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章節
躍上廣場西側一棵大樹上站穩。
廣場正中樹了一根長長的竹竿,比兩人藏身的大樹還要高。頂上拴了一個包裹,底下有人敲鑼打鼓地在解說:“莆田首富林員外,元宵佳節把話帶:誰能上去奪彩頭,元寶十枚他賞出來!”
竹竿下方臨時搭了臺子,桌子上還放着黃澄澄亮閃閃的十枚元寶。
周圍只有兩三個家丁看守,那林員外卻沒有出現。只有一個老管家看在那裏。
吳宗倫越看眉頭皺得越緊。
莆田首富林志穎早已返鄉,怎麽這林管家還留在莆田?這些金子連個托盤都沒有,不遮不掩,生怕別人看了不動心似的。
他仔細打量四周,見不少衙門裏的熟面孔,心中霎時了然:只怕這根本不是什麽彩頭,而是誘捕某人的一個局罷了!
他左右看了,想胡歌那種唯恐天下不亂的性格,怎麽會不來湊湊熱鬧,只是自己能看出這是個局,他也定能看出吧!
想趕快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卻又有些擔心,劉海說得對,一支梅從不禍害百姓,劫富以後也确實濟了貧,算是一個好人。自己若是一走了之卻不提醒他,是不是太不講道義?
他正在猶豫,只聽場內起了喧嘩,原來人群中突然有一個黑影躍起,伸手便去摘竹竿上的包裹,拿到手裏正在得意,卻聽彭的一聲,包裹炸裂,飛出一團彩色煙霧,那黑衣人來不及躲避,被嗆得不住咳嗽,四周立刻跳出未穿官服的官兵,手執長矛等武器将他圍在場中!
袁弘施施然上前,咬牙道:“一支梅!你也有今日!來人,将這賊子帶回縣衙,明日公審後斬首示衆!”
吳宗倫與劉海都是一驚。
吳宗倫低頭道:“海兒,我……要去救一支梅,你可同意?”
劉海點頭:“不能讓他被斬首,吳大哥你去吧!”
吳宗倫伸手:“你剛才買的帕子呢?”
劉海忙找了遞給他,他将帕子遮臉,系了個死扣,飛身從大樹上躍下。
Advertisement
衆人都是“啊”了一聲。
他也不說話,跳入包圍圈,伸手格擋了面前官兵的長矛,趁着間隙,伸手去抓那一支梅的肩膀,想兩人一起飛出去。
誰料那“一支梅”反手将他手腕命門扣住,高聲道:“大人!這次終于抓住一支梅了!”
袁弘也笑道:“做得好!不愧是神捕後人!一支梅這螳螂捕蟬之計你可還滿意?這次死在我手上你也不算冤枉了吧?”
吳宗倫冷汗流下。
胡歌你特麽又坑我一次!
冤家
二十一、
袁弘正在得意,吳宗倫正在流汗,神捕後人突然覺得自己腦後一痛,昏倒在地。
黑衣男子沖全場觀衆打了聲招呼,又沖吳宗倫點頭:“辛苦了兄弟!剩下的事交給我吧!”
吳宗倫也不客氣,奪了兩名官兵的武器後原本想走,見胡歌徑直向着袁弘走去,只好認命地繼續替他掩護。
“你這惡賊……!”袁弘直覺這人才是真正的一支梅,剛想罵人,卻被一支梅攬住了腰:“叫人退下!不然我就親你!”
袁弘想起這人這些日子以來整治自己的手段,不禁哆嗦了一下,果然揮手讓官兵退下。
一支梅皺眉恐吓懷中人:“小弘弘!你這次真的很不乖!我要打你屁股哦!”轉身抱起袁弘便走,官兵見了紛紛上前阻止,片刻間卻連影子都見不到了。吳宗倫忙趁亂逃之夭夭。
他帶着劉海匆匆忙忙跑了許久,到了村口才松了口氣。
直到此刻,劉海還在震驚:“袁縣令竟然被一支梅捉去了?一支梅他想做什麽?”
吳宗倫搖頭道:“還能做什麽?他可是好多天沒提過去萬花樓了……呃,別管這兩人,咱們快回家吧!”
兩人今晚的遭遇真是驚險刺激,回家後見于氏與孩子睡得熟了,洗漱完畢,躺在床上都睡不着。
劉海本想問那袁弘和胡歌的事情,被吳宗倫上下撫摩得情動不已,親熱一番後,便也抛在腦後了。
第二天天氣晴朗。
劉海一早上山打柴,吳宗倫在家裏煮飯燒水,喂飽兩個孩子,又拔草喂羊,快到晌午,裏長邵逸夫來了,跟于氏問了話,見家裏多了吳宗倫和兩個孩子,忙問哪來的。
于氏道這是我娘家侄子吳二,帶着孩子過來投親戚,裏長取了名單加上了“吳二”和兩個孩子的名字:
“下個月是晉王殿下生辰,要臨時征糧,你家如今多了三口人,按人頭要多交三鬥。”
于氏道:“邵大爺,兩個吃奶的娃娃也算得上兩口人的麽?”
