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嘉寧十一年秋十月,因入夏以來雨水稀少,汴河淤堵嚴重。汴京有惠民、金水、五丈、汴水,唯有汴水橫亘中國,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盡南海,天下大半的財賦、百貨都是通過汴水運到汴京的,可以說汴京城內百萬人口都仰賴這一渠水。

所以皇帝對此次汴水淤堵十分重視,下旨發京畿輔郡三十餘縣民夫清淤,李維既然權知開封府,對此次工程自然責無旁貸,他已經連續幾天親臨清淤現場督導了。

太夫人擔心兒子吃不好,薛盈每天要給李維準備攜帶的餐食。今日她做的是肉瓜齑。肉瓜齑本是道路菜,密封入壇後,可以久存不敗。滋味鹹鮮,與稻米飯是絕配。

薛盈将雞脯肉切成絲兒,清水沖洗後撈出瀝幹,放入蛋清、生粉調制的糊中,起鍋加入菜籽油炒熟後盛出。

接下來将醬瓜洗淨,與筍幹、蝦米、分別也切成絲,鍋內下香油,放入蔥姜,先炸一下煸出香味,随後下入醬瓜、冬筍、蝦米和炒熟的雞絲,出鍋前剛入适量的胡椒粉、鹽,再勾少許芡,肉瓜齑便做好了。

陳娘子笑問:“飯菜是有了,但我們做什麽羹呢?”

薛盈沉吟片刻道:“如今天氣越來越冷,阿郎又長期在外走動,不如我們做金絲肚羹吧,暖胃又驅寒。”

“好。”豬肚最怕有異味,陳娘子用鹽堿反複搓洗幹淨,又用清水仔細清洗,入鍋煮熟後,立刀切成細絲,再在沸水中汆一下撈出。同時将生姜切絲、芫荽切斷備用。

那一廂薛盈已經起鍋燒旺火,加入适量的豬骨湯,然後下肚絲、姜絲、醬油、鹽、胡椒粉和黃酒。等湯沸後,用醋兌生粉勾流水芡,再淋上香油,金絲肚羹便做好了。

為了防止時間長了芫荽變色,薛盈将它另裝在小碟子裏,李維喝羹的時候自己放就行。

這時鄭良恰巧過來取餐了,他這幾天一直貼身服侍李維,來回奔波也十分辛苦。薛盈笑對他道:“今天的菜我做得多,您也一塊兒吃好了。”

李維正在城郊與都水監賀冰商議汴河疏浚的事。賀冰沉吟道:“汴河船只重載吃水四尺,是以國朝初期規定汴水深度必須在六尺以上。而現在入京河水的深度只有二尺,部分淤堵嚴重的地方連二尺都不到,船只根本無法行進啊。”

李維皺眉道:“我記得先帝時,汴水是兩年一疏浚,看目前這形勢,兩年一浚是不行了。回頭我奏請陛下,還是一年一疏浚吧。”

“學士說的是。”賀冰随口應道:“不過疏浚固然必要,但解不了一時之急,還是要尋找水源洩水,雙管齊下才會管用。”

李維眼睛一亮:“說的是,京師內外有八大水口,若能洩水入汴,自然能省不少事,只是要小心疏導,切勿令河水決堤。”

賀冰嘆息一聲道:“其實先帝時,翰林學士承旨張紹提議導洛水入汴河,這是治标之法,能夠有效清理泥沙,實乃一本萬利,只可惜……”

Advertisement

李維亦沉默了,他一向仰慕張紹的風骨,可惜先帝去世後不久,張紹亦故去。因今上年幼,太皇太後垂簾,舊黨重新得勢,而導洛入汴一事亦再無人提起。

正在這時,鄭良提了一個湯茶盒子走過來,李維的心情才沒那麽沉重了,他知道自己的午飯到了。

掀開食盒一看,原來今日的菜肴是肉瓜齑,自己很久沒吃過這道菜了。雞肉純白、蝦米淡紅、蔥絲嫩黃、醬瓜晶瑩,看上去就非常有食欲,李維招呼賀冰道:“安道還沒來得及用午餐吧,不如一起吃?”

