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知青
鄭向東這幾年學有所成, 說話行事都和農村小夥大有不同, 剛來的知青小夥覺得他與其他人不樣, 有心交流, 如此,兩人也順利相熟起來。
小夥子的名字叫胡兵,是從省城過來的, 出身工人家庭。
交談之下, 鄭向東除了知道胡兵的背景之外, 也搞清楚了知青真的會如同媳婦兒所說的那樣, 源源不斷的到農村。
胡兵之前也從其他人那裏聽說過鄭向東和他媳婦兒的事兒, 幾年前也看到過報紙上的報道,現在看到真人,讓他升起頗多疑問。
“你們當時遇到狼群和那些盜匪的時候,真的沒有點害怕嗎?”
這樣的問題鄭向東早就應付過,當下淡笑道“任誰遇到這樣的事情都會害怕,只是那時候保護自己是感覺強過對狼和盜匪的恐懼。”
“說的也是!不過換做我,我第時間肯定跑得遠遠的, 絕對不敢上前和狼肉搏。”
鄭向東笑道“你還能跑得過狼?”
胡兵愣了下,不斷點頭“對對對。”
說話間, 兩人已經到了胡兵接下來要住的地方“大隊條件比不上城裏, 屋舍緊張, 我們也是第次接待知青,這間房子是之前省城考古隊住過的,以後你就住在這裏。”
胡兵也不知道為什麽突然給自己換了住處, 不過想到和陌生的農村人同住,還是自己單獨住好些。
聽到鄭向東說這裏曾經是省城考古隊住過的地方,他也無話可說。城裏現在苗頭不對,但不可否認那些大學教授都是有能之士,他可比不上那些教授們。
“這裏挺好。”胡兵私下打量了會兒,屋子還成,本來就是來農村吃苦的,他有心理準備。
“胡知青你好好休息,我明天再來找你起上工。”鄭向東幫他将糧食都放好之後,這才離開。
他從胡知青那兒出來之後也沒回家,而是直接去了大隊長家。
大隊長家裏正在做飯,見他過來,連忙留他起吃。
“嬸兒,您別忙,我有事兒找先進叔。”
鄭先進讓媳婦兒進去之後,帶着鄭向東在院子裏坐下。
“本來讓胡知青和村民住起有個照應,你咋突然提出讓他單獨住?”
熬過那三年之後,他們大隊欣欣向榮,這裏頭少不了鄭向東和劉帶弟的功勞,他也很信任鄭向東,所以讓鄭向東說讓胡知青搬出來的時候,他沒多想就同意了,可同意歸同意,現在還是得問問理由。
“先進叔,我和胡知青接觸過,他其實不怎麽喜歡和村民同住,而且我還知道了件事,覺得讓他搬出來更好。”
緊接着,鄭向東就将從胡兵那兒得知的訊息說了出來,還說了些自己的猜想。
鄭先進沉聲道“你的意思是以後還會有更多的知青到農村?”
“嗯,我還聽說外頭現在開始鬧了,具體的我也不敢多問。”
鄭先進嘆氣“這城裏的娃娃來個兩個還行,要是來串,這……到時候還有姑娘家,确實是個事兒。”
“叔兒,所以我覺得把胡知青現在住的地方改改,以後就改成知青點,只要城裏過來的,全讓他們去那兒住,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您只管着上工分糧的事兒,要是他們有啥內部矛盾,讓他們自己解決。”
“你說的是個辦法,現在只有胡知青個,不好動工,要是真的再來,我就讓人去把房子修修。”
“叔挂心就行,我也就是出個主意。”鄭向東慢慢站起來“帶弟再家做了飯,我先回去了。”
“那我不留你吃飯了。”
到家的時候,劉茵已經最後道菜剛剛出鍋。
“你回來的挺是時候,能開飯啦。”
幫着将飯菜端出來之後,兩人坐下開吃。
劉茵也問了知青的事兒。
鄭向東将剛剛發生的切都說給她聽。
“事情辦的這麽成功,獎勵你個大雞腿。”說着就将雞腿夾到他碗裏。
“媳婦兒持家有方,也獎勵你個大雞腿。”動作與劉茵如出轍。
兩人看着各自碗裏的雞腿,都笑開來。
“明天你還要帶着知青上工,有啥計劃沒?”
鄭向東搖頭“先進叔說讓他從簡單的幹起,看他幹活咋樣,要是利索就讓他和我們道。”
“你今天和他接觸,他是個啥樣的人?”
“還行。”鄭向東給媳婦夾菜,然後巴巴道“咱不提別的男人了,好嗎?”
“我這不是随口問問,你酸味還挺大。”看他變緊張,劉茵也不逗他“行啦,不說他,咱都是有證的人,你還怕啥?”
