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分坊主事
當蕭楚愔等人還在茶田裏憶苦思甜時,廂竹一行人已大大方方進了分坊主事熊主事的宅中。對于自己的丫鬟,蕭楚愔是信的,而廂竹也沒負了蕭楚愔的信任。自打進了熊宅,一切對答如流,倒也未叫熊主事起了疑心。
熊主事雖是個心思極其狡詐的主,不過能伺候在蕭家家主身邊的丫鬟,自然也不是等閑之輩。在得知此次從京都前來選收春茶的并非唐掌櫃的侄兒,而是一名從未見過的女子,熊主事當即便起了幾分警疑。
将廂竹迎入正廳,而後命了下面的人沏了杯剛剛炒好的新茶,看着廂竹品了這新制的春茶,熊主事說道:“今年這新制的春茶,不知唐姑娘覺着如何?”
進了宅後,廂竹自道乃京都茶坊唐掌櫃的女兒。
唐彩蝶。
聽了熊主事之詢,嘗過新茶後廂竹這才将茶杯置于案桌上,說道:“咱蕭家的新茶,自是不用說的。這茶內質香韻濃郁高長,似蜜糖香又帶了一絲舒蘭之氣,乃是茶中上品。”
常年伺候在蕭楚愔身邊,所見之物自然也是好的,故而這些廂竹皆清。只是點評得如此到位,倒也叫熊主事露了幾分詫異,看着那撥耍茶葉側顏示己的廂竹,熊主事微是一頓而後說道:“到不曾想唐姑娘對這茶道如此之清。”
“家父乃京都茶坊的唐掌櫃,且在做掌櫃前也在茶坊裏幹了好些年,彩蝶自小與茶相伴,茶道之事自也略清。不過要說這茶道,自當比不得熊主事。”
“唐姑娘言重了,唐掌櫃乃京都茶坊當主掌櫃,由他親自帶出來的唐姑娘自當非在下可比。就是不知……”
“熊主事可有話要問?”話到關鍵處頓下,十之八九必無好事,這可是蕭楚愔常笑道的一句話。故而熊主事這話突頓,廂竹心裏當即起了十二分警覺,果不其然,待廂竹話落,熊主事已說道。
“這素來前往遠洲選茶的乃是唐掌櫃的侄兒,唐國棟,今年怎就唐姑娘親自前來?”
“怎的?莫不是彩蝶不能來?”
“唐姑娘這話說的,在下怎會覺着唐姑娘不當來。”廂竹這笑趣的話剛剛落下,熊主事忙作揖回道:“只是京都離此路途甚遠,唐姑娘一姑娘家,必是舟車勞頓,唐掌櫃怎會舍得讓唐姑娘受這一份罪?”
“這京都南下一路到真是辛苦,不過這也是沒法子的事,家父京都生意脫不開身,而我那堂兄,近來也是脫不開身的。這茶坊交付到家父手中,乃是大小姐之信任,春茶采選關乎茶坊半年生意,家父不願也不放心交付給下人去辦,沒法子,這差事只能落到彩蝶身上。”
憑了廂竹對茶的了解,若她真是唐掌櫃的女兒,在旁人都脫不開身的情況下,由她來選采最是合理。廂竹此回熊主事思頓,而後說道:“這年年都是唐主事前來購茶,今年是怎了?倒是有事脫不開身?莫非唐主事碰上何等好事?”
“好事?熊主事這話若是叫我堂兄聽了,怕是得跟你急呢。”
Advertisement
“唐姑娘此話何意?”他這話雖沒直着誇贊,但也不失是一句好話,便是那唐國棟人在這兒他也說得。倒是不清廂竹這一句必然與自己着急是何說頭,當下心中起了幾分疑,熊主事問了。
詢問,到叫廂竹失了笑,擡了手掩了面免得失了态,廂竹說道:“熊主事有所不知,我堂兄之所以脫不開身并不是因着遇上了喜事,而是因為禍事。”
“禍事?”
