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紅旗

塞北大漠,齊元兩軍交戰數載,齊以微弱之勢擊退元兵。

百萬大軍,歸者三四千。

茫茫的雪漠中猛然擎出一抹紅色,紅色的下方是黑壓壓的人。

為首的人一身銀灰铠甲,烏發被一縷紅繩束起,眉頭緊鎖,神色堅毅,臉頰上的鮮血憑空給人添了肅殺之氣。

那女子的眼睫上覆着雪,扯起嘴角笑着說道:“再堅持一下,我們馬上就能和大部隊會師。”

這句話,她已經說了很多遍了。

“好!”

隊伍裏突然有人這樣叫了一聲。

像是受到了感染一般,将士們突然齊聲應好。

看着那個扛旗的小兵将将棋插在雪地裏,不斷地喘息着,熙寧躍下馬接過了那旗,只準備拍拍那孩子的肩膀的時候,那個小兵卻直直地倒在了雪地裏。

“公主!”

有将士想要沖過來,卻被熙寧喝住。

熙寧将旗幟丢在一邊,将那個小兵翻過身來,那小兵臉上灰敗無光,有些地方已經凍出血窟,熙寧鬼使神差地去探他腰間系着的幹糧包。

裏面全是石塊。

熙寧呆呆地看着地上的那個坑,甚至都不是完整的人形,眼淚不自覺地溢了出來,問道:“多久了,你們告訴我多久了。”

隊伍中無一人應話。

Advertisement

熙寧仰起頭來,緊繃着下颚,整個人都在顫抖,仿佛偌大的雪漠裏只有一個自己。

熙寧跪下,将自己身上的披風裹在了小兵的身上,用手刨了雪覆蓋住那個小小的身軀。

一衆人沉默地站着,仿佛是在為那個死去的小兵默哀,像是為死去的千千萬萬同胞默哀。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熙寧站起來,膝蓋生疼,她看向自己那匹通體烏黑的寶馬。那馬兒看着主人朝着自己走過來,快活地向天嘶鳴。

有個人似乎預料到了熙寧要做什麽,大喊道:“公主,萬萬不可,您是千金之軀啊!”

可是已經遲了,熙寧抱住了那馬的脖子,輕輕的撫摸着,緊接着一股熱血順着她的手滴在雪裏。

熙寧看向隊伍,苦笑道:“千金之軀又如何?本宮連自己的兵都護不住。”

熙寧轉過身去,說道:“傳我命令,所有人分食一塊馬肉,不可嘩亂,違者軍法處置。”

此令既下,卻無一人遵守。

這馬是已戰死的國舅爺最愛的馬匹,他們怎敢動作。

熙寧沒有聽到身後傳來動靜,竟然直接轉過身來,跪在了地上,“算我求你們,求你們……”

豆大的淚珠砸在了雪裏,熙寧将頭扣下埋在雪地裏,嘶吼一聲:“我求你們吃啊!”

“我求你們啊!”

熙寧猛地回過神來,看着站在面前身着盔甲的軍隊,終是将手中捧着的酒盞一飲而盡擲在地上。

宏光三年,她着戰袍出征北元,明泰二年,依舊是那身戰甲,只是劍指……自家人。

熙寧跨上馬匹,強壓住心中的難受,吩咐道:“一軍二軍同本宮趕往芳城,其餘将士每人背負兩人份糧食在後行走,務必快速。”

明王乾敏雖是熙寧庶兄,然一直與宏光帝關系親厚,可終究是帝王之子,難免引得人猜忌,宏光帝即位之後暫且算是顧念手足之情,将他遠封寧州為王。

很早之前,外地封王便不準私自屯兵,至多養上幾個家兵護衛王府。

熙寧身邊便是宋衍,只看他神色如常,熙寧心中乃是萬分得不好受。

宋衍何嘗不知道熙寧在看他,先前替她瞞去過錯遭到了明泰帝的猜疑已經是大忌,如今再不可逾越半步,就算是有了什麽心思那也得早早斬斷。

熙寧剛想說些什麽,卻看見從遠處騎馬跑來了一個傳令兵,熙寧看了前方軍報,面色凝重。

“敢問殿下前方如何?”

