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黎若
我叫黎默,出生于一個普通家庭。
爸爸媽媽均是國家企業的員工,朝九晚五,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我的家不算大,但絕對夠溫馨,他們會親切的叫我“默默”,溫柔而美好。
從小開始,我就不是一個善于言談的人,我如同名字一樣沉默,寡言,甚至有些孤僻,但我從不曾因內向的性格而感覺難過,因為我有一位好哥哥。
他叫黎若,是大我8歲的親生哥哥。
年齡的大差距并沒有拉遠我們的距離,反而,我成了他的小公主,對我溺愛有加,甚至比爸爸媽媽還要寵着我。
從我記事起,我的第一根棒棒糖,是黎若給我買的;第一本圖畫書,是黎若給我講的;第一次去集市買衣服,是黎若陪我的;第一次出遠門,是黎若騎着他的自行車帶我去的;第一次和別的小朋友打架,是黎若站出來幫我的.....
黎若說,他最遺憾的,就是我第一次開口說話,叫的是“媽媽”,而不是“哥哥”。他總會溫柔的撫摸我紮起的麻花辮,寵溺的對我微笑。
那年的夏天,我在屋裏瘋跑,弄碎了爸爸最心愛的陶瓷煙灰缸,爸爸回家後黑着臉問是誰弄壞的,黎若站出來,沒有絲毫的猶豫,他說,“對不起爸爸,是我看電視的時候,不小心弄倒了...”,于是爸爸狠狠地打了他一頓。事後,我問黎若,我說哥哥你為什麽要幫我呢,明明是我弄碎的啊。他對我笑笑,俯下身輕撫我的頭,“哥哥保護默默,是應該的~”
從此之後,黎若總是主動為我扛下所有屬于我的過失,并從未對我發過脾氣。不論是我弄丢了媽媽讓我買菜的錢,還是我不小心踩壞了鄰居家的蔬果園,或者因為零花錢不多,我還偷偷摸過媽媽口袋裏的錢...
所有的所有,有人追究起來,黎若統統為我攬下,他總能找到各種各樣的借口,說的連我都能相信,這些壞事就是他做的。
可是比起不善言辭,表面安靜實際很淘氣的我,黎若溫文爾雅,懂事可靠,漸漸媽媽發現了端倪。有一次我躲在門後,聽到媽媽對黎若說,“黎若啊,不是媽媽說你,你真的太寵着你妹妹了...唉,你這樣做其實會害了她啊,未來的路,你不能全部為她鋪平,她總要學會承擔責任,學會面對錯誤,你幫不了她一輩子的...”黎若若有所思,他低下了頭,已經上初中的他,身高早就超過了媽媽,我看着他的背影,第一次覺得有些內疚。
當我再次因為淘氣,弄壞了媽媽新買的衣服時,我咬着下唇,甚至有些害怕,但當媽媽生氣的問起來時,我沒有和往常一樣裝出一副不關我事的樣子,面對責問與錯誤,我第一次做出了想要承擔的覺悟,但我仍舊遲遲不敢開口。黎若看看我,又看看媽媽,他裝出一副做錯事的樣子對媽媽說,“媽媽,對不起,是我幫默默晾衣服的時候,沒看到桌角的釘子...一不小心就弄壞了,您別生氣了好麽...”聽到黎若的聲音,我驚訝的看向他,但他精湛的表演,再一次為我瞞過了媽媽的訓斥。
黎若說,默默,我會盡我所能的保護你,只要我有在,我就決不允許你受一丁點傷害,一丁點,都不可以。
那時候的我,覺得黎若就是我的鐵布衫,是我的守護神,他讓我刀槍不入,讓我随心所欲。
哦,忘了說,黎若笑起來很好看,他的頭發劉海有些長,不勤修剪甚至會遮住眼睛,嘴角上揚的弧度非常優雅,而且,他的嘴角邊,有一顆随着出生,便一直存在的黑痣,使他笑起來會有幾分妖嬈。
我愛我的家,愛着他們每一個人,尤其是哥哥,甚至勝過了愛自己。
Advertisement
度過美好的兒時,我一天天長大。黎若不再時刻陪在我身邊,他上了高中,學校離家很遠,不得不選擇住校,有時甚至一個月才回家一趟,我對他的想念,由無法遏制,到最終,也趨于習慣。
媽媽很溫柔,我想黎若的性格就是多随了她吧,媽媽總會為我梳理從小就未剪過的長發,她會告訴我說,“默默,你真的很幸福哦,媽媽都嫉妒了呢,你有對你這麽好的哥哥...”