“正是,今年年頭大小姐修書一封喚回小少爺,小少爺便在京都內過了年。這小少爺的脾性,便是遠在遠洲的熊主事,想來也曾聽聞。不過說來也怨我那堂兄,平素在外頭走道沒個留神也就算了,這小少爺回了京怎的走路也不看道,這不,原本南下之行當是唐哥來辦,誰知出發前幾日卻出了事,那會兒在路上叫騎馬狂奔的小少爺撞了個正着,這會子怕還在床榻上躺着呢。熊主事若是不信,要是巧着有人上定都也可順道問問,這年初到了今,我那堂兄可一次都沒在茶坊裏露過面呢。”
“竟是這般,倒是無妄之災了。”
唐彩蝶此語,熊主事說不上信與不信,不過她後頭那番順口而出的“巧了也可差人去京都問問”,到叫熊主事定了幾分猜疑。心裏頭到也信了幾分,只是面上仍做故态,連道唐國棟此事乃是天降的災難,無妄得很。
打從她踏入這熊家的宅子,熊主事便一直與她閑聊,話語罕着牽到新茶上。分道而行時蕭楚愔便與廂竹說過,這熊主事必是個狡詐的主,讓她切莫小心,莫讓他看出些門道來。
故而廂竹應對一直謹慎,這閑聊之下倒也尋着機會,瞧瞧何時将話題引到新茶上才不至于叫人動了疑。閑聊之際案桌上的茶早已涼了,宅內的丫鬟入屋換了一杯新茶,瞧着那換好置放于案桌上的新茶,廂竹說道。
“對了熊主事,今年的新茶何時得選?”
“何時?自當唐姑娘說何時,便何時。只是唐姑娘舟車勞頓,一路下來怕也累了,莫不然先小住幾日歇息一下,待身子緩了再選也不遲。”
“熊主事這話到說我心坎了,這一路上的确有些累人,只是此次出京南下,家父便千叮萬囑,今年的新茶可是趕急的。那李家老爺向咱蕭家訂了一批新出的遠洲香茶,說是生意上需用,故而家父特地叮囑莫在路上及遠洲耽擱太長時日。過往聽堂兄說,上一趟遠洲采購不過四五日便妥了,若是熊主事方便,可否明日便讓彩蝶看看那新炒妥的新茶。”
便是路上如何勞累,這生意上的事也不能耽擱,廂竹都已說到這份上,熊主事也不好再多言其他。當下便應了明日便可查看新茶,随後示意底下的丫鬟請了廂竹暫入廂房歇息。
等着丫鬟領着廂竹等人離後,熊主事這才命人将府內曾随唐國棟上過京都的家丁尋來,見着家丁入了屋,熊主事問道:“你先前随唐國棟去過一趟京都,我且問你,那京都茶坊的唐掌櫃,可有女兒。”
“回主事的話,先前跟唐主事去過京都,路上好像聽唐主事說過他卻有一個堂妹。那唐掌櫃的雖然無子,不過好似有一個寶貝閨女。”
“有閨女嗎?”點着頭應思着,問道:“那你可見過唐掌櫃的女兒?”
