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程林賣麻辣燙時間最久, 所有程序都是輕車熟路,不過他不會在工地周圍的夜市裏賣麻辣燙,不合适。大城市裏學生愛吃, 可麻辣燙其實不頂飽, 工地裏的大老爺們實際着呢,麻辣燙入不了他們的眼。

程林配了個大鐵炒鍋,煤氣罐,借了工友閑置的三輪車,準備好肉和菜,他準備賣炒菜。夜市街道最好的位置早就被人家占去了,程林瞅了瞅, 挑了個靠邊的位置安置攤子。他旁邊是個賣面條的,那種提前熬好湯汁的饸烙面, 用個手搖的機器壓, 一壓,面條就滋溜滋溜自己跑出來,差不多一碗的量時候, 老板用刀利索一割,面條就撲簌撲簌掉到下面的大湯鍋裏, 咕嚕咕嚕煮開,撈進大碗,澆上肉臊子調湯,散上鮮綠的幾片蔬菜,就成了美味的一碗饸烙面。

程林頭一天去跟賣面的小兩口熱絡打着招呼, 還買了一碗面嘗滋味,吃得贊不絕口,吃完才樂呵呵擺弄自己的攤位。他的桌子椅子都是工地上一位老工人用廢棄餘料給釘的,老工人年輕時候就學木匠,對程林的事兒也上心,小凳子做得結實小巧,桌子也實用穩當,放到三輪車上,正好能一車拉走。陳哥瞧見,從屋子裏翻騰好一會,找出了幾塊那種厚實的透明塑料墊子,遞給程林,說着:“你切割一下鋪到桌子上,省得把桌子弄得都是油不好打理。”

程林心裏感動,沒想到工地裏的大家夥這麽支持他,朝着送他出門擺攤的一大群老爺們喊着:“大家過去吃,我免費給炒!”

話音未落陳哥拍了他後背一巴掌,說着:“那還不吃垮你,這幫狼崽子飯量你不知道?甭說大話,給打個九五折就成!”

程林笑嘻嘻蹬上三輪車,說着:“八折!八折成了吧!”

擺攤第一天,觀望的人比吃飯的人多,程林攤子稍微冷清了些,不過漸漸有人聽說炒菜攤子就是陳哥工地上那位大廚擺的,聞聲而來的人越來越多,約莫也就一兩個星期的工夫,口碑相傳,程林這裏味道好,價格實惠,還有開業折扣,小攤子一下子就火了起來。剛開始隔壁賣面的食客明顯比程林這裏多,兩個星期下來,程林這裏絡繹不絕,等桌的都在馬路牙子上坐了一排,顯得饸烙面攤位冷清多了。

程林一合計,都是打工在外的,饸烙面那戶家裏還供着老人孩子好多人口,程林便幹脆提議,跟男主人說着:“大哥,你看要不咱兩家合作?我這裏光炒菜,也沒空弄什麽主食,您那裏饸烙面味道真不錯,也管飽,咱兩家正好互補,要不在我這裏吃炒菜,能打個折加份您家的面,在您那裏吃面的,也能打個折吃我這裏的炒菜,您合計合計,看看成不?”

饸烙面大哥一聽,剛開始沒反應過來,倒是他媳婦腦筋活,瞧出程林那裏的客流隐藏着更多生意,一口笑着答應道:“行行行,謝謝大兄弟了!我看你客人經常沒地兒做,我這裏有空位你們客人也坐!”

程林笑道:“謝謝大嫂,對了,大嫂我看您面食做得特別好,您要不試着賣點烙餅什麽的,我從您那裏買。”

這算是締結了牢固的同盟關系,實踐下來,兩家還都是挺受益,客人還覺得得了實惠,兩家攤子便一起紅火起來,當然,客流量還是程林這裏最大。工地上平時生活也單調,單身漢們沒那麽多負擔的,晚上都願意湊個夥,找個能坐着唠嗑的炒菜鋪子,吃點喝點,消除一天的疲勞,也是惬意,關鍵是味道好,跟大酒店做的似的,還便宜。

程林工地上的朋友們晚上沒啥事也過來溜達,他們瞧着這幫子人排着隊花着錢等着吃程林的炒菜,自己則一日三餐都能免費吃到,那是相當有優越感,過來溜達着也都順把手幫襯幫襯,會計兼司機小王跟程林最熟,幹脆幫着程林點菜收錢,讓程林專心炒菜。

頭一個月下來,程林算了算,還真是收入了一筆,他給楊哥、楊姐、做座椅的老師傅還有跟臨時工似的幫着打雜的小王都包了紅包,還在楊姐那裏炒了一大桌子菜,跟大家喝酒。

程林也算是遇着一幫好人了,本來無家可歸,遇着這幫善良人,他覺得自己運氣也算是時來運轉,生意剛開始就做得這麽紅火,好像真的可以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了。程林當天晚上喝得有點高,他就是高興,高興之餘又挺失落。這些日子忙忙碌碌,故意不讓自己有時間和精力去想任安,可是有了好消息,就是挺想分享,挺想讓哥誇誇他抱抱他。

程林還沒等着再喝高點釋放情緒,楊姐倒是先喝高了,說着:“小林,你這段時間從我店裏進酒水,我這個月最大的利潤就是這個了,別的真是被隔壁大超市頂得沒法幹了!這麽下去也不是辦法,眼看着要虧,姐心裏着急呢,小林你腦子活,給想個辦法!”

