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章節
露出黑黢黢的洞口。
這次是晉王親眼所見,心中認定劉海的确是“皇家血脈”無疑,心情不由萬分複雜。
他被兩人攙扶着進了這新的洞口,想着形勢不明,還是走一步算一步罷。
大約走了上千步,來到一處岩洞,前方隐約有了些燭火發出的光亮,地上水流湧動。四人正要動身,突然從周圍冒出許多士兵執刀對準,形成了一個包圍圈。
吳宗倫與為首的男子打了個照面,認出正是今天傍晚來搜村的那名首領。
首領見了他們也認出來了,只是滿腹質問在見到面色蒼白的晉王後化作了激動,擡手示意士兵放下刀劍,搶先一步上前單膝跪下,聲音有些發顫:“微臣救駕來遲,請殿下降罪!”
晉王有些遲疑地望着他,又見周圍士兵紛紛放下武器,嘩啦啦跪倒一片,一時不敢動彈,他因為已經完全不記得面前這人是誰,不禁心煩意亂:這夥人身份不明,若是詐我怎麽辦?
晉王不敢說話。劉海抱緊了念恩更不敢吭聲。吳宗倫卻覺得這個人有些面熟,腦中不斷搜尋,也沒有動作。一時間,突然冷了場。
那首領擡頭,見晉王一臉冷漠,半點情緒波動也無,忍不住道:“殿下……?曉、海?”
這聲“曉海”喊得端的是情絲婉轉,首領長相剛毅硬朗,一雙虎目此時卻含着霧蒙蒙的一層薄霧,快要哭出來一般:
“殿下被炮彈擊中落水之時,屬下本當以死謝罪。只是顧念未能找到殿下,不敢以身相殉……如今僥天之幸,殿下已經安然無恙,屬下願任由殿下責罰!”
他“刷”地抽出軍刀,雙手恭謹呈在晉王面前,那刀身寒光凜然,出鞘聲若龍吟,實在是柄寶刀。
吳宗倫從這寶刀想起了晉王身邊侍衛統領聶遠。據說此人對晉王是出了名地忠心,能夠千裏迢迢過來找人的,又自稱與晉王遇難有責任的下屬,除了他還會有誰?
晉王看了看地上跪着的首領,知道這個人是自己身邊的近侍之類,躲也躲不掉的,可是他模糊不清的印象中,自己正是被近侍所害,他現在不願直接承認,只是做出一副茫然失措的表情,向着劉海身後躲了躲:“海哥,他在說什麽?我怕!”
劉海手上抱着念恩,對着那首領解釋道:“他一直神志不清,好多事都不記得了。”
首領一臉震驚看着躲閃中的晉王,放下了寶刀,率先起身,伸手去拉晉王:“曉海……?你不記得我了嗎?我是聶遠!”
Advertisement
他動作快,力氣又大,晉王躲閃不及被他牢牢抓住胳膊,驚疑間不由大叫:“放開我!你放開我!海哥救命!”
聶遠見他不住地“海哥海哥”地叫着,眸光一暗,他雖是武人,平日裏對晉王卻都是恭謹萬分不敢逾越的,抓住晉王卻不敢太過用力,終于被不耐煩的晉王甩開了手,不但滿眼戒備地望着他,嘴裏還在念叨“海哥救命!”
聶遠望着這個動作瘋癫的晉王如此“嫌棄”自己,卻和劉海親密無間,眸子中閃過一絲怒意。
吳宗倫早在暗中觀察他的一舉一動,見他突然上前反手抓住劉海,上前格擋,兩人順勢過了幾招,吳宗倫到底有傷在身,幾下便中了一拳,向後踉跄幾步坐在地上,劉海抱着念恩去護他。晉王見聶遠殺氣騰騰,走近舉刀便刺兩人,顧不得裝瘋賣傻,急道:“住手!”
聶遠回頭,見他滿面焦急,深吸了口氣:“什麽?”
“聶統領,本王命你住手!”
聶遠面色頓時緩和許多,揮手示意,衆人再次跪拜。
聶遠唇角勾起:“殿下鴻福齊天,臣等恭迎殿下許久了。”
雖然是一時情急,可是既然承認身份,晉王倒也沒有再裝下去。他身為皇帝嫡子,為人主時說得上既貪生怕死又剛愎自用,但也有可取之處,譬如是對身邊人都是恩遇有加,所以身邊近臣不乏忠心之士。
正因如此,被近侍所害一事才更令他耿耿于懷。
望着這個一臉欣喜幾乎控制不住要撲上來的聶遠,晉王沈曉海退後一步,用日常冷漠又高深的神情鎮退了他:“諸位都起來吧!聶侍衛剛才突然拔刀,也不知是何用意,本王這才想要試探一二。這些日子本王是去尋寶,命聶侍衛做了後援,諸位都是我軍的精銳,又都是忠心之輩。時勢造英雄,如今掃平燕王成就大業的時機就要到了!”
