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濁酒敬來路

皇上開口說完,顧景願便是一驚。

“陛下?”

桃花眼都瞪得渾圓,裏面寫滿了震驚和不确定。

龍彥昭很滿意地從對方的眼眸中看見了自己,大手撫過顧景願的腰:“怎麽這般驚訝?阿願……你該知道,朕是時刻都在考慮着你的。”

以往程陰灼若是有個什麽風吹草動,顧景願的日子也會變得難過,至少會遭到兩句冷嘲熱諷。

這一點龍彥昭心裏清楚。

不管怎麽說,他從未将顧景願視作替身,也更不喜歡旁人将他們二人進行比對。

而如何止住這悠悠衆口?

只有等解決了顧源進,阿願再也不用回那個攝政王府受氣了以後,他讓顧景願堂堂正正地出現在他身邊,給他個名分。

“臣知道。”顧景願說。

說話的時候他視線下移,改為垂眼兒看着地面。

顧景願的聲音很低。

“可臣也說過,臣都是自願的。關于我的任何事……陛下都不必放在心上。”

他這樣低着頭,眉骨上的疤痕就越發明目張膽,直接闖進了龍彥昭的視野裏。

年輕的天子不由嘆了聲氣。

當初阿啓為他擋了一刀,在眉骨上留了疤,從此以後那疤便刻在了他心上。

Advertisement

他欠阿啓的,他還不了。

就正如如今他欠顧景願的一樣。

手指下意識地又撫上那道疤,龍彥昭堅持說:“阿願是自願的,朕也是。”

收了嘆息的表情,九五之尊又自嘲地笑了一下,不禁覺得自己現在考慮的有點太早了。

環抱着顧景願的那只手一個用力,有些粗暴地将人拉扯進懷裏,龍彥昭朗笑出聲。

“總之事成以後,阿願要什麽朕都會答應你。”

顧景願半坐在他懷裏,并不說話,只是擡頭望着他。

那雙本就代表着多情的桃花眼裏面正泛濫着一汪春水,盈盈滿滿的滿是渴望。

此時顧大人的眼神與他正經時清冷的目光截然不同,現在的這雙眼睛,會讓人想起顧大人在床上的時候……

龍彥昭最受不了他這樣。

但好歹談的也是對于顧景願來說的正經事,瑜文帝堅持說:“是真的,除了做皇後……想做皇後也不是不能考慮,朕為你改個祖制便是……”

皇上徹底說不下去,深邃的眼眸盯着顧景願,将人扶正了些:“怎麽突然發.浪?想要了?”

顧景願仍舊不說話。

九五之尊深吸口氣。

顧景願雖然喜歡被他弄,但也少有這樣熱情主動的時候。

龍彥昭覺得新鮮,後面的話全忘了,只一門心思地感受熱情的顧景願。

過了很久很久。

他環住對方,低笑着,用沙啞的聲音問他:“顧大人今日這般熱情,莫不是被朕給感動了?”

可惜顧大人已經累得睡了過去,依舊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後來龍彥昭又提了一回這事,不知怎麽又被顧景願給岔開了。

他也就沒再提過。

心意傳達了出去便好。

他早就說過,無論對方選擇在朝還是入宮,他都沒意見。

都依着顧景願。

過了十一月,皇宮裏頭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因為再過半月便是太後的壽辰。

太後先前提過要龍彥昭提前接昊王回宮之事,皇上雖答應下來,但也沒有盡心去辦。這般拖着,昊王沒接回宮來,倒是把燕王和永欣郡主給迎回了宮中。

燕王是先帝的胞弟,也就是龍彥昭的皇叔。

他正擔任惠州都督,按照朝制,如今正該是他回京述職之時。

至于永欣郡主則是燕王的掌上明珠。

燕王回京正趕上太後壽辰,還可以順帶在京師過個年,這樣的行程可比在惠州有趣多了,不少人吵着要跟來。

但自郡主十來歲時起,燕王每次回京都再沒帶過其他子女,只将她一人帶在身邊,可見其對這位郡主的寵愛程度。

郡主年十七尚未婚婚嫁,從小便在軍中長大,性格火熱潑賴,相貌也是俏皮可愛的類型。

回京這日她便是梳了兩根整齊的麻花辮,只用兩條紅絲帶紮了,沒有多餘佩飾。

身上穿了一身騎馬裝,外披火紅色狐貍毛披風,端坐在駿馬之上,于寒風中昂然挺立,富有朝氣,蓬勃好似新輝,遠遠看着就是一團紅紅火火的小辣椒。

連出來相迎的官員都忍不住贊道:“幾年未見,永欣郡主竟出落得越發标致了。”

