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無人不知

一群來瞎鬧的人眼睜睜看着蘇簡他們把其他前同事一個個點名放進廠裏, 心裏很不是滋味。

到這時候,他們也意識到了,這麽鬧下去沒什麽用, 這新廠不但不DIAO他們,還搞這麽一個辦法來刺激他們。

他們有的人依然覺得不公, 心裏很憤怒;有的人則覺得不服,但也無話可說,畢竟自己确實不如被選上的那些人。

還有一些人,心裏開始後悔, 其實他們也不是比別人差,只不過當初随大流,別人混日子他們也就混日子, 失業後現在又有新的機會, 自然輪不到他們。

點完名把名單裏的人都讓進廠裏後,蘇簡掃一眼那二十來個人,再看看手裏的名單,有些疑惑的樣子,“诶?已經點完了啊, 怎麽還有人等着?”

來鬧的人現在受了刺激,每個人心裏的想法都不太一樣, 已經沒什麽精神勁再鬧,一個個垂頭喪氣,正準備離開。

蘇簡還問旁邊的王倩:“他們不是你喊來的吧?怎麽多出這麽多人?都是跟剛才那個女的一起來的?”

王倩差點沒忍住笑,“不是我喊來的, 我喊來的人都進到裏邊了。”

“你們也是老罐頭廠的職工?”蘇簡特意問那些人,“我們這裏随時歡迎優秀的老職工,你們要是有認識的也歡迎推薦。”

大部分人沒臉再呆下去, 灰溜溜離開了,還有兩三個人留下來,糾結了一下走過來。

打頭的人對蘇簡道:“那個…董事長,我們幾個以前确實工作做的不太到位,但是比大部分人還是要好一些的,我們也不是沒能力,我們敢說如果認真做也能把活幹得很好,但是您也知道,其實當時大環境就是那樣的,您能不能再給我們幾個一次機會?”

蘇簡一聽笑了,“你看看裏面那些人,他們為什麽沒随大流呢?那些人我們也只是讓他們登記備選,現在也沒那麽多崗位給他們,你覺得現在給你們機會,對他們公平嗎?”

對方無言以對,轉身走了,許其友在他們背後說了一句:“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啊,以後記得要珍惜機會,認真對待工作。”

蘇簡和王倩回到院子裏,接替楊蘭給那三四十個人做登記,楊蘭則帶着要面試的八個人去會議室面試。

蘇簡和王倩把有願意去外地的單獨标記出來,做完登記,表格就留在王倩手上保管。

至此,這件事情暫時到此結束,老職工們對蘇簡他們非常感激,謝了又謝才離開。

他們回去後沒少在別人面前誇新公司願意給老職工們機會,慢慢傳開後大家都對新廠贊許有加,來鬧的人自然也不再來鬧了。

蘇簡回到省城,江楷還得繼續住院幾天,新擴展的地區産品已經核驗通過,意味着就得開始生産,接下來還得鋪開市場。

她跟江楷說:“時間不等人,新市場我去做吧,等你出院應該就能把生産的事情布置好,到時候就可以直接鋪貨了。”

經過了這次事件的處理,江楷對蘇簡的能力已經毋庸置疑,只是不想讓她那麽辛苦到處跑。

“也不差這幾天的,等我出院了一起去吧。”他說。

“幾天也能做不少事情呢,何必還等着呢,關鍵現在也不光咱們停幾天的事情,別人也在等着,我現在正好有時間,這幾天就去把事情辦了多好。”

江楷發現她現在思考事情的維度也不一樣了,都從大局考慮問題,“說的也是,我就是覺得你一個人跑來跑去太辛苦,就讓他們等幾天吧。”

蘇簡立即反駁道:“那怎麽行,那麽多人等我們兩個人,大井城也有些人願意去新地方,對他們來說每等一天都是煎熬。”

江楷笑着看她,“我發現你現在董事長當得越來越像模像樣了,事情也處理得特別好,之前那件事情,要是我去辦肯定想不到這麽好的辦法,還出了口惡氣。”

“我也思考過如果是你會怎麽辦,所以對朱豔他們一點情面都沒留。”蘇簡道,“難怪你以前喜歡反諷她,那種出惡氣的感覺真不錯。”

“我本來還以為你會心軟。”

“不說那些了,新市場的事情,你有什麽想法快跟我說,我明天就去辦。”

“好吧,那你辛苦了。”

