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45
琴師[四十五]上
這時,殿門再開,侍衛帶着幾名太醫過來了。金珠也在其中。小順子看了她,像看到救星一般,忙走上前,道:“快來,大人他都什麽也聽不進去!!”
金珠忙走上前,也不顧得跟長帝行禮,大聲喊了聲:“大哥!別這樣,你清醒點啊!……清婷已經不在了,你還有我啊!我也是你妹妹啊!我會待你如親哥哥一般啊!”
清唯整個人都定住了,長帝不願清唯這般執拗,不由重重的一般抱住他,将他拉在懷裏,在他耳邊喊道:“清唯,你給朕聽着!你還有家人、還有朕,你可以放心大膽地倚靠朕,放心大膽地利用朕,只要你高興,朕可以為你做任何事!”
清唯被長帝固在懷中,起先一直掙紮,在長帝的語言安撫下,慢慢的不再動了,任長帝摟住自己,平靜下來,低喃道:“我恨這個人,我再也不要看到她!”
長帝拍着他的背,轉頭便下令:“……來人!傳朕旨意,即刻起,将皇後孫蓮貶為宮女,打入冷宮,奪除皇後封號,永世不得出冷宮,死後不得入妃寝陵,挫骨揚灰,死無葬身之地。”
此言一出,孫蓮發出陣陣刺耳的凄慘叫聲,一聲聲‘陛下饒命!’,卻還是換不回長帝的回心轉意!還是硬生生的被兵士拖了出去!
殿中複又歸于平靜,所有人都看到了廢後的決斷,這次連允繼都沒了聲音。
此時,長帝再次開口道:“太醫,快為殿中所有人把脈,确保這殿裏的人,全都平安無事。”
來的太醫立即照着旨意去做。長帝這才把清唯交給金珠看脈,由齊攀給他把脈,确定他龍體安康。
清唯一臉平靜坐在椅子上,靜的如一尊石像。大仇得報,他心中也忽然變得空空的,什麽仇啊,恨啊,統統沒了,忽然覺得,世間再沒有他能做的事了!好失落!
他清唯神情太過平靜飄渺,加上金珠那變幻無邊的表情,反倒把長帝等人唬得有些緊張。
金珠好半天,才松了手,咬牙便罵了清唯一頓:“大哥,你這個蠢貨!你就不知道對自己身子要好點嗎!?你明知道,這替換的藥,也極有缺陷,若只服少量,就不會對身子産生影響,可你體內竟積下了毒素,一時半會,是不會消除的。你真氣死我了!早知道我就該你配些暈睡的藥!哼!”
清唯有些迷惑的看着她,搖搖頭,什麽也沒說。
長帝倒是反笑問金珠道:“你就是金珠?就是我覺羅國的第一女醫?還真是有本事!敢自行配制這種藥!?……哼!!!如此大膽妄為,若清唯有個三長兩短,朕第一個便殺了你!”
金珠這才反應過來,直罵自己是豬頭,當即跪下,朝長帝求饒。
長帝哼笑着道:“哼!現在你知道怕了,早幹什麽去了!?我看清唯他是天王老子都不怕,就怕你!于是正好,朕便……便将清唯交給你好好照顧!直到他康複為止!”
金珠欣喜若狂地領了命,暗道長帝真是寬宏大量啊,連她這種私配藥末的大罪都饒了。若換成別人,早不知道怎麽被砍頭的。
長帝處理完這殿中之事,心裏蘇了口氣,眉頭始終沒有舒展開來。
直到——
殿外有士兵沖進去,急吼着:“報!!!!!啓禀陛下,平西侯飛鴿傳書來報,他已親率5萬到了京城近郊,圍住了叛軍西側。”
……
“報!北翼君已親率5萬精兵圍住了叛軍北翼。來領陛下旨意!”
……
“啓禀陛下,殿外有兵部的5位将軍求見!”