衆人面面相觑,燕王平定天下已經指日可待,哪裏還有成就大業的機會?
聶遠卻率先道:“我等誓死追随殿下!”
衆人便跟着齊聲應和,一時間“追随”之聲響徹洞穴。
吳宗倫看得搖頭,與劉海互相攙扶起身,心中都在打鼓,如今身份已明,不知這晉王要如何處置他們這些知情人,若是殺人滅口,對方人數衆多,此番還真是在劫難逃。
好在晉王制止衆人喧嘩,胡扯了這些天來的遭遇,又将他的尋寶奇遇說了一番,這裏的金銀財寶不說,最重要的是手中是“大寧龍脈精華所聚”“得此寶者得天下”,這番說辭他也是匆忙間想起的,現場說了,見衆人眼中都是歡欣鼓舞沒有半分財迷心竅,這才略略放下心來。
有個小頭目模樣的人突然趨前道:“殿下如今無事,我等鬥膽問一句,下一步該當如何成就大業?”
晉王一時語塞,他其實并未完全恢複記憶,對當下情勢也不太清楚。可是看着一雙雙有些茫然的眼睛,再次強調了一遍不可傷害救命恩人後,便看向聶遠。
聶遠起身道:“之前燕王雖然已占了湖廣二省,看上去勝券在握,但據屬下所知,如今我方陸上軍隊并未完全被殲或是收編,只是失散各地,加上海上還有幾萬海軍,只要殿下無事,振臂一呼又可調兵遣将,燕王何足道哉!況且,之前殿下失蹤時,燕王靠的是收編盜匪擴大軍隊,又與北方洶奴聯合這才踏破江浙一地,如今洶奴出爾反爾,來了中原便不肯走,已與燕王勢同水火,現在江寧一帶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江南大族遭遇此劫者無不痛恨燕王引狼入室。當下民情有變,也是我等的大好時機。”
聶遠說的這些,前半部分是為了給晉王寬心,後半部分洶奴為禍江南确實事實,江寧吳氏一族亦遭遇此禍。吳宗倫聽得心裏沉重無比,這些日子以來,他心中挂念的也正是此事。
這番說辭頗能打動人心,加上晉王所說的財寶的确數量驚人,衆人心中漸漸有了着落,都一改之前消沉,再次意氣風發起來。
聶遠是其中最為喜不自勝者,他雙眼不離晉王,卻見脫險以後的晉王對自己不假辭色,雖然滿心焦慮,卻不好在衆人面前表露。
既然晉王已經找回來,聶遠一心想快點安頓劉海等人,命令兩名士兵帶領劉海等人尋路出去。可是晉王也要一起走,聶遠攔住:“殿下要去哪裏?”
晉王心中對這侍衛統領仍是不大信得過的,心中還隐約覺得此人十分危險。無論是之前獻刀還是現在攔住自己,此人對自己簡直算得上外恭內倨,無禮至極。
他面若寒霜:“本王行事難道還要向聶統領禀告?”
聶遠被他冷着臉一訓,習慣性的後退下跪:“屬下不敢……”
如今情勢危急又是用人之際,晉王也不想疑神疑鬼,可是不知怎的,看到這個聶遠他就氣不打一處來,一點兒也不想見到此人:
“聶統領若是無事可做,就在此處練兵,召集舊部之事,本王自有辦法。”
聶遠見他一意孤行,忙躬身行禮,雖然晉王說了要他“在此練兵”,仍是親自率幾名士兵護送四人,只不過他自己亦步亦趨跟在隊伍最末罷了。
晉王也不想這麽快撕破臉皮,便任由他如此。
衆人沿着潺潺流水走出,吳宗倫左右端詳下,恍然這裏竟然是之前自己發現晉王的那處岩洞!
念恩揉揉眼睛,低聲喊着肚子餓了,劉海等人折騰一夜,也都是疲累不堪,幸而有驚無險。抱着念恩不住哄着:“乖念恩,回家爹親給你煮魚粥!”
吳宗倫見兩名士兵退下,對晉王施了一禮才道:“雖然不知殿下目前有何打算,不過劉海和我對殿下亦算是仁至義盡,還請殿下盡快重整旗鼓,解民倒懸。”
總之,永遠都不要回來莆田就對了。
富貴
二十八、
“吳探花說的有理,本王回京之日,就是吳氏飛黃騰達之時。”晉王見對方連眼皮都沒動,暗罵自己糊塗,這人可以為了劉海棄官不做,豈是貪圖富貴之輩。他正色一字一頓道:
“吳宗倫吳探花,想必你已知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