“媳婦兒,飯菜都要涼了,快吃飯。”
知道他在轉移話題,劉茵也沒多說,安心吃飯。
說起結婚證這事兒,他們是去年拿的,當時劉茵自己都忘了這回事兒,還是他自己數着日子,帶着她去縣裏拿的結婚證,還特意去照相館補拍了張結婚照。
大壯結婚的時候也是沒證,得知他們要去領結婚證,也跟着起去湊熱鬧。當時陳勤,也就是大壯的媳婦兒感動得喲!比劉茵這個‘正主’都興奮。
之後拍結婚照,大壯看媳婦兒喜歡,特意多拍了幾張。聽說大壯後來還帶着老娘、兒子起拍了幾張全家福。
鄭向東和大壯兩個這樣,二柱心裏別提有多酸了,他拍不成結婚照,還不能拍全家福啊。
尋了天,二柱特意帶着家老小去了趟縣裏,這幾年生意好,二柱口袋裏不缺錢,拍了好些照片回來。
二柱爹是大隊的會計,家裏又都是肯幹的人,所以本身環境就不差,拍回好些照片的事兒讓村裏人羨慕了好久。
當時,還引起了村裏的風潮,但凡家裏有點條件的,都帶着家老小去去縣裏拍了張全家福。
城裏來了個知青,引起村裏人段時間的關注之後,也沒激起更大的水花,大家的日子該咋樣過還是照舊咋樣過。
胡兵是個能吃苦的性子,有鄭向東帶領着,很快就和村裏的小夥子們打成片。
農村比起城市來說确實苦,但也有樂趣所在,就拿吃這點上來說,山上河裏物質豐富,只要不過度捕捉,大隊不會說啥。
比起在城裏買塊肉都要靠搶和精打細算,這裏确實便宜得多。
第個之前來了沒兩個月,村民們就看到大隊長又領回來兩個,男女,其還有個是熟人。
許夢,看到這姑娘,村裏人都記得——人傻錢多。
想到鄭向東和劉帶弟的房子有這姑娘出的份力,村民們對着許夢更加熱情。
和許夢起過來的男知青相比之下就不那麽顯眼了,好在有胡兵這個老人,這個叫王剛的新知青也沒有覺得被冷落。
“東哥,他們怎麽會她這麽熱情?”
胡兵來了也有兩個月了,和村裏的人還算熟悉,看到他們不同以往的熱情,他滿腹疑惑。
王剛和這姑娘路,怎麽說吧,這姑娘長的确實不錯,看穿衣打扮也知道家裏條件好,可這路上都挺冷漠。美麗的姑娘冷漠點沒事兒,可村民們這麽熱情,就有點不同尋常了。他心裏也奇怪的很,豎着耳朵準備聽答案。
“她之前跟着省城考古隊來過我們這兒。”
“原來是認識啊。”
胡兵和王剛這才恍然大悟。
然而另邊的許夢卻滿心嫌棄和怨恨,嫌棄這些粗鄙的人,又怨恨自己的父母為什麽要将自己丢來這窮鄉僻壤的地方。
鄭先進想着才三個月就來了三個知青,修房子的事兒也要提上認出來,特別是現在有男有女,住宿上肯定要劃分開。
好在現在來的人少,他還有時間準備。
鄭向東和胡兵領着新來的去了知青點之後,鄭向東就傳達了大隊長的意思。
“胡知青,你是最先來咱們大隊的,勞煩你在生活上幫幫他們,明天上工還看到大隊長的安排,知青點的事兒你們自己商量着決定。”
剛剛他們聊過,王剛比胡兵還大歲。
但胡兵是最先過來的,王剛也是爽朗的個性,當下就搭着胡兵的肩膀讓他照顧自己。
看他們相處的好,鄭向東也準備回家了。至于許夢,男女有別,反正有胡兵在呢。
可等他剛出門,許夢突然出現攔住他的去路。
“我不要住在這!”
聽她口氣頗為不善,鄭向東也不會縱着她“這是大隊裏的知青點,所有從城裏過來的知青都要住在這兒。”
“給我換個住處。”
“既然不聽大隊的安排,那你下鄉幹啥?”鄭向東笑吟吟“不如我現在去找大隊長,讓大隊長去公社,就說你不滿意我們這裏,讓公社給你換個地方,或者是讓你回城?”
