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睡袋

這天晚上,李煦用熬油剩下的豬油渣包了一頓餃子,豬油渣剁碎加上蔥花和野菜,調味時加入城裏買來的肉醬,包出來的餃子別有一番風味,林钊一個人就吃了五十個餃子。

之後的幾天,驿館的大廚房裏總是會飄出香噴噴的豬油味,李煦每一餐都會做一道新菜,豬肉能做的菜很多,炒的炸的蒸的炖的,大多數都很受歡迎,也有例外,比如他剛做了一道京醬肉絲,除了小公主和她的兩個侍女喜歡,別人都覺得瘦肉吃起來不夠香。

吃了滿嘴油的紅燒肉才是他們的真愛,紅燒肉一度成為這群大老爺們最愛的菜品,沒有之一,直到後來李煦收集到了足夠的香料,做了一次鹵豬蹄,才稍稍動搖了一點紅燒肉的地位。

之後幾天,大家發現了一件怪事,每到做飯的時候,驿館外都會有閑漢聚集,蹲坐在離廚房最近的牆外,聳動着鼻子,一臉陶醉的表情。

“香!實在是太香了!”

“這到底是何吃食,真是太香了。”

“聽說京城來的順王殿下正住在驿館中,皇親貴胄吃的食物果然非我等凡人能比,那怕是仙人才吃的吧?”

“那是自然,聖上是龍之子,殿下便是皇子龍孫,享用的食物自然也是不同的。”

“若是能讓我吃一口仙家之食,死也瞑目了。”

“白日做夢,就憑我等賤民,豈有這等福氣?”

李煦知道這件事後也有點意外,沒想到紅燒肉的魅力這麽強大,他手頭正好缺人,這些閑漢正好能派上用場。

他讓人在驿館門口貼了告示,說是順王殿下短期招工,每天來工作四個時辰,包午飯,有肉吃。

閑漢們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有人上門應聘,只要是手腳俱全的都被錄用了,然後被劉樹分成了三個小組,一個組負責做睡袋,一個組負責裁帳篷布削木條,剩下的一組人負責縫制帳篷。

一開始,總有人做不好,畢竟這些閑漢平日裏都是偷奸耍滑的主,動手能力差的很,做出來的睡袋不是小了就是歪了,根本沒法用。

劉樹跑到李煦跟前抱怨,說是這些人不堪大用,要辭退了他們,李煦笑了笑,說:“你去告訴他們,若是再有做錯的,那麽午飯的肉就沒了,誰做的最快最好,本王再額外賞他一餐晚飯。”

劉樹把這消息傳達下去,果然大家的效率高了很多,平日裏拿刀都費勁的粗手用起繡花針來竟然也不抖,可見他們對吃肉的執着。

Advertisement

平常人家,一年到頭能吃到肉的機會是很少的,過年過節或者辦喜事時才會割點肉,而且還沒能多吃,每人只能嘗嘗肉味。

李煦給他們準備的飯菜也不是頂好,但管飽,每餐總有一道葷菜,有時候是豬油渣炒蘑菇,有時候是排骨燒蘿蔔,紅燒肉也是難得吃一次的。

即便是這樣,也已經比他們平日裏吃的更好,而且炒菜和紅燒的菜是他們沒吃過的,香的很。

吃得飽,人的幹勁就足了,做什麽事情也都願意花費十二分的力氣,原本懶惰的漢子們一個個都勤快起來,效率節節攀升。

“小劉總管,這些東西到底是何物,為何長的如此奇怪?”一個閑漢做完了一個睡袋後問劉樹。

劉樹作為監工,和他們這群人混了個臉熟,聞言冷笑道:“問那麽多做什麽,這是你們該知道的麽?”

劉樹心想,這可是我家殿下發明的好東西,豈能被你們這等閑人學了去。

李煦做的睡袋是用羊毛填充進葛布,先做成小被子的模樣,然後把底端縫在一起,側邊開了幾個洞,一條長長的布繩穿過這些洞,睡覺的時候躺進去,然後把布繩從上頭扯緊,就是個暖和的睡袋了。

睡袋做好幾個後,李煦拿去給羽林軍的人試用,壓縮進布袋裏的睡袋拿出來立即膨脹開來,乍一看,是一條長長的圓筒,羽林軍之前就聽說會有這東西,只是第一次見到實物,稀奇又古怪。

李煦給他們示範了使用方法,大家心裏打起了嘀咕:這順王也是奇才,竟然能想出這樣的被子,三面不通風,睡覺時只露出個腦袋,萬一半夜有敵襲,他們還沒來得及爬出來就被敵人一刀刀砍掉腦袋了,跟收割韭菜似的。

第一晚大家都睡得很不習慣,畢竟睡袋空間小,手腳束縛着活動不開,對于睡姿豪放的人來說很不舒服。

而且這會兒是夏末,夜裏再涼也有限,裹上睡袋能熱出一身汗,所以大家都沒能堅持一個晚上就從裏頭鑽出來了。

但用過的人都知道這是好東西,以後露宿野外時再也不用怕冷了,聽說還有帳篷可以遮風擋雨,再冷的夜晚也能舒舒服服地睡了。

帳篷的制作就比較麻煩了,李煦畫了圖紙,親自教劉樹做了第一個帳篷,費了好大的功夫才做成功。

他讓人買了油布來,先裁成一塊塊同樣大小同樣形狀的,然後按照帳篷的形狀拼接縫起來,縫好後再把削薄的竹條縫上去,撐起來就像一把大傘。

竹條的柔韌度雖然不錯,但插進土裏後根本無法撐出帳篷的形狀,強行固定後還容易斷裂,李煦一時間也沒找到更好的改進辦法,只能給這把大傘加一根主心骨,把它當大傘用,好歹能遮風擋雨。

不過這麽一來,薄竹片就沒必要了,李煦讓人把竹片拆了,換上更細的木條,和傘骨連在一起,做成可收縮的模式,一把大傘就做好了。

這個時代已經有傘了,多數是用油紙做的,容易破損,油布的價格更貴,但也更耐用。

一把傘撐開,最多能遮住五個人,李煦便做了一百把,光是這些傘就要多兩輛車來運。

大件的行李做好後,李煦又讓人用剩下的油布縫制一個個小背包,做成雙肩包的樣式,打算人手一個,用來裝個人物品的。

雙肩包可以背着,比挂在馬鞍上安全,萬一馬走失了,至少行李還在。

他還讓劉樹給每個人發了一份洗漱包,小小的布袋子裏裝着一條布巾、一把木梳、一塊刮胡子的小刀片還有一塊洗澡的皂角。

李煦發現,這些大男人出門後就完全不顧形象了,有的人頭發好幾天不洗不梳,衣服好幾天不換,胡子也不刮,走到跟前都能聞到馊味了。

其實大家也有帶洗漱用品,只是帶的不多,梳子刀片這些都是輪流着用,皂角有就用,沒有就不用,大夏天的,他們只要有水洗澡就很知足了,沒水就馊着呗,出門在外哪那麽講究。

收到李煦分下來的洗漱包,幾個粗枝大葉還嘀咕起來:王爺養尊處優慣了,怕是嫌我等太髒太臭了吧?

不過免費的東西誰都愛要,又有包可以裝,背在身上既不影響騎馬也不重,除了醜點,沒別的缺點。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