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皇家有女22
022
李治帶着李沄去馬場騎馬, 李沄到底還是個小孩, 體力有限, 在馬場上就睡着了。
小公主被聖人信任的侍衛蘇子喬橫抱在懷裏, 小小的一只, 粉嫩嫩、軟綿綿的,十分的可憐可愛。
城陽長公主的目光落在李沄的睡顏上, 跟武則天說:“阿嫂, 宮裏只得太平一個小公主, 也不知她會不會寂寞。”
武則天卻笑了,跟城陽長公主說道:“長公主是不知太平的性子,她終日在宮裏橫沖直撞,有時跑到長生殿去找父親認字讀書, 有時跑去崇賢閣等兩位阿兄下課玩耍,除了睡着的時候, 各種鬼主意是一刻都停不下來。”
城陽長公主臉上是清淺的笑容,溫柔說道:“太平性子活潑聰明, 若是能有個伴兒陪着, 或許會更好。”
武則天望着女兒睡得紅撲撲的小臉,沒有在是不是要給李沄找個小玩伴的事情上搭腔, 只是跟城陽長公主說道:“趁着長公主今日還在宮裏, 我有事情想與你商量。”
城陽長公主有些意外的看向武則天,抿着唇笑, “阿嫂向來都極有主意, 這麽一說, 弄得城陽都心中好奇極了,到底是什麽樣的事情能讓阿嫂要找城陽商量?”
武則天笑道:“是關于義陽和宣城的婚事。”
城陽長公主聞言,頓時愣在了原地。
***
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已經離開了掖庭,武則天沒有把她們安排在丹陽閣,而是把她們安排在離丹陽閣不遠的遠香齋裏。
兩人能從掖庭離開,到了遠香齋,侍女宦官對她們雖不說熱絡,但至少不是冷臉。
宣城公主高興地在院子裏轉了幾個圈,高興地拉着義陽公主的手,“阿姐,你看!我們終于可以離開了掖庭,再也不用回去了!”
義陽公主沒有說話。
宣城公主整個人都沉浸在喜悅當中,并未發現阿姐的異常,她笑着說:“皇後殿下還說,會為我和阿姐安排婚事。阿姐,她不會食言的吧?”
Advertisement
義陽公主看着妹妹,挑了挑眉,先前還武媚娘武媚娘地叫,如今就已經恭恭敬敬地喊皇後殿下了。
但義陽公主沒有擠兌妹妹,她只是淡聲說道:“宣城,可別高興得太早了。”
宣城公主狐疑地看向義陽公主。
義陽公主在院子中的一張石凳上坐下,語氣有些擔憂,“放我們出來祭拜母親的掖庭丞,已經不在宮裏了。”
宣城公主臉上的笑意頓時凝結。
義陽公主拉着她坐在自己的身旁,壓低了聲音說道:“應該是因為掖庭丞放我們出來之事,觸怒了武媚娘,否則掖庭丞怎麽可能會無聲無息地離開了宮裏?他至少,也會與我們說一聲的吧?”
放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離開掖庭的宦官,年少時曾經犯了錯,那時武則天還在感業寺,正受李治寵愛的蕭淑妃那天心情極好,便為他說了幾句話,令他免于受罰。
年少之恩,一直被掖庭丞牢記在心。
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被幽禁在掖庭之中,日子雖然不好過,但不至于任人欺淩。那掖庭丞時不時也會暗中給她們一些方便,也會告訴她們關于雍王李素節的消息,那天她們會出現在到清寧宮的必經之路上祭拜母親,也是掖庭丞為她們打聽到的消息,說太子殿下那天回去清寧宮請安。
宣城公主臉色一白,“阿姐,難道武媚娘又會将我們關會掖庭去嗎?”
義陽公主思索了片刻,然後搖頭,“她既然放我們出來了,就不會再把我們關進去。宣城,你可曾聽說過新城姑姑的事情?”