楊姐這便利店,是從爹媽手裏接過來的,也就是維持現狀經營着,楊姐幹得興趣缺缺,按部就班,要求不高,只要不虧本就成。楊姐平時挺愛打扮,在縣城裏也算是個時髦人士,雖然時髦的方式跟京城裏的不大一樣,她平時挺愛诳服裝市場,回來還經常跟程林吐槽沒啥好看的,都重樣。

程林其實早就開始尋思了,這次楊姐一問,他便說着:“楊姐,咱這邊女裝是不是都從省城裏的批發市場進貨啊?”

楊姐點頭,說着:“差不多吧,都一窩蜂往省城那邊跑,進得都差不多,我家一個親戚早些年幹過,我還跟她跑過一次。”

程林道:“楊姐,你要不要試着也賣點衣服?我看你經常看娛樂雜志時尚雜志什麽的,我倒是有個主意,以前做生意的時候隔壁有個姐姐就賣衣服,她都去動物園進貨,後來她回老家發展,開了個服裝店,也是從動物園進貨,生意很好,利潤空間大。”

楊哥噗嗤笑了起來,大力拍着程林後背,問道:“動物園?去進新鮮皮革嗎?”

楊姐也笑,說着:“動物園什麽啊?小林你喝多了吧,那不是看動物的地兒嗎?”

程林也笑,解釋道:“是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京城裏挺有名的服裝批發集散地,在動物園對面,我這喊動物園喊習慣了。楊姐你上網搜搜,我看咱這裏也沒人去進貨,那裏東西便宜,樣式都是最新款的,現在去的話,正好也能趕上春夏的新裝。對了還有個天意市場,批發小飾品什麽的,一倒賣也是超級賺錢,楊姐你要不要去考察考察。”

楊姐被說得有點心動,飯也不吃了,當即上網搜索起來。隔天下午,楊姐就一臉興奮地去工地上找程林,喊着:“我準備試試,我給你跟我哥請好假了,小林你帶我一起去看看,摸摸門路!”

程林一愣,想着要是陪楊姐去,那不就是要回趟京城了嗎?他想着,心跳噗通噗通噗通加快跳了起來,說着:“哎,楊姐,我考慮考慮……什麽時候合适。”

時間離程林離開京城已經往半年上奔了,半年,六個月。

任安習慣了加班到深夜的節奏,從公司裏出來,開着車在淩晨通暢的街道上飛奔,他會忍不住去城裏一些小吃據點轉轉,看着深夜還熱熱鬧鬧的小攤子,想着當初程林擺攤的模樣。他想着,程林會不會還在這個城市裏某個角落裏,繼續擺着攤兒呢?

抱着點僥幸的心理,任安轉遍了大街小巷,半年下來,沒有看到熟悉的身影,卻養成了淩晨在城裏開車消散心情的習慣。

前段時間正在康複治療的爺爺過生日,全家聚在一起,任安也過去了。任安的改變家裏人明顯感受得到,雖然平時也沒多親近,不過出了程林的事兒,任安跟家裏愈發生分了。爺爺吃完飯喊任安過去陪他下棋,任安毫不客氣贏了一盤,爺爺輸得倒挺高興,問着:“聽說公司挺順利?”

任安點頭,他的公司全是自己打拼,跟爺爺和父親這邊的家族企業沒半毛錢關系。

爺爺收拾着棋子,說着:“不錯,有出息。”

任安沒有接話,看着白發蒼蒼的爺爺,沉默着也收拾着棋子。

爺爺倒是主動問了句:“那小子,還是沒音訊?”

任安第一次聽爺爺主動提,有些意外,說着:“嗯,沒有。”

爺爺盯着任安,颔首說着:“臭小子倒硬氣。”

任安有點聽不出爺爺這是表揚還是諷刺,起身說着:“我先回去了,您早點休息。”

爺爺站起來送他,一直拄着拐杖送任安到門口,看任安上車,擺了擺手。

程林走後,任安反思了很多事,關于自己的幼稚和不成熟,對程林,對家人,他并沒有做到最好,有些是無能為力,有些是年輕魯莽。這半年沉澱心緒,把一些事兒想得更明白,看得更透徹了,他該快速成長得更加成熟擔當,他得獨立強大到不再敢有人對程林指手畫腳,等着程林回來那天,他要給程林一個真正安心坦蕩的未來。

任安覺得冥冥之中的命運,讓他跟程林相遇,老天爺不會這麽半吊子讓他們各安天涯死生不見,任安就是覺得,會再見面的,一定會。

作者有話要說: 劇透(才沒有):差不多還有三至五章見面吧。又周末了,嗨起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