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賣瓜

和去年一樣,今年的西瓜豐産又豐收,品質更是出乎意料的好,許爸許媽請了二十多個人來幫忙,從早上忙碌到下午,地裏成熟的西瓜才采摘了一小部分。

丁立和他帶來的人早就先一步返回蘇錦市了,剩下的老總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想當出頭的第一個,又怕訂貨量壓的太低,反倒被後來的搶占先機,因此,明明已經過了一段時間,還是沒有人主動上前和許逸攀談。

許逸倒是并不擔心銷售的問題,人家都大張旗鼓上門了,又帶了人和車,不帶點西瓜回去怎麽像話?因此不管對面幾人如何用眼神打機鋒,許逸始終老神在在站在那裏,連眉毛都沒有動一下。

幾人之中,只有王元亮內心走向與其他人完全不同。

雖然心裏斷定許逸并不如剛剛那位許總好對付,不過王元亮自诩手段高于常人,在生意場上一向無往而不利,對于老周的提醒他壓根沒有放在心上,反倒覺得老周年紀大了,精神可能有些不正常。

趁着其他人竊竊私語的功夫,王元亮不動聲色地站到許逸身邊,一雙精明而銳利的眼睛将許逸上下觀察了透徹——從許逸樸素低調的着裝看,對方顯然是實幹型的人,剛剛那麽多人避開他和他父親打招呼,他也并沒有着急或不耐,這就意味着,對方也不在意虛名。

年輕人擁有這樣質樸的品質一向是王元亮欣賞的,但作為獵物的話,這種人無疑很難對付。

低調、樸素、沉穩,沒有年輕人的跳脫,也沒有中老年人好面子愛吹噓的脾性,王元亮思慮再三,開始和許逸閑聊。

“許總年紀輕輕就創下這麽大一份家業,真是了不起啊。”第一句,王元亮就把許逸誇了又誇,發現許逸眉宇之間沒有絲毫波動之後,王元亮心下更堅定了自己的判斷,話鋒一轉,和許逸感慨起當年創業的艱辛來。

“那時候我們又沒錢又沒人,求爺爺告奶奶才拿到了第一筆資金,正好那年天公作美,果園推出了新品種,在市場上銷量不錯,我們才開了第一家門店……”

觑到許逸耐心傾聽的模樣,王元亮心下一喜,知道自己的感慨算是撞到許逸心裏了,想想也是,年紀輕輕的就搞了這麽大一個農業園,雖說産品大受歡迎,可從頭到尾都是單打獨鬥,又沒什麽親人朋友能幫忙,年輕人能不覺得孤獨嗎?王元亮的目的就是激起許逸的同理心,一旦對方對自己敞開心扉,下一步想做什麽還不是水到渠成的事兒嗎?

王元亮并沒有看到的是,自己的得力幹将看到自己和許逸胳膊貼着胳膊、兩條胳膊間隔一厘米的時候倏然慘白下來的眼神。

難道,明年的今天,就是王總的……

許逸也不知道王元亮的目的是什麽,他以為對方感慨完創業艱辛,下一步就該聊到買西瓜的事情,誰知對方東扯西扯,從創業艱辛扯到了大學生就業的艱難,最後幹脆問許逸:“我有一個侄女中國農大畢業的,你這兒要是缺人,我讓她來幫幫你的忙。”

許逸眨了眨眼睛,一臉茫然。

王元亮卻把他的懵逼當成默認,低下頭,用兩人才聽得到的聲音說道:“我這個侄女,個子1米68,長就得和林志玲差不多,我覺得你們都是有才有貌的年輕人,應該有共同語言。”

Advertisement

許逸消化了一下這位王總的話,糾正道:“林志玲40多歲了。”

“噢噢,年紀大了,對對對,我這個侄女兒,也有人說她像那個安吉拉寶貝兒,對,好多人都那麽說過。”

許逸又露出了為難的表情:“王總,謝謝您的好意了,天使寶貝也不是我喜歡的類型。”

“什麽寶貝?”

話說到這一步,按理說是人都該退讓了,可這位王總不知什麽想法,明明和許逸沒熟到那種份上,偏偏擺出要撮合許逸和他侄女的強硬姿态來,怎麽都不肯死心:“那你喜歡什麽樣的?”

許逸飛速百度了幾個人名,一臉正色道:“我喜歡小澤瑪利亞吉沢明步波多野結衣上原亞衣那種類型,你懂的。”

王元亮:“……”

他懂什麽?他不懂。

半晌,在許逸這裏碰了硬釘子,王元亮忍不住抱怨道:“老周你說,現在年輕人和我們的代溝是不是太大了,居然喜歡日本女人,讓我上哪兒找去?”

老周:“……王總,您消口氣,咱應該慶幸,他要是喜歡洋妞該怎麽辦?”