一連串的好消息,讓長帝大喜過望,馬上宣進了殿。只見五名大将模樣的人進了來,齊撲撲地跪倒在地,抱拳行禮:“臣等各引軍1萬已将叛軍東翼、西翼圍住,現特來呈上手中兵符,獻給陛下!只等陛下一聲令下,攻打叛軍,臣等願親往,剿滅敵軍,為陛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長帝有些意外,卻又是在意料之中,起身親自将跪倒的将士一一拉起來,與之擁抱,之後,才接過他們手中的兵符,鄭重對他們起誓道:“天地為證,朕願與衆将軍,共享萬裏江山,供養将軍生老病死、讓你們的子嗣後代永享侯爵之尊!”五人齊齊謝了恩。
于是,長帝當即立斷,馬上下了最後反攻的命令,令外圍15萬大軍全力合殲,必要剿滅叛軍。若有奮起反抗者,殺無郝。如有主動投降者,除了主謀、從犯一律從輕發落。抓獲的主謀從犯,當場處死,不必壓解回京。
這會,始終在旁不曾出聲的賢貴妃,走了過去,朝着長帝鞠躬:“臣妾恭喜陛下!”
長帝回身拉起賢貴妃,将她抱在懷裏,拍着她的背,在她耳畔道:“多謝愛妃,若不是你游說幾位将軍,全力促全此事,朕也沒辦法在這麽短的時間來将剩下的閑散兵符全數收回來!朕……朕虧欠你太多了!”
賢貴妃帶着許久笑意道:“陛下是臣妾的夫君,夫君有難,臣妾豈能袖手旁觀?何況,清唯都親自來找臣妾,臣妾不能不回報清唯的大恩大德啊!陛下可知,當日臣妾被奸人所害得,導致難産,幸虧遇到清唯,他不顧一切出手相助,加上金珠全力以赴,才讓本宮脫離危險,順利生産。否則……臣妾就再也見不到陛下和……我們的孩子兒了!”
長帝放開她,有些意外、有些深情地看着她道:“愛妃,朕一直知道,在你的心裏,始終沒有接受朕!如今……你是真正放下了,願意與朕一直在宮中生活了?”
賢貴妃點點頭,嫣然一笑,大有一笑捂恩仇的意思。
琴師[四十五]中
眼見大事已定,長帝這才安排,将太醫診治過、身體無礙的人,由侍衛護送到賢貴妃所在的平安宮內,集中安置,加派人手全力保護。
當然,長帝自然沒忘了如何處置允繼。允繼到此時,真正的體會到了,什麽叫失敗!什麽叫絕望!什麽叫不甘!
他看着五花大綁、鬥志全無的允繼,沉吟半刻才道:“允繼,你所謂的大事已定,現在已經變成朕的大局已定了!看看你做的這些,可曾有後悔?”
允繼被他一激,十分不甘心,憤恨地噴道。“……哼!後悔?本王後悔剛才沒殺了你!!事到如今,就算兒臣後悔了,你又可會留我一條命?這次是我輸!若再給我重來的機會,我一定會贏你的!!”
長帝一聲冷笑道:“好個死不悔改!朕今日就讓你死個心服口服。來啊,押上允繼,一同去太和殿,朕要叫你死也死得瞑目!!!”
清唯不顧自己身體還在無力之中,忙道:“陛下,清唯願一同前往!”
長帝回頭看了他,想了想,朝小順子道:“小順子,你扶着清唯一道,跟上來。……此間事與清唯有密切聯系,還是帶着他吧!”
清唯略松了口氣,小順子蹑手蹑腳地走上前,想要扶他一把,卻被清唯拂開了。
小順子心頭難受,很是委屈地腹诽,卻不得緩緩跟上前。
漆公公随侍在長帝身側,由一隊侍衛擁着,允承親自押着允繼,一隊親兵壓後守着,一齊向着太和殿。
推門而入,允承命親兵都守在太極殿外。
長帝徑直走到懸挂诏書錦盒的地方,命令侍衛去取了下來。
長帝讓侍衛都退到外面侯着,親身将錦盒打開,取出裏面的诏書,一把将诏書扔給他,嚴厲的道:“允繼,你且仔細認真的看清楚了,這诏書究竟是寫的什麽!”
