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态度
祝妤君回到碧雲居,剛換上常服,合壽堂的丫鬟請她去陪老太太用夕食。
縱是沒來請,為表敬重和孝道,她也會禀報今日在沈家的情況。
……
合壽堂已擺好食案,祝老太太看見祝妤君慈祥地笑起,“君兒快過來,特意讓廚房做了你喜歡吃的松鼠鳜魚。”
“謝謝伯祖母。”祝妤君在祝老太太身邊坐下,替祝老太太布菜。
“君兒今日見過沈夫人了?怎麽中午也留在了沈家。”祝老太太探問道。
“見過了,沈夫人身子恢複很好,孩兒本打算早些回來,可孩兒與沈小姐投緣,就一處用午食和玩樂。”祝妤君如實道。
“沈家小姐是好的,可你年紀小,獨自出去太久,我不放心,下次再到沈家,讓你大伯娘或三伯娘陪着。”祝老太太苦口婆心地說道。
“嗯,孩兒聽伯祖母的。”祝妤君夾一顆翡翠丸子到祝老太太的碟子裏。
立在旁當賢孝媳婦的郭氏,語氣古怪地說道:“如此說來沈夫人的病是六丫頭治好的了,張家醫書和藥方果然不一般。”
祝妤君看向郭氏,郭氏一張臉似笑非笑,這是盯上她外祖父的醫書了。
其實外祖父的醫書并不稀奇,其中《傷寒論》、《金匮要略》等前賢創作的,是所有杏林中人皆讀過的,至于外祖父的手摘,可能算是珍貴,但于師從李神醫的她來說,皆不過爾爾。
外祖父給醫書、手摘,但沒有藥方子。
祝家産業皆與醫藥相關,照理該醫禮傳家,財富為次,但東府人卻是骨子裏的商人,根本無人潛心研習醫書。
周嬷嬷與她說過,當初東府人翻過她生母的嫁妝,見沒有藥方這種現成的財富,對醫書和手摘不屑一顧,十幾年了都沒再提過。
現在見她能治些病症,又惦記上了。
Advertisement
祝妤君笑了笑,既然已被惦記,與其讓郭氏拿她的東西在祝老太太跟前賣好,不如她主動給祝老太太臉面。
祝妤君放下杯箸,朝祝老太太說道:“伯祖母,醫書單兒一人讀不免可惜,伯祖母可否派些人與孩兒一同謄抄醫書和手摘,若祝家醫館的大夫能用上,再好不過了。”
祝老太太一愣,“醫書是親家留給你們的,君兒願意傳出來?”
“為什麽不願呢?”祝妤君一臉不解,“藏着不能替人治病反而浪費。”
祝老太太欣慰地笑道:“難得君兒有如此大義,過兩日我就請抄書先生,那些書都在君兒院子裏嗎?”
祝妤君搖搖頭,“兒房裏只有幾本,大部分在琉璃院孩兒原先住的廂房裏。”
“好,君兒乖,到時讓你母親收拾了一并拿出來。”祝老太太輕輕拍了拍祝妤君手背。
坐在旁邊想了無數種從祝妤君手中拿到張家醫書方法的郭氏,唯覺胸中一股氣全部洩幹淨,拳頭打在棉花上,整個人也跟着軟綿綿的。
緩了緩,郭氏抿嘴問道:“六丫頭,張家的藥方你也肯一并拿出來嗎?包括之前你替沈夫人和三丫頭開的那些方子。”
祝妤君仰起腦袋,得意地說道:“沒有藥方子,沈夫人和三姐的藥方,是孩兒通過研讀外祖父的手摘和古書裏的脈案後自己開的,可見孩兒天賦奇佳。”
祝老太太沒有替祝妤君的天賦高興,她只覺得脊背蹭蹭地出一層冷汗,幸虧沈家人請郎中辨方,否則有個好歹,祝家就被膽大妄為的臭丫頭害慘了。
郭氏也開始訓斥,“君兒你竟将治病當兒戲,沒有現成藥方子,靠讀幾本醫書替人把脈治病,看來我得和大嫂說說,不能讓三丫頭胡亂吃你開的藥。”
祝妤君不以為意,故意靠着祝老太太,顯得嬌嬌弱弱,“大伯娘自會請大夫辨方,三伯娘不必操閑心。”
“你……”郭氏第一次被祝妤君反駁,整張臉沉下來。
“好了,你聲音那麽大幹什麽,吃頓飯都不讓安生,六丫頭說得對,有大夫辨方,用得着你瞎操心?”祝老太太不悅地打斷郭氏,疼愛地拍撫祝妤君肩膀,“君兒聰明自然學什麽都快,只是君兒為女子,平日還是少看醫書,将時間多花些在女紅上。”
“知道了,伯祖母。”祝妤君順從地回道。
“君兒到沈家,除了替沈夫人診脈,與沈小姐玩樂,可還有別的有趣事情。”祝老太太随口一問,在旁人眼裏,二人真好似一對再親近和順不過的祖孫。
祝妤君歪着腦袋想了想,“好像沒別的事了,對了,兒有見到崔家二公子……”
祝老太太和郭氏一下挺直腰杆。
“崔二公子和三伯娘一樣,質疑孩兒的醫術。”
祝老太太皺起眉頭,“可還有說什麽。”
“沒有了,除了質疑醫術,沒有再理會孩兒。”祝妤君回道。
不理會倒是符合崔二公子的做派。
祝老太太自顧思索,不再多問,用過夕食祝妤君回碧雲居歇息。
內堂裏沒有外人,郭氏忍不住說道:“娘,六丫頭怕是膀子硬了,您瞧她先才同媳婦說話的态度,還有,她貿貿然替沈夫人看病,不也惹得崔公子不滿嗎,今日若換婷兒去沈家,憑婷兒的聰慧,定能與崔二公子說上話,說不定還能請到崔二公子至我們府做客。”
“你對她不是算計就是利用,想讓她對你什麽态度,至于崔二公子,性子古怪,六丫頭說不上話正常,換成咋咋呼呼的五丫頭,恐怕還會惹他生厭。”祝老太太對郭氏一點不客氣,“好了,今日你爹從莊子上回來,算算時辰該到了,你回去吧。”
郭氏沒落到一句好,讪讪離開。
……
郭氏走不多久,祝老太爺從外面回來,待祝老太爺梳洗妥當,祝老太太問了問莊子上藥田情況,再說起祝妤君去沈家遇見崔二公子之事。
“……其實五丫頭、六丫頭都不行,真正進退得宜,聰明又漂亮的是三丫頭。”祝老太太可惜地搖頭。
祝老太爺道:“請不來也罷,世家大族從不将商戶放在眼裏,生怕讓銅臭髒了身。”
祝老太太嘆口氣,二老正準備更衣休息,廂房外傳來仆僮求見老太爺的聲音。
“真不懂規矩。”祝老太太板起臉。
“是有重要事情。”祝老太爺走到廊下。
不一會祝老太爺激動地回裏間,祝老太太緊張地詢問是何事。
祝老太爺舉起一張泥金帖子,不敢置信地說道:“是崔二公子的拜帖,崔二公子要過府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