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原來他是賈雨村
賈赦幾人雖然對賈化的涼薄心性厭惡,但看着他始終将重病的妻子抱在懷中,覺得他也算重情重義之人了,誰想下人回報的話氣的幾人都想直接将他們扔出去:原來進了榮國府以後, 賈赦将他們安排到一間普通客人房休息,賈赦為賈化妻子看診後,留下藥方讓下人給抓藥, 就走了。賈化和他的妾室去外間吃飯的時候, 兩人小聲說話, 小妾問賈化:“爺, 您說姐姐會沒事兒吧?”賈化:“但願她能拖過老爺我殿試結束, 不然真夠喪氣的了, 就說讓她先在葫蘆廟裏呆着, 她還非得跟來, 說來說去不就是善妒嗎?生怕爺将她扔那不管了。”
小妾嬌滴滴道:“爺, 別這麽說姐姐, 姐姐這麽多年也不容易, 身下又沒個孩子, 爺又天天只進我的房間,這也就難怪姐姐悶出病來了, 爺以後還是對姐姐稍微好一點兒吧。”賈化道:“別提她了,提她就晦氣,成天拉着一張臉,娶她這麽些年卻連個蛋也沒下,要不是看她伺候走了我爹娘,我都想将她以無子為由,休了她,等這回她去了,爺就把你扶正。”小妾嬌笑着說:“爺壞死了~不過,有爺這句話,妾就知足了。妾就等着爺給我扶正了。”
賈赦他們就此也不想再搭理這個賈化了,只想着他的夫人稍微好一點兒,就趕緊讓他們離開,別哪天再被這白眼狼咬一口,三月初一這天,賈赦命人拿五十兩銀子将賈化打發出去,反正他妻子也已經痊愈了,他也沒理由再賴在這裏了,就在賈化無奈的要帶着妻妾離開的時候,正好被出來透口氣的賈政看到了,一打聽是賈赦救回府後,就扔到一邊,現在更是往外攆的書生,就讓人将賈化叫來問話。
二人互相行禮後,賈化看賈政,只覺得此人一看就是标準的世家公子,雖不如當日援手的賈赦俊美風流,但相比于賈赦卻更為穩重老成。而賈政觀賈化,此人長得腰圓背厚,面闊口方,直鼻方腮,一看就是一正派人。觀其言談又想到他是進京趕考的,也就明白賈赦為何不待見賈化了,自己那不學無術的兄長怎麽會喜歡正經的讀書人?二人都覺得對方是可以結交的,尤其是賈政更是覺得只有和這樣的人交往才是正途。
賈政道:“我是榮國公賈代善的第二子,賈政,如今正在進學,先生若不嫌棄,可去我院中居住些時日,待金榜題名時再離去就可,不知先生意下如何?”賈化道:“容公子不棄,在下自是求之不得,在下正愁安身之所,公子确是幫了大忙,公子莫要再叫在下先生了,在下姓賈,與公子同姓,單名化,字時飛,別號雨村,老家是湖南的,公子若不嫌棄,就稱呼在下雨村吧。”
賈政和賈雨村一見如故,賈雨村跟賈政去了賈政的院子,安排在偏房,二人每日飲酒作賦,皆感嘆相識過晚,恨不能早早結識。賈赦接到下人回報的時候,恨不得給自己一巴掌,怎麽就幫了這麽個東西,原著中賈雨村那就是一個标準的白眼狼,無論誰幫了他什麽,只要能讓他仕途順利,他都不介意回頭咬恩人一口,得罪他的人,更不會放過報複的機會。
賈赦現在深恨自己當時看《紅樓夢》的時候,除了看熱鬧,就是為了應付考試,所以只是瞧個大概,所以不清楚賈化就是賈雨村,而又因為厭惡賈化品性而懶得搭理他,所以不曾細細打聽,而因為不願意林海知道自己是故事中人物,怕被深究自己的來歷,就将所有有關紅樓的書籍都收了起來。自己怎麽就不在認識林海之前将紅樓原著背熟了呢?!
