,麻煩幫忙傳達一下吧。”
聞迦很意外:“咱們什麽時候制定的集體活動?我怎麽不知道?”
“前天下午開班會定的诶。對了,那天你好像去一中參加奧數聯賽,所以沒參加班會。”
“第二天我回來上課,為什麽沒有人通知我?”如果提前知道,他之前去廣播站點歌,完全可以直接通知倪優。
岳留群也很意外:“可是大神,依照慣例,咱們就是通知您,您也不會去啊?”
“慣例?”
“高一的事就不提了。上個月開學時,班長為了使幾個新加入理快班的同學融入集體,提議大家周末去爬山野炊,你不也沒參加嗎!”
旁邊有同學适時補刀:“當時您原話怎麽說來着: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去多刷幾套三五。”
聞迦:“…………”
***
播音結束後,倪優猶豫了一刻,最終還是把聞迦贈送的鋼琴CD……充公收藏。
她打開廣播站的物資櫃,将CD連同一些難以名狀的心情,一起塵封到底層的最深處。
再回到教室,取出練習冊專心補作業,廣播站的小插曲,已經在她臉上看不到任何漣漪。
晚自習開始前,班長繞到後排,逐一向大家征收教師節的“活動經費”。
身為廣播站長分/身乏術,在高二(13)班,倪優沒有再主動競選任何班委職務。競選出來的新班長,是一位性格爽朗的女生,體育成績非常好,很容易和女生們打成一片。
倪優很配合地把錢交上去,順口問道:“班長,這次打算給幾位老師買什麽禮物呢?”
班長揉着短發訴苦:“本來大家商量着,今年想幹一票大的。但是昨天李老師專門把我叫到辦公室,特別指示。教師節不準班委向大家收取過多班費。不準給老師們買貴重禮物,尤其是他自己。所以這次只能象征性收一點,給老師們買幾束鮮花了。”
倪優沒想到,新班主任還能關注到這些。之前對他刻板無趣的印象,瞬間改觀了不少。
“過節不收禮?确實是我們李老師的習慣。去年他帶我們高一(8)班,就是這麽鋼鐵直男了。”
同桌林淩燕湊上來建議:“如果送花,最适合的大概只有皮糙耐旱的仙人掌了。”
倪優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和英語成績一枝獨秀,理所當然地被點名擔任英語課代表的許瑛不同,一向獨來獨往、眼高于頂的林淩燕,主動競選了地理課代表,讓很多人意外。
“你喜歡地理嗎?”無論寫作還是演講,林淩燕都非常優秀,倪優覺得她至少會去競選一個相對主流點的科目,比如語文課代表什麽的。
林淩燕搖搖頭:“不怎麽喜歡,我常常搞不清楚冷鋒暖鋒季候風的。但是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能把地理課本上的所有地方,都踩在腳下。”
倪優被她說話時的氣場,震撼到了。
“倪優你呢,未來,你有沒有特別想要去的地方?”
作為一個未滿17歲的少女,倪優所去過的最遠的地方,不過是密城再往上級走的省會Z市。
倪優對省會最初的印象,還是在她五六歲,倪爸爸腿腳健全的時候,去Z市批發貨物,趁着六一兒童節那天,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去Z市的老公園游玩了半天。
那一天的收獲,回想起來的關鍵片段,只剩下劃船,彩筆塗卡,秋千,還有一套忘記了故事內容的童話書本。
未來,想去哪裏?倪優第一次認真問自己。
倪優從抽屜裏取出巴掌大的地球儀模型,轉動,然後按在世界文明的發源地。
“去埃及吧。我想去那邊看看真正的金字塔,也許還能遇見神秘的外星人,發現我是遺落在地球村的同類,會帶我回外星祖球?”
