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11)

兒事兒做,沒幾天功夫,都快急發毛兒了。

“相逢姑,我字寫好了,你看看,”鎖住伸腦袋進來。

“噢,我看看,”常相逢懶得出屋,從窗戶裏探出半個身子,看着鎖住在地上拿樹枝劃的字,倒是一個個都對,遂點頭道,“不錯,你轉過身去,我給你聽寫,聽寫全對,今天的任務咱們就完成了,你回去玩去。”

“哎,我寫的時候都用心記了,都記準了,”過來給窦二叔幫忙,可以學手藝,還能得工錢,現在連字兒都能認好幾十個了,鎖住也覺得自己是行了大運了。

“好了,你挺聰明的,明天再們再認幾個,”聽寫完畢,鎖住果然一字不錯,常相逢點點頭,“對了鎖住,你能不能幫姑跑趟腿兒?”

“啥事姑你說,”對常相逢的差遣窦鎖住是從不違逆的,“我跑的可快了。”

“給,你吃着黃瓜去,”常相逢又拿了根黃瓜扔給鎖住,“你去東門兒看看你娘跟我姐生意怎麽樣?用我幫忙不?要是她們太忙,你就回來叫我。”

“嗯,好,我這就去,”鎖住接住黃瓜,甩甩上頭的水咬着出了大門。

“你這個丫頭就是不聽話,現在要收麥了,哪裏會有多忙?”晚上常巧姑回來,直接瞪了常相逢一眼,“你就老實給我在家裏呆着吧,還有晚上你看家,我跟你姐夫過去幫柳嫂家去割麥,割完她家的,叫你姐夫再去給七爺家裏幫幫忙。”

“那姐夫多累?要不以後我趕車出去賣涼粉?”一個村兒住着窦二又沒有地,麥收啥的跟他們家沒有多大關系,但鄰裏的忙卻是不能不幫的,“收麥我不會,這樣吧,晚上我把涼粉都打了,豆腐也歸我磨,反正現在每天就一鍋,快的很。”

“你啊,真是個閑不住,你要是真那麽閑,就過去給七爺家裏幫幫忙,他家地多,還有長工在,這做飯也是大事兒,你過去幫幫忙也算是咱家的心意。”常巧姑提議道。

“好吧,我過去問問,”住在一個村裏守望相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常相逢倒也不反對,“明天我就去。”

第二天一早常相逢送走窦二就到窦七爺家裏去了,其實農村麥收時的飯也好做,自家人呢,出力時自然要吃的好些,油馍,麥仁湯,黃瓜菜,中間再送些綠豆湯,長工們吃的相對差一些,不可能全是白面,但也是管飽的,因此家裏女人們的工作量就大了,而且勞力不夠的人家,女人也要像男人一樣下地幹活兒的。

“春嬸兒,我來了,今天油馍我包了,”既然來幫忙,常相逢也不拿喬,到了七爺家裏挽了袖子就洗手幹活兒。

“還挺會挑活兒幹的,烙油馍,真心幫忙就下地去,個沒良心的,”窦夏的媳婦李氏因為常相逢拒絕了将熬涼粉的方子告訴自己娘家妹子,便對常相逢家存了氣,現在看常相逢來幫忙,心裏并不領情,一甩手出了竈火門,直接進了自己的屋子。

“你別跟她一般見識,這村兒裏哪有大姑娘家下地的?臉曬壞了可怎麽着?就算是大丫頭我也沒有叫她去呢,”郭氏笑着跟常相逢道歉,“你夏嬸兒那個人,有口無心的,過陣子就好了。”

下地收麥?別說李氏這态度,就算是自己家裏的地,常相逢也是不會下的,這烈日當空的,她傻了才會去麥地裏輪着鐮刀割小麥,而且那活兒她小時候也試過,愣是沒學會,還差點把腿砍了,從此家裏人再不叫她摸那個東西了,現在她更加不會去給人幫忙還要下地幹農活兒的。