邵逸夫道:“于氏,我也不跟你多說,你有話找晉王殿下說吧!”
于氏氣得手抖:“這話說的,我跟晉王說的上話麽我!你這不通情理的人怎生出邵安那樣懂事孩子來的?!”
邵逸夫哼了一聲,吳宗倫忙上前圓場道:“兩個孩子還小,三鬥糧确實不少,不如看在邵安的分上,各讓一步,邵大爺給我們寬延三日。這樣可好?”
邵逸夫嘆道:“多年的鄰居了,難道是我想逼你們麽?奈何晉王派了兵将前來,如今正堵在縣衙門口問縣太爺要糧呢,今日若是無糧,裏長便要被抓去坐大牢。我進去了,你們各家各戶都跑不了,要連坐!”
吳宗倫道:“糧是真沒有,我去取銀子來。”
邵逸夫稱了銀子走了,于氏氣得直咳嗽:“一兩年沒出過搶糧這種事了!寬限幾日都不成?等邵安來了看我怎麽數落他!”
吳宗倫心中想的卻是另外一件事。晉王勢力歷來盤踞江浙一帶,如今竟然征糧征到福建來了,這手伸得未免太長。莫不是晉王奪嫡備戰已經到了白熱化的地步?
他隐約預感天下怕是要有一番亂象。中午劉海回來,吃了飯,他将家裏剩餘的銀子都帶在了身上。
交代劉海幾句,下午借了魚行一輛板車,去米市把銀子全換了糧食鹽巴等物。他在米市逛到天黑快要宵禁,才推着糧食進了村。路上遇到一次士兵查探,幸而沒人攔下。
在村口遇到迎他的劉海,兩人一起将板車推回家裏。
于氏道:“怎麽買這麽些糧食回來?天一熱存不住。”
吳宗倫道:“年成不好,說不定再過幾日有錢也買不到了,我這幾日不去做事,在家挖個窖藏起來。”
劉海之前聽他說過皇帝的兩個兒子都在争着當皇帝,所以天下要大亂一陣子,存點糧食總不會錯,也點頭道:“娘,聽吳大哥的不會錯,我去煮飯,休息好了明日我也幫忙。”
吳宗倫在房前屋後轉了一圈,原本想在屋後動土,仔細翻找下突然見屋角雜草叢生處有些凸起,撥開雜草一看,竟然是一口枯井。
劉海道:“我小時候這便是枯井,這麽多年也沒出過水。”
吳宗倫道:“大概是這井的位置不對,哪有在屋後牆角挖水井的。我下去看看,若是底下幹燥,倒是省了一番辛苦。”
他讓劉海找了麻繩等物,一點點蹭着井壁下去,到底發現一堆枯枝落葉,這井不深,井口不大,井底井壁竟然全都幹燥無比,又極通風,天然就是一個藏東西的好所在。
他上去跟劉海說了。劉海也啧啧稱奇,說自己小時候想進入玩耍,被娘發現狠狠揍了一頓後,便再也沒敢下去過了。
兩人用繩子将多餘的糧食等物吊下去碼好,封上井口,又用雜草和木板等掩飾一番。對視一眼,都覺得心裏踏實許多。
又過了幾日,胡歌竟一直沒有回來,掌櫃的便将吳宗倫叫到花廳,說要把賬房這堆雜事都交給他,吳宗倫忙推辭道:“胡賬房交代過很快會回來,我怎能頂了他的位置?”
掌櫃冷笑:“老胡那個人,一肚子心眼,他八成是去別處高就不好意思直說罷了,魚行這攤子事情也不多,你要是願意做,我省心省事,不願做也不勉強……随便你。”
吳宗倫想了想:“好,可我平時在魚行只能坐半天,還有,胡賬房若是回來了,您還得用他。”
掌櫃的笑容斂了些,點頭道:“沒想到你還挺講義氣,好,就依你好了。”
晚上回到家,一家子正在吃晚飯,邵安過來了,手裏提着糕點,說是給于氏賠罪。
于氏好好數落他一通,出了口惡氣。這時兩個孩子醒了,哇哇大哭,邵安去看了劉海喂他們羊乳,頗為驚訝,問這是哪來的孩子,劉海與吳宗倫都猶豫了一下,便異口同聲說是收養的,于氏便問他親事如何了。
邵安悻悻道:“別提了,我爹因為收糧的事情,把鄉鄰們都得罪光了,原本還說過了年給我介紹相親的幾家,現在全都沒動靜。”
于氏和劉海安慰他幾句,吳宗倫将他送出大門,邵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