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陸放舟循着溇琰的建議,把嵊縣和嵊縣之外的其他縣統統轉了個遍,價格确實差距很大,不同年份和高度的也具有一定的差距。
兩尺高,也就是六十公分,2-3年苗,嵊縣是一文錢五株,隔壁的橫溪一文錢能有七株,一畝地一般能要種四千到五千株,陸放舟讓溇琰幫着估算了下,五個山頭向陽面都辟成茶園,最少也有五十畝,再算上每畝的折損,買橫溪的茶苗花費四十五兩,買嵊縣的花費六十兩。
種植由賣茶苗的包,橫溪那邊出價是十五兩,嵊縣這邊是十兩,算下來橫溪要比嵊縣這邊便宜十兩。
十兩夠普通人家吃半年,陸放舟果斷選了橫溪那邊的,橫溪那邊還有一個好。那邊的人不太清楚陸放舟的事,不像嵊縣,一聽陸放舟要開山辟茶園,大都不相信,要求全款付清再幹活,橫溪那邊只讓先付了二十兩的茶苗定金,餘下的等做完再結。
動工那天的日子是陸放舟特意翻了黃歷挑的,黃道吉日,一大早就放了炮仗,把師傅們都請進了山,還事先備好了豐盛的魚肉。
肉倒是普通的豬肉,魚可不同,不是溪流裏的溪魚,而是着人趕出山,去山陰縣買的湖魚,成年男子才抱得動螺蛳青,草魚,還有胖頭鲢魚。
種茶樹是力氣活,吃鲫魚之類的小魚,骨頭細容易卡不說,也沒多少肉。
給師傅們燒菜的竈直接搭在地頭,竈頭師傅也是特意請來的,怎麽做前一天陸放舟跟他商議的,草魚肥美,直接紅燒;螺蛳青弄個醋溜的,裏頭放些蘿蔔;胖頭鲢魚,頭做魚頭豆腐,身子油炸,做酥魚。
魚這種食材,經了油鍋就會飄出特別美妙的香味,別說幹活的師傅更賣力了。一旁圍觀的小譚村村民也一個勁的咽口水,心裏無比的失落。
陸秀才開山辟茶園,居然都沒想到喊他們來幹活,遠道道的請什麽其他縣的師傅?害得他們錯過了那麽美味的魚肉。
陸放舟是故意沒請小譚村村民的,他可不是聖母,才幾個月就忘記那群人當初是怎麽打他家秋風的?
就是要你們聞得到吃不到!悔不當初!
想着陸放舟拿起塊炸好的魚片塞到了二妞手裏:“嘗嘗,小心燙!”
二妞點頭接過,小吃了口當即道:“好吃。”
這酥魚的做法是陸放舟所處的那個時代新創的做法,魚下鍋炸透撈起後立刻放入調制好的汁水裏浸,汁水由醬油,蔥花,糖等調制,酥脆的肉裏立刻融入了汁水,肉質不會變硬,吃起來也特別鮮。
二妞忍不住要了第二塊,陸放舟直接拿了碗讓二妞當零嘴吃,看得一旁一群半大的小子一陣羨慕,陸放舟還特意指了溇山對二妞說:“去你溇清叔旁邊吃。”
Advertisement
“哎。”二妞答應了聲,溇清身軀壯碩,那群半大的小子就算想打二妞的主意,也不敢出手。
至于溇清那份,陸放舟昨晚試着調制汁水的時候,溇清吃了不少,今天人多,他就不吃了,免得惹閑話。
師傅們住的地就是原來張發財的屋子,在村落中間,未免村民使小絆子,陸放舟拜托了溇琰,溇琰把這事交給了溇水,溇水在婁家軍裏屬暗營,專門負責去敵營打斷,或是暗殺敵首之類的。
溇水的身影沒于黑暗之中時,無人能察覺,小譚村裏确有幾個存心搗亂的,尚未接近張發財的屋子,就被溇水無聲無息給點了穴,拖去了別處。
以至于村民中暗暗傳出了有鬼的說法,大夥吓得不敢在晚上出門,再也無人搗亂。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五十畝茶園一一移栽完畢,陸放舟又是一頓好吃好喝好送了師傅們,師傅們被陸放舟感動,紛紛表示回頭茶園需要養護的時候盡管找他們,價格好說。
