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女娲證道

女娲的稿子,倒是叫蘇北頗為驚嘆。

文筆足可說是老天爺賞飯吃類型。

山川風物、風土人情描刻的惟妙惟肖,身為不周山妖族,山山水水外。巫妖兩族的針鋒,不乏也成了女娲筆下傾訴的故事。

不愧是締造人族的聖母,遣詞造句間盡是悲憫巫妖兩族多艱,并無身為妖族便與巫族有隙,文章中不乏有着墨尋常巫族的不易,兩族窮兵默武,榮耀浮于表面,悲苦才是常态,整篇行文如流水,暢讀下來讓人心胸暢快--有點後世雞湯文的原形。

就是太散,美則美矣,通篇讀過只留不錯二字,旁的再提不上一嘴。

“這封信務必要親自送到女娲手裏”蘇北有心冉助女娲,當下審完稿子便單獨下了份邀請函,請女娲上出版社來商榷文章細節。

“師叔寬心,咱們出版社有道祖庇佑,沒誰會不長眼敢截胡”昊天取過信便往驿站去。

出版社因審稿回複的信息量巨大,蘇北幹脆設下了驿站,專門用以對來稿作者發布審核信息,但因為來稿太多,驿站的成員基本忙的每日沾不占地--這是初期稿件不足,等後續手裏頭作者數達到飽和,出版社會拉紅線--對外規定收取一定數額的另類稿子,剩下的用固定簽約作者的稿。

如此降低編輯主編身上的擔子,為排版蘇北特地去洪荒搜羅一圈适宜造紙的材料,仿照後世的造紙技術,輔佐法術倒是沒多難便造出紙來。至于着墨的硯臺,洪荒生靈早已用之甚廣,省了他不少力氣。

接着是三清的來稿,老子講述陰陽兩儀、太極八卦,講究攻守兼備,太極以巧卸力,種種細處構思精妙--想來老子師兄出關後沒少花心思在上頭。

原始則是根腳論意味分明,點明道合己身,道不過戊土、庚金、乙木、丁火、癸水在五行四方之內,庚金若強行走乙木道,非但難以進境,長此以往反而敗壞根基,着墨點在修為拔高上。

兩兄弟落筆處,盡是洪荒衆靈最為關注的兩個方面,不愧是三清,一出手便能知根底。

“咦,這也算是另辟蹊徑了”蘇北審到通天時,臉上不由得暈開笑容。

比起兩位兄長中規中矩,通天的文章受衆度便要小的多,他多描述的是各種......長相乖巧、模樣玲珑神駿的飛禽走獸,文章走向定位應該是萌寵文

--要命的是通天似乎嫌棄自己僅有的門徒不夠可愛,假公濟私,拿來稿當招标徒弟的廣告,洋洋灑灑指定各種自己能偶遇的地點以及招徒的标準。

“主編,這篇稿子真的給過嗎?”新上任的編輯根腳是頭梅花鹿,看着主編交代來準備排版的稿件,頗有些不知所措。

Advertisement

“我既朝三清讨要稿子,他們如此捧場,我豈能收下原始與老子的稿,反倒退了通天的,這不合禮數”蘇北搖了搖頭道:“不過是一塊版面的事,耽擱不了太大的事。”

旁人或許沒法未蔔先知,但蘇北知道,通天是往後六位混元聖人之一,他如此大張旗鼓的招徒,前期或許見效不大明顯。一旦他證道,比起拜竭餘下五位混元聖人門下的難度,當通天門徒可簡單多了。

未來聖人自己都說,不講究修為高低,可愛就行。這對一些外貌協會的生靈,簡直是開天辟地的福音。

蘇北料想不到,通天這一份拐彎抹角的招徒廣告,會讓紫霄宮時報火的一塌糊塗。

“你只管照着排便是”

“好”編輯點了點頭,上崗前主編有特地教過報刊的排版,通天準聖的稿子放在廣告位看來也很合适。

幾大門面有了,接下來就是選取些故事清奇、文筆出衆的湊版面,一張時報大大小小的專欄也得有十好幾個,不能光溜溜的只放準聖。

第一版拿捏不準洪荒的口味,所以只能大雜燴每樣都來點,等發行完搞個意見征求稿--看看哪種題材受衆廣,往後版面再有所側重。

“有巫族的來稿嗎?”蘇北愣不住想起太一,莫說交稿,這會人還在他樹上睡覺呢。

編輯沒想到主編會突然發問,愣了片刻,反應過來後回道:“有,幾大祖巫都來稿,不過都是些簡單淬體的法子,如雷之祖巫的引雷鍛體,土之祖巫的慈悲土相......”

總之巫族的稿子當初在辦公室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巫族追求肉身成聖,加之祖巫崇尚不破不立,鍛體的法子也千奇百怪,引九天神雷、無極罡風、空間割裂等等,他們審的心驚膽戰。

要知道整個洪荒也就巫族仗着肉身強悍敢如此不要命的作死,尋常種族那個遇上雷劫、空間割裂不繞道走的?

誰他姥姥的上趕着去啊!