林海自然不知道賈赦想的是什麽,但知道此時賈赦肯定是因為那叫賈雨村的郁悶,于是就道:你也真是的,不早就知道此人性情涼薄嗎?還因為他生氣,傻不傻呀?反正是離開你的院子了,他願意去哪就去哪呗,賈政願意接手這樣的人,跟你有什麽關系?賈赦一拍自己腦袋,可不是嗎,這和自己有什麽關系?自己又不會允許日後賈雨村教導林海的子女,自己還擔心什麽啊?想通的賈赦還開玩笑的道:“其實我應該自豪的。”林海挑挑眉等着他接着說:“那賈雨村去賈政那的時候,好歹還記得讓下人跟我道謝那,當時的掌櫃和小二兒可沒這待遇~”
三月初十,林海和賈赦在林府早早地起來了,賈赦就派人去看榜了。而賈府賈政也派人去給賈化看榜,賈政的人先回來的,賈化第二十七名,報喜的來的時候,驚動了小史氏,一打聽賈政賈化交往的原因,小史氏很高興,還是自己的政兒有眼光,不像那個不孝子一樣,不懂四六,既然救了人,還知道是應試的舉人,那就應該像政兒這樣好好招待着,萬一中了呢,以後當官了不都是人脈?賈赦這麽将人出門,誰能領你的情?這不就讓政兒白撿了便宜自己的政兒果然有福。小史氏忙讓人封了個百兩的紅包給賈化,言說:“好孩子,你跟政兒好好處着,缺什麽少什麽只管跟我說,我那大兒子是個不通人情的,你這事我早是不清楚的,不然肯定不會讓他如此怠慢你,幸虧你碰上了我的小兒子,他是個好的,你有什麽難處找他就行,他可是個熱心腸的。”
小史氏這邊正跟賈雨村說笑着,就聽下人來報林府來人報喜,林家大爺林海高中會元,小史氏不鹹不淡的讓人給抓了把喜錢就打發了,林家來人也不介意,這種情況兩位爺早就預料到了,直接就去了賈赦的東大院,傳賈赦的話,院子裏的每個人都得三個月月錢,大家一陣歡呼。賈雨村詫異的看着這種情況。
小史氏不甘的道:“你有所不知,我也不怕你笑話,我這大兒子出生就被老太太抱去撫養,與我素來不親,老太太去後,他就防我跟防賊似的,生怕我害了他,你說我這當母親的能害了自己的孩子?他是個好男色的,老太太在世的時候幫着整了個結契的幹兄弟,我是不願的,誰願意自己的孩子整這事兒?就給他送去兩個房裏人,哪知他回手就賞給了門房,只可惜了那兩個如花似玉的姑娘,老爺也不讓我管他院子裏的事兒,好在老爺很得皇上重視,為了不叫我那不孝子絕後,又因為他不學無術,不是當官的料,就将公主下嫁給他,反正當朝驸馬也不允許有實職,正好他又長了一個好顏色。”
賈雨村沒想到賈赦竟然是這種人,有點鄙視,但又想到賈赦那堪稱絕色的容顏,底下竟然有點蠢蠢欲動,當然,這只是想想,賈赦那樣的人可不是自己這樣毫無背景的人能動的。但是一想到賈赦這樣不學無術,不孝好男風的人都能娶公主,每日更是吃着山珍海味,穿着绫羅綢緞。而從賈政無意中流出的消息和自己打聽到的事情,只因為賈赦比賈政早出生,兩人的地位就天差地別,賈化不得不感慨這投胎也是一門學問啊。早先,賈雨村還奇怪為什麽榮國公對聰明好學的賈政視若無睹,而對不學無術的大公子愛護有加,今天一聽賈夫人的話就明白了,這榮國公就是個愚孝的,因為老大是他娘養大的,所以他就覺得大公子哪都好。這賈政也太可憐了。
三月十五殿試,林海毫無壓力,殿試是由皇上親自出題考察,所有參加殿試的考生統稱為天子門生,殿試只考一道實務策論,今年的考題是防洪,林海早就在賈赦空間裏看到了相關的材料,自然難不倒他。第二天傍晚時分,幾位閱卷的老大臣終于熬夜将試卷看完了,并将前十的試卷擺在了禦案上供皇上預覽。所有人都承認這些卷子裏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講,林海都當屬第一,只是,林海年齡太小了,剛剛過了弱冠之年,若給了狀元,難免他心生驕傲,另林海長相實在俊美,不如就成全他美探花的名聲好了。只是徒禛問:“科考本就是考的才華,難道必須年齡到了才能成為狀元?”皇上想了想在林海的卷子上寫了一個一,也就是林海為狀元。之後又看了幾篇文章,因為有林海試卷的珠玉在前,後面的文章在皇上眼裏多少有些瑕疵,也就不看了,只是又點出榜眼、探花和傳胪。其他的就由大臣們去排名了。
