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因這幾日李嘉腸胃不好,太夫人特地囑咐廚房送些清淡的飲食。這一日月華接過廚房送來的食盒,發現裏面與昨日一樣盛着一碗雞絲粥,幾碟腌菜,不由笑道:“娘子已經好了,這清粥小菜要鬧到什麽時候?”

月華一面将飯食在案上擺好,一面又看那盒中,卻有一碟豬肉筍丁饅頭,忙端了放在李嘉面前。李嘉忙忙地咬了一口,道:“好燙。”

月華笑道:“娘子慢些吃。”卻見李嘉只吃了一個饅頭就罷了,不由納悶:以小娘子的性子,一連幾日不見葷腥,今日遇到肉餡饅頭,不應該大快朵頤嗎?

正思量着,李嘉卻眨眨眼對她笑道:“月華,我今日想吃螃蟹。”

月華心裏咯噔一下,忙道:“娘子別再害我們了。上回就是因為吃了螃蟹才鬧肚子,這一次太夫人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李嘉笑道:“我細想了想,上一回是因為吃生螃蟹,所以才會脾胃不和。這回我吃熟的不就沒事了。”

月華搖頭不疊:“無論生熟,螃蟹本性都是寒涼的。娘子千金貴體,萬一再出點什麽差池,婢子們可擔不起。”月華言畢,房內的婢女也都跟着勸谏起來。

李嘉見情形不對,忽得把臉一板道:“我不管,你去告訴掌廚的薛娘子,讓她晚餐做一道沒有寒性的螃蟹菜肴。”

李嘉既然如此固執,月華等人也無法違拗,只得把話傳給薛盈。

自上回薛盈獻上橘紅湯得到太夫人和小娘子的寵信後,大廚房幫廚的娘子慣會看風向,大部分已經肯聽從她的調配了。剩下二三人因平日與陳娘子交好,所以暫時持觀望的态度。

接到李嘉的指令後,薛盈只略一沉吟便笑道:“那我們做蟹釀橙好了。”

陳娘子雖然惱薛盈在李嘉那裏搶了風頭,可是自己制作的洗手蟹導致李嘉鬧肚子,薛盈卻沒有趁機落井下石,她此刻也說不出是什麽心情,只冷冷道:“只靠橙子,怕是解不了螃蟹的寒涼吧。”

薛盈掃了她一眼,不慌不忙道:“我自有主張。”

王娘子一向崇拜薛盈的廚藝,忙道:“我去準備材料。”

“別忘了拿一些沙姜。”薛盈笑着提醒她。

王娘子詫異道:“沙姜是嶺南人才食用的,味道又重,薛娘子要它做什麽?”

Advertisement

薛盈十分篤定:“你只管拿來就是。”

不出片刻材料已經準備齊全。王娘子手巧,很快便切去橙子的頂蓋,挖出橙子內部的果肉和筋膜,橙甕便做好了。

緊接着,王娘子取來三只鮮活的螃蟹放入籠屜蒸熟。等到螃蟹不燙手時,薛盈和王娘子便坐下來一起拆蟹肉蟹黃。

螃蟹的鮮味飄到鼻子裏,王娘子看着那金黃半固态的蟹膏贊道:“這回的螃蟹真肥。”

薛盈也被那味道勾起了饞蟲,感慨道:“螃蟹是至味,其實清蒸的螃蟹也很好吃,只用姜醋去腥就夠了。”

二人說笑間,蟹膏和蟹肉已經拆好了,薛盈又加入少許甜酒、醋和橙汁,把這些材料一起放入橙甕中。

接下來,薛盈又将沙姜刮皮剁碎再研爛,擠出姜汁滴入橙甕中,又加了少量的姜蓉。

一切準備就緒後,王娘子便起鍋燒水,水開後将蓋好蓋的橙甕放入,只用了半炷香時間,蟹釀橙便做好了。

薛盈又準備了一碟加了鹽醋的醬料,便将蟹釀橙與其他小菜一起放入食盒中,交給李嘉房中的婢女送了過去。

一揭開食盒,螃蟹特有的香氣便撲面而來,還帶着橙子的鮮甜,李嘉見了喜道:“是蟹釀橙,我有好久沒吃了。”

月華忙将這道菜端到她面前,李嘉舀了一勺蟹肉放在口中,發現除了蟹肉的鮮美和橙子的清香外,還有明顯的麻涼口感,吃上去鮮腴又爽口,她一連要了幾勺才停下來問:“這蟹釀橙裏又加了什麽材料,吃上去同平常的大不一樣呢。”

月華愣了愣道:“婢子也不清楚,想來無非是蔥姜一類的的材料吧。”

李嘉搖頭道:“你不懂,把薛娘子叫來,我要親自問她。”

薛盈來到李嘉房中,李嘉提出自己的疑問,薛盈笑着解釋道:“我在蟹釀橙裏特地加了沙姜,此物能行氣溫中,消食止痛,可以和橙子一起化解螃蟹的寒涼。”

李嘉好奇道:“沙姜是什麽,我怎麽以前從未吃過?”