只是有人贊揚,也有人看不慣。

“郡主今年也十七了吧,怎地還未給她選個婆家?”

“燕王最寵的就是這位郡主,自然要為她找一位好夫婿。再出就以這位郡主的脾氣,一般人估計她也瞧不上吧。”

“燕王也是心寬,任由女兒整日在軍中與士兵們混跡,到了年紀也不尋覓婆家,這以後怎麽嫁的出去……”

燕王畢竟是皇上的皇叔,身份尊貴,他歸京自然要有文武百官出來相迎。

就連龍彥昭也親自來到了皇城外面迎接。

龍彥昭自幼不在皇宮,與這位皇叔的關系自然不親密。

但即便如此,燕王卻是謹遵先帝遺诏、力保皇上的那一派,當初龍彥昭順利親政,他這位皇叔也是功不可沒。

這等夾道相迎的禮遇和排面也是該有的。

燕王一行人浩浩蕩蕩地緩緩靠近,待行至禦前,他與永欣郡主齊齊下馬對皇上行禮,龍彥昭亦是忙扶燕王和自己的堂妹起身,又說了兩句體己的話。

“天寒地凍,皇叔,咱們進宮裏敘話。”說着,皇上便做了個請的手勢。

燕王沒有什麽異議,反觀是剛剛備受矚目的永欣郡主,卻一抖披風,方向一轉,徑直向百官所站的行列裏走去。

她這一動作的确是出其不意。

衆人始料未及,就只見一身火紅色飒爽熾烈的郡主殿下,直直地走到了……

小顧大人的面前。

不光是走,她還特別親切地叫:“景願哥哥!”

……

…………

呼嘯的北風中,滿朝文武都陷入詭異的沉默中,周圍萬籁寂靜。

顧景願今日并非伴駕而行,此時按照官階站位,他與龍彥昭之間的距離有些遠。

他所站位置亦不突出,只是或許他眉目清朗、風華絕代,即便很低調地站在那裏,還是第一眼便被永欣郡主給看見了。

伴随着少女這一聲銀鈴般清脆的嗓音響起,本來已經半回身的龍彥昭動作一頓,旁邊的燕王更是倏地皺眉,一臉的嚴肅。

那邊廂,顧景願也沒想到永欣郡主會直接越過衆人跑來跟他打招呼。

他雖不将規矩禮制放在心上,也不在意旁人怎麽看待他。

但好歹還要為郡主的聲名考慮。

是以顧景願落落大方地向郡主行了個禮,再直起腰身之時,他目不斜視,看永欣郡主的目光既正經坦蕩,裏面又包含了幾分提醒的意思。

但永欣郡主卻是個更不在乎他人目光之人。

她直接忽視掉了顧景願看她的意思,恨不得挎着他的胳膊,直接撲倒在他身上,與他親近。

然而……

“胡鬧!”

還是燕王最先反應過來,折返過來将自己的愛女扯開,“永欣!快過來!你越來越放肆了!”

永欣郡主被她父王扯着,依舊是笑。

她也不掙紮,只是一步三回頭地看,看着身形挺拔如松竹一般的顧景願。

待父女二人重新回到皇上面前,龍彥昭表情諱莫如深,早已沒有了方才的笑意。

他居高臨下地看着永欣郡主。

面色深沉如海,表情似笑非笑。

瑜文帝詢問:“怎麽?永欣與顧大人相識?”

