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婚配

魏末年,高歡剪滅了爾朱氏勢力,開始總攬大權,勢傾朝野,後來與孝武帝元脩決裂,不久元脩率衆投奔宇文泰。

永熙三年冬十月,在大丞相高歡與群臣的擁戴下,将年僅十一歲的元善見立為皇帝,于邺城東北即位,改元天平。

自此魏分東西,高歡與宇文泰成為一世宿敵。

東魏帝元善見尚幼,不能親政,一切大權盡歸于高歡,而西魏政權皆被宇文泰掌控。是年十二月,宇文泰鸩殺魏主元脩,擁立元寶炬為帝。

一日,高歡來到李府做客與李希宗正在閑聊,忽聞得小女孩的笑聲傳來。二人起身走到門外,看見兩個十多歲的小姑娘在不遠處放風筝。高歡看得很清楚,放風筝的是一名侍女,另一個身着華美衣服的少女仰頭向風筝飛去的方向望去。

這倆人并沒有注意到高歡,李希宗雖想叫住她們,卻被高歡制止。直到風筝不幸挂在樹上,那兩個小女孩才站定在那裏。

正在二人發愁要怎樣把風筝拿下來時,高歡忽而笑着開口,一面走,一面說:“與其想着把它拿下來,倒不如放它自由,這樣都會得到解脫。”

兩個少女這才将目光轉向了高歡。随後,侍女清蓮說道:“放它走?那怎麽行!真讓它飛走了,豈不是再也看不見它,更不知道它的行蹤了。”

站在另一邊的少女沒有言語,只呆呆地看着這個陌生男子,臉上露出疑惑之色。雖然她并不認識這個人,最終卻聽了他的建議,拿過清蓮手裏的線很快掰斷了它。

她再次仰頭望着飛走的風筝,緩緩道:“她不過是看起來飛得很高,實際上線的另一邊還是被人操控着,若想要讓她自由,便是另一邊選擇放手。”

少女轉頭看向高歡,見他向自己微微地笑了笑,随即又看到李希宗走來,便輕輕喚了一聲:“父親!”

李希宗對那少女說:“祖娥,還快來拜見高丞相。”

聽見父親的話,李祖娥才知道這名陌生男子是權傾朝野的高歡。她立即上前行了一禮:“見過高丞相。”

高歡依舊看着她,只見面前的女子容色秀美,身形嬌小,話語輕盈,生得婉約可人。

“原來是李卿的掌上明珠!”高歡側頭看向李希宗,微笑着說,“令愛可曾許配人家?”

李希宗答道:“小女待字閨中,未曾婚配。”

Advertisement

高歡道:“孤膝下數子,可惜年幼尚未到婚配之齡,惟有二子高洋已封為太原公。孤見令愛與犬兒年歲相仿,因此欲将令愛許配二子,不知卿意下如何?”

李希宗聽得此言,面露難色,李祖娥也是萬分驚訝,滿心的不情願。

對于高歡的次子高洋,她自然有些耳聞。都說此人相貌醜陋,癡傻成性,經常受兄弟們的嘲笑,其母婁氏也并不看好這個兒子。

母親崔氏聽說要将自己的女兒嫁給這樣的男子,心裏不禁難過起來,坐在床榻上抽泣不止,“你怎麽就答應了這門婚事,祖娥是我的掌上明珠,我可不忍心把她嫁給那種人,讓她受委屈。”

李希宗勸道:“高家和李家也算門當戶對,而且祖娥也是個知書達理、懂事的姑娘,她若是當了高丞相的兒媳,我想他是不會虧待祖娥的。”

崔氏繼續啼哭,死活不肯。

這時,李祖娥輕輕推門進房,對二人道:“父親,母親,你們別再吵了,祖娥……願意嫁給太原公。”

崔氏起身走向她,柔聲道:“祖娥,你可要想好了,這可是一輩子的事情。”她看着女兒的面容,繼續勸說:“女人最怕的就是嫁錯郎,嫁給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生活,也會改變你一生的命運。祖娥,你真的要嫁到高家嗎?”

