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巫妖落幕

常儀講述起來龍去脈, 事是因人族而起。帝俊奉女娲法旨,嚴令妖族再以人族為食,奈何山高皇帝遠, 不周山的妖族拒不受命, 依舊我行我素,且作風越發猖獗。

主食人的妖族, 以“巫族以人族為食, 修為進展穩健如飛,他們要是不吃,何以對敵?”為由, 反其道行事。

女娲并沒指望帝俊能管得住, 遂而有蘇北親自跑一趟,引人族去五莊觀。如此,他與太一不可避免, 要從妖族手底下搶人。

太一又未掩飾身份,當面救下人族。妖族見東皇踩着他們的臉, 全然不顧同族情誼,個個怒意膨脹。

妖族多半是從茹毛飲血的獸類修煉而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被太一力壓不敢當面表現, 暗下卻生出嫌隙, 又受巫族蠱惑。太一同帝俊不差,己方将領叛變。

兩軍交戰到最後的節骨眼, 十二都天大陣少了兩大祖巫,周天星辰大陣也因十金烏的隕落大打折扣,兩陣一時間不相伯仲。由于那些妖族臨陣倒戈,以至于妖族後方大開。

通敵的那妖族領着大巫入陣, 大巫以煉體為主,特地早早操練好的陣法。

巫族大軍,宛如一柄枭首的陌刀,長驅直入妖族陣法腹地。不費吹灰之力便毀去妖族大陣,妖族之前占據的巨大優勢,剎那間破滅。

主帥分*身乏術,無法援助,妖族外圍全然變成屠宰場,即便修為位列大羅金仙的天庭妖将,一樣死傷過半。

帝俊與太一只能眼睜睜看着妖族大勢漸去。妖族腹背受敵,陷入死局。巫族像兩柄閘刀,攔住出入口,等待将妖族徹底吞噬殆盡。

常儀聲音嘶啞道:“妖皇與師尊為免妖族盡滅,他二人身祭靈寶,同十大祖巫生死相搏,在大陣方撕開一道口子,将我等送出戰局,卻也因力竭身隕。東皇鐘護住,才包下妖皇的三魂七魄。師尊負傷更重,連三魂也尋不回來。”

蘇北千叮咛萬囑咐,為的便是太一意氣用事,與十大祖巫拼個你死我活。沒想着會是妖族內部出現叛徒,形勢所迫,太一想必也無他路可走。

常儀尚且保佑一絲希望:“天庭如今名存實亡,我與羲和不再做他想,上娲皇宮來只求娘娘能施以援手,救救師尊與妖皇”

“即便是我,也做不到逆轉生死”女娲心底嘆了口氣,打從成聖還是頭回遇上如此無能為力,她若是有法子,又何故會眼睜睜看着兄長隕落而無能為力:“神魂不滅,能否涅槃重生,還是得看往後機緣”

三個神魂中,其中之一便是大妖伏羲的神魂。

伏羲擅蔔算,殺敵略有遜色,不巧的是妖族叛臣有部分藏在他所帶領的妖族之中,有心算無心,于叛亂中身隕。

Advertisement

“連娘娘都無能為力”羲和動容,他與帝俊才有過道侶之實,如何會料到,此番一役便是永別,便覺着有把刀子在割心肺。

蘇北明白女娲的弦外之音,伏羲與帝俊神魂完整,往後若有機緣,并不是沒有機會重生。

按照後世歷史,伏羲會再入人族,因治世之功得天地功德承載,重生飛升。帝俊大體是相仿,太一可就難了,因為他神魂補全,唯餘七魄。

三魂盡失,便是連半點機會都将不複可能。

最末,伏羲神魂留在娲皇宮,由着女娲親自溫養。女娲感念羲和與常儀特地保護兄長元神,不計較妖族犯下的罪孽,賜下溫養神魂的秘典。

常儀卻将太一的七魄轉交與蘇北,她容貌驚絕,有因修行月華的功法,膚如凝脂,好似九天弦月,美的驚心動魄。臉色煞白頹倦,依舊難掩風華。

“我修行功法與師尊相悖,無法孕養師尊的魂魄,勞煩蘇師叔看在往日與師尊的情分上,請您能幫師侄一回。”

秘典只能許一人溫養一魂,帝俊同羲和為結發道侶,自然不會假借他人之手。正如常儀所言,月華為極陰功法,太一從太陽星中孕育,真火與秉性屬極陽。如此,讓常儀來溫養太一魂魄,委實不合适。

蘇北将魂魄納入自己的識海,調動神魂在太一魂魄周圍布下一層結界,為的是自己神識波動,免得傷了這僅存的七魄:“抛開旁的客套,單論往日的情意,我自是不會推拒。”

“只是,師侄可有仔細尋過太一餘下的三魂在何處?便是尋不見,可有查到半點蛛絲馬跡?”按理準聖的三魂七魄已然超脫六合,并不容易散滅。

連伏羲與帝俊的神魂都能完好無損留下來,太一不應該只餘下七魄。神靈隕落,三魂七魄會随主意聚攏,但也不排除遇上大難,魂魄為求自保會四散而逃。

常儀搖了搖頭,其中道理她也明白,遂而她沿着不周山搜尋百裏,依舊毫無所獲:“師尊的三魂,會不會有別的歸處,所以我才尋不到?”