江楷拗不過,只好在中午出來吃飯的時候跟蘇簡回了趟公司,一起讨論新地方生産安排的事宜。

三天時間蘇簡便去把事情都辦好了,還讓王倩從老罐頭廠備選的人裏挑了幾個人過去,解決了他們的就業問題。

大家一看他們并不是做做樣子給人看,而是真正辦實事,此前對他們所謂歡迎老職工的事情并不怎麽相信的人,現在也對他們佩服不已。

那些得到新工作的人,更是加倍努力工作,對待事業也更加珍惜。

作為大井城本土第一家開到省城、且還在其他地方也開了分公司的的企業,他們公司很快成了大井城的驕傲,人人提起來都一臉自豪。

加上他們給的工資從來不摳,比一般地方都要高,還有激勵獎金,所以其他廠下崗的職工,也都希望能去他們公司上班。

業務發展很快,沒過多久,楊蘭、許其友、林有信和王倩都到省城總部上班,原先負責的事情分別交給其他人負責。

楊蘭和許其友都晉升為公司總裁,楊蘭負責全省業務的實施和管理,許其友負責原材料和後勤保障。

林有信是技術總監,所有産品的技術都要經過他把關,對産品品質負責。王倩則是公司人事經理,負責招聘及其他與人事行政有關的事項。

為保證不出現不必要的內部腐敗問題,江楷對組織架構又做了調整。這幾個人之間雖然級別有差異,但互相之間是獨立的,沒有上下級關系,只有合作關系,四個人都向江楷彙報。

事情按部就班進行着,許多事情交給楊蘭他們幾個高管就能正常運營,江楷和蘇簡也終于能夠騰出時間去做擴建小吃街的事情。

小吃街的地方只租了十年,租的時候覺得挺長,現在打算建美食城,反而覺得短了。

新建美食城,投入比之前要大得多,江楷和蘇簡都有些擔心以後這塊地的主人梁發興見他們生意不錯,獅子大開口大幅漲價,或者直接把地收回去。

那樣的話大成本投資就不太合适,而且還得考慮未來攤販們的穩定性,一旦梁發興收地方,攤販也将沒地方擺攤經營。

兩人決定找梁發興延長租期,或者直接把地塊買下來。

梁發興是個目光短淺又懶惰的人,自從把地方租給了江楷,他就過上了每天游手好閑的生活。

現在江楷他們突然找上門,又要給他一大筆錢,高興得不得了。

江楷給梁發興開了兩個價格,一個是延長租期的價格,一個是買斷的價格。他對買房買地這種事情一向很有誠意,開的價都比市場價高一些。

梁發興一合計,買斷的價格比租金高好多倍,他也不知道二三十年後自己是個什麽樣子,還在不在這個世上都難說,一拍大腿,幹脆把地賣了。

過完戶,江楷他們在上面建房子就沒了後顧之憂。

蘇簡是個很有善心的人,想盡快幫助那些困難的人,兩人當即便着手去做。

他們直接在省城請了建築公司,省城的建築公司要專業許多,效率也更高,由他們規劃建設,江楷只需要盯着工程進度和質量就行。

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建成,美食城結構參考此前說的省城美食城,建築公司給的評估時間為二十天。

時間比他們想象的要快許多,但是也有一個棘手的問題,施工一旦開始,現在擺攤的攤販,勢必這段時間就得歇業。

歇業時間內江楷可以不收租金,但是攤販們的其他損失比租金高得多。

而且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歇業這麽長時間,顧客很容易流失。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消費習慣,到時候可能又得重頭來過。

“得想個辦法,”蘇簡道,“白天施工,晚上正常擺攤,這樣可不可以?要不問問他們工程隊?”

“那樣不太安全,另找個臨時的地方吧。”江楷道。

兩人思來想去,只有一個地方勉強可以,那就是他們廠的院子裏。

兩人去跟攤主們商量,免去他們一個月的租金,施工期間臨時去廠裏擺攤。

說明了他們的計劃,攤主們都表示理解,願意臨時搬離一段時間,再說這裏重新建成美食城,檔次提高了,他們以後也會更掙錢。

江楷立即弄了塊通知牌立在大門口,讓食客們暫時去他們的廠裏消費。

攤販的攤子搬走後,工程立馬就開始了。

期間,江楷和蘇簡去看他們承包的那塊地。

因為宋麗麗在廠裏上班,宋明德的高粱酒生産也搬到了廠裏,現在父女倆已經搬來城裏居住。這次去鎮上,宋麗麗也跟他們一起去。

交給宋麗麗家鄰居幫忙照看的那些小動物養得還不錯,草地和田地也是老樣子,就是由于事業太忙,一直沒顧上開發這裏,草地上的草有些長了。

宋麗麗回家收拾準備做午飯,江楷和蘇簡去看那塊地。

站在草地上,兩人都有些感慨,想起上次來這裏的時候,好像做過的一個夢而已,轉眼間他們都到省城去了。

蘇簡對江楷道:“這塊地方可能也做不了以前的計劃了,你看現在城裏大家生活都不太好過,有多少人還有心思來這裏玩?”