李祖娥遲疑片刻,點頭道:“姻緣天注定,也許,這就是我的宿命!”

崔氏含淚道:“可是娘怎麽忍心……”

李祖娥勉強笑了笑,“女兒還未嫁過去,母親怎知我不會幸福。而且,父親已經答應了這門婚事,若我們現在反悔,豈不是得罪了高丞相。”

崔氏雖再欲言語,不過既然女兒已作出決定,她也就不再勸說,因為她知道多說也無用。

出嫁之前,李祖娥從未見過高洋本人,只是在周圍人的口中得知此人的脾性和相貌,而在這段時日,兩家一直在籌辦婚事。數月後,婚期已至,高府衆多迎親的人正向李府而來。

李祖娥此時正待在自己房裏,一個人坐在妝臺前發呆,片刻過後,聽見房門被人推開的聲音便轉頭看去,只見一個容貌極美的女子款款而進。

女子走至李祖娥身側,看着鏡中的新娘穿着一身紅衣,天資秀美,不禁嘆道:“聽說太原公其貌不揚,妹妹這般傾國傾城,嫁給他真是可惜了!”

李祖娥卻道:“高丞相是權臣,李家自然得罪不起,而我不過是一個弱女子又能如何選擇。”

李祖猗道:“沒想到妹妹寧願犧牲自己的幸福,也要保全李家。只是妹妹可曾想過,像太原公那樣的人要如何相處?”

李祖娥深知姐姐話中的意思,對她道:“感情是可以慢慢積累的,也許時間一久,彼此熟悉了,漸漸的就會有了感情也說不定。”她擡頭看向李祖猗,又道:“就如姐姐和姐夫那樣,成親之前也是因父母之命而結合,但現在卻十分恩愛。”

李祖猗聽見她提起夫君元昂,臉上露出幸福的表情,微微笑道:“也許,你說得是對的,是我想太多了。”

看見姐姐甜甜地笑着,李祖娥不禁問道:“姐姐,你是不是很喜歡姐夫?”

李祖猗并未開口,只輕輕地點了點頭,低首抿嘴一笑,面色微微泛紅,含着一絲羞怯。

李祖娥見她這神情,仿佛看到了少女時的姐姐,含羞淺笑,像是說到了她的心事。

“姐姐,我真羨慕你!”李祖娥輕輕地說。

李祖猗微笑道:“姐姐既然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将來妹妹你也會幸福的。”

李祖娥的嘴角揚起一絲苦笑,“幸福?會有多久呢?一年,一個月,還是僅僅只有當新娘的一天?”

“妹妹,你不要這麽悲觀……”

“不是我悲觀,是事實确是如此!”

李祖猗勸道:“妹妹,你不能這麽想。高家明媒正娶,以後你就是太原公的妻子,若一直這樣下去,還怎麽與丈夫在一起生活,過日子呢。”

李祖娥覺得姐姐此話在理,便不願多想。

說話間,清蓮突然跑來,說是高府迎親的人已經到了。李祖娥暗自嘆了一聲,沮喪地低下了頭,過了好半晌才起身走出這間房,上了花轎。

她在離開之前掀簾看着李府大門,看着住了十多年的家。從此以後,她就要邁入高府,嫁給完全不認識的陌生男子,步入新的人生。

也許,正如母親所言:婚姻是一輩子的事情,嫁給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生活,也會改變你一生的命運。

她也不知道嫁進高家是幸還是不幸,将來又會面對什麽,過得又是怎樣的生活,畢竟這一切都還是個未知數。

二人拜了堂,行了夫妻之禮,在衆人的目光下,高洋與這個陌生女子離開廳堂,向新房的方向走去。

直到夜間,下人們都已離開,新房裏只有高洋和李祖娥兩個人。她只聽見腳步聲越發清晰,蓋頭下只看見他的一雙腳,看見他緩緩靠近自己。李祖娥的手指抖了一下,心在狂跳,高洋顯然看得出她很緊張,于是向後退了一步,片刻後又慢慢靠近她。

他将蓋頭掀起,終是看到了妻子的面容。高洋坐在她身側,莞爾而笑,溫聲喚道:“祖……祖娥?”