林淩燕笑:“別開玩笑了。”
倪優也笑了起來,但是只有自己知道,她其實沒有開玩笑。
在那個年齡,總是有很多姑娘相信童話和神話的。
所以,地球上所有能用相機拍攝下來的地方,她最想去神秘的埃及。
當然,班裏還有很多志向實際又遠大的人,比如某人想去阿姆斯特丹看《向日葵》,去奧特洛看《郵遞員》,去紐約看《星夜》……去看遍大師梵高的所有“真跡”,這個人就是方子堯同學。
方子堯是美術特長生,但因為他是文科生裏美術成績最好的,美術生裏文科成績最好的,所以沒有被扔到美術班,而是在高二(13)班繼續鞏固文化課。
身為方子堯的前桌,倪優和班裏大部分同學一樣,知道他有一個大她兩歲的姐姐,名叫方子雨,正是那位身患白血病被全校募捐的學姐。
方子堯偶爾也會因此,被無聊地議論。
這種議論無論是善意還是無心,似乎都會令話題中心的人感到尴尬。
但是倪優知道,方子堯平靜的外表下,有着超乎強大的內心。絕對不可能輕易被外界的流言左右。
雖晚婉拒了語文課代表一職,但高企不下的語文單科成績、以及高一時那場轟動全校的演講比賽,都另新語文老師對倪優青睐有加。
作為語文老師的金磚小助手,去辦公室幫忙品鑒、篩選每期的作文作業,供同學們交流傳閱,已是家常便飯。
倪優審閱過方子堯寫的一篇作文,名叫《我的理想》。
方子堯寫在作文裏的理想,沒有像其他同學那樣,信誓旦旦地标榜考清華、讀北大,而是簡簡單單地聊了聊他的父母、姐姐,以及他對梵高平生的崇敬。措辭簡潔,卻令人感同身受。
“從世俗意義來說,大師梵高的一生充滿了失敗與悲劇。貧窮、孤獨、疾病,總讓他被命運無情地踩踏在地上反複碾壓。但是,子非魚,旁議者也不是梵高,安之他人得與失?”
或許是因為文章立意單薄,還有不少錯字和病句,倪優力推的這篇作文,最終并沒有拿到高分,也沒有被語文老師定為傳閱範本。但是,真正打動人心的文章,一定不僅是措辭優美的,而是能産生共鳴。
同班近一個月以來,倪優與方子堯的交集,僅限于考試時前後收發題卷。一篇作文,讓她似乎有些理解,死黨季蕊蕊為什麽會對他青睐有加了。
但是眼下,課間十分鐘,這位沉默寡言的後桌,卷起随堂試卷,點了點她的肩膀。
“周六下午,去千禧游樂園?”倪優瞪大了眼睛,“既然是理科生的同學會,我去多尴尬!方子堯,你确定是在邀請我,而不是……蕊蕊。”
男生無語:“我為什麽要邀請季蕊蕊,我是那種喜歡給自己找麻煩的人嗎?”
他甚至慶幸,季蕊蕊現在被分在高二(23)班學聲樂,與高二(13)隔了兩層樓外加一整條長廊的距離。
好朋友被別人形容為“麻煩”,任誰都不會開心。兩人如今不再同班,季蕊蕊每天中午仍會雷打不動地約她和許瑛一起去去食堂。醉翁之意不在酒,方子堯不可能不明白。
女生皺眉:“周末我要待在家,寫全市中學生作文大賽的參賽稿。去不去,到時候再看心情吧。”
方子堯:“……”他也只能幫到這裏了。
密城一年一度的中學生作文大賽,并不是倪優拿來拒絕方子堯的借口。前兩天,她和班裏幾個語文成績較好的同學,确實被語文老師點名推薦到校方報名參賽了。
高二的新語文老師姓校,是個剛從師範大學畢業的年輕女老師,二十出頭,比班裏的女生也大不了幾歲。
和大部分年輕的老師一樣,這位校老師課堂上嚴肅,課下就變成了活潑親和的知心小姐姐。
小姐姐除了一絲不茍地講課,最大的愛好是培養學生們的文藝心。
每次語文課最後五分鐘,她都會精準地空出時間,拿出一本最新的《讀者》《意林》,或者《青年文摘》,從中挑選精彩的文章,指定同學站起來讀給大家聽。
而這位義務為大家讀書的人,十有八九就是倪優。
偶有一二,是林淩燕。
在整個菁華高中,所有的課外書幾乎是“見光死”,同學之間相互借閱只能是“私下交易”。因此,五分鐘的閱讀時光就顯得格外珍貴。
時間久了,倪優漸漸喜歡上了語文課上最後的五分鐘。
同樣身為朗讀者,在課堂上朗讀,和她在廣播站裏朗讀,是完全不同的。
這時候的聽衆離她最近,也最專注。
與其說她在朗讀,倒不如說她是在講故事。
或許将來有一天,她講出來的故事,不是來自《讀者》也不是來自《意林》,不是來自任何一篇雜志,而是來自她自己的筆尖。
她想成為一個真正的,講故事的人。
有了這種念頭,倪優突然對校老師推薦她參加的密城中學生作文比賽,迸發了極大的熱情。
這種熱情,直接把她的心态,從一開始的“重在參與”,變成了“我想獲獎”。
“所以,從小到大,從課內到課外,我曾有幸拜讀過的偉大的作家們,請你們借給我一丢丢的幸運和勇氣吧。其餘……就交給我自己的努力。”
倪優在心裏,默默許下這個心願。
作者有話要說:
#Diary#
因為JJ抽而延遲幾分鐘發文的烏龍事件,結果再次教我做人。
吃一塹長一智,且記得寫這篇文的初衷——
我沒那麽幸運了 所以,就更努力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