“……嗨。”燕王在一旁解釋,“還是上一回小女陪臣回京的時候,她一時貪玩差點落入荷花池中,是顧大人出手搭救。這不就記住這份恩了嗎?總想着要報答顧大人的。”

燕王也是武人出身,聲音本就震如洪鐘,他又刻意提高了嗓門,這話說出來便很是嘹亮。

他如此這般,也是為了永欣的名節考慮。

要不然一個女孩子家家的,當着這麽多人的面直接去跟一個侍郎打招呼,還叫得如此熱切……

這傳出去該叫人怎麽說!

如今與救命恩情搭上了邊兒,那份熱切在天下人面前便成了名正言順,不僅不會多想,反而還會覺得他燕王的女兒重感情,知恩圖報。

當然,差點落入荷花池被小顧大人搭救這事也是真的。

只是那時候永欣便已經精通武藝,她是腳滑踩空之前得了顧大人的提醒,因此先一步反應過來淩空而起,才沒有落入水中,四舍五入也算是顧大人的功勞。

更何況永欣也确實是從那次之後将人放在心上,念念不忘的……

燕王嗔怪地看了自己女兒一眼,永欣卻還嘻嘻笑着,不以為意。

她解釋:“我是方才見到了顧大人,一時難耐有些沖動,皇上恕罪。”

龍彥昭劍眉輕挑,凝視永欣的眼眸中多了幾分打量。

但終究,九五之尊也還是什麽都沒說,只是一拂衣袖,對燕王道:“皇叔請。”

給燕王的接風宴設在了後花園中,考慮到燕王一行人一路風塵仆仆,這會兒最需要的便是休息,這場接風宴并沒有持續多長時間。

到了傍晚宴飲結束,親自吩咐人将燕王等人安置妥當,龍彥昭便揪住卓陽青,要他去自己那裏喝茶,順便一起手談一局。

“陛下今天怎麽想起臣來了?”卓陽青問。

他不過是因着燕王與他爹關系親厚,便進宮拜見世伯順便蹭頓飯罷了,沒想到臨散場卻被皇上給瞧見了,還邀他過來下棋。

小侯爺對下棋沒什麽意見,只是不解地問:“怎麽不叫顧大人陪您呢?”

“要阿願陪朕下棋?”

腦中驟然想起一個場景,龍彥昭忍不住笑了出來。

顧大人的腦力本就遠勝常人,他與一般人下棋根本就感受不到什麽快樂。

遙想當初,龍彥昭跟他下棋的時候,還經常會贏。

還是後來偶有一局,終于讓他發現顧景願有在刻意讓子給自己的秘密……

龍彥昭當時也是少年心性,自然視這種“讓”為一種侮辱。

只是待他潛心研究過他們所下過的棋局,發覺顧大人為了不讓自己看出他讓了子,也可謂是絞盡了腦汁,殚精竭慮。

那時候龍彥昭便又不氣了。

畢竟,顧景願總是那般不動聲色地待他好。

都那麽小心翼翼了,自己又怎會怪他呢?

倒是那件事以後他了解到顧大人在與自己下棋時到底有多累多無聊,龍彥昭便很少叫他了。

反正自己平時很忙。

又沒有多麽喜歡下棋。

龍彥昭随意說:“燕王回京,外加上快到了母後壽辰,禮部有得忙,顧大人沒時間。”

說着,他兩根手指銜起一顆黑亮的棋子,置于棋盤上。

他倒是想找顧景願來陪他。

可無奈顧大人已經提前知會過他了。

好像是說今晚要跟宮裏的庫房總管确認一些事宜,忙不過來。

“啧啧。”

卓陽青拿起一枚棋子,視線在棋盤上來回掃着,說:“顧大人可真乖啊,這種細節也要報備嗎?”

“也不是什麽都報備。”龍彥昭挑了挑眉。

有時候會說,有時候也不說。

一般自己在忙的時候阿願就會去做他自己的事情去了。龍彥昭有時會顧不上那麽多,或許青年說了,他也沒有注意聽。

倒是每回等自己忙完了以後,顧景願都會等在書房或者寝宮中。

有時候會詢問他,有時候是叮囑他,緊接着便是漫長的陪伴……

的确是乖得不像話。

九五之尊臉上再次露出笑容。

他覺得阿願的好是卓陽青無法體會到的……當然除自己外誰都別想體會到,于是心中便隐隐有了些自豪感,想與小侯爺炫耀。

炫耀自然是不會真的炫耀出來,卻聽卓陽青又一改語氣,沉吟着說:“不過永欣郡主那邊……我聽說,她特別鐘意顧大人啊。”

“嗯?”

