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李維聽從賀冰的建議,導惠民、金水、五丈河水入汴河後,汴河的水位明顯上漲,已經可以正常行船了。可今年秋天的天氣彷佛和人開玩笑一般,久旱之後又連日暴雨,開封府下轄的陳留、雍丘、考城各縣汴河水位暴漲,眼看就要決堤了。

在這種情勢下,李維與都水監賀冰臨危受命,親赴雍丘巡查。太夫人見李維身邊只有鄭良随行服侍,實在放心不下。論起照顧人,還是女郎最細心妥帖。只是兒子那個古怪性子,身邊一個侍女也沒有,一時實在難尋合适的人。

這天晚上薛盈來送晚飯,太夫人看到她眼前一亮,笑問道:“薛娘子,大哥明日就起身前往雍丘了,只是鄭良一人怕是照顧不過來,你願不願意跟着一起去,大哥兒一路上飲食起居有你照顧,我也就放心了。”

薛盈還未來得及答話,李維便咳嗦一聲道:“娘娘,兒子是要出去公幹,帶一個廚娘去,別人看到會說閑話的。”

太夫人大不以為然:“只說薛娘子是婢女不就好了,倒也不用她給你準備什麽山珍海味,你總是忙起來連飯也顧不上吃。有薛娘子随時提醒着,我也能安心。”

聽太夫人這麽一說,薛盈也覺得很有必要,忙爽快應道:“太夫人放心,婢子願意随行。別的不敢保證,但有婢子在,阿郎總可以吃得舒服一些。”

李維凝視她片刻道:“此事不是兒戲。這一路難免周折,你可要想清楚了。”

薛盈笑了:“自然想清楚了。婢子從小便跟着家父四處奔波,吃點苦根本不在話下。”

太夫人見狀很欣慰,笑道:“那你們趕緊回去收拾行李,也早點休息,明天一早就要出發呢。”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薛盈便起身了。開封府幾十名衙役早早在李府門前李維自騎一匹坐馬,外備一匹走騾,與賀冰約好在東水門彙合。

薛盈坐在随行馬車上,因很久沒出遠門,難免有幾分新鮮。只是出了汴京向東,綿綿秋雨又下了起來,雖不怎樣大,但那一條條的雨線被風吹過由空中斜垂下來,始終也不曾間斷。地面像上了油一般,變得又滑又軟。衆衙役只好在馬蹄上套上稻草,方可以慢慢行進。

就這樣行至傍晚,眼看到陳留縣內,卻見前頭路上一乘飛騎打馬而來,一名衙役翻身下馬禀告道:“學士,前頭三岔口因汴河漲水沖塌了石橋,咱們的人馬過不去。屬下特來請您示下。”

李維的眉峰向上一挑,透出一絲冷峻:“三岔口是通往雍丘的必經之路,想繞是繞不開的,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這還用請示?”

“是。”那名衙役額頭冒出冷汗,猶豫片刻道:“屬下知道學士要趕時間。可是剛才去河邊看了,河水實是漲得太猛,如若搭橋,恐怕需要時間。”

賀冰在一旁道:“學士放心,卑職跟他們一去看看,總會找到辦法的。”

李維看了看越來越陰沉的天氣,像是還一場暴雨要降臨,拱手道:“拜托安道了,明日一早,我們無論如何要動身趕往雍丘。”

Advertisement

天很快便黑了下來,這地方前不着村後不着店,大隊人馬如何安置也是個問題,李維下馬握鞭只是沉吟,卻見鄭良急匆匆趕來道:“阿郎莫急,小的打聽到這裏向東走二裏地便是三裏堡,堡東頭有一破廢的關帝廟,地方很大。咱們統共百十號人,在那裏将就一宿,總是沒有問題的。”

“好。”李維難得露出一絲笑容:“我們就在那廟裏歇一晚,你帶人去準備吧。”

于是衆人向東行至三裏堡,果然見到一座年久失修的關帝廟,前後三進院落,幾十間廟房早已破敗不堪,到處都在漏雨,但好歹也能找到幹燥可以歇息的地方。

衆人趕了一天的路,連飯都顧不上吃,早已是饑腸辘辘。一些衙役餓極了,便拿出随身攜帶的幹糧啃。鄭良去堡中百姓家裏借了火種和木柴,打算生火熬一鍋熱粥。

李維擺擺手道:“不必麻煩了,我們随身帶着幹糧,燒一鍋開水就可以。”

薛盈忙道:“天這麽冷,光啃幹糧容易傷胃。大家勞累一天了,喝口熱粥最是暖心暖胃了。”

薛盈剛說完這話,一股寒風夾雜着凍雨撲面而來,薛盈衣服單薄,當即就打了個寒顫,李維也不再堅持,皺眉道:“也好,只是要快一些,大家吃完飯要早些休息。”

李維一行人随身只帶了一些大米和腌菜,鄭良又從百姓家中買來一顆白菜和幾顆蔓菁蘿蔔,這就是今晚做飯所有的材料了。薛盈略一思索,打算做自己兒時常喝的東坡羹。

做東坡羹不需要肉,薛盈将白菜、蔓菁、蘿蔔洗淨切成碎末備用。又在煮羹的大鍋邊沿抹上少許菜籽油,鍋中加水燒沸後,便下入蔬菜末,米粒和少許姜絲,等到蔬菜煮熟,薛盈又将鍋蓋裏側抹上菜籽油緊緊扣在鍋中。

此時人手少,鄭良也在一旁幫忙,他好奇問道:“薛娘子在鍋邊和鍋蓋上抹油,這是什麽道理?”