“這陣子都收麥呢,進城的人少了,你們的生意也不好做了吧?”郭氏一邊活面一邊問道。

“也還成,大家在地裏又熱又累的,看到我姐夫的涼粉車自然就想叫上一碗,”常相逢熟練的擀着面團,随手灑了十三香和蔥花在上面,“而且我們現在又得了個大單子,每天路過令狐家的鋪子,只管過去給店裏的掌櫃夥計們送涼粉,一月到彙寶樓去結一次賬,我們就算是送到九月,也不少錢呢,”當窦二跟她們說起這個的時候,常相逢簡直就覺得是天上掉餡餅了。

後來窦二大着膽子在賣涼粉的途中進了幾家令狐家的鋪子,還真是,掌櫃的看到窦二過來,直接報了人數,一人一碗,吃了往窦二準備的粗紙本子上簽了名號,甚至有小夥計還特意暗中囑咐窦二常來。

“要是令狐家的門面說要,那可是大生意,你們別的不賣,就每天把令狐家的鋪子轉一遍,都能掙死,”李氏不知道什麽時候進來了,聽到常相逢的話,立時湊過來道,“不如這樣吧,這麽大個洛陽城,你們哪裏跑的完?我叫我娘家兄弟跟你們拿涼粉,然後他跑的遠些,往城南走,到時候你們拿了去跟令狐家裏算賬,再給我們錢成不?”

只要看到賺錢的事兒,李氏的心眼就多的跟馬蜂窩一樣,好像剛才指桑罵槐的人不是她一樣。

常相逢其實心裏有些預感,令狐家忽然出了這麽個政策,跟明奕未必沒有關系,可是這送上門的銀子不賺,又有些說不過去,左右也就是三個月,何況李氏雖然人不怎麽樣,可是有窦七爺在,自己太挫她的面子也不是好,“成,咱們這樣,我們還賣城東城北這一塊,夏嬸子你叫你兄弟去城南,城西春嬸子有人選沒?”

既然是做大家發財,常相逢自然不能漏了郭氏,“不過當時令狐家說的是到九月,九月天一涼,人家就不要了,咱們還不能太過缺斤短兩,畢竟得罪了令狐家,以前想送家裏子弟當個學徒都壞了名聲。”

“你放心,咱們莊戶人家做生意,哪裏敢騙人?還騙到令狐家門上,不是不想活了,”聽到常相逢一口應下,李氏先前的怒火登時煙消雲散,城南那一溜可是令狐家的生意也不少,何況還有城裏的百姓呢,這三個月的生意還是做得的,過了九月天一涼,就算是叫他們賣他們也不會去賣了。

“那我可謝謝你了,我娘家有個姐姐嫁到谷水了,我叫人給她送個信兒,看她幹不幹,要是這生意行,就讓她們在谷水那邊也支個攤子,你們那個豆腐她們也賣賣成不?”常相逢大方,郭氏心裏也高興。

“有什麽不成的?那個熱豆腐其實也簡單,要是他們不會磨豆腐,過來跟我姐夫學學也成,都是親戚,錢我們一家也賺不完,”冬天賣豆腐,夏天賣涼粉,有個進項,大家日子都好過些。

“谷水離咱們這裏也太遠了,這要是來咱們這裏買涼粉,還不累死。穿了整個洛陽城呢,”李氏眼珠一轉,笑眯眯的看着常相逢,她要是把熬涼粉的方子告訴郭氏,那就也得跟自己透了底,自己妹子回去試了好多回了,這綠豆粉好熬,可熬成就是不成型,做不出這種筋道的坨來,可這裏的的道道常相逢不說,別人愣是猜不出來。

見李氏只瞅着自己笑,常相逢也還之以微笑,“嬸子,我們還指着這涼粉方子養家呢,就算是以後将這法子跟人說,怎麽也得滿一年不是?”說到這兒常相逢拿鍋鏟将兩面焦黃的油馍從平底鍋裏鏟出來,摞到一邊的篦子上,“我姐跟我姐夫成親才多久,連個院子都破的不行,怎麽着也得叫他們掙上些銀子翻蓋翻蓋屋子嘛!”

常相逢從來不是個吃獨食兒的人,可是東西給的太容易,長遠來看卻不是什麽好事,尤其是那人還是一臉算計的李氏。

“相逢說的是,這有門生意做着已經很不錯了,再說這中間也還是有賺頭兒的,”郭氏看了一眼面色尴尬又想發火的李氏,笑道圓場,“二郎還要養一家子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