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茶園

兩人一時沉默不語,直到副将來請示:“午時已到,王爺可要在營中用膳?”

李煦點頭,跟着寇骁一起去軍營的大食堂,說是食堂,其實只是一個簡易的草棚,十幾口大鍋架在土竈上,大老遠就聞到了飯菜的香味。

不過以李煦的身份,吃的不是大鍋飯,而是單獨給他開了小竈,但擺出來也很簡單,一碗米飯,一盤撈青菜,一碟小蔥拌豆腐,還有一盤炒雞蛋,湯則是紫菜海帶湯。

李煦去看了普通士兵的夥食,發現他們吃的是雜糧飯,配菜只有腌菜湯和酸豆角,吃的實在差了些。

他拉住一名小兵問:“平日裏都是吃這些嗎?”

那小兵緊張地看着寇骁,不知如何回答,寇骁笑着說:“按實說即可,王爺又不是來糾錯的。”

那小兵這才笑着回答:“今日聽說王爺要來,食堂才蒸了幹飯,平日裏多是吃稀飯的,配菜也不是天天這樣,有什麽吃什麽。”

李煦放他離開,和寇骁坐到小廳裏吃飯,總覺得越吃越沒胃口。前世裏,當兵的人其他不說,夥食肯定是好的,為了讓他們有力氣操練,搭配的都是營養餐,再不濟也有魚有肉,葷素齊全。

但他也知道,這個時代的經濟水平差了十萬八千裏,想吃飽都難,自然不能強求吃好,但見士兵們操練辛苦,卻吃的簡單,李煦心裏不太好受。

“王爺別多想,此時剛開春,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等過段時日,野獸也多了,山上的筍長出來了,還有各種野菜,夥食也就好多了。”

李煦點頭,他又改變不了什麽,也就不多說了。

吃過午飯,寇骁邀李煦到自己屋子裏坐一坐,李煦欣然應允,跟着他爬了一段山坡,然後就看到了寇骁在軍營的住宅,很大,但很簡陋,屋子裏只有桌椅床鋪,連個衣櫃都沒有。

寇骁給他介紹說:“這是末将的卧室,西側是議事廳,東側是浴房。”說完給李煦上了一壺茶。

李煦喝了一口,是溫的,茶葉有些發苦,但很提神,他喝了半杯就放下了,“這茶葉是本地産的嗎?”

寇骁随手指了指上頭,“就這座山山采摘的,味道不好,随便喝喝。”

李煦心裏一動,南越從地理位置來看應該是盛産茶葉的,茶葉可是個好物,在大草原和西域可是生活必需品,現在不知道有沒有茶馬古道,但南越的茶絕對可以作為經濟收入的大頭之一。

“平日裏大家都喝什麽茶?”

寇骁以為他要和自己談茶道,摸了摸鼻子說:“我沒什麽研究,只要能解渴都是好茶。”

李煦笑了起來,舉起茶杯朝他碰了碰,“本王也不懂茶,只是想着若是大衆喜歡的茶,可以銷往外地,也是一筆進項。”

寇骁搖頭,“記得聽父親說過,有一年曾采摘了茶葉上貢皇室,卻被退了回來,當時的封王因此丢盡臉面,斬殺了好幾個官員。”

“知道是為何被退回來嗎?”

寇骁深深地看了李煦一眼,嘴角擒着一點嘲弄的笑意,說:“陛下言之,南越的茶葉如陳年破布,又臭又苦,難以下咽。”

李煦轉着茶杯,盯着裏頭的茶湯看了許久,顏色紅褐,剛入口是極苦,但下咽後有回甘,如果改進一下茶葉的烘焙和泡茶的方式,會好喝很多。

寇骁不知他在想什麽,把他手中的茶杯拿過來,又添了半杯,“末将軍務繁忙,也沒什麽時間好好煮茶,聽說從中原傳入了一種新的煮茶之法,在茶水中加入生姜、鹽等調味之物,能令茶湯變得美味。”

李煦嘴角一抽,“不,本王覺得這樣的茶水就挺好。”他并不想喝一碗加了調味料的茶湯,“這茶葉是何時采摘下來的?又是如何烘幹的?”

寇骁轉身去拿了一罐茶葉來,打開給李煦看,“這是去年秋天采摘下來曬幹的。”

李煦還是懂茶的,雖然他不覺得茶有多好喝,但生意場上來往的客戶和朋友,總離不開煙酒茶,久而久之,不懂也懂了。

南越的茶葉,應該多數是岩茶和鐵觀音,而寇骁曬幹的這種是岩茶,茶湯顏色深,味微苦,就是不知道是岩茶中的哪一種。

“本王想去看看山上的茶樹。”

寇骁自然樂意,“如今茶樹已結出花蕾,若是再遲個把月,滿山茶花綻放,也是一大美景。”

兩人一前一後上了山,也沒走多遠,李煦就看到了成片的茶樹林,茶樹約有半人高,長的随意,綠葉間綴滿了白色的花蕊,他摘下一片茶葉放進嘴裏嚼了嚼,嘴角露出一點笑意。

“這樣的茶樹南越多嗎?”