“那就再過一段時間吧,”江楷也知道這地方承包下來早了點,短期內想搞鄉村旅游是不太可能了,只不過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真等到時機到的時候,承包價就會大漲,“好在價格不高,先放一放以後會有機會的。”

“嗯,做事業肯定有好的和不好的,哪有所有事情都賺錢的道理?”蘇簡安慰他道,“就當咱們有時間來看看風景好了。”

這段時間都太忙,今天難得悠閑,兩人幹脆坐在草地上看風景,看那些小動物在上面啃草。

過了十幾分鐘,身後不遠處突然有人喊江楷,聲音不熟悉,但好像又是認識的人,“江老板,你們怎麽來了?江老板?快來家裏坐啊。”

江楷和蘇簡回頭看,距離那人有三十來米,看不太清楚。

“那是誰?你認識嗎?”蘇簡問道。

“好像有點印象,但又想不起來。”

雖然沒認出人來,江楷還是朝對方揮了揮手,算是打過招呼。

“可能就是不認識吧,我反正不認識。”蘇簡道,“現在你也是名人了,很多你不認識的人認識你很正常。”

“但我覺得好像在哪裏見過他。”

正說着,那人很快走近了,笑着說:“江老板,不記得我了?我叫潘陽啊,以前見過的。這位就是蘇總了吧?”

沒想到他連蘇簡也知道,果然他們兩個已經名聲在外了,在這大井城可能已經無人不知。

江楷想了一下,終于想起來,“哦我想起來了,小木材廠做家具的時候見過,你在皮革廠上班對吧?你老家是這裏的?”

“哎呀,您還記得我,真是太感謝了。”潘陽道,“對,我家就在這裏,以前是在皮革廠上班,現在皮革廠沒了,在城裏也不知道能做點什麽好,回來看看找個吃飯的活,實在不行就種種地。”

“皮革廠沒了?怎麽說沒就沒了?”江楷上輩子只聽說過這個時候下崗的人多,沒有實質性的感受,現在親眼所見,還真有點震驚。

“嗨,現在沒了的廠多了,反正改的改沒的沒。”潘陽嘆了口氣,“像你們事業做得大的,可能不太理解,其實很正常的。”

潘陽也坐到草地上,給他們講了一些皮革廠倒閉前後的事情,其實不用他講江楷也知道,每家倒閉或者整改的廠情況都差不多。

當然每個廠又有一些特殊的情況,比如皮革廠,以前都是給外面的大廠供應初加工的皮革,後來領導有點野心,買了設備請了人,開始自己生産皮具。

結果生産出來的東西根本賣不出去,而原來從他們這裏進貨的廠家也另外找了供貨商,才導致他們廠沒了業務。

江楷想起省城裏的消費情況,其實皮革廠不應該倒閉才對,現在很多人都追捧皮衣皮具,非常有市場。

他對大井城的皮革廠不是很了解,也從來沒買過他們生産的産品,問潘陽道:“你們廠都有哪些産品?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皮具,怎麽會賣不出去呢?”

“哎,我說實話吧,我們廠做出來的東西跟外面賣的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樣式不太好,技術也差很多,賣不出去也是正常的。”潘陽繼續嘆氣道,“本來我們的優勢是初加工,初加工的皮革很不錯的,跟外面的廠合作得也挺好,結果因為想自己做,合作也沒了。”

“初加工的很好?好到什麽程度?”江楷很感興趣,繼續問他。

“省城有幾家做皮具的,我以前去看到過,全省的初加工皮革供貨商裏面,多的不敢說,前三肯定沒問題。”

“那還真是挺可惜的,”蘇簡也表示惋惜,“那你們可以停止自己做成品,繼續給人供貨啊,為什麽直接關廠了呢?”

“試過的,沒用。”潘陽告訴他們說,“是我們廠先不跟人合作的,再去談的時候人家就壓價了,根本沒利潤,再說人家已經跟別人簽了新的供貨商,也不可能為了我們又去違約,那代價太大了。”

“你以前在廠裏負責哪塊?”江楷問潘陽。

潘陽回答:“我就在各個鄉下轉,收購牲畜皮,我是把控皮革品質的第一關,屬于源頭。”

“那你們廠倒閉後沒有人來買也沒打算重組嗎?”

“沒有,”潘陽搖頭,“那玩意兒賣初加工品沒人要,自己做成品又做不好,誰敢接手?”