允繼一聽诏書,便快速想搶來看,可無奈手被綁着,長帝也是心軟,就讓允承為他解綁。
允繼揉了揉勒紅的手,這才拿起诏書,借着窗外陽光,直接跳過前面繁文缛節,将最後皇位繼承人念了出來,在場之人都聽得仔細:“………………惟皇嫡子繼親王允繼,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登基,即皇帝位。”
讀完允繼卻是怔怔地呆住了,他實在太過意外,腦子裏一片空白,連人帶诏書,一齊摔倒在地,喃喃念叨道:“……不可能……不可能,怎麽會這樣……怎麽會這樣!?”
長帝反而很是平靜地笑了說道:“允繼,你很意外?你不相信朕真的會把皇位傳給你吧?!……明明已經到手的皇位,卻因為你的沖動和貪念而無緣了!”
允繼受到欺騙、謊言,直接罵道了:“不,我不信!是你們串通好的,是你們串通好來騙本王的!你們騙我!!!!!清唯,是你,是你!一直誤導本王,才令本王引兵作亂!清唯!你……!”
清唯聽到這個結果,有些意外,問長帝:“陛下!?是故意放出傳位的消息的吧!?我一直以為陛下會想傳位給他的!”
長帝他擡頭看着太和殿內挂着那道‘勤政愛民’的匾,回答着他們的問題:“允承、允繼,你們可知道勤政愛民,這四個字有多重嗎?!這個龍椅坐着,有多冷清!允承是朕是長子,允繼是朕的嫡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朕無法偏袒任何一個人。說實話,選儲君,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可是,你們可知,朕為何會下這樣的決心!”
所有人都沒有回話,長帝搖搖頭道:“……是因為允承的母妃、朕的平陽!!若不是她,朕下不了決心。平陽親口對朕說,她并不希望允承為帝,她希望允承平平安安,為國效力便可!朕知道平陽在擔心什麽,不願讓她難過,才下了決心,立了允繼……!!可、允繼啊允繼,……你的表現,真的太讓朕失望了,你竟和你的母後,如出一轍!急于求成!”
長帝略略平複着自己的心情,轉頭朝允承道:“允承,你跪下!”
允承似乎感受到什麽,一聲不吭便跪了下去。只聽得長帝大聲說道:“允承,朕在這個龍椅上,還要坐上好些年,你可願意一直在朕身邊,全力為朕分憂,直到朕覺得你可以掌管這天下時,朕便會将這萬裏江山交付于你!你可有耐心等到這一天!?”
允承一時間,心頭千思萬縷、繞來繞去,終是大聲點頭道:“兒臣願永遠追随父皇左右,為國效力,效仿父皇勤政愛民,永不背叛父皇!”
長帝十分滿意,仰天長笑,道:“好!這才是朕的好兒子!傳朕旨意,從即刻起,立皇長子承親王允承為覺羅國太子,承襲帝位!”
允承有種恍如一夢的感覺,竟聽得忘了謝恩!一時間,在場的人都跪下去叩拜:“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除了允繼!一聽到這番旨意變故,當真是氣得發狂,雙眼猩紅,目眦欲裂,全身力氣都湧了上來,突然發力,一頭撞向允承,将其撞在石柱上,一下子便把允承撞暈了過去。
允繼趁這個瞬間奪了他腰間長劍,快速的直直刺向長帝。而離他最近的是漆公公,一見這危急之時,來不及呼救,便一頭撞了過去,擋了一下,一劍當胸刺中。
一聲驚呼,如夢初醒小順子大吼出聲:“來人!來人,快來人啊!!”