許夢聽這話,就下意識想起了臨行前爸媽的叮囑,可看到這樣的房子,還是和兩個男人起住,她心有不甘“上回我來的時候不是住在那誰家,我這回也要住那家。”
鄭向東臉上的笑意淡了些“許知青,容我再次提醒你,這裏是大隊安排的知青點,所有的知青統住在這裏。”
沒有打算和她歪纏,鄭向東直接和她錯身而過。
就在兩人說的時候,王剛也在屋裏和胡兵說話,他們兩個都看到許夢去找鄭向東,說的也是他們倆。
“他們是不是有什麽內情?”王剛猜測道。
胡兵忙解釋“肯定沒有,東哥有媳婦兒,他很喜歡他媳婦,估計是許知青有什麽事情想問東哥吧。”
“東哥都娶媳婦了?”王剛的關注點立刻被轉移。
“嗯。”提到劉茵,胡兵滿心欽佩“東哥的媳婦兒很厲害,她是專門給大隊養豬的,村裏人都羨慕她。”
“養豬有什麽好羨慕的?”王剛不懂就問。
胡兵剛開始也是這種想法,所以認真解釋道“農村都是靠種地維持生計,每年結算的時候,家家戶戶除了糧食之外,存不下餘錢,可東哥媳婦兒給村裏養豬,每年能出十二頭大肥豬,除了交公之外,其他的豬不僅能給村裏人改善生活,賣給收購站還能賺不少錢呢。”
“這麽厲害啊?!”
“非常你厲害,等你以後見到也會和我樣敬佩東哥媳婦兒。”
許夢心煩意燥的回來就聽到兩個和她起來的人在說劉帶弟那個村婦,‘嗤’了聲“就是個農村婦女,大字不識幾個,值得你們這麽推崇?”
王剛沒見過劉茵,不好評價。
胡兵可是親眼看到過劉茵養的豬,立刻反駁“許知青,請你注意自己的用詞。農村人和城裏人沒有區別,如果沒有他們種的糧食和養的家禽,城裏人有飯吃嗎?有肉吃嗎?至于你說的不識字,那也是因為地域限制,如果農村多些學校,他們不會比城裏人差。”
首先就是鄭向東,還有二柱、大壯他們,假如他們能上學,學識肯定不差。
起上工之後,他更是了解了老農民的智慧,地裏有什麽變化全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這些是他們城裏人遠遠比不上的。
許夢沒想到他和她樣從城裏來的,思想卻已經被同化“難怪你能和鄭向東關系好。”
看她諷刺完之後就進了屋,胡兵恨不得上去和她理論。
王剛及時拉住他“別和個姑娘計較。”
“她說的不對,我就要和她理論。咱們是響應國家號召,來支援農村,她作為個知識青年,首先就帶着對農村的偏見,何談支援?”
王剛本是立的立場,但聽到胡兵的話之後,覺得确實十分有到底,同時羞愧自己的覺悟太低“她這不是剛來嘛,等她适應幾天就知道,農村和城市沒有差別,你現在說再多也沒用。”
胡兵冷靜下來,也知道王剛是為自己好,但依然說道“她哪裏是剛來?先前不是來過,之前對她那麽熱情的村民們要是知道她內地裏這麽嫌棄他們,指不定多傷心呢。”
王剛愣,他也不知道說什麽,只好拉着胡兵問“咱們的房間在哪兒?明天就要開始上工,我東西都還沒收拾好呢。”
如此,胡兵也不好再說什麽,帶着王剛去了住的房間。
陸續來了三個知青,鄭先進就和大隊的幹部合計将知青們現在的房子修下,最好再擴大點。
能當上幹部的人都不是蠢人,有時候大隊長從外頭帶回來只言片語,也知道現在國家號召知識青年下鄉援建,再看這兩三個月就來了三個人,所以都沒反對大隊長的提議。
修房子的事兒提上日常,鄭先進卻依然不放心。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個頭緒,索性不想了,他就是個大隊長,管好自己的畝三分地就行,其他還有上頭的領導呢。
三個知青,胡兵已經适應上工的日子,村民們也挺喜歡這個賣力幹活的城裏小夥子。緊跟着來的王剛幹活也不錯,嘴上叫着累,但手上的動作卻沒停下,倒也讓村裏人刮目相看。畢竟現在夏收,地裏的活兒只多不少,有時候他們莊稼人都累不住。
唯獨許夢,和村裏的老奶奶起幹活都叫苦連天,只幹了天就和大隊長請假,連歇了三天。
村裏人看許夢嬌弱,也有知道知青到了分糧的時候會和他們起分糧,有些小媳婦就不幹了,憑啥城裏來的不幹活都能分糧食?
剛聽到有人抱怨,鄭先進就當着所有人的面說了。
不管是村民還是知青,都按照工分來分糧食,做的多分的多,不做就啥都沒有。這也是變相的警告許夢老實上工,不要作妖。
只可惜,胡兵和王剛将這話帶得許夢之後,許夢滿不在意,反正她有的是錢,分的粗糧她也不愛吃。
胡兵看着許夢這樣十分憤然,王剛只好将他拉離。
“許知青既然不想和大家起勞動,就不該來農村!”