“就那麽關着廠門,設備也不賣?”別的廠多少也會賣些資産,江楷覺得皮革廠也不會就這麽扔了什麽都不管吧。

“可不嘛,那些設備別的地方也用不上,現在就那麽擺着當廢品了,你說多可惜。”潘陽無奈哼笑一聲,“不過領導還想整個廠往外賣呢,也不想想哪個傻子會買一個不能掙錢的爛攤子。”

“我們還挺有興趣的。”江楷笑道。

“啊?”潘陽突然很尴尬,“不是,你說真的假的?我可不是說你傻啊。”

“有興趣,不過也得先研究研究是否可行。”

潘陽站起身,“你們要想了解,盡管問我得了,廠裏的所有事情我都挺熟悉的,咱也別在這裏坐着了,到我家裏吧,我家裏還有些皮革和皮具,都是廠裏帶回來的,要不去看看?”

“行,那就去看看。”

兩人跟在潘陽身後,蘇簡問江楷:“你真有興趣呀?聽起來皮革廠風險很大啊。”

“先看看也無妨,反正也有時間。”江楷道,“合适咱們就考慮考慮,不合适也不冒風險。”

“好。”

到了潘陽家,潘陽給他們泡了茶水,便把皮革皮具從屋裏搬出來給他們看。

江楷和蘇簡饒有興致,一件件拿起來仔細看,潘陽在一旁給他們講解。

皮革知識他們不太懂,但也聽得出來潘陽挺專業,說得頭頭是道,也不是那種瞎扯淡的,是真的有專業知識。

實事求是地說,皮革廠生産的皮具真的不怎麽樣,成品的皮子摸上去都不比初加工品細膩多少,可見深加工技術真的不過關,樣式設計更是無從吐槽,醜出了天際。

別說江楷穿越過來之前見過很多時尚皮具,就連蘇簡都覺得這些東西奇醜無比,不知道設計這些産品的人什麽審美。

“什麽時候帶我們去你們廠看看?”看完這些東西,江楷問潘陽,“見見你們領導,問問價格什麽的。”

“那倒沒問題,随時都可以。”潘陽收起一堆被浪費了的皮革皮具,想了想又勸他們,“不過你們可要想好了,這可是燙手山芋,風險真的很大。”

“嗯,我們也是最近有空,正好又在這邊,随便看看,不會輕易下手。”

“那就行,”潘陽稍微放下心來,“咱們雖然只見過一次面,但是當時你幫了我很大的忙,是認了弟兄的哈,我就實話跟你們說,別到時候把你們帶去看,還害了你們。”

“不會,有問題我們也會問你,你把知道的跟我們說說就行,謝謝了。”江楷道,“你要是方便,那要不就明天去看?”

“可以啊,”潘陽爽快答應,“一會兒我去給領導打個電話,問問他有沒有時間。”

……

當天從鎮上回市裏,蘇簡問江楷:“你怎麽打算的呢?皮革廠看起來比罐頭廠要棘手很多。”

她也知道江楷不會真的僅僅因為有空無聊就去看,肯定是真的感興趣。

“看起來有些棘手,不過也有機會。”江楷道,“你有沒有發現皮革廠的業務跟咱們做食品也有關聯?”

“有什麽關聯?”

“咱們現在做的很多都是肉食,要買很多豬肉牛肉羊肉,皮革廠要買很多豬皮牛皮羊皮,要是咱們也做皮革,以後買整的牲畜,就可以兩邊使用,發揮更大的價值。”

“還真是。”蘇簡一聽,腦子裏也蹦出一朵火花,要是真能做,公司的價值會高很多,“只是也要解決許多問題,先去看看了解一下吧。”

“嗯,以潘陽說的來看,目前最需要解決的還是設計和技術問題。”江楷道。

“對,這兩樣才是關鍵。”蘇簡很贊同,“另外原材料有優勢,尤其如果咱們來做,都不需要單獨再去買皮子,優勢還要大一些。”

“沒錯,這也是我有點興趣的原因,設計和技術的問題,得從外面的大地方找人才行。”

“嗯,至少也要省城的。”

兩人意見統一,第二天便由潘陽帶着他們去看皮革廠。

皮革廠比罐頭廠要小很多,還不到罐頭廠的一半大,以前的員工也只有三十來個,設備也只有一條生産線,活脫脫的一個小廠。

江楷發現他們買的深加工設備比較老舊,大概當初圖便宜買的,所以已經沒多大用處。

看完一圈,直接問價格,開價四十萬。

比起罐頭廠的一百萬,這個小皮革廠的價格有點高了。砍砍價應該還能少點,他們現在不用貸款也買得起。

蘇簡覺得應該求穩,在沒解決技術和設計人才之前,不着急下手。她對江楷道:“要不先等等,确定了要做再來買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