鋒利的眉梢再次上揚,龍彥昭:“聽誰說的?”

“……大家都這麽說?”

卓陽青:“今日郡主在皇城下面的表現您不也看見了嗎?……還有啊,燕王明知自己女兒對顧大人有所期盼,還帶她入京,莫不是要把顧大人帶回去做上門女婿?”

“臣在惠州那邊有些朋友,據說是連那邊民間都在傳……說郡主跟文曲星一文一武,極為般配,或許是天生一對……”

“胡說。”

驟然打斷他,龍彥昭的聲音有些冷厲。

“民間怎麽會傳這些東西?!”

“哈哈……“卓陽青幹笑了兩聲試圖緩和氣氛,解釋:“就是郡主性格豪爽潑辣,平易近人,在惠州的名聲極高。所以嘛……陛下您也知道,老百姓們閑的沒事兒,茶餘飯後的,都惦記着她的親事……”

龍彥昭聽後卻嗤道:“什麽上門女婿,那也要朕同意。”

他放下手中的棋子,拿過旁邊的茶杯喝了口茶。

有了個空檔,待冷靜下來再想一想,年輕的天子又不以為意地笑道:

“再說,或許永欣是對阿願有意……上一回她随皇叔進宮之時顧景願正好高中,那可是金榜題名的金科狀元,又是所有人公認的大才子、文曲星。風頭之盛,誰會不喜歡?永欣那丫頭會被迷了眼也不奇怪。但是麽……”

瑜文帝說到這裏,又露出了一絲微笑。

笑容裏還帶着一些抑制不住的洋洋自得。

有些好話不必親自說出口,但皇上的意思已經很明确了。

——就算郡主對顧大人有意又如何?

那也要顧大人同意跟她走才行。

龍彥昭重新落下一子,壓根兒不覺得會有那種情況發生,也就不再将這事放在心上。

他對卓陽青說:“不過你倒是提醒了朕,郡主的親事……朕身為她的堂哥也要跟着多上點心了。”

卓陽青:“……”

不,他本意并不是這個……

待一盤棋下了一半,二人正鬥得酣暢之時,龍彥昭又驟然聽聞外面響起一陣吵鬧聲。

他耳力不錯,或許那聲音是自很遠的地方傳來,但還是被他聽到了。

“什麽事兒?”皇上不耐煩地喊洪泰全。

“這麽晚了吵吵鬧鬧,成何體統!”

“皇上恕罪!”

洪公公今夜不當差,是他手底下的小太監進來回報的。

面龐生嫩的小太監單是見了龍彥昭都忍不住兩股戰戰,這會兒生怕自己做錯事似的,直接跪在地上,埋頭啓禀道:“是董公子……求着要見您。”

“誰?”龍彥昭稍稍歪頭想了下。

對面兒小侯爺聞言提醒他:“董公子,就是那個……咳咳,攝政王送進宮的那個!”

“他要見朕做什麽?”

沒想起那人的臉,龍彥昭倒是想起他上回“欺負”顧景願的事情了,不禁撩起眼皮,“上回還沒挨夠板子?不見!”

“是……不是……皇上恕罪!”小太監瑟瑟發抖,語氣聽起來都快被吓哭了。

以前他也在禦前伺候過,還從未這般害怕過。

主要是這次遇上的事情實在是……棘手得很!

搞不好,所有人都要掉腦袋!

小太監完全不知道該怎麽辦,又不敢欺君,只能語無倫次地說:“董公子說要見您……是說他看見顧大人這會兒正跟郡主在……在禦花園裏……單獨、單獨……”

“嘩啦”一下,龍彥昭面前的旗盒被他一個不慎,全部打翻在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