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遼東鐵騎

外公終于走了, 明夜不清楚那天外婆到底和他說了什麽,但, 明夜心裏就是覺着, 外公應該是被忽悠了,因為她瞧着外婆, 自出了京城之後,雖說路越發難走起來, 可整個人的精神卻是比之前好了。

不過, 這些都是她心裏的小九九,只和她哥偷偷咬過幾次耳朵, 待發現她哥這塊榆木疙瘩理解不了這種女人的心情後, 明夜便不再同這個棒槌說了, 真是的, 白白浪費她的感情。

明夜從抽出一小沓信件,開始捧着讀。

這些都是朱翊钺臨走之前給她的,說來有些惆悵, 離開京城,明夜心裏還怪舍不得啊,朱翊钺這是個難得能談心的人,很多時候, 她突如其來的天馬行空, 家裏人都理解不了,但朱翊钺卻往往能夠明白自己,再者, 兩人算的上從小一起長大,這份感情裏,友情摻雜着親情,更有一份知己間的相知相惜,總之,這種感情既複雜又難得。

明夜瞧着這信,心裏開始啧啧稱奇,這可真是,許是一旦将話訴諸于文字,便少了很多顧忌,朱翊钺也越發直來直去了,還說什麽,她家裏發生的那點事,他知道的一清二楚,不過,叫她把心放到肚子裏,有他兜底,這件事定然傳不到外人耳朵裏,即使言官嗅到那麽點風聲,他也有辦法把這事壓下去。

另外還說,遼東民風粗狂,叫她好生保護着那小臉蛋,不要等到下次兩人相見時,她就由一個京城貴女,便成一個鄉間野丫頭。

我呸——明夜看着信就被氣的夠嗆,還鄉下野丫頭,就算她是鄉下野丫頭,那也是西施級別的!

明夜氣的把信扔到一邊,把頭一蒙,開始眯起眼睛睡覺,周瑤見狀就是一樂,不過她也不說別的,只是把閨女的頭放到自己腿上,叫她躺的舒服些。

就這看信速度,也難怪直到出了京城,這些信還沒看完一半。

索性,路途遙遠,明夜也不那麽着急看完。

像明爹這種請假回鄉守孝的官員,非但朝廷有補貼,而且附有公文,可以走官道,在官方驿站歇腳休息,比那些出遠門跑生意的商人平民,生活檔次高了那可不止一點。

可就這,明夜還是顯沒被颠出個好歹來,在馬車上鋪上厚厚棉花墊子,塞滿了各式抱枕,按理說人躺在裏面,即使有些颠簸,也是能當做情趣的,明夜還可以自我催眠這像小時候躺在搖籃裏。

當然,這些都是明夜出發前的想法,等到走了幾十裏真正的土道時,明夜才明白,理論大概永遠都只能是理論,她的頭都快被颠暈了,整個人也渾身沒勁兒,惡心想吐,骨頭縫裏都發酸。

明軒這貨,一開始的時候,因為臉皮薄,有些顧忌面子,在馬車裏老老實實窩了幾天,可等他和李如松混熟之後,就開始不經意的表示自己非常羨慕那等起馬馳騁疆場的風姿,才有鬼!這貨分明就是太土包子,從沒騎過馬,這會兒見人家騎着威風凜凜的,他心裏饞的慌了。

不過,哼哼,別看她哥嘴上說着,可實際卻是個弱雞,這才在馬上呆了不到三天,就再不肯出來騎馬了。

明夜為此,還專門跑到他的車上去笑話了一陣,呵——,她可瞧見明軒那走路都要岔開腿的螃蟹姿勢,這指定是大腿內側被磨壞了。

Advertisement

明軒沒理她,只躺在車上直哼哼,後來實在說不過她,又嫌棄她聒噪,這才把她轟回了原來的馬車。

有這明軒這個鮮明的對比,明夜對這些一路都坐在馬背上的各位大哥哥小哥哥們,心裏那是由衷的佩服,明夜骨子裏受現代影響頗多,與時下的重文輕武風氣不同,她心裏有一定的軍人情結,雖說軍戶在此時地位很低,但在她心裏,卻是更為看重和敬重的。

盡管這一路上,明夜都在苦中作樂的給自己找樂子,不叫這旅途太過無聊和難熬,可她整個人還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瘦下去。

周瑤和孫氏瞧見之後,心疼的不行,每行到一處,都想方設法哄她多吃些東西,可現實在這擺着,越往北走,城鎮便越是荒涼少人,連風的勁道都更足了些,就明夜這從小金尊玉貴嬌養的小臉蛋,顯沒給她吹皴咯。