允繼将劍從漆公公身上撥出,再次舉劍又刺。
長帝手上并無利刃,允繼離他已經很近了,允繼發狂一般,不要命地連連刺了數下過去。
長帝連連躲閃,身上被劍刮出條條血痕,眼看就要躲不了。
眼看就要被刺中,只聽清唯急的大喊出聲:“小心!”
琴師[四十五]下
已經沖動長帝最近的小順子,心知要遭,幾乎沒想便沖了上前,擋到長帝身前,正對着迎面而來寒光長劍。
說是遲,那時快,就正劍快刺中小順子的瞬息之間,他們卻沒料到,一股重力将小順子與長帝齊齊地推了出去。
長帝、小順子被推出的同時,殿外的侍衛也沖了進來。只聽一陣呼喊聲,長帝、小順子倒地的同時,心裏便暗叫不好,一齊扭頭看過去,都不由自主地叫出了聲:“清唯!!!”
只見允繼一柄長劍,已經沒入清唯胸膛,長劍穿胸,血順着劍尖,一滴一滴往下滴着。他的手,竟将允繼拿刀的手牢牢握住,不讓他脫手。
此時,沖在最前面的那名侍衛,已然到了允繼身後,飛起身,重重的将手中長劍,直刺入允繼心髒。
允繼悶哼一聲,全身失力,手上長劍脫手,重重的倒地。
而失了倚靠、全身酸軟無力、被劍身穿刺地清唯,也重重的往後一倒,貫穿身體的劍在地上,往反方向穿回。清唯悶哼着,傷處的血噴了出來!
那個刺死允繼的侍衛,忙扶起清唯,看着鮮血不斷湧出的清唯,黑衣都浸濕了,大喊着道:“大哥,大哥,你千萬要撐着,你不能死,你要是死了,金珠會恨我一輩子的!”
清唯在他懷裏,努力睜了睜眼,仔細看他的臉,帶着笑意道:“你!?你……便是金珠的……心上人……?你肯叫我大哥……,那便是肯娶金珠……的意思……,好好好!……可惜,…………時機太晚了,…………若你們成親,……你……定要好好……”
那侍衛急得忙道:“大哥,你別說話了,你不會有事的。不會!陛下!陛下!怎麽辦!?怎麽辦?!大哥,他留了好多血……!”
這一系列的變故,持續時間并不長,發生都在瞬息之間,長帝與小順子還沒有反應過來!被那侍衛一聲驚呼喊回了神,才都跳起來,都連跑帶跳的沖到清唯身旁!看到了血流一地的清唯,不敢相信是事實!
長帝愣了一瞬,忽然爆發了,驀地将清唯抱入懷中,發出嘶吼道:“快!快傳……快傳太醫!快!快!”
清唯忙擡起染血的手,拉住他的龍袍止住他的話:“陛下,你……讓小順子、他們,去傳太醫…………!讓他們、将允繼的屍體擡出去,将允承帶出去救治……可好?”
清唯此時說話十分艱難,長帝忙蓋了他的嘴,馬上吩咐身邊侍衛道:“小順子,你去叫太醫,把金珠一齊帶過來!你們其他人,把太子和允繼都擡出去。快,都出去!”
等所有人都退出了,有了片刻寧靜,反而覺得靜的讓長帝心裏發悚。耳邊只有清唯的重重的呼吸聲。
只聽清唯強行開口說道:“陛下,清唯……這次……怕是難逃一死了,……陛下、不必浪費救清唯了……”
“別說傻話,朕不會讓你死,朕一定會讓你活下去的!”長帝眼中已經全是淚水。他不是沒見過人死,可這一刻,卻是十分恐懼。
清唯握住長帝的手說:“陛下先聽我說,……我知道,陛下對我是真心真意的。可我一直在利用陛下,并不值得陛下這樣!陛下、不如憐惜身邊人……像王婕妤那樣真心對你的…………!”
長帝吼道:“你給朕閉嘴!朕只要你……!你給朕好好活着!不要說的好像遺言一樣,朕不準!”