宣城公主點頭,“聽說過的。”
新城長公主是阿翁太宗和祖母長孫皇後最小的嫡女,她先是下降到長孫家,後來驸馬被殺,又被太宗做主,再嫁韋正矩。都說新城長公主是因病去世的,可她們曾聽說過新城長公主下降韋正矩後,曾被家暴,後來新城長公主病逝後,父親便殺了韋正矩。
義陽公主看向妹妹,“女子一生,最怕嫁錯郎君。”
新城長公主生前何其受寵,父親和兄長都對她疼愛有加,甚至在她去世後,兄長李治以皇後之禮為她下葬,卻依舊逃不脫女怕嫁錯郎這一命運。
宣城公主:“……”
宣城公主:“阿姐的意思……”
義陽公主:“武媚娘說是要為你我定下婚事,可你又怎知她為我們相中的,到底是什麽人?”
宣城公主的心頓時漏跳了一拍。
難道她和阿姐這輩子,都要活在被武媚娘支配的恐懼中嗎?
***
城陽長公主在宮裏待了小半個月,因為薛紹和李旦等人玩得高興,李治正琢磨着将小外甥留在宮裏陪兩個兒子在崇賢館上課。
即便是進度不一樣,也可以一起練練馬術騎術之類的。
否則,偌大的大明宮中,就李顯和李旦兩個小郎君,該多寂寞啊。
李沄自從去過馬場之後,倒是隔三差五要去溜達,父親為她選了一匹白色的小母馬,說那時乘風的女兒。父親的坐騎叫乘風,李沄幹脆将自己的小白馬起名白雪。
每次李沄去馬場的時候,蘇子喬都陪着。李沄覺得蘇子喬長得好看,又謙虛,是個實誠人,所以對他很有好感。
李治見蘇子喬這麽得李沄的喜歡,便笑着跟她說:“太平這麽喜歡子喬,改日你長大後要出宮建公主府,便由子喬為你守護公主府吧。”
李沄倒在父親的懷裏,皺着鼻子說道:“子喬要是願意在我的公主府,那就太好了。但要是他能像蘇将軍一樣,為阿耶開疆拓土,豈不是更好?”
李治笑着刮了刮女兒的鼻梁,沒有再搭腔。
李沄照例是在父親的長生殿磨蹭了個把時辰,就在衆多侍女的擁簇下到清寧宮去了。
進了清寧宮的大門,随行的侍女們主動停留在廊道,只有槿落和秋桐跟着她進去了,到了東閣的大門前,庫狄正守在門前,見到了李沄,行禮笑道:“城陽長公主正與皇後殿下說話。”
李沄眨了眨眼,擡手,讓槿落和秋桐停留在門外,自己跑進了東閣。
才踏進東閣,就聽見母親的聲音——
“義陽和宣城早就該下降了,我已經與聖人說過,盡快為她們安排婚事。但長公主也知道,在皇親貴族當中,與義陽和宣城二人年齡相仿又尚未婚嫁之人,少之又少。”
李沄眨了眨眼,原來是在說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的婚事麽?
她撩起簾子噠噠噠地沖進去,“阿娘!城陽姑姑,我來了!”
武則天見到女兒,笑盈盈地将她拉到身旁坐下,然後将案桌上的小點心擺在她的跟前。
城陽長公主看到李沄,又閑扯了幾句家常,随即目光落在案桌上的一張紙上。
李沄忍不住探頭去看,只見那張紙上列着的,是母親物色好的青年才俊。
她一個個看下來,那些青年才俊要配宣城公主和義陽公主,要麽就是年齡相仿,但是身份不匹配;要麽就是身份匹配,但早已成家立業。
李沄看完了之後,便坐回母親的身邊。
武則天幫女兒整了整頭上的丫髻,随即看向城陽長公主,嘆息着說道:“這是目前我讓人整理出來的名單,不論婚嫁與否,都已經列在了上面。長公主看過之後,認為應該如何是好?”
武則天在一長串名單裏挑來挑去,挑中的一個是羽林軍的小頭目,一個是颍州的刺史。這兩人要說出色,也算是出色,畢竟二十出頭的青年,若是配其他人,也是配得上的。若是要配天家的公主,似乎又不太合适。
李沄聽到母親說道:“義陽和宣城不管怎麽說,總歸是聖人的骨肉。委屈誰,也不好委屈了她們。”
城陽長公主卻不以為然,“義陽和宣城并非嫡出,生母又是戴罪之身,如今她們能離開掖庭,已是阿嫂胸襟廣闊。她們想要找更好的驸馬,若是有合适人選,未嘗不可。但此時年齡相仿的就是這麽多,她們若嫌委屈,莫非還要旁人休妻不成?”