“興許是如此”蘇北只能以此安慰自己。

洪荒大陸因巫妖兩族而裂成四大洲,分別是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以及北俱蘆洲。

三清所在的昆侖山有聖人結界,原就是遺世獨立,這回洪荒破碎,三清索性将昆侖山并其周圍的小島嶼并為蓬萊仙島,號為三清聖地。

巫妖兩族再難以掌控大局,妖族唯餘羲和、常儀以及幾名消失匿跡的大妖,倒是沒見着妖師鲲鵬的影子,傳言他并未再大戰中隕落,許是龜縮在洪荒那片角落裏。

巫族更是慘絕,兩大妖皇最後以命相搏,巫族半點好都沒讨到。十二祖巫,獨獨剩下土之祖巫後土一人。

巫族私以為自己尚有一名祖巫,不甘寂寞,仍想着卷土重來。可惜後土性子太過柔軟慈悲,并無與洪荒萬族角逐的念頭,祖巫與巫族所想背道而馳,巫族內部亂成一鍋粥。

後土見之傷心欲絕,對巫族僅剩的一絲憐憫也在巫族咄咄相逼中消失殆盡,她棄巫族而去,在破碎的洪荒處漫無目的的游走,一路上她看到了巫妖大戰中無數隕落而不散的冤魂,他們因不得輪回而飽受痛苦,哀鴻遍野。

後土慈悲,見之深明此前罪孽,參悟感化冤魂之際,忽有所悟,朝天地跪拜立誓:“今信徒後土在此向蒼天禱告,冤魂魍魉,生死魂魄,應當依照功德轉世,惡者得惡果,善者得善報。信徒後土願以肉身為基,魂魄為引,特此上告天地,六道輪回立。”

天道遲疑片刻,而後因六道輪回劃定後世的輪回與業障,天道允肯後土所求,降下無邊功德。

只見地面下沉,一座巨輪在無盡的坑底下緩緩升起,上頭分為三善道、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以及修羅道。而後土也在無邊功德中立地成聖,突破巫族神魂的限制。

可惜她肉身以及化為六道輪回,她此番成聖之時,也是身隕之時,有些類似于盤古真神,開天功德降在身上,同時也力竭而亡。六道輪回管轄世間亡魂,無論人、神還是佛,一入輪回全憑因果,後世投胎也是命定。

加之有後土這位身化輪回的聖人在,即便是女娲、三清也不敢随意在六道輪回處胡來。

後土成聖,巫族大巫得知之後悲苦欲絕,但也算是點醒他們的癡心妄想,巫族大勢已去,不可能再回到當初争霸洪荒的時候。因信仰不和,巫族內部發生巨大的分歧。

不再追求複仇争霸的巫族,來到六道輪回旁,對着緩緩運轉将冤魂送入輪回的後土娘娘,他們跪地而拜,良心蘇醒,打算為巫族之前犯下的罪孽贖罪。

他們朝天地立誓,聲音宏達,言說建陰曹地府,設十八層地獄、判官、孟婆、閻王、黑白無常,定生死簿、功德簿來斷定亡魂投胎。罪孽深重者将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超生。

又設奈何橋、黃泉路,以彼岸花接引亡魂,彼岸花綿延妖治,如同一條火照之路,通向六道輪回,是條橫跨來世今生的陌路。地府成立,算是将洪荒原先的殘缺補全了。

離開娲皇宮蘇北便去了閉關室,他打算從太一餘下的七魄中看能不能找出些線索來。

七魄氣息有些微弱,蘇北只得小心翼翼的試探,幾次無果,他心底不由想太一的三魂不會真的破碎了吧?那樣的話,他是不是該告訴都來,他生父隕落的事?

胡思亂想之際,藏在識海深處的青銅門突然有異動。四扇門整齊的排成一列,其中第一扇已經徹底打開,也就是上回闖進去的那個局。

因為它沉寂太久,蘇北就一直沒去理他。如今,因為太一隕落,第二扇門突兀的發生異常,只見上頭的圖案驟然鮮活起來。

無數的光點像是螢火蟲般,匍匐在青銅門的圖案上,只見陳舊的門框很快勾勒出兩只神駿的金烏,以及十二大祖巫的身形,如此情形模仿的盡是巫妖大戰雙方。

“這是?”蘇北沒來得及問出自己的疑惑,身子就豁然一輕,那扇青銅內緩緩朝內打開,一股無形的大力将他拽了進去。

同孔宣洞府之內的情形如出一轍,蘇北倒是沒太多驚慌,只是閉着眼壓下強烈的眩暈,待平緩過後睜開眼,未見人卻先聞聲。

“你此番渡劫太過兇險,非去不可嗎?”

這聲音熟悉的很,隔着一扇描金繪彩的屏風。許是選料不大好,蘇北能模糊看見屏風後頭的場景,他愣了愣,因為屏風後頭站着的正是已經隕落的太一,而太一身上的氣息并非實體,而是虛無缥缈,若有若無。

顯然是三魂之一!!

太一的三魂突兀的闖到他的識海,藏在青銅門裏頭。毫無頭裏,但蘇北卻忍不住欣喜,如果說這扇門後頭是太一的一魂,那後頭還有兩扇,是不是說,太一丢的三魂都在青銅門後。

如此,找齊三魂,太一是不是也有機會重生。

這念頭一想又覺得遙遠,因為蘇北并不知道青銅門要怎麽開,并且不能保證後兩扇是不是真的藏着太一的另兩魂。所有的一切,似乎只能從這扇門找起。

作者有話要說:更新√,明天來捉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