寇骁也摘了一片葉子放進嘴裏嚼,沒嘗出什麽美味來,也不知順王笑什麽,“多吧,反正到處都有見到過。”

李煦回頭,眼睛亮閃閃地看着他,“寇将軍,借你的兵用一用吧。”

寇骁差點醉死在那片眸光裏,心髒不争氣地歡悅跳動,他啞着嗓子問:“王爺有何吩咐?”

他想,這種時候,無論李煦提什麽要求他都會答應的吧色令智昏,他算是體會到了。

“我準備建個茶園,如今已經二月了,要趕緊把茶園建起來,這樣就能在谷雨時節采摘第一波春茶,經過烘焙,夏初就能賣往全國,正好到時候要去北地采購羊毛,順帶把茶葉賣到匈奴去,其他東西不好說,但這茶葉絕對能打開西北及北邊游牧民族的市場。”

寇骁見他越說越興奮,仿佛看到了一座座金山銀山,頓時笑開了,他很想提醒李煦,南越的茶葉臭名昭着,一般有點家底的人家都不屑喝此茶,要想賣到全國,怕是難于登天。

不過,反正是樹上長的東西,就算最後賣不出去也沒什麽,不過是動用點人力采摘而已,由着他去就是了。

“王爺打算将茶園建在哪?”

李煦站在山腰,舉目四望,發現不少山上都有茶樹,只是疏于管理顯得亂糟糟的,他從上往下看,指着下方的軍營說:“軍營肯定是要擴建的,要留足地方,這茶園一時間也找不到太多人看管,就建在軍營附近吧,如此一來,讓士兵們每日到茶園跑一圈,保管沒有宵小敢靠近。”

李煦指着不遠處的山腳說:“那塊地不錯,先建個小廠房做烘焙間和倉庫,如果今年能打開市場,明年就可以號召百姓種茶樹,以茶葉為生,到時候再另擇合适的地方建廠。”

寇骁聽到他說要擴建軍營,心裏可高興了,自然不介意在軍營附近建個茶廠,“那明日末将就召集士兵動工,王爺可以連夜将圖紙繪制出來。”

寇骁見識過李煦建的廠房,要多簡單有多簡單,只要調動百人,幾天內就能完工,也不耽誤多少時間。

李煦點頭,邊走邊說:“時間緊迫,也不用連夜,本王現在就下去把圖紙畫出來,茶葉制作過程差不多是采、晾、搖、揉、焙、揀,最重要的程序就是烘焙,還得讓人加緊制作竹篩和茶籠,再收購足夠的炭,最好是荔枝炭,也不知道有沒有。”

寇骁見他腳步急促,好幾次差點滑倒,便伸手扶着他走,耳邊是他叽叽喳喳自言自語的聲音,掌心下是軟熱的觸感,令他有些出神。

李煦和他見過的所有貴族子弟都不一樣,他性格溫和卻不是軟弱可欺,待人真誠,并不會因為對方的身份而區別對待,可要說他禮賢下士,寇骁又從未見他對學子高官另眼相看,聽說他府中的那個夫子是名師之徒,卻也只教導幾個幼兒,每月拿着一兩銀的月錢。

百姓們都在傳,順王好吃,開了個食雜鋪也是為了方便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怕是對政事一竅不通,無甚建樹,但寇骁不會這麽認為,比起吃,順王更精通商貿,對經商之事說的頭頭是道,寇骁這個不懂經商的人也聽出了幾分道理來。

到了營房,李煦才發覺自己被人扶着走了一路,有些不好意思地說:“诶,你可以放手了。”

寇骁驚醒過來,手一縮,直視他說:“王爺說的這些末将聽不太懂。”

“不懂不要緊,反正也不用寇将軍動手。”李煦找了新財路,心情極好。

“王爺為何對賣茶葉一事胸有成竹?匈奴人喜歡喝茶?”

李煦跟他說起了游牧民族的生活習慣,“匈奴人常年食牛羊肉,缺乏蔬菜,肉食吃多了不好消化,茶可以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問題,在草原,他們多以牛羊奶煮茶。”

寇骁揉了下肚子,發現确實是這樣,有時候在外行軍,一連幾日都以烤肉為食,那幾天的排便就是個大問題,看來以後可以帶點茶葉出門。

不過用牛羊奶煮茶寇骁是接受不了的,那膻腥之物聞着就無法下肚好麽?

李煦見他難得露出一點小孩子的表情,又給他講了一些草原上的風俗,以及他們能從匈奴那裏換到什麽好物。

“南北差異大,盛産之物也不同,他們需要我們的茶葉絲綢瓷器,我們同樣需要他們的牛羊馬匹和鐵礦,互通商貿帶來的不僅是金銀,還有我們急需的鐵。”

寇骁雙目明亮,有了鐵就有了武器,這茶葉生意必須做起來。

李煦問他要了紙筆開始畫圖,竹篩茶籠都好做,南越最不缺的就是竹子,這些東西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自己做,他完全可以讓村民做,焙窟也簡單,就是一成排圓形的土坑,比竈臺矮一些,坑裏放炭火,覆上草木灰,把茶籠放在坑上,掌握好火候,經過幾個小時的烘焙讓茶葉裏的水分蒸發即可。

過程當然不會很簡單,李煦也沒自己制過茶,要制作出好的茶葉肯定是需要一次次經驗的積累和改進,但茶葉這東西,個人喜好不同,很難界定好與不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