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迎戰

一時間鑼鼓震響, 城外殺聲一片。

明王大軍現在盤踞在木城,又不斷地在攻打理城。熙寧原意是自己先率軍前來打探情況,等到白天後續軍隊跟來之後再支援理城。

熙寧攀上城池, 俯視城外,莫非是理城已經被他攻占了麽?

想到此處, 熙寧心中一陣難受,肚子裏洶湧, 彎下腰很想吐,站在熙寧邊上的宋衍急忙去扶。

行軍路上颠簸,熙寧心急如焚自然是沒有吃過什麽東西, 如今也只是幹嘔。

“殿下!”宋衍情急之下竟然顧不上禮數, 大喊道:“來人!扶殿下去休息!”

這一聲淹沒在了震天的鑼鼓聲中。

宋衍看到了熙寧眼中的淚光,松開了熙寧的手臂。

熙寧重新站起,揮了揮手, 笑着說道:“無妨。”

“依臣之見, 殿下可去休息片刻。”宋衍話中冷靜, 似是胸有成竹。

熙寧原本擔心的是明王軍大舉進攻,城內無兵可守,可就在剛剛思索之後才發覺了其中不對之處。

“何出此言?”熙寧試探道。

“以明王路數該是直接攻城才是,可事到如今也只是擂鼓吹號。臣猜想, 該是故意做出了這番場面恐吓永城百姓, 抑或是知道了朝廷來了人過來前來試探。”宋衍斂神, 繼續說道:“若當真是這樣,理城應該還未被攻下……但是快了。”

熙寧自覺自己從未小瞧過宋衍,甚至是覺得這人該是無所不能的。一介書生,兵臨城下,依舊臨危不懼, 還能有這樣的觀察力。

熙寧還想說些什麽,這時永城的知縣卻爬上了城牆,又是哭爹又是喊娘的,扒拉了兩個人人的腿,哭道:“這可如何是好啊!殿下吶,您可得救我們吶!”

孔修有一腔子做好官的心,卻未想到剛剛上任便出了這檔子事,又是知縣,跟着朝廷又怕明王勢頭大,投誠明王又怕到時候平叛了朝廷治罪。

Advertisement

原先他是不知道的,乃是師爺和他交代了幾道才知道來者是大長公主,那時候熙寧還是長公主,朝中無将北元騷擾便是她挂帥出的征,又是皇親國戚。孔修如今是抓到了救命的稻草。

熙寧好歹也是真正上過戰場的人,如今情形更是比之前好上百倍,只蹲下安慰孔修,“莫怕,這只是一個虛晃子。”

城外熙熙攘攘振聲一片,城內卻是安安靜靜。

正如熙寧所料,這只是一次試探,可她還有事沒有意料到。

一個背着弓箭的小兵走進了軍帳中,手上還捏着紙筆,上面隐隐約約畫着人像。

帳中高臺上坐着一位男子,身穿盔甲,眉眼冷峻,在接過那張肖像之後笑了笑。

熙寧已經确定了對面只是試探情況,便沒有像開始那般焦急,為了以防萬一還是站在城牆上面親自督軍,拍了小兵從後門出城前往路上報信。

宋衍與熙寧站在一起,夜裏猶有冷風,宋衍思索再三後還是沒能将自己身上的披風解下替熙寧披上。

似乎一切都被揉進了黑夜裏,很多東西都混在一起無法讓人看清,可在那敵方軍營中卻突然走出來了一位騎着馬的人,走到了城牆前的空地上,似乎就是來吸引熙寧的注意力的。

事實上,他也确實做到了。

熙寧與他對視。

只是眼睛一瞥,看見有一個士兵已經拉了滿弦,箭即将要射出,熙寧來不及細想從袖中彈出一個小石頭将那箭打偏。

箭插在了乾敏身|下馬兒腳邊土地上,馬兒嘶鳴,乾敏拉緊了缰繩,看着熙寧滿是笑容。

頓時雙方都進入了警備狀況,大戰一觸即發。

“他可是賊首!您不能包庇!”說話的是那個搭箭的小兵。

“傳本宮命令,此人違抗軍令拉下去軍法處置,重責十仗!”

聲音不大,卻在這黑夜的曠野裏傳了很遠,偶有回聲。

熙寧緊緊盯着乾敏的一舉一動,還是不敢相信自己的所見。

“本王想了許久,便知道該是你來了。”乾敏笑了笑,對着城池上喊道。

熙寧沒有回應,可在宋衍的眼睛裏面她已經淚流滿面,緊緊咬着自己的手不讓自己哭出聲來。

宋衍第一次見熙寧哭,就在剛剛已經哭過兩回,本以為她當真是沒心沒肺……

只聽見下面那人繼續說道:“你我兄妹二人想來幾載未見了,卻不知道你長這般大了,差點叫為兄認不出來了。”

幾載未見,如今卻是兵戈相向。

“小時候下棋,你總仗着你小些,叫我和皇兄多讓你幾子,你也是次次都得逞,我便知道這小丫頭不可一樣的,你哥哥我呀,呆在寧州這鳥不拉屎的地界上也聽說了呢,你可厲害,打了勝仗!”

熙寧聽不得這些話,只尋得身邊湊來了一個肩膀,便趴在上面哭了,宋衍也不知道自己為何要走近她,拍了她的背輕輕哄着,看着城池下面的那影子,神色不定。

“你也知道為兄我啊就是個武癡。”乾敏笑着說道,“今日卻也終于得了機會和你比試一個高下了!”

乾敏說罷,舉起了右手,頓時一陣動甲之聲,清脆肅殺。

熙寧大驚,急忙推開了宋衍。

她想到了地方前來試探,卻不知道乾敏來了,如今知道乾敏來了,卻沒有意料到他現在就要攻城!這不是他的作風啊!

她和宋衍都想錯了!

“全部人聽我號令,警戒,提出全部武器!迎戰!”

作者有話要說:  大概是這樣的:

木城(明王軍大本營)——理城(正在被明王攻打的城市)——永城(熙寧所在的城市)——芳城(熙寧駐軍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