城陽長公主雖然性情溫柔,但在對待嫡庶的态度上,泾渭分明。
李沄聽得傻眼了。
母親不想讓義陽和宣城兩位公主嫁得好,她能理解;可是這個鍋居然就這麽甩給了城陽姑姑,倒是令她很意外。
即便城陽姑姑只是說了這麽一句話,局面瞬間就已經是利好母親這一方了。以後旁人說起此事,還會說皇後殿下本不想委屈兩位公主,可城陽長公主卻說……如此雲雲,母親便能撇得幹幹淨淨。
果然,當母親告訴兩位公主她們的驸馬是何人時,父親和阿兄們都在。
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聽到自己要嫁給何許人時,瞬間紅了眼圈。
太子阿兄見狀,上前去朝兩位阿姐深深一拜,語氣懇切地說道:“兩位阿姐,母親為了兩位阿姐的事情操心良多,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兩位阿姐放心,兩位驸馬人品皆為上乘,又有志向,日後在仕途上定能扶搖直上。”
李沄看着太子阿兄,嘴角情不自禁地揚起。
居然還能讓太子阿兄在兩位阿姐面前為母親站臺,母親輕描淡寫露的這一手,可真絕了。
兩位阿姐的婚事雖定,但婚期暫時還沒能定下來,這個事情要交給禮部去安排。
母親帶着李沄回了清寧宮。
武則天拿了一個樣式新穎的金環出來,戴在李沄的頭上。她笑盈盈地看着女兒的模樣,溫柔說道:“太平也滿三歲了,也需要有個小玩伴。”
李沄卻撇嘴,說“什麽小玩伴?我不需要小玩伴。”
母親卻說:“你見到了,定會喜歡的?”
李沄顧着腮幫,輕哼了一聲,“不會喜歡的。”
她又不是真的小孩,才不要天天跟小孩玩呢,偶爾逗逗三兄和四兄就好,再不濟,還有個小薛紹給她玩。
武則天輕聲笑起來,“不,這個不一樣,這個小玩伴是阿娘親自為你選的。”
李沄看向母親。
武則天看向前方的簾子,說道:“庫狄,帶婉兒進來。”
庫狄氏應了一聲是,然後簾子被撩開,跟在庫狄氏身後的,是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身上衣服樸素,濃密烏黑的頭發綁成了丫髻,眉目極為清麗,一雙眸子亮晶晶的。
李沄:???
婉兒?
上官婉兒????
***
城陽長公主前些天跟皇後殿下說,當今聖人不比先帝,先帝時期後宮熱鬧,不論是皇子還是公主,都能湊個幾圍桌,不愁小公主小皇子們會寂寞。
城陽長公主年幼時,身邊也是有許多姐們在一起玩耍解悶的。
如今大明宮裏就只有李沄一個小公主,難免寂寞。
皇後殿下當時并不說什麽,但到底是聽進去了的。确實,如今宮裏人氣不比太宗在位時,在李沄身邊的除了母親阿兄,就是低眉順眼伺候人的宦官侍女,确實是有些寂寞。
武則天想了想,本想在幾位長公主的女兒當中找一個年齡相仿的人去丹陽閣陪李沄,可是那些小縣主們與早慧的小公主相比,各方面都弱了一些。
就在皇後殿下琢磨着到底要找什麽人陪李沄的時候,庫狄氏适時提醒——
“皇後殿下,聽聞上官儀的媳婦出身大家,滿腹詩書。其孫女年齡比公主略大一兩年,但頗有才氣。前些日子奴到掖庭令義陽、宣城兩位公主出來時,曾看到小女娃一邊陪着母親洗衣服,一邊背詩。”
武則天頓時回過神來,當年的上官儀文采風流,他所起草的文書最得聖人的喜歡,并且還開創了新的文體。祖父如此文采,孫女若是能繼承了祖父在詩詞造詣方面的才氣,倒也不是不行。
于是,皇後殿下招來了跟着母親在掖庭生活的上官婉兒。
此時的上官婉兒年方五歲,雖然自小便待在掖庭之中,在面對皇後殿下時卻能背脊挺直,鎮定自若。
武則天一看到上官婉兒這模樣,便覺得喜歡。
小小年紀,便有如此膽識,委實是個可造之材。
于是,原本考慮的幾個小縣主通通都不考慮了,直接讓庫狄氏去掖庭将上官婉兒領了出來,就讓她陪在李沄身邊。
李沄知道母親行事不拘一格,但她沒想到母親居然在這時候就對上官婉兒慧眼識珠了。
上官婉兒走進來,端端正正地向皇後殿下行禮,“婉兒見過皇後殿下。”
武則天從水晶盤中拿了一朵珠花賞給上官婉兒,轉而看向自己的寶貝女兒,“太平,日後就讓婉兒陪你玩,好不好”
李沄:“……”
她倒是可以說不好……只是見到上官婉兒站在旁邊乖巧又漂亮的模樣,就把話憋回去了。
日後的上官婉兒是母親重要的左右手,可自己的出現,已經打破了許多歷史上原有的局面。如今上官婉兒有機會可以離開掖庭,她要是說不好……這個漂亮的小婉兒豈不是又要回去掖庭裏受苦?