他們去了,那就不是鍛體,而是送命。一想到雷霆灌頂,大家夥忍不住直打冷顫,太血腥了。這玩意兒見報,真要是有人效仿,作死了會不會怪他們出版社發行不良時報。

編輯內部是決定不上架巫族的來稿,若往後巫族長久不改,便不再朝巫族征稿。

蘇北想了想道:“後土的慈悲相可用,旁的一律退回去,對其餘的祖巫,永不再征稿。”

“是,主編”編輯聽出蘇北話裏頭的火氣,雖不明祖巫哪裏開罪自家主編,但想想祖巫的稿子确實沒有實用性,收稿簡直是在浪費人力物力。

這些主編說的“專有名詞”,他們如今運用起來倒是得心應手。

出版社忙活起來,每日埋在審稿堆裏,時間像是砸進無邊海的小石子,毫無波瀾。不日便是到了與女娲約定見面的日子,蘇北換上水淨的白色長衫,扣冠束封,原就出衆的相貌,一經收拾更顯得俊朗無方。

“許久不見師弟,這通身氣派确是今時不同往日了”女娲能瞧出蘇北邁入準聖境,上回相見還不過是大羅金仙,如此進境倒是讓人豔羨。

“師姐莫要打趣我了”蘇北跟着話兩句客套話,待氣氛熱絡,才切入正題:“此次冒昧請師姐走一趟,實則是有些事想同您說說”

女娲眉頭微颦:“可是稿件有不妥的地方,若是有不妨我回去再改改”

蘇北卻忙擺手道:“稿子并無問題,不過是師弟有私心,有些細枝末節希望師姐往後能多些留意”

女娲心思通透,蘇北如此說哪裏能聽不懂他這是要提點自己,比起對方在這上頭的建樹,自己委實有些稚嫩,能得指點于她而言大有裨益,遂臉上笑意見顯。

“師弟盡管說,師姐絕不會惱的”

“那便好”蘇北一副松了口大氣的神情,提點起女娲一些泛善可陳的地方。

除開流暢的文筆外,文章想吸引人,筆下的人設、背景、大綱須得盡善盡美,雖說文學作品衆口難調,但如今洪荒讀者未接觸過文學類型的文章,可塑性很高,作為開山鼻祖道阻雖艱,可一旦功成名就,所得名利也是成比例的。

“師姐的文章,大體是以自己視角描刻所見所聞,引人入勝,辭藻華麗,但文中無骨,如游龍散布,着筆時是你自己,讀時亦能自己,如此可毫無差錯的代入,但旁人呢?”

蘇北劍指根源道:“他們并不會過于關注師姐的生平,又從文中得不到主角生平,裏頭的人物像是扁平的紙片人,無鮮活靈動,如此行文,最末無外乎高開低走,名聲漸弱。”

每個作者都不想自己的作品在別人眼中落得個“文筆退步”的評價,硬凹字眼只會逼人入絕境,畢竟寫的是長篇贅述,而非五言七言詩律,強求仄起平收,字字铿锵。

“天地生靈無數,我又該以誰的角度”女娲能以自己的角度鋪訴故事,但要将自己生平寫入卻猶豫再三作罷。

蘇北見此笑道:“私以為洪荒各族皆有不妥,一則有據可考。文中所述不乏有不切真實的地方,有強于斤斤計較上的讀者會刨根問底,屆時又該如何去回應且洪荒各族面上風平浪靜,可誰不是掐着口氣,文中稍有偏差,便容易引起各族抵觸。”

“文不通行,如何揚名?”

讀者若是一開始便排擠作者,以後作者發展的前景可以想見。

女娲雲裏霧裏聽完徹底糊塗了,這有顧慮那有顧忌的,她突然有些寫不動了:“師弟私以為該當如何,師姐實屬無從落筆”

“有種題材叫架空”蘇北朝女娲解釋何為架空後道:“不若便杜撰一族,文中描述似是而非些,讓考究之人無處尋錯,又不至于引起衆族排擠,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這就像有人想發洩,但一拳頭打在棉花上,裏外不受力,有氣也得給我憋着,對哪些斤斤計較之人無疑是最好的手段。他能點的便是如此,再多言那是會搶女娲功德的。

女娲聽完蘇北一通點播,迷迷糊糊的回了不周山,腦海裏時而是洪荒生靈的萬千面孔,時而又是模糊不定的身形,一切如鏡花水月,虛虛實實。

過洛河河畔時,見河堤岸邊有一對鹬蚌在相争,不死不休,攪動兩側泥沙飛濺。

女娲有些如神,收斂身形,近而觀之,不幸被飛濺的泥點子沾污衣裙,不過她并未惱怒,反倒是腦海中靈光一閃,之前的挂礙不明突兀地撥雲見霧。

何為杜撰,無中生有是也。

當即她蹲下身子,團了把泥巴在手,從地上撿起條枯枝,仔仔細細捏篆起來。泥團在他手中變化,先是衍生出胳膊軀幹、而後是眉眼精致的五官,女娲心神灌注,很快便捏出一男一女兩個泥人,以洛河之水點化,取名為亞當和夏娃。

兩個小人圍着他們的締造者轉,女娲見之欣慰不已,繼而捏起更多泥人,待點化捏造的多了,便有些費力,從袖中變化出條紅绫,往河堤岸一揮,泥沙河水聚攏在紅绫之中,變化成一個個泥人,又經點化生出骨肉。

身周密密麻麻與亞當夏娃無疑的泥人後,女娲給他們取名為人族,并向天地禱告:“弟子女娲,今時于洛水河畔,以土塑身,以水點靈,造洪荒之內,五行之外一族,取名人族,望天道允其族承載于天地,享萬物之造化,功德在己,為民永昌。”

“大善”宏願上達天聽,天道降下無邊功德,籠罩在女娲半人半蛇的身上,剎那間橫跨在準聖與聖人間的壁壘破碎。

女娲造人族,補全三才之道,破格入聖。

紫霄宮中盤坐蓮臺的鴻鈞忽地睜眼,嘴邊漫開一抹笑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