爸爸媽媽放假的時候,就會帶我去公園散步,試圖讓我交一些朋友,但我在外人面前永遠很安靜,甚至笑都不笑。爸爸很苦惱,常常問媽媽該怎麽辦,他害怕我以後沒有朋友,會過的不幸福。但最後他們實在拗不過我,放棄了試圖讓我變外向的想法,而找到了一條非常适合我的道路。
對,那就是讀書。
我瘋了一樣的喜歡看書,沉溺在無法自拔的虛幻世界裏,尤其是懸疑驚悚與犯罪心理類型的著作,我更是看的津津有味。而這些著作,在無形中對我的影響,使我産生了巨大的變化,而我從未發覺。
黎若上大學的時候,我已經上小學幾年了,因為看過很多書,知識豐富,學起東西來,也十分快,我的成績一直很好。老師很喜歡我,因為我安靜、懂事,說的最少但做的最多,除了課上絕不回答問題以外,我簡直就是學生們最優秀的榜樣。
爸爸媽媽說,我和黎若一樣,聰明且好學,我們是他倆的驕傲。
但我從沒覺得這有什麽可驕傲的,只有黎若回家的時候,看着我滿分的試卷,讀着我寫的作文時,那滿意的眼光,與那句“默默,做的不錯。”會讓我心花怒放。我看着黎若揚起的嘴角,看着那顆痣,我會覺得十分幸福。
随着黎若在大學為我帶回的書,我越看越瘋狂,上課也看,下課也看,休息也看,幾乎與所有人隔離開,老師一開始還會試着勸說我,但看到我成績依舊保持平穩,便沒有再說什麽。班上的同學,我能叫出名字的不出10人,他們看我,就好像看怪物一樣。常常還會惡語相向,甚至故意找我麻煩,撕掉我的書,藏起我的作業,故意将墨水弄倒我衣服上,還總會指指點點的叫我“怪物”。我覺得上學好麻煩,他們都好讨厭,曾幾次想說服爸爸媽媽讓我休學,但沒有一次成功。
從那時起我就想,我的世界,除了爸爸媽媽和黎若,誰也不用進來。
外人對我越不友好,我就越冷漠,我并不是不想接近他們,但我不懂得該怎樣打破他們的觀點,我只好繼續孤單的看我的書,沉溺在書的世界裏,讀到了高中。
我相信這個世界有上帝,相信有天堂與地獄,相信有妖怪,相信許多怪談,我總會說很多人聽不懂的話,做一些別人看來是神經病的事。年齡的增長沒有使我變得更無所謂,反而我變得不如小時候那般豁達,甚至神經兮兮,覺得所有人都在對我指指點點,說我的不是。
高中起就不能常常回家,初中還能保持每周回家一次,而現在,一個月甚至都不能回家一次。即使我成績很好,但學校安排的各種自習也必須要上,老師多次扔掉我的書,惡狠狠的說我裝模作樣,有本事就別來學校!同學們甚至将我的座位孤立出來,他們延續了我小時候的外號,叫我“怪物”。沒有人理我,沒有人關心我,每次成績下來,即使我是第一名,也阻止不了他們的嘲笑。
“看啊,不愧是怪物,又是第一~”
“是呀,你要也是怪物,你也第一了~看她那神經質的樣子~~”
我只能裝作什麽都聽不到,我只能看書。
我也不知道是因為看書,而使我錯過了與人交流的機會...還是因為我已經無法與外人交流,而不得不用看書來掩飾自己的難過與脆弱。
這個世界,比我想象的還要不友善的多,長大的我,莫明的渴望得到認可,交到朋友。
我小心翼翼的問過爸爸媽媽,我說如果身邊的人,都對自己不友善,我該怎麽辦?
爸爸媽媽跟我說,只要你對他們微笑,對他們友好,他們是不會拒絕你的。他們很開心看到我想要改善的态度,一直鼓勵我,并做了好吃的酥餅帶給我,讓我分給同學。
第一次,我對朋友這個詞,充滿了向往,然而最悲哀的,莫過于給你希望後,又将之摧毀......
來到學校,我揚起自己最滿意的笑臉,我拿出媽媽精心包裹好的食物,我忐忑的顫抖着,走到一堆兒笑着鬧着的女生旁邊,剛剛伸出手,還沒遞出,就被她們猛地一推,酥餅噼噼啪啪的散落一地。
“滾開滾開!!沒長眼啊你~~”
“我們不歡迎你,以後躲着點我們行不行!!看見你就倒胃口。”
“就是!離我們遠點,你這個怪物!!”
“哈哈哈,她還想拿吃的給我們吃怎麽?怪物要陷害人啦!大家快跑啊!哈哈哈~~”
...............................
我哄得一下,臉漲的通紅,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樣離開的,我只聽到她們大聲的嘲笑與被踩得噼噼啪啪的酥餅,碎裂的聲音。
根本不是爸爸媽媽告訴我的那樣,我微笑了,我主動了,我示好了,可是她們呢!!!!
爸爸媽媽是騙子,人們根本不是他們說的那樣......我讨厭他們...我讨厭這樣做的自己....我讨厭告訴我這樣做的爸爸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