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紅燒肉的魅力

又過了三日,老劉太監那兒有了好消息,他們拿出去的地契賣出去了七成,得了上千兩黃金,李煦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麽多的金子,有點能理解那些喜歡用金子砌牆的貪官們是什麽心理了。

他也想把這些金子都藏起來,每天看一看摸一摸也是好的。

可能是小時候窮慣了,李煦相當愛錢,在愛情和金錢之間二選一,他百分百選金錢,好在他雖然愛錢卻不摳門,該花的錢還是舍得花的。

有了資金,李煦就安排人開始采購物資,按照邱承志的說法,這一路到揚州前都不會缺吃食,但不缺不代表好吃,李煦天天熱疙瘩湯吃着都覺得膩,真要讓他天天啃冷饅頭吃硬邦邦的烤肉他還不得瘋?

但帶肯定不能多帶,現在是夏末,天氣炎熱,很多食物都不好保存,能保存很久的食物一半都不太好吃。

李煦第一個想到的食物就是方便面,絕對是居家旅行的必備佳品,但沒有加防腐劑的方便面也保存不了太久,而且少了調料包的方便面也缺少靈魂。

做面條不難,李煦這幾天就吃了不少面食,雖然不是精細的白面粉做的,但至少有食材,當地人吃的面條多是扯的寬寬厚厚的面片,稱為湯餅,方便面最好還是做成細面條,容易熟。

做細面也容易,難的是上哪找那麽多油把方便面炸熟,這可是個還沒有炒菜的年代,很少有人家會把油收集起來使用。

李煦把知道的能榨油的東西想了一遍,豬油、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菜籽油、橄榄油……除了大豆,其他幾種植物大家連見都沒見過,更別提榨油了,而要把大豆榨成油,李煦就得弄出一套榨油的設備,太麻煩不說,也太耗時間了,所以首選還是用豬油。

但他還是高估了這個朝代的畜牧業,轉了一圈,李煦發現養豬的人極少,因為這時候的豬肉并不受大衆喜歡,膻味重,找遍全城也只能找到幾十頭野豬,其中有一半還是死的,被風幹成了臘豬肉。

李煦算算他們這行人每一餐的飯量,默默的把五百羽林軍的油炸方便面改成了幹面,只保留了他們一家子的分量。

等第一批豬肉肥膘買到了,李煦立即讓桃紅把肥膘熬成豬油,熬好的豬油非常香,趁着油熱,把面條過一遍油,放涼後放進豬骨頭熬的湯裏煮,加上腌過的肉片、青菜、雞蛋和新鮮菌菇,雖然少了調味料,但已經是李煦重生後吃的最美味的一餐了。

家裏老的少的都是第一吃這樣的湯餅,個個都覺得美味極了,他們在宮裏是吃不到豬肉的,這樣連貴族都嫌棄的豬肉根本沒有資格進禦膳房,沒想到做出來的食物竟然如此美味。

李煦讓小桃在湯裏放了生姜和白酒去腥,豬肉挑最嫩的腰柳肉切薄片,加了鹽、蛋清、生姜和白酒腌了一個小時,煮出來果然又嫩又好吃。

李煦還大方地給林钊分了一碗,見他狼吞虎咽地吃完,誘惑道:“人生在世無非是吃喝拉撒,吃排第一位,本王好吃,林統領以後就與本王同桌用餐吧?”

林钊吃人嘴軟,态度好了很多,“能得王爺賞賜已是榮幸,豈能沒了規矩。”

Advertisement

“出門在外不拘小節,就這麽說定了。”

林钊心裏有點慌,他是皇帝的心腹,本來應該和李煦保持距離的,可是現在又是吃又是拿,總覺得心靈上背叛了皇帝。

李煦打着拉攏人的心思,第二天中午,他用五花肉做了一道紅燒肉,又做了糖醋排骨,好吃的讓人連舌頭都想吞下去,林钊吃的最多,悶頭吃完這一餐後,他堅定的忠君之心都動搖了。

如果跟着順王能天天吃到如此美味的吃食,那人生足矣。

李煦一次做了一大鍋的紅燒肉,一桌人吃不完便端了一部分出去賞給了幾個過去和他有交集的羽林軍,大家一開始看是豬肉還有些嫌棄,聞着再香也掩蓋不了它是豬肉的本質啊。

第一個嘗試的人是抱着給順王殿下面子才吃的,肉剛進嘴裏,噴香的味道刺激着味蕾瘋狂分泌唾液,一口咬下去,肥肉肥而不膩,瘦肉瘦而不材,口感香中帶一絲甜,入口即化,真是美妙無比。

那人吃完第一塊後,就一口接一口吃的停不下來,其餘人見了免不了被勾起好奇心也跟着嘗了一口,然後就徹底停不下來了。

愛吃肉的大老爺們很少能抵抗得了紅燒肉的魅力,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切成正方塊,焖出來的肉色澤焦黃,肉香四溢,那香味大老遠都能聞得到,光是聞着就讓人流口水,吃在嘴裏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一盤肉一瞬間就被人搶光了,沒搶到的人瞬間把另外幾盤肉團團圍住了,面對着戰友們餓狼般的眼神,幾個人也不好吃獨食,只是肉少不夠分,他們只好自己留了一塊,其餘都貢獻出去了。

等他們小口小口吃完,見大家已經用武力定出勝負,贏的人分了肉吃,輸的人每人分了一勺湯汁,蘸着烙餅吃,也算嘗了味道了。

只是這味道一嘗,就令人念念不忘,肚子裏的蛔蟲全被喚醒了,叫嚣着要吃肉。

等羽林軍的人知道這道肉是順王殿下發明的後,一個個對他都改了觀,出門辦事再也不拖沓了,閑着沒事時就三五結群的去郊外打獵,專門獵滿身肥膘的野豬,扛回來交給廚房加菜。

******

小劇場:

老攻:“我也想吃媳婦做的紅燒肉。”

李煦:“行啊,先把自己洗幹淨宰了。”

老攻:“沒想到我媳婦這麽重口味……”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