清唯扯出笑容道:“陛下,我不想再騙你了,……我心裏只裝着一個人,一直把他藏在心裏,只願他平安活着!……陛下,答應我,讓他……活着……好嗎?原本就是我對不起陛下,報仇也好,造反也好,勾引允嘉也好,都是我一手造成的,惹的陛下傷心難過!可……陛下,不要為難他,他什麽也不知道!答應我,不要殺他!”
長帝霎時目光變冷:“你!都到這一刻,還想着保住替小順子的性命?!!!!你………………真的這麽喜歡他嗎?!不!朕不會答應你!朕告訴你,你若死了,朕會天天折磨他的!讓他生不如死!!”
清唯已經拼盡所有力氣說完剛才的話,此際再也張不開嘴了,眼皮緩緩地閉上,微弱的氣息吐出最後一句:“對不起……,建長,讓你到最後都在為難。對不起……!”
清唯漸漸地,什麽都聽不到,身上麻木了,五感慢慢消失,一片漆黑,什麽也感覺不到了,全身也冰涼了起來……………………!
五天後,長帝诏告天下:皇後失德,被打入冷宮,永世不得入妃寝陵。皇子允繼與宰相孫涓、礎部侍郎清唯等一幹同黨,聯合烏國舊部,起兵造反,欲殺父□□,經長帝全力鎮壓,将皇子允繼、礎部侍郎清唯剿殺于太和殿,挫骨揚灰,死于葬身之地。并将孫氏一族滿門抄斬,以儆效尤。
改國號為平陽,立皇長子允承為太子,以承襲帝位。新立王氏為後,母儀天下。
于是,後世史官将這一次的允繼的舉兵反叛稱為“太和之變”。
建長帝終于在平陽十年、九月初一,正式傳位于太子允承,自稱太上皇,搬入昭陽殿。
允承繼位後,改國號為“奉天”,史稱承帝。延續長帝作風,勤政愛民,勵精圖治,将國家治理的繁榮昌盛!
長帝在位十年,一直專心于民生政務,頒布了一系列利于百姓民生社稷的政令,例如節省行政成本,減輕百姓負擔。創立科舉制選拔官吏,統一全國幣制,頒布均田令,輕徭薄賦,設置義倉備荒年,以法、刑制國、頒布《覺羅律》、大興商貿、鹽鐵茶官營、獨尊儒家學術等等,深得人心,百姓推崇,成效卓著。同時,由他一手創立的礎部,大興水利、交通,加緊鋪設官道,連續建成貫通南北、東西的主要官道;陸續建成海邊港口,接受外來異國船只停泊,拓寬經商範圍。醫司深入各地,為一方百姓提供救治醫療基礎,造福一方。樂司對将各地歌謠、詩歌彙集,得以加工,彙成脍炙人口樂曲,流傳四方。刑司對各地的治安刑偵起到至關重要的重要,既保證地方安全,又保證了各級衙門的安全,有着極其重要的地位。平陽四年,又複在礎部基礎上增設學司,在各省州郡縣鄉開設學塾,以儒家五經為書學塾書籍,适齡學子可免費報名上讀書,學塾先生由學司統一考核入籍,配給各級學塾。至此,礎部五司的重要性都體現出來,果然是涉及覺羅國民生基礎,成為覺羅國最重要的一個政府機構,一直被後世延用千年。建長帝因“勤政愛民”深受百姓愛戴的,成為覺羅國最傑出的君主。通過這一系列的政令實施,也奠定了覺羅盛世基礎,成為覺羅國第一個發展高峰,被後世稱為“開國之治”。
(已完結)
作者有話要說:
友情提示:正篇完了,還有番外啊!!
其實好後悔開這麽大一個坑!越寫越累。打死以後不開宮鬥劇了。寫宮鬥的那些大大們,都是大神,頂禮摩拜!
寫的累,看的大大們更累,偶對不起你們啊!反省——ing!
之後還是以短篇為主,絕對不那麽長了!輕輕松松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謝謝大大們!尤其是默默追本不告訴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