“皇兄……不!叛賊已經連克三城,投降者……殺男丁……”熙寧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始終不相信那個享譽王都的賢明皇子會變成這樣。

宋衍皺了皺眉頭,騎馬靠近了熙寧,瞥見軍報上所寫的字後眉間風雪更甚。

拒降者,屠城,曝屍。

跟在熙寧身後的軍隊沒有收到停下的指令,越過熙寧和宋衍二人繼續前行。

熙寧的雙手顫抖已經無法捧住那張軍報,被風奪走,卷進了灰土中,被馬匹踩碎不成模樣。

宋衍緊拉住缰繩,控制馬兒不要他受到驚吓,又說道:“寧州各州府怕是難以抵抗,還請殿下繼續進發,莫要再耽誤,以免徒增傷亡。”

宋衍這話說得沒錯,熙寧終是整頓了心情,重新想着目的地進發。

明王軍隊勢如破竹,短短幾日之內又接連攻下兩座城池,熙寧不得不再放棄一部分軍隊輕裝趕往目的地——芳城。

芳城是長江下游一座小城,三面環山,地勢頗高,乃是易守難攻之地,又是軍事要塞,處在寧州與海州交界之處,熙寧将據點設置在此處,為後來跟上來的軍隊置辦好後路。

稍做休整之後熙寧與宋衍又率軍趕往永城,明王軍隊正在不斷攻擊理城,這三個城池恰好三點一線,依次分布在長江邊上,永城在理城與芳城之間。

到時已經是夜深人靜。

永城知府不敢懈怠,看見遠處有馬蹄之聲趕緊敲響了戰鼓,叫全數人出來迎戰,等探到是朝廷軍的時候趕緊将熙寧迎進了城池。

熙寧看清了城中執武器之人,連身甲胄都沒有,扛了個鋤頭便出了家門,再次有些士兵也都是三三兩兩。

朝廷怕封王謀反,不給兵,可如今弊端全部顯現出來,根本不消抵抗,城池便全被攻下。

“将軍啊,您帶了多少人來呀!”永城知縣抹了抹額頭上的汗珠,心裏發慌。

熙寧為了快速行進只帶了約莫一百将士,剩下的都還在趕來的路上。

宋衍下馬去安慰那知縣,說道:“還有援軍在路上,大人無須擔憂。”

“那便好!那便好啊!下官孔修叩謝皇恩啊!謝将軍謝大人吶!”孔修這樣一說,城中舉着火把的百姓紛紛跪了下來對着熙寧一行人跪下叩拜。

“無須多禮,快些起來回去休息吧。”熙寧頓了頓,說道:“畢竟……時局危機,總要養精蓄銳。”

“那下官先去帶軍爺們去休息。”孔修熱淚盈眶。

所有将士同宋衍一樣下馬牽行,卻看見熙寧仍舊坐在馬上。

宋衍問道:“殿下?”

“你們先去休息,本……我去探查城內布局。”

宋衍明白熙寧意思,也不阻攔,帶領着随行将士一同跟着知縣去了驿站。

熙寧繞着城池走過幾圈之後心裏有了底,這末才往回走去,看到了宋衍在門口站着研讀書本,走近一看才知道他在看兵法。

宋衍一時看得入神,沒能注意到熙寧,待她走近之後才吓了一跳,慌忙退開。

熙寧正要說些什麽輕松的來緩解一下這般詭異的氣氛,還沒開口,眼皮便開始不斷地跳動。

悶熱不堪。

眼角掠過一絲火光。

很快,便聽到了守城将士敲擊了城牆上的軍鼓,鼓聲震天。

一個傳令兵跑到了驿站,就停在了兩人面前,腦門上都是汗,大叫道:“是夜襲!”

作者有話要說:  小姐妹的文《亡國之君要科舉》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呀~

文案在下面:

身為大齊的傀儡皇帝,段宋最終斷送了江山。

等到再次醒來時,他成了一個農戶家的窮學生。

而這個朝代就是他家老祖宗滅掉的朝代,已經把自家江山弄沒了的段宋思考着,老祖宗把他送過來是不是讓他幫忙起義的。

然而下一秒,他聽說為了讓他讀書,爹娘賣光了家裏的財産,姐姐還被迫嫁人。

算了,想必老祖宗身邊也不缺他這麽一個廢物祖孫,現在要緊的還是改善生活。

——比如,好好考科舉,掙大錢。

還尚未出生的老祖宗:???人言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