薛盈一邊看着火,一面笑道:“米菜同煮,本就容易沸溢,現在鍋邊有油,鍋蓋上也有油,沸沫遇油則止,可以有效防止沸溢。這樣米就能很快煮熟了。”

鄭良佩服地點點頭:“原來煮羹也有這麽大學問,還是薛娘子懂得多。”

過了一會兒,一大鍋東坡羹便煮熟了,臨出鍋前,薛盈又往粥裏灑了一些芝麻鹽,給菜羹增加一些鹹味。十幾口人一鍋羹明顯不夠喝,薛盈馬不停蹄又煮了一鍋,等忙完這一切,早已累得滿頭大汗,倒也不覺得冷了。

老實說,這東坡羹與薛盈在李府做的衆多菜肴相比,未見得多出色,但大家在雨中走了一天,眼下又累又餓,一碗熱騰騰的菜羹下肚,四髒六腑都暖和起來。米熬得很爛,一口喝下濃濃的米香萦繞在舌尖,這對于饑餓的人來說是無上恩物。青菜切得很碎,不用怎麽咀嚼便順順當當地滑入腹中。最後加入芝麻鹽更是點睛之筆,讓原本寡淡的菜粥變得鹹香可口,格外有滋味。

不出片刻時間,衆人便将碗裏的粥都喝完了,都覺得有些意猶未盡,紛紛對薛盈另眼相看。原本覺得李維出行帶着薛盈這樣一個弱女子,實在是累贅不方便,沒想到她廚藝非凡,有化腐朽為神奇的本領。如此看來,這一路的吃食是不用發愁了。

因薛盈是一行人中唯一的女子,所以單獨分配了一間配殿,她在殿中找一塊較為幹燥的地方墊上稻草,打算躺下來小寐片刻。可這間屋子實在破敗,秋風陣陣送到耳邊,間或有點點細雨飄過來,薛盈覺得四肢都快凍麻木了,實在無法入眠。便起身來到屋檐下,點燃一小堆柴火來取暖。

沒過多久,一個高颀的身影映入眼簾,原來李維也沒睡着出來了。他沉聲問:“這麽晚了,你怎麽還不睡?”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這篇文就要入V了,感謝小可愛們一直以來的關注支持。時間過得真快,我來晉江寫文已經多半年了。自己的初衷是什麽呢,大概是源于少年時代的一個夢想,要給自己喜歡的歷史人物寫一部小說吧,所以便有了《穿到北宋變法那些年》,毫無疑問,它是我付出心血最多的一部作品,光史料就查了半年,可它并不是一部合格的網文。

完結了兩部小說,我慢慢意識到:好的網文應該致力于講好一個故事,人設、情節、節奏都很重要。作者可以夾帶私設,也可以融入情懷,可是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講好故事的的基礎上。用這個标準來看,我的大姑娘無疑是不合格的。

直到今天,我依然是晉江的一名撲街作者,但我願意一點一點付出努力,吸引讀者來看自己編織的故事。

再次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不離不棄。

順便再推一下自己的預收文:《玉人來(重生)》,文案如下:

上一世,謝瑤嫁與權傾一時的大司馬庾峻,受盡榮寵。誰知一朝城破,她被罵為禍水,庾峻狠下心來逼她投缳自盡。

這一世,謝瑤只有三個心願:

心願一:不再與庾峻有半點糾葛。

庾峻:我錯了,重來一世我改還不成嘛?

心願二:和白月光蕭誠談情說愛。

蕭誠:其實我一直想對你說,你是我黑暗中的一線光。

心願三:好好活着,避免國破家亡的慘劇

扮豬吃老虎的會稽王桓珪:你只要抱緊我這條大腿就行。

桓珪見謝瑤對世人眼中美姿儀的蕭誠一臉花癡,發出一聲冷笑:謝三娘就這麽看重男人的皮囊?

謝瑤看見桓珪陰冷的目光心中一凜:也沒有,其實妾更看中男人的內涵。

桓珪随即摘掉頭上的漆紗籠冠科頭而坐:我就是以內涵取勝的,你看我還有機會嗎?

閱讀指南:1.架空魏晉,勿考據。2.作者魏晉美男控,男人戲份較多,蘇爽文,結局He。

第25、26、27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