雖然金子在哪兒都會發光,但是覺得與其将金子放在其他地方,不如放在她的眼前。
李沄歪着腦袋想了想,模樣很勉為其難地跟母親說:“我本來是不需要小玩伴的,但因為是阿娘替太平選的,那她就留下吧。”
武則天看着女兒的模樣,不由得好氣又好笑,側頭吩咐了庫狄氏一些事情,然後就讓人把上官婉兒帶了下去。
第二天中午的時候,丹陽閣傳來了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定下婚期的事情。
兩位公主在掖庭中蹉跎了不少時日,如今終于可以下降,有侍女竊竊私語時說可惜兩位公主下降的驸馬出身有些寒酸。
李沄并不覺得可惜。
義陽公主和宣城公主并非嫡出,她們的母親蕭淑妃是戴罪之身,兩位公主能順利出嫁,就已是好事一樁。兩位驸馬,雖不是世家出身,就如同太子阿兄所言,人品也算是上乘,要是好好努力,還是有無限可能的。
當然,兩位驸馬到底是不是無限可能,要取決于母親。
李沄彎着嘴角,坐在雪堂裏練大字。
忽然想起了上官婉兒今天要正是到丹陽閣來,于是問槿落:“小婉兒今天要到丹陽閣來,庫狄把她安排在哪兒呢?”
槿落心中莞爾,小公主明明才三歲多,卻稱比她大兩歲的上官婉兒為小婉兒,老氣橫秋的模樣十分可愛。
槿落笑着告訴李沄:“皇後殿下說,日後便讓婉兒陪着公主,所以讓庫狄姐将她安排在離公主寝宮不遠處的玉蘭堂。”
槿落和秋桐是李沄的大侍女,在宮裏,身份不一般的大侍女們也算是有些地位的。上官婉兒被皇後殿下選中了要當小公主的玩伴兒,待遇就是比照着李沄身邊的槿落和秋桐來辦的。
李沄點了點頭,跟槿落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小婉兒要是表現得好,她的阿娘很快就能從掖庭裏出來。”
槿落恭立在旁,笑而不語。
李沄低頭,繼續練大字。
父親和母親的書法都是一流,大的兩位阿兄字也寫得漂亮,李沄對自己要成為一代書法家并沒什麽期待,只是希望能達到最低的标準。
——不醜即可。
秋桐帶着上官婉兒走進來,李沄的字還沒練完,秋桐就帶着上官婉在旁邊等着。
李沄彎着嘴笑,小聲地跟槿落說話,晾了上官婉兒片刻,等她練完了打字,槿落又讓在外等候的侍女将熱水毛巾端進來,服侍李沄淨了手。
李沄這才看向上官婉兒,笑眯眯的,“小婉兒。”
上官婉兒:“……”
漂亮好看得跟瓷娃娃似的女童愣住了,随即低頭,清脆的聲音語氣恭順有禮,“公主,婉兒在。”
李沄打量着上官婉兒,她對上官婉兒是好奇的,在母親的智囊團中,上官婉兒是猶如頂梁柱一般的存在的,在朝廷後宮翻雲覆雨,這樣的奇女子,誰會不好奇呢?
