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打探
沈家女眷有縣令沈世霖的母親沈老夫人、妻子沈夫人,及兩位尚未出嫁的女兒。
前世沈老夫人似乎也有帶媳婦、孫女來做客,可祝妤君因為走路崴了腳,沒有見上。
桂枝離開不久,周嬷嬷進來與祝妤君說從外頭聽來的消息。
“最近老太爺和大老爺上趕着巴結沈縣令,兩邊往來密切不少。”
祝妤君伸出纖細的手指摸摸下巴,縣令僅是七品官,論起在綏陵縣這半方地,祝家‘呼風喚雨’的能力比縣令還要強些。
而且沈縣令為官清廉,賦稅、利益糾紛等處從不含糊偏袒祝家。
去年祝老太爺意識到從沈縣令那撈不到好處,便淡了歪心思。
祝老太太與沈老夫人之間倒是有幾分交情,但除了沈老夫人以外的沈家女眷,鮮少來祝家做客。
兩邊相處遠近得宜,相熟不沆瀣,倒有幾分君子氣。
“老太爺他們是不是聽到了什麽?”祝妤君問道。
“小姐聰明,可不是聽到消息了,前些日子沈縣令到安陽城,連同知府被一起請去榮親王府做客,有人看見知府與沈縣令從榮親王府出來後談笑風生,知府還邀請沈縣令同乘馬車,沒有半點上峰的架子。”周嬷嬷道。
“這樣……”祝妤君若有所思,僅是七品官,祝家人不會上趕巴結,可若對方與知府,甚至是榮親王府有往來,便大不一樣。
那個安陽城的蔡知府,祝妤君印象頗深刻。
前世蔡知府于次年調回京中任兵部要職,緊接着在蔡知府推薦下,中毒已深的太子被送來北地療養。
可惜太子到了北地身子非但不好,還越來越差。
眼見太子不行,榮親王要去深山求李神醫,無奈京中下一道聖旨,皇上不管太子是否經受得起舟馬勞頓,定要求太子回京,榮親王萬般無奈,唯有親自護送。
Advertisement
太子沒熬住,半路上一命嗚呼。
皇上悲傷過度,纏綿病榻,榮親王請皇上治罪。
皇上念手足之情,讓榮親王回北地,可北地卻傳起流言,言太子是被榮親王害死。
不出半年,皇帝駕崩,二皇子繼位,瓦刺趁舉國吊唁侵犯北地。
為抵擋鞑子,榮親王無法回京送皇上。
瓦刺剛退,新皇以大不敬和謀逆治榮親王罪,同時蔡知府任欽差大臣下至北地。
榮親王軍隊不知什麽原因爆發矛盾四分五裂,軍隊一亂,朝廷對榮親王徹底沒顧忌。
那愚蠢的新皇對榮親王府沒落沾沾自喜,以為他的江山已穩,卻不知瓦刺也沒了顧忌。
區區蔡知府和都護府鄧長決豈比得過榮親王帶兵打仗……
祝妤君手指輕叩扶手,又問道:“嬷嬷,明日擺宴,府裏多少小姐去。”
“未出閣的都去,包括庶出的四小姐,大房三小姐的咳疾因天氣轉暖也好了,明日亦會去。”周嬷嬷道。
祝妤君點點頭,“我知道了,吃頓飯而已。”
“對了小姐,”周嬷嬷想起什麽,“奴婢還聽到一件事,那沈縣令在中進士前曾是鹿鳴書院學生,沈縣令與鹿鳴書院許多先生、博士相熟,其中不少世家大族出來的學生,見到沈縣令還會喚一聲師兄。”
沈縣令是從鹿鳴書院出來的?這一點祝妤君真不知道。
周嬷嬷繼續道:“現在祝家人都知沈縣令不簡單,下人間還傳沈老夫人與老太太關系好,若祝家小姐得沈老夫人喜歡,将來能有更好的姻緣。”
祝妤君好笑道:“沈家有兩位閨女,有好的能不先留給自己,周嬷嬷,明日讓香巧替我準備尋常裳裙,你們可別打歪心思,拿些大紅大綠的出來。”
周嬷嬷不好意思地笑道:“小姐連奴婢心思都猜中了,奴婢哪還敢違逆小姐意思。”
……
翌日,祝妤君辰時中刻進合壽堂向祝老太太問安。
沈家女眷進府時,大太太董氏帶人去垂花門接迎,五小姐祝妤婷也一同跟了去。
祝妤婷不論大事小事皆喜盛裝打扮,穿一身桃紅繡百蝶紋錦緞褙子,百合髻上的牡丹金釵明晃晃的,不要太顯眼。
祝妤君坐在妹妹祝妤桐身邊,聽見祝妤桐小聲評價祝妤婷,“醜人多作怪,穿個桃紅,生怕別人不知道她生得黑。”
祝妤君忍住笑,拿手肘輕碰八妹。
“父親又去安陽城參加什麽詩會了?”祝妤桐随口問道。
祝妤君含糊地嗯一聲,父親确實去安陽城,但并非為了詩會,炮制坊事情安排了八九成,最後一成需要父親親自去,此事不能讓東府人知曉,正好借詩會遮掩。
“聽說六妹妹最近在看醫書。”
身側忽然有聲音響起,将想心事的祝妤君吓一跳,偏頭見是大房的三小姐祝妤瑛。
腳步悄悄的,祝妤君和祝妤桐都沒留意她是什麽時候過來。
“吓到妹妹了?”祝妤瑛臉頰泛起紅暈。
祝妤瑛長得很漂亮,巴掌大小臉,五官線條柔和,薄唇高鼻,一雙黑白分明的鹿眼眨啊眨,大約是體弱緣故,祝妤瑛形容動作有弱柳扶風之姿,瞧見令人心生憐惜。
祝妤桐翻了個白眼,“知道吓人以後走路聲響點。”
祝妤瑛不好意思地說道:“許多時日不見妹妹們,心裏想念,着急過來反而思慮不周。”
“三姐姐坐。”
待祝妤瑛挨着她坐下,祝妤君笑問:“三姐姐身子可大好了?”
“嗯,大好了,”祝妤瑛對打探祝妤君看醫書一事锲而不舍,“妹妹都看的什麽醫書。”
祝妤君說道:“之前看了《本草綱目》、《傷寒論》、《金匮要略》,現在在看我外祖父的手摘,其實皆是尋常醫理,閑來無事打發時間的。”
“妹妹好心性,我也喜歡看書,對醫理亦有興趣,祝家産業與藥、醫皆有關,無奈我這身子,書未看多會兒就頭疼眼花。”祝妤瑛喪氣地說道。
“我是胡亂看,姐姐将養身子,別累着才是。”祝妤君淡淡道。
“心中還是遺憾的,妹妹若得空,能否過來紫馨院陪我,或者我去碧雲居尋妹妹,妹妹與我說些醫理。”
祝妤君正打算拒絕,堂外丫鬟通禀沈家女眷進合壽堂月洞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