她愣了片刻,随即輕輕點頭,口中“嗯”地應了一聲。

聽見她出聲,高洋歡喜地笑了,“祖娥,我喜歡喚你的名字!”

李祖娥低睫不語,臉上沒有一絲愉悅之色。

高洋癡癡看着她,遲疑半晌,忽而握緊她的手,看了她很久才輕輕地道:“你真美!”

李祖娥被他方才的舉動驚住,一時慌了起來,良久才擡頭凝視那張稚嫩的臉龐。看着其貌不揚的高洋,她心裏又是一陣失落,再次垂下了頭。

高洋見她這神情,面上便露出一絲不悅,開口問道:“你不想跟我說話?”

“不!”李祖娥擡頭看他,正巧與他的目光相對,于是将眼睛轉向另一方,“不是,不是這樣……”她知道自己方才的反應傷了他的自尊心,所以很想解釋,卻不知該如何說下去。

“嫁給我這樣的人,你一定很失落吧?”李祖娥沒有回答。高洋又道:“按理說,以你的家世和姿容應該嫁給像我大哥那樣的人,可現在卻要與我結為夫婦,确實是委屈了你。”

“我不明白……”

“不明白什麽?”高洋開口問了一句。

“祖娥只是不明白,你為什麽會突然提到你大哥?祖娥聽說他頗有丞相年輕時的風采,将來會是個有所作為的人。”

“你也是這麽認為的嗎?”他又問。

她卻道:“祖娥從未見過他,又怎麽會知道他是個什麽樣的人呢!”

“但是你聽說過,就像之前聽說過我的一些事情一樣。所有人都認為我傻,甚至是生我養我的母親都從沒有相信過我,我想你也是一樣的。”

李祖娥再次将目光轉向他,怔怔地看着他的臉龐,心裏忽然生出一絲憐憫。

高洋的長相确實算不上出衆,但是李祖娥卻不像方才那樣避開他的目光。此時的她一直在凝視他的面容,許久都沒有移開。

眼前的男子貌雖不揚,但在她看來,這個男人與出嫁之前所聽過的傳言相比有些許不同,可到底是哪裏不同,她卻說不上來。

李祖娥忽然想到父親曾對她說過,看一個人不要用眼睛,要用心去看。可是她看了良久,也始終看不明白他,只有一點她可以确定,便是他對自己不想有任何掩飾。

她直言道:“一開始祖娥确實如夫君所說的相同,可是進了這個門以後就改變了主意。”

高洋疑惑地問:“為什麽?”

“因為你是我的丈夫!”李祖娥毫不猶豫地答。

“就僅僅因為這樣?”

“這一點就夠了!”李祖娥說,“除了父母親人,丈夫是女子一生之中最親近的人,如果連自己的丈夫都不能相信,那這世上還有誰值得相信呢?”

“可是我從沒有相信過任何人,也從沒有人相信過我,”高洋笑了起來,上前握緊她的手,癡癡凝視她,口中又道出三個字:“除了你。”他的語氣變得極是溫柔,目光也變得十分柔和,“祖娥,你是我的妻子,無論将來如何,我都不會虧待你,會和你一起共富貴。祖娥,你放心,我一定會出人頭地,不會再讓世人說你嫁給了一個癡傻的丈夫,也不會讓你受一點委屈。終有一日,我會證明給你看。”

聽見這一番話,李祖娥的臉徹底紅透,清楚地感覺到面頰上浮起一股熱氣。

作者有話要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