李沄一只手托着腮,似笑非笑的模樣,“我聽說,小婉兒的祖父是上官儀。”
上官婉兒聞言,眉目卻略顯冷淡,小女童朝公主行禮,用那尚且稚嫩的聲音說道:“婉兒是罪臣上官儀的孫女,如今承蒙皇後殿下和公主垂憐,如今得以離開掖庭,婉兒一定會盡心盡力服侍公主。”
李沄:“……”
跟李顯李旦和薛紹相比起來,上官婉兒簡直就是個小大人。
李沄默了默,又說:“聽說你很聰明,不止能背許多短詩,而且還會自己作詩了。”
上官婉兒擡眼,清亮的眼睛看向李沄,“背許多古詩是因為在掖庭之中,沒有旁的消遣。母親說即便身在掖庭,也要讀書識字,婉兒能背詩作詩,并不是因為聰明,只是因為熟能生巧。”
——很謙虛。
小姑娘懂得謙虛是好事。
就是公主覺得自己跟小婉兒相比,有點活潑過頭,并且不夠穩重。
嘆息。
李沄剛才晾着上官婉兒的時候,其實是跟母親學的。母親每次想敲打總是闖禍的三兄李顯時,總是喜歡把他叫到清寧宮去。每次三兄到了青寧宮之後,母親就對三兄視若無睹,繼續慢條斯理地陪着李沄說話或者是玩。
李沄記得上一次三兄在崇賢館惹得老師暴跳如雷之後,母親就将三兄喊去了清寧宮,三兄來了,可母親卻不睬他,只是慢條斯理地喂着李沄喝桂花糊,喝完桂花糊還不算,母親還親自替李沄擦嘴淨手,做完一切之後,又輕飄飄地說了一句“也沒什麽事,顯兒回承乾殿罷”這樣的話,就把三兄吓得直冒冷汗。
結果當天晚上,三兄李顯就抱着自己收藏的好寶貝去收買李沄,讓李沄在母親面前多說他的好話了。
就是不知道上官婉兒天生膽量見識不一般,還是小公主暫時沒有威懾人的氣場。
反正方才晾着上官婉兒的那一會兒功夫,李沄也沒覺得上官婉兒在害怕或是緊張。
李沄早慧是因為有着上一輩子的底子,可上官婉兒卻是真的早慧。小女孩才五歲,對人情世故好像天生就特別老道,不管李沄說什麽,做什麽,她應對得總是恰如其分。
李沄覺得那也挺好,就是有點說不上來的感覺。
這樣充滿才氣的上官婉兒沒能繼承祖父的傲骨,有點可惜;
如果繼承了祖父的傲骨,卻更可惜。
矛盾。
***
三個月後,義陽和宣城兩位公主下降。
宮裏趁着兩位公主大婚小小熱鬧了一會兒之後,很快就歸于平靜。
畢竟,兩位公主都不是嫡出,又不得聖人和皇後殿下的喜歡,能下降已經是皆大歡喜,難道還想要舉國同慶三天三夜麽?
那是不可能的。
又到了大明宮的陽春三月,清寧宮裏的那顆百年海棠到了花期,已經鮮花滿枝。
周王李顯帶着薛紹表弟到了丹陽閣找阿妹玩。
如今城陽長公主回長安已經小半年,薛紹也已經正式啓蒙。
聖人李治愛屋及烏,讓城陽公主的幺兒薛紹也到崇賢館裏跟李旦一起上課,反正進度也沒差多少。
聽說小薛紹自從到了崇賢館之後,就跟吃錯了藥似的,沒日沒夜地發奮用功。
聖人想,小兒子李旦天生性情就像極了父親,從能走能爬開始,喜歡的都是什麽音律啊,詩詞啊,可有文藝細胞了;然而三兒子從出生開始,就是個怪胎,不喜歡讀書,終日鬥雞走狗,總能讓把父親氣得想把熊孩子揍一頓。
如今來了個這麽勤奮好學的小表弟,身為表兄的李顯,大概是可以耳濡目染,稍微愛上讀書一點的……吧?