王元亮點了點頭:“也是。”

在老周心裏,王總最該做的事兒就是離那個暴力狂小子八丈遠,可惜他家王總鐵了心要辦的事兒,九頭牛都拉不回來,老周全程只得目光如閃電監督着許逸,一旦他和王元亮離得太近,他腦海就會瘋狂響起警報器,下一秒就要沖上去拯救王元亮于水火之中。

讓他慶幸的是,這一天下來,并沒有發生什麽可怕的事。

而有了王元亮第一個突破,其他果園和酒店的負責人們也放下了顧忌,一個一個和許逸聊起了購買的事情,相比較王元亮的東拉西扯沒個正題,其他人多數直接切入重點。

省內幾家規模超過一百家連鎖門店的果園采購力度就要大一些,大棚裏今天摘出來的西瓜可能還不夠這幾家瓜分,五星級酒店的需求則更小一些,他們的需求量只在幾千斤到一萬斤之間,大概也就是一畝瓜的産量,甚至連一畝都不到。

今年許逸一共種了120畝左右的西瓜,一畝的産量在一萬斤上下,大概有一千個瓜左右,和去年許逸帶到蘇錦賣的那一車瓜持平,120畝地一共有120萬斤的産量,按去年的價格銷售的話,光是西瓜這一項,就能為許逸帶來上千萬的收入。

當然,刨除高昂的成本,落進許逸口袋裏的大概也只有一半。

而且賺了錢之後,許逸打算對大棚進行更新換代,排水設施、溫室、自動控制系統……這些他都想換成更高的标準,把人力徹底解放出來。

因為系統這個作弊器,許逸在肥料上的消耗比普通大棚已經節省了不少錢,但因為擔心其他人看出異常,許逸還是花錢采購了一大批肥料,用不用另說,但這筆錢非花不可。

清風果園和其他幾家果園都和許逸簽訂了采購協議,前期他們先采購十萬多斤西瓜,如果銷量不錯的話,後期他們一家還會再采購一定的數量,在貨源充足的情況下,許逸有義務對他們優先供貨。

果園先支付了今天的貨款,過幾天的批次他們先付定金,等西瓜采摘之後再付尾款。

銀行卡上的數字源源不斷地往上漲着,錢到手之後,許逸先把自己之前借的錢還了一部分,銀行暫且放到一邊,等到期了再還,還有之前欠的人工費、購買設施的費用……一項又一項算下來,許逸手上已經沒有了結餘。

這段時間,許爸許媽一直幫着監督大棚裏的西瓜,安排人去摘,許逸則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葡萄身上,因為今年第一年種的原因,許逸沒敢種太多規模,葡萄會開花也是他沒有預料到的。

葡萄想要生長旺盛,摘心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就像許爸許媽種的甜葉菊有一道掐頭的程序,葡萄摘心之後,植株的養分就能夠轉移到枝條、花芽和葉片上,反而能提升葡萄的坐果率。

不過許逸沒有經驗,沒料到葡萄會開花,所幸葡萄的花苞還沒有完全綻放開,仍然是花蕾的形狀,這個時期是葡萄摘心的最佳時期。

葡萄植株摘心分為對結果枝、營養枝和主、側蔓延長枝的摘心,留下一定數量的葉片,将枝上的心摘去,摘心既不能太強,也不能太弱,葉片既不能留太多,也不能留太少,總體來說,是個相當考驗技術的活兒。

清晨,太陽還沒有出現,許爸許媽剛進大棚,就看到自家兒子認真專注地盯着葡萄枝研究,時不時從枝上摘去一個淡綠色的類似于穗的東西,一會兒又扔下幾片卷須,動作熟練到了極點,仿佛做過千遍萬遍一樣。

等太陽漸漸升到了地平線以上,許逸仍然維持着同樣的動作,半個多小時裏,他也注意到了許爸和許媽,但連給兩人一個眼神的時間都沒有,雙腿在葡萄植株內行走,手上的動作從未放緩,要是以往看到兒子這副模樣許媽只會欣慰,可想到村裏最近傳出來的話,許媽心裏只有濃濃的酸意。

什麽叫她兒子發了大財,她可以享福了?

那酸溜溜的語氣當她聽不懂?

誰家兒子和小逸一樣天不亮就待在田裏幹活的?不下雨的時候還好,一下午,鞋子上、腿上全部是泥,全身上下沒有一塊幹淨的地方,跟個泥猴兒似的,他們整個村就沒有誰比她兒子更辛苦的!

稍微寵孩子一些的,這個時候不是貼錢買房買車就是給零花錢怕孩子月光,她兒子能賺錢也是自己苦出來的,偏偏到了那些人嘴裏,她兒子的錢就是大風刮來的!

許逸包了大棚之後,幹活先想到的都是村裏人,力氣活找男人,細致活找勤快的婦女,一人一天給兩百,還包午飯,以往農活不忙的時候,村裏人只能搭牌桌子打麻将,現在稍微勤快點兒半個月就能賺3000塊,比在城裏打工還劃算。許媽自認為自家兒子夠對得起村裏人了,結果還被人明裏暗裏說酸話。

不過許媽最近也硬氣起來了,那人語氣稍微不好聽了一些,她就直接做主讓人家明天不用來了。

那人還要解釋,被許媽一句話頂了回去:“我現在就是在享我兒子的福,我不喜歡哪個,我兒子肯定不會用。”

等許逸停下來之後,許媽把這事兒完完本本對許逸說了,她本以為自己的做法會被兒子說,誰知自家兒子居然一把抱住她肩膀:“媽,幹得好,咱們就該這樣!”

許媽擡起頭,這才發現,不知不覺中,兒子的個頭居然已經那麽高了,站在那裏高高大大,就像一把能遮住陽光的傘。

驀然之間,許媽腦海中出現了一個想法,兒子在為這個家拼命奮鬥,她至少也不應該拖兒子的後腿,村裏的、家裏的煩心事她通通要擋在外面,不讓自家兒子沾到一點半點。

她觑了一旁憨笑的許爸一眼,眼中浮現出一抹許爸不懂的神色。

男人啊,快活日子要結束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