陸放舟連聲道謝。
師傅們還真是說到做到,這年冬天,雪下得特別多,竹子都被壓裂了不少,新種的茶苗就更不用說了,擔心得陸放舟一整天都恨不得全守在茶園裏。
師傅們在下雪的第二天就齊刷刷的趕來了,恹恹的茶樹苗在他們手裏很快都回過神來,他們還一人挑來一擔稻草,捂在茶樹苗周圍,告訴陸放舟用這個方法,下再大的雪也不用愁。
那時已經是臘月了,山裏臘月和正月都是不出活的,出活要晦氣,預示着明年會更辛勞。
陸放舟看得感動,趕緊把手頭正在準備的臘味一一打包好送給師傅們,還多添了些錢,師傅們都不客氣的笑納了,挑着臘味高興得回去了。
臘月二十五的時候,陸放舟正在村裏的磨坊裏磨豆腐,山村的磨坊是共用的,裏頭主要有風箱,給谷子脫穗的;臼舂米,給谷子脫殼的;石磨,磨豆腐,磨年糕用的;搗臼,做年糕、糍粑用的。
豆腐這種食物在平時的山裏不常做,縣城裏倒是有,但便宜又好吃,一大早就被搶購完,到了過年的時候更是難搶。
陸放舟嫌着大冷天去縣城買麻煩,便在村裏自己做,也不局限于豆腐,豆腐皮,千張,白豆腐幹,紅豆腐幹,油豆腐,素幾都要,壓板豆腐,老豆腐也做些,現在天寒地凍的,還能做些凍豆腐。
他已經尋好了架火鍋的地方,回頭就帶上二妞、溇琰他們吃火鍋,火鍋自然不能少了凍豆腐。
為此,陸放舟一口氣買了二十斤大豆,足足磨了兩大桶豆漿,豆腐桶的體積可不小,跟官宦人家小姐洗澡浴桶差不多大呢。
這場景又引來了不少小譚村村民的圍觀,相較于上回辟茶園時的默默咽口水,這一會有些人開說好話了:“秀才老爺,你這年辛苦,又是開山,又是辟茶園的。老天爺也長眼,知道不虧待吃苦耐勞的人。”
陸放舟聽出話裏的贊許了,想着自從開茶園後,這群人安分了不少,沒去他茶園搗亂,偶有路過看到雜草也會幫着拔去一些,土松了也會幫着緊一緊,便搭了他的話:“過獎,過獎。”
那人一聽有戲,忙繼續誇:“秀才老爺謙虛了,看看這麽多豆子磨豆腐,別說豆腐了,就是那些豆渣都能吃到正月呢,老爺厲害。”
“豆渣啊?”陸放舟故意犯難,瞅了那人一眼,乖乖的,不止是那人,旁邊一圈人聽到他提豆渣都伸長了脖子。
豆渣用油炸過還是可以吃的,似乎也有類似的名菜,不過陸放舟小時候吃過沒瀝幹淨豆渣的豆漿,對豆渣十分不喜歡,眼下既然這群人想要分豆渣,陸放舟也不刁難,爽快的說,“這東西我不喜歡吃,你們要是喜歡,按戶平均分,不準搶,也不準亂。”
“謝秀才老爺!謝秀才老爺!”村民們連聲謝了,按着陸放舟的話,立刻推舉出一人來分豆渣,其餘人耐心等候。
就在這個時候,小譚村裏來了個不速之客,縣城裏陸老爺家的一個下人,一臉驚奇的看了眼守着秩序分豆渣的村民。
然後把手裏的帖子給了陸放舟:“大少爺,臘月三十是老爺的壽辰,老爺請大少爺和孫小姐(二妞)回去。”
陸老爺請他回去?陸放舟奇怪了,這小半年下來,他也多少打聽清楚了前頭那位陸放舟和陸家的關系,陸放舟成婚後就被打發到這個小譚村,之後這麽幾年,無論是孫女出生,還是媳婦過世,陸家老爺都不聞不問,逢年過節也從不讓陸放舟回去。
今年怎麽想起讓他回去了?
陸放舟納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