不管怎麽說,先死馬當活馬醫。
于是,聖人幹脆讓小外甥住進了承乾殿隔壁的千秋閣。
李顯和薛紹在宦官和侍女的擁簇下到了丹陽閣,因為李沄喜靜,所以大多數的宦官和侍女都留在大門的廊道上候着。
就是不知道因為什麽緣故,那些宦官侍女臉上的表情都十分扭曲,感覺像是遭受着什麽非人的虐待似的。
“阿妹,我和薛紹表弟來了!”
李顯人還沒到,聲音就遠遠地傳到了李沄所在的雪堂。
正歪在臨窗軟榻上想事情的李沄聽到三兄的聲音,不由得彎起了嘴角。
無事不登三寶殿,三兄這活寶,肯定又是來給她送好東西的。
李沄坐直了,讓槿落幫她把鞋子穿好,然後下榻。
剛下來,李顯就帶着薛紹沖了進來,興致勃勃地說道:“阿妹,阿妹!我帶薛紹表弟來跟你決鬥!”
李沄:“……”
不由自主地腦補了一下薛紹怒發沖冠,對着她吼“拔劍,來決鬥”的畫面……簡直太魔性了。
然而當李沄的目光落在了薛紹身上的時候,才發現發生在三兄身邊的事情永遠沒有最魔性,只有更魔性。
也不知道薛紹是怎麽回事兒,束起的頭發上被插了兩朵紅花……雪堂裏的侍女們看着小郎君的模樣,都努力作正經狀,想笑,但不能笑。。
而站在薛紹身旁的李顯朝阿妹擠眉弄眼的。
李沄“噗嗤”一聲笑出來。
薛紹:???
小郎君眸光狐疑地看向李沄。
李沄:“……”
這種情況,她到底該不該告訴薛紹他頭上插了兩朵紅花的事情?
要是當場告訴他,他會不會當場就羞窘地要找個洞鑽進去?
如果沒有告訴他,萬一日後宮裏的人給薛紹小郎君起了個什麽“紅花郎”這樣的稱號,他豈不是得找三兄打架?
李沄想了想,覺得自己是個厚道人,不能當衆傷了小男子漢的自尊,于是果斷選擇了後者。
等長大後,她會給薛紹表兄一點面子,盡量少提他年幼時頭頂兩朵紅花招搖過市的事情。
李沄迎着薛紹狐疑的視線,用盡了全力憋住笑意,用萌萌噠語氣問道:“三兄說表兄要找我來決鬥,這是怎麽回事兒呀?”
眉目如畫的小郎君輕咳了一聲,随即上前有模有樣地朝表妹作了一揖,“自從上次在上陽宮聽太平表妹背完百家姓和千家詩之後,某便十分仰慕太平表妹的學問。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今日某專門與表兄一起來跟太平表妹切磋學問。”
——本該是風流倜傥的小郎君在當朝大儒的熏陶下,說話居然文绉绉的像個老學究!
李沄震驚了,瞪着大眼睛看向薛紹。
薛紹也不知道表妹在看他什麽,總之就是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強裝出來的鎮定老成頓時蕩然無存,他臉紅了紅,氣弱說道:“呃,要是太平表妹覺得不好,那就……”
算了。
算了二字才到嘴邊就被李顯一把捂住了嘴巴。
李顯說:“不,阿妹覺得很好,表弟你千萬別臨陣退縮!”
薛紹:“……”
自從阿妹會談條件之後,李顯被阿妹敲了不少竹杠。
他昨晚跟李旦玩耍的時候,随口跟四弟說要是今天薛紹背書能贏了阿妹,四弟就幫他給阿妹的寶貝東西要回來。
李旦一向都不願意跟三兄打賭,誰知昨晚聽了三兄的話後,竟然朝他露出了兩排白牙,說賭就賭,反正表弟肯定贏不了阿妹。
想到這些年來源源不斷被阿妹搜刮走的寶貝們……李顯管他什麽肯定不肯定,薛紹必須得贏!
——沒看他為了能讓薛紹贏得頭彩,都把大紅花都往他頭上插了麽!