賀冰一大早起來跟着李維一起巡查地勢,早就饑腸辘辘,當下也不推辭,拿出自己攜帶的胡餅笑道:“如此便叨擾學士了。”

那肉瓜齑剛一入口便有鮮味襲來,雞絲爽滑肉嫩,蝦米幹鮮提味,醬瓜清脆解膩,最妙的是筍幹,特別有嚼勁,由于充分吸收了蝦米和雞肉的鮮味,變得甘美異常,每一口都是無上的享受。

賀冰不由贊道:“這肉瓜齑做得真好,色澤淡雅,味道沖和,與豐樂樓的瓜齑相比也毫不遜色。”

李維笑了笑,打開另一個食盒,裏面盛着滿滿的香米飯,薛盈特地将肉瓜齑做的味重了一點,配米飯吃正合适。

不知不覺間,半盒肉瓜齑已經吃完了,李維覺得有些口渴,便打開了另一個食盒,原來是金絲肚羹。李維口味輕淡,平時吃飯不喜多放香油,可今天又累又餓,那股香味混着水氣鑽入鼻孔,他肚中的饞蟲又被勾了起來。

薛盈貼心地把芫荽放在一旁的小碟裏,李維随口問賀冰:“安道吃不吃芫荽?”

賀冰随即道:“芫荽當然要放,這是提味增鮮的。”

李維将芫荽灑入湯中,青碧的芫荽配上金色的肚絲,看上去更加誘人了。

賀冰此時也顧不上客氣,忙舀了一勺羹送入口中,因為保溫得當,那羹入口還很燙,是自己期待的又酸又辣的味道,當真刺激又爽口,還帶着豬骨湯特有的醇鮮。肚絲軟韌彈牙,卻沒有一點腥氣。他沿着汴河了大半天,秋風吹到身上,四肢都凍麻了,喝了幾口金絲肚羹後,腸胃漸漸暖了起來,手腳也沒那麽冰涼了。

那一廂李維也一言不發默默喝羹,漸漸地,他額頭冒出了細汗。

鄭良其實也很餓了,但只能侍立在一旁看着他們吃。薛盈說今日菜做的比較多,足夠自己吃的,可是看阿郎和賀冰這風卷殘雲的架勢,自己怕是要挨餓了。

果然沒過多久,二人便将提盒內的食物吃完了,鄭良內心發出一聲嘆息,默默上前收拾好餐具。

正在這時,江芷蘭居然帶着一衆侍從來了。

李維微感詫異:“江娘子來此何事?”

江芷蘭一面将手中食盒遞給鄭良,一面笑道:“今日去給姑母請安。姑母說表哥已經連續幾日吃住在府衙沒回來了,心裏實在挂念,怕外面吃不好休息不好。我正好下廚做了些羊肉饅頭,十月的羊肉最是肥美,表哥嘗嘗吧。”

李維聽她提到母親,正色道:“勞煩江娘子替我轉禀母親,我在外一切都好,等這幾天忙完疏浚的事就回去。剛才已經用過午飯了,倒是要辜負江娘子的美意了。”

江芷蘭忙道:“表哥吃的是外面店鋪賣的餐食吧,那些菜肴畢竟不如自己做的幹淨。我的廚藝雖然一般,但這饅頭好歹還算精致用心,表哥不是一向不喜歡坊間的吃食嗎?”

李維淡淡一笑道:“不是外面買的,是我讓府上廚娘做的。”

原來是薛盈,江芷蘭的臉色微微沉了下來,一時不知該說什麽才好。

鄭良見這情形尴尬,忙笑着解圍道:“江娘子也是一片好心,要不阿郎稍微嘗一點?”

李維的眉頭不易覺察地皺了皺,勉強拿來一個饅頭嘗了嘗。恩,皮有點厚,羊肉固然肥美,可肉多蔥少,蔥香味明顯不足,他記得薛盈做羊肉饅頭,除了放大量的蔥白外,還往餡裏打川椒水,所以味道鮮而不膩。李維對自己冒出的想法表示詫異,原本一向對飲食無所用心,從什麽時候起變得越來越挑剔了?

李維吃了一個羊肉饅頭,便再也吃不下去了,為了敷衍江芷蘭的面子,他注意到一直沒來得及吃飯的鄭良,随口道:“你還沒吃飯吧,江娘子做的羊肉饅頭味道不錯,這剩下的你拿去吃吧。”

鄭良退而求其次,倒也十分願意,只是江芷蘭的臉色就不那麽好看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小聲地說,下本開《玉人來》,戳專欄可見,求個收藏呀。^_^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