這時候,王剛不得不承認胡兵的話有道理,來農村本來就不是來享福的,既然是當有志青年,肯定得和村裏人起上工下工。
“女孩兒嬌氣,日子長了她會明白的。”
其實他這幾天也有些堅持不住,要不是不想輸給胡兵這個比自己小的人,他也想撂挑子了。好在,他在家也幹活,習慣了也還好,同時也不會有閑功夫想東想西。
“算了,我也不管她,她愛怎麽樣就怎麽樣吧。”說完,胡兵就拉着王剛“走,咱們去給村裏人上課。”
鄭向東當初為了讓胡兵融入隊裏,也知道村裏很多小孩兒都沒上學,所以就提出讓胡兵叫村裏人認字。
這樣的事兒胡兵當然同意,本來就是援建農村,讓農村人得到更多的知識,可不就是他們這些知識青年該幹的事兒嗎?
他們大隊沒有學校,想上學必須得去吳家溝,那裏有公社設立的小學和初,高就必須要去縣裏。
個孩子的學雜費不少,很多家裏都出不起這個錢,所以村裏的小孩兒大多沒上學。
知道胡兵上過高之後,鄭向東就有了這個想法,大隊長知道後也大力支持。
別看鄭先進沒讀過多少書,但他知道知識的用處,現在大隊來了現成的人能教,他怎麽會錯過。
明面上胡兵們是義務教育,沒有任何酬勞,但是大隊長還是暗示各家各戶送點東西,不管送的是啥,好歹片心意。
胡兵當時收到各家送來的東西,差點流下了男兒淚,更是打定主意定要好好教。
農村孩子懂事就開始幫家裏幹活,除去幾家被嬌慣的孩子,其他都很懂事。面對胡兵的教導他們都很虛心,也很認真,沒有筆和紙,就用沙盤和樹枝代替,漸漸的,孩子們也愛上了學習。
後續,不僅僅的孩子們去學習,村裏小夥子大姑娘有時候也會去聽聽課。
沒人取笑他們,來聽課的人也越來越多。
王剛跟着胡兵過來的時候,也為之動容,想到胡兵當初說,要是農村也有學校,他們不會比城裏人差,這句話确實有道理。
兩位男知青受村裏人歡迎,許夢這個唯的女知青就不招人待見了,不上工,也不義務教學,村裏人提到她就是搖頭。
劉茵經過胡兵也認識了王剛,王剛看到劉茵養的豬之後,驚的眼珠子都要掉下來。
“嫂子,我以前也看過人家殺豬,都比你這個瘦。嫂子,你太厲害了!”
“這些要出欄了,過幾天你就能吃到豬肉。”劉茵笑道。
胡兵咽了咽口水“看着肥嘟嘟,定很好吃。”
“那當然,我嫂子養的豬,從來都是最好吃。”二柱家裏養的豬也給家裏創收不少,其劉茵的功勞不小,漸漸的,他就成了劉茵的腦殘粉,有時候鄭向東都得排在後頭。
王剛也有挺久沒吃肉的,看着豬圈裏的豬,開始期待吃肉的那天。
衆人看完豬圈之後,就上山去了。
胡兵先前跟王剛說山上啥都有,還說了些他之前吃過的東西,弄的王剛心動不已。剛好今天休息,他們就約好起上山了。
這些年大壯、二柱往山裏跑的勤快,有劉茵的教導,兩人的狩獵技術也突飛猛進。
更何況,他們這行有旺家在,還真不怕空手而歸。
王剛看旺家全身油光水滑,眼神銳利,扯了扯胡兵的袖子“這是誰家養的?養的真好。”
“東哥家的,不僅長得好,打獵可厲害了。不過你別往它跟前湊,它挺兇猛的。”
“我知道。”
盡管胡兵比自己小,可從來了這兒之後,王剛就沒聽他說過虛話,對他說旺家打獵厲害也深信不疑。
現在正值夏天,山裏除了動物之外,能吃的東西還有不少。
胡兵和王剛背着背簍跟在他們身後,每回看他們采摘什麽,都會問問,然後跟着采摘。更想着多弄點回去,曬幹好保存之後,給家裏寄點回去。或許不是肉,但也能給家裏人改善下夥食。
這天進山,大家收獲頗豐,胡兵和王剛兩人合作之下捉到條魚,兩人回去的路上已經想好等會兒怎麽處理這條魚。
劉茵和鄭向東慢悠悠的走在後頭。
特別是劉茵,感嘆道“要是以後來的知青都和他倆樣好相處就好了。”
“不僅是你,大隊長也這麽說。”想到大隊長說以後知青的事兒就交給他來辦,鄭向東決定稍後再和媳婦兒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