捂着薛紹嘴巴的李顯沖阿妹笑得跟朵太陽花似的。
“阿妹別怕,雖然你不跟我們一起在崇賢館上課,可是阿耶阿娘都說你很聰明。表弟就是來找你玩的,背背詩,接一下飛花令什麽的……阿妹趕緊露一手,也好讓表弟長長見識。”三兄的言辭裏将阿妹捧上天了,仿佛真的以阿妹如此有才而自豪。
然而事實卻是三兄心裏的小九九卻打得啪啪響——
雖然阿妹會背書,但是表弟更會背書,在崇賢館上課的小家夥們背書現在沒有一個能比得過表弟的!
小樣兒,你搜刮了三兄那麽多的好寶貝,這次終于能還回來了!
李顯想想那些落入阿妹庫房的好東西,仿佛它們已經物歸原主,心裏都樂開花了。
李沄将目光從三兄的臉上移開,笑眯眯的,“原來表兄是要找太平比背詩。”
有口難言的小郎君看向表妹。
李顯嘿嘿笑,“阿妹,來吧!”
就巴不得阿妹也跟他似的毛毛躁躁,憑空變一把劍出來,指着薛紹說“來決鬥”。
李沄目光落在旁邊的上官婉兒身上,小婉兒端端正正地站在旁邊,眼觀鼻,鼻觀心,十分冷淡安靜的模樣。她似乎察覺到李沄的視線,擡眼對上李沄的目光時,臉上便帶上了笑容。
那一笑,仿若是冰雪初融。
小小年紀,已經初現風華。
李沄的目光從上官婉兒的面上移開,神情似笑非笑:“聽說三兄前些天得了一個鑲金牛首瑪瑙杯。”
李顯:“……”
李顯努力保持微笑:“行,三兄等會兒就讓人送到丹陽閣來。”
李沄見三兄這麽爽快,點了點頭,“可以的。但是——”
李顯急了,皺眉,“你怎麽還有但是?”
“嗯,當然啊。”李沄十分理所當然的語氣,“表兄想要跟我比背詩,玩飛花令,那至少能将我的伴讀打敗才行。”
小公主說着,下巴示意了一下上官婉兒的方向。
小女童朝周王露出一個笑容,行了個禮。
李顯:“……”
雖然李顯認為母親的眼光向來不差,但上官婉兒學問再好,能跟正兒八經在從崇賢館上課的薛紹相比麽?
阿妹那麽聰明的人,怎麽會做出這樣蠢事?
李顯還在懷疑自己的阿妹是不是被:“婉兒代表我,只要表兄贏了婉兒,那就當是贏了我。”
李顯這一下樂了,松開了捂着薛紹嘴巴的手,手心還望表弟的後背上蹭了蹭。
——這熊表弟,弄得他一手口水。
但不要緊,他還指望表弟贏了上官婉兒呢!
上官婉兒不緊不慢地走上前兩步,朝薛紹微微颔首,“薛小郎君,請。”
薛紹:“……”
原本是想跟表妹比一比背詩的薛紹表兄,最後只好跟表妹的伴讀比上了,這一比才知道,表妹身邊的伴讀也是個厲害角色,明明只是在掖庭長大的,可是表兄背過的詩伴讀都能背,表兄能接的飛花令伴讀都能接,鬥到最後,表兄只能認輸。
李顯的內心簡直生無可戀,一臉哔了狗的神情。
贏了的小公主笑得十分愉快,嬌滴滴地跟三兄說:“多謝三兄送的鑲金牛首瑪瑙杯,槿落、婉兒,替我送周王和薛小郎君。”
李顯不用人送,捂着受傷的小心髒邁着小碎步跑走了。
嘤。
他真的太難了。
薛紹還陷在不僅沒能贏表妹,而且還被她的伴讀打敗的雙重打擊中,直到上官婉兒喊他,才失魂落魄地回過神來。
小郎君雖然敗了,但是風度還是有的,他溫和地跟上官婉兒說:“你回去吧,不用送我。”
上官婉兒看他一眼,眉間的冷清瞬間被眼中的笑意沖走,軟聲說道:“小郎君下次來見公主前,不防對鏡整一整衣冠。”
薛紹:???
小女童笑着擡手指了指自己的頭發。
薛紹一愣,然後擡手一摸自己的發冠……小郎君顫抖着手将兩朵小紅花從頭發上拿下來,差點氣哭。
三表兄真是個混蛋玩意兒,活該被太平表妹敲竹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