三月十七日,放榜,林海高中狀元,這出乎了賈赦的意料,原著中林海可是一位美探花啊,但這事兒也同樣讓賈赦明白,這裏絕對不再是書裏的世界,而是現實,還有書裏既定的命運絕非不可改,正是事在人為,人定勝天。想明白的賈赦突然覺得渾身一陣輕松,許久不曾增長的修為開始松動了,急忙坐下打坐,邊上的林海注意到賈赦的情況,急忙打着隔離手訣,以免別人打擾到這難得的頓悟。林海将情況跟早早就來林府等消息的賈代善、林峰和石氏說了一下,當然說的是賈赦武功突然進階,正是最危險的時候,絕對不能打擾,只是林峰需要應付賀喜的人們,做為結契的親家賈代善無論怎樣擔心也得在前面幫忙,林海也要去參加瓊林宴,好在女眷是要等林家擺酒席的時候才來,所以石氏親自來到兩人院子給賈赦看着。
這時報喜的官差敲鑼打鼓來到林府報喜,林峰命人封了厚厚的紅包,林海跟着報信的官差進宮謝恩,然後打馬游街,林海身上綁着大紅花騎着馬在最前邊,後面的榜眼和探花也綁着大紅花騎着馬并排跟着,再往後的就得走着跟着了,他們要先後到奎星堂、觀音廟、關帝廟行香,然後去宮裏等皇上賜官位,晚上好參加瓊林宴,心裏惦記賈赦的林海完全沒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感覺,只覺得時間過得太慢了。
小史氏領着賈政賈敏以及賈代善的庶子庶女們在事先定好的酒樓單間裏品着茶,只是滿心的不願意,小史氏是個好權的,她很生氣林家沒請她去幫忙,賈代善怕她出幺蛾子,讓她領着子女看狀元游街,可是馬上就完事了,也沒見林石氏和賈赦來,顯見是怕自己伸手幫忙,先将自己匡出去了,當誰願意管那?哼!
Advertisement
小史氏不知道,她身邊的賈敏看着騎着大馬的林海總有一種那是自己的海哥哥的感覺,腦海
裏總是浮現一句話,林海應該是下科的探花郎,他應該是自己的夫君,他應該叫自己敏兒,他應該跟自己一起厭惡廢物的賈赦,他應該。。。。賈敏只覺得一陣天旋地轉,然後就什麽都不清楚了。只覺得自己在做夢,夢裏應該才是自己改過的生活,可是自己到底該過什麽樣的生活,自己卻不記得。
小史氏急忙讓人扶着賈敏回府,然後命人去林府叫賈赦回來給賈敏看診,被賈代善給攆了回來,賈代善說賈赦正趕上病了,無法出門,讓小史氏直接拿帖子叫太醫進門就行了。小史氏哭罵;“你賈代善知道惦記賈赦,為什麽就不知道心疼我的敏兒?萬一傳出賈敏體弱的消息,我的敏兒還怎麽嫁個好人家?什麽賈赦病了,無非就是懶得給敏兒看病的借口罷了,要不怎麽早不病晚不病,偏趕自己用着他的時候就病了?人家當哥哥的要知道妹子病了,就是爬也會爬回來的,沒看政兒一直看着敏兒都不錯眼嗎?那個不孝子。。。。”
可是小史氏再怎麽哭罵,還得請太醫來給賈敏看診。太醫來了以後,只說有點兒虧氣虧血,心思過重,只要心胸開闊點兒,多動動,每次多吃點兒飯就行了。小史氏盡管懷疑這個太醫的本是還是急忙命人封了一個紅包堵住太醫的嘴,別的倒無所謂,哪個閨閣女子都有這樣的富貴病,只是心思過重,要心胸開闊點兒,換句話就是自己的敏兒小心眼,想法多,這要是傳出去,哪個大戶人家樂意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