明睿豐瞧着也心疼壞了,這一心疼,言談舉止間便帶了些許征兆出來,李如松心眼兒多鬼,這會兒未來岳父還不知道自己是岳父,不趁着這機會多縣獻殷勤,更待何時呢。

這日,恰巧前不着村後不着店,車隊停下之後,李如松叫留下一小隊人在這守着,然後便領着其他親衛一頭紮進了林子裏,這次來京城報喪的這些人,包括李如松再內,有一個算一個,都是上過戰場,也沒少見過血的,戶外生存技巧可以說是滿級的,這次的護送任務,對于他們來說,簡直就和出來旅行散心沒區別,這憋了這麽長時間,心裏都有些躁動,一聽說要去獵些野物加餐,眼珠子蹭的就亮了起來。

明軒一聽,心裏發癢也躍躍欲試,明睿豐到是不拘着兒子,遼東民風彪悍,兒子又自小長在京城,他是有意叫兒子多和這些遼東兒郎接觸,也好洗一洗身上的書生氣,許是出身遼東的緣故,明睿豐和一般文人不同,對于武功軍事方面,那是相當感興趣。

可周瑤哪裏經的住這個,瞧見兒子歪歪擰檸的坐在馬背上,她的心就開始發慌:“軒哥兒這又沒學過騎馬,被甩下來可怎麽是好。”

一個特別想去,一個非要攔着,最後還是李如松開了口,說嬸娘不必擔心,我和軒哥兒共乘一騎,定然不會出事的。

到此,周瑤這才放下心來,最後放行。

周瑤對明軒的破技術信不過,可對于李如松卻是有一種莫名的信任,明夜還跟她爹打聽過這事,結果明爹一副含笑不語的表情看着她,直把她看的發蒙,最後,才給她科普了一下遼東李家是何等人物。

遼宋李家,以軍功發家,到了李總兵這,更是牛到沒邊,鎮守大明王朝最為緊要的四個關口之一,愣是訓練出一支比蒙古騎兵還要厲害的騎兵——遼東鐵騎。

有這位定海神針般的人物駐守遼東,蒙古人那是秋毫不敢犯,只聽見李家軍的名字都能望風而逃,起彪悍程度,可想而知。

在這方面,明夜并不是什麽都不懂的小白,蒙古騎兵,自大明王朝建國以來,一直是朝廷最為頭疼的邊患,當初成祖更是因為這位老鄰居而遷都北京,其難搞程度可見一斑。

而能叫蒙古鄰居只聽名字就逃跑的遼東鐵騎,可不是牛逼大發了。

而李如松作為李總兵的長子,又自小在軍營裏長大,周瑤對他,那自然是一百二十個放心。

而被科普一臉的明夜,她簡直都要星星眼了,原來小哥哥來頭這麽厲害!

李如松手上功夫了得,這一隊人進了林子,而後不到半個時辰,便個個滿載而歸,當然,這種野外打獵,和去獵場打獵不同,都是些野雞兔子之類,其中個頭最大的還屬黃羊,不過,這打獵是為了吃,嘔不是專門為了顯擺的,野雞兔子味道還更好些呢。

李如松帶來的這些人,非但打獵的功夫不一般,收拾獵物也利落的很,野雞兔子直接扒皮然後開膛破肚,然後用刀劍叉着在火上烤,而且,為了照顧明家人口味,李如松還特比細心的兜了一口袋蘑菇另附幾窩鳥蛋。

明家這邊有做飯的仆婦,接過李如松遞來的東西,便一臉喜色的給明夜熬湯,都知道明夜這段時間胃口不好,這下有了這些食材,可要好好給小娘子補一補。

明軒跟着這些人打了一次獵,交情急速攀升,就這麽一會兒,已經是勾肩搭背稱兄道弟的了。

說來,明夜對于他哥交際這一點,那是真心豎起大拇指的,無論何種脾性的人,她哥都顯少和你紅臉,即便是不交好之人,說起明軒來,也得是一句佩服的。

而這些親衛們,心裏頭對明軒的那是十分欽佩的,他們心裏是知道,讀書人向來是瞧不上他們這種大老粗的,雖說平日裏也罵這些眼高于頂的書呆子,可內心深處卻是隐隐有些自卑的,可明軒卻和一般人不同,他待人以誠,非但學問好,而且身上還沒有那些書呆子們的清高自傲,這樣一個坦蕩君子,實在不能不叫人心向往之。

說白了,別管嘴上再怎麽說,對于讀書人,他們心底那都是用仰望态度的。

這樣的場景,叫明夜想起野餐來,覺得分外有趣,再加上她也忙前忙後的跑了半天,最後吃到自己勞動成果時,那心情可是大大的不同,于是乎,自離開京城後第一次,她吃撐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