“沙姜是嶺南人的叫法,我們北方叫做三柰。它的肉比生姜白而脆,帶有濃郁的樟木香和明顯的麻涼口感,可以去腥,和螃蟹很配,只是不能多放,否則味道有些沖。”

李嘉不由贊道:“薛娘子真是見多識廣。以後我房裏的飲食就交給薛娘子負責了。”

薛盈一愣,自己是負責太夫人的飲食的,向來李嘉的飲食都是由陳娘子負責,若全部交給自己,不但忙不過來,而且陳娘子會越發不平了。

薛盈思量一陣勸道:“陳娘子是府中的老人了,廚藝一向很好,若貿然更換怕是不妥當。不如這樣,小娘子的飲食還是陳娘子負責,若另外想吃什麽,随時派人傳喚我做就好了。”

李嘉也只得罷了,忽又向薛盈眨眼笑道:“薛娘子,你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若是有人欺負了你,可以悄悄地告訴我,我一定替你主持公道。”

薛盈忙應允下來,心想:李嘉雖然單純,可并不傻,畢竟出身世家,內宅那些陰私恐怕也稍有了解吧。

薛盈回到大廚房,也到了用晚膳的時間。她笑着招呼衆人道:“太夫人和小娘子都用過膳了,我們也吃飯吧。”

衆人這才在桌前坐下來,做蟹釀橙的材料還剩了些,薛盈把它放在碟子裏笑道:“大家也嘗一嘗,螃蟹很是下飯呢。”

王娘子第一個夾起一筷蟹肉品嘗,稱贊道:“真好吃,薛娘子在蟹肉裏加上沙姜真是神來之筆,既沒有掩蓋蟹的鹹鮮,又融入了沙姜的香辣,還化解了蟹的寒涼,可謂一舉三得了。”

王娘子的一番話引得大家都好奇起來,紛紛把筷子伸向那盤蟹肉,也都稱贊薛盈的廚藝。唯有陳娘子遲遲不肯動筷子。

薛盈決定主動打破這個尴尬,笑問:“陳娘子是沒有胃口嗎,這盤黃芽菜很是清爽,你嘗嘗看?”

陳娘子冷笑:“薛娘子收買人心的手段,我可瞧不上。”

“哦。”薛盈本是暴脾氣,只是初來乍到一直收斂着罷了,既然陳娘子冥頑不靈,她也不必再忍讓,反問道:“把別人的善意當做別有用心,這就是陳娘子為人處世之道?”

王娘子看她二人頗有些劍拔弩張的樣子,忙勸道:“閑話不說,今天的菜肴很豐盛,我們趕緊吃飯。”

薛盈卻不打算就此收手,索性提高了聲音道:“我這人是直性子,今天大廚房的娘子都在這裏,索性把話說明白了。我入府以來一直與大家和睦相處,并不曾得罪了陳娘子,陳娘子卻處處針對我,無非是嫉恨我搶了你的位置而已。我做掌廚憑的是本事,陳娘子若不服氣,不妨和我比試比試。”

陳娘子眉頭一挑道:“比就比,我在大廚房當差十年了,不信比不過你一個小娘子。”

薛盈忽得笑了:“好,陳娘子果然是敞亮人,咱們醜話說在前面,若這次我勝了,今後在大廚房,你需聽從我的調配。反之亦然。”

“好,薛娘子別後悔就行。”陳娘子毫不猶豫答應下來。

薛盈沉聲道:“我一向言出必踐。今天晚了,明日中午我們再比。為了公平起見,我們做同一樣菜,大廚房的各位娘子就是裁判。”

在座的各位娘子年輕好事,聽到陳娘子和薛盈要比試廚藝,也都紛紛表示贊成。陳娘子又問:“那我們做什麽菜?”

薛盈篤定笑道:“陳娘子決定就好。”

“川炒雞如何?”

薛盈愣了一下,王娘子以為她要反悔,誰知她很快回過神來道:“好。”

吃完晚飯後,薛盈回到自己房中正準備休息,王娘子卻來找她了。

王娘子開門見山道:“薛娘子何必要跟陳娘子比試,橫豎您是太夫人親自定下的掌廚,她縱是不服從調配,打發她去做一些無關緊要的事就好了。”

薛盈知道她是好意,笑笑道:“我自有主張,一來對自己的廚藝有信心,二來陳娘子廚藝不錯,即使對我有不滿,也都擺着明面上,不會背地裏搞鬼。想要這樣的人心服口服,只需在實力上勝過她就行。”

王娘子還是不放心:“這也罷了,只是陳娘子是眉州人,最擅長做川飯,薛娘子此次恐怕沒有勝算。”

“眉州、川炒雞。”薛盈有剎那的失神,她忽然想起兒時落魄的日子。

薛盈亦是蜀人,祖籍益州。薛盈母親早亡,從記事起,她便跟着父親颠沛流離,八歲到十歲那段時光,一直是在眉州舅舅家度過的。

據爹爹告訴她,薛家祖上行商,到祖父這一代,因經營不善,從小康之家陷入困頓。到爹爹這一代,便只有靠變賣家産勉強度日了。

後來爹爹實在走投無路,只好去眉州投靠內弟。此時母親早已去世,舅母為人潑辣厲害,舅舅又為人懦弱,他們在眉州的境遇可想而知。幸而爹爹寫得一筆好字,又善圖畫,父女二人靠賣字為生,才不至于太遭人白眼。

兒時的很多記憶都模糊了,可有一件事卻見她心頭打上了烙印。

作者有話要說:  寫完這一章,我忍不住點了辣子雞的外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