“主事的,小的就一做事的下人,這唐掌櫃的女兒雖然不是什麽千金大小姐,不過哪能叫小的給瞧了。只是聽過那唐主事提過,說她這堂妹沒什麽喜好,就偏好女紅和彩蝶,人喜歡的就跟自個的名字似的,總是喜歡佩些彩蝶制成的發飾。”
“彩蝶制成的發飾嗎?”這一提及到叫熊主事記着,今日這過府的唐姑娘,發上的确插了一只蝶簪。簪随人動,銀制的蝶翼顫顫輕觸,到像是落于發上的彩蝶般,随時都可能離發而起。
那輕輕翼扇的彩蝶,叫熊主事點了頭,而後輕聲說道:“彩蝶,彩蝶,果然人如其名。”輕喃一聲随後看着那名家丁,熊主事說道:“這裏沒你什麽事,退下讓林管家進來。”
“是。”應了話退了出去,不一會兒林管家走了進來,渾圓的身子一晃一晃,在瞧着管家進來後,熊主事說道:“差幾個聰明點的丫鬟小厮上院裏伺候着,記住了,給我留心點。”
“主事的,曉得了。”
不若一個人狡猾到何種地步,用的法子一般情況下大相徑庭,所以進了院子贊歇後,廂竹和螢草并未多說什麽,只是抱怨了路途上的勞心,嘆了幾句女兒家的貼己話,随後早早梳洗安眠。
這一晚屋裏頭瞧着安靜,不過屋外頭,誰曉得會不會多上幾雙耳朵,大小姐可是千叮咛萬囑咐,不當說的事情明裏暗裏都不當說。故而兩人的口風也是緊的,到也叫人看不出何處不對。
一夜過去,難得歇得舒服,第二日晨起便在熊主事的帶領下到了作坊。
新芽采下還得經過炒制方才得成,進了茶坊頓覺茶香四溢,沁入鼻中說不出的香萦,反而一世憂愁此瞬皆散。聞着繞于鼻尖的茶香,不由得深吸一口氣,廂竹說道:“果然好茶。”
這話落後熊主事笑了一下,說道:“唐姑娘這邊請。”
應了頭順着熊主事的引請朝着作坊深處行去,一處處看着,一杯杯品着。不同的茶其味全然不同,有的如蘭沁香,有的如梅幽香,有的似霧般虛缥,有的像酒般嗆濃。雖各味不同,卻各有各自的香韻。
每一種茶廂竹皆一一嘗了,蕭楚愔不是極好口腹之欲之人,對于她而言只要能吃飽,旁的一切都是不打緊的。不過廂竹乃是伺候小姐的丫鬟,當然盼着小姐事事樣樣都是好的,所以蕭楚愔平日的一切都是廂竹打理,至于每一樣雖不敢全數精通,不過略知一二的本事還是有的。
這嘗品過的每一種茶,其根類廂竹都能說出幾分門道,若非自幼與茶結緣長處,尋常人家又有幾人能說得如此詳透。原着昨兒心裏頭還殘了幾分疑,如今看着廂竹将作坊內的茶如數辨出,這最後的一分疑也打消了。
蕭家作坊甚大,這一圈逛下來也過了午時,用過飯歇了一下,廂竹這才随着熊主事進了內廳。
遠洲的茶園,乃是蕭家的産業,這分坊每一年所需的銀子,不若是發給茶農的工錢或者是旁的一切,所有的銀子都由京都撥批。一般情況下所有花銷都會提前一二月送入京都,待京都掌櫃審批後上遞于家主,這才撥了銀兩讓分坊直接上錢莊處提銀子。
這往時如此,今年自當也如此,坐于內廳開始詳談大小姐真正在意之事,廂竹說道:“對了熊主事,今年這茶田裏的茶農,所需的工錢多少,還有茶田內一切置辦,這些加起來,不知當需多少銀兩。”
“銀兩所需詳細在下年前不是已遣人送入京都,莫非唐姑娘不清曉?”
饒是心裏頭覺着此人當時唐彩蝶無疑,可熊主事還是本能的留了一份心思,在聽着廂竹此番話後,他并未馬上應答,而是巧妙轉了話頭。
蕭楚愔吩咐廂竹假扮唐掌櫃之女進入遠洲時便叮囑過,切記小心,絕不能叫熊主事看出任何不妥。尤其是詢問工錢之事以及茶田每事每物一切涉及到銀子的事,都得留上十二分心思。
因為蕭楚愔憂着熊主事察出不妥,到時若是起了心思咬着牙報了實數,并且咬口所貪銀兩與他無關,皆是唐國棟起了貪心自己詐訛那些銀子。他們這廂可是沒有實打實的證據,他若真那樣說,便是心裏頭再清,也是奈何不了他的。
大小姐憂的那一些,廂竹哪會不清,當下這心裏頭更是提了警,廂竹說道:“熊主事年頭已将賬目送入京都,按理來說這些細目彩蝶理當瞧了。只是事發突然,堂哥因了禍端躺在床上,這差事以往都是唐哥經辦的,彩蝶也是頭一遭接了這份差事,這裏頭好些個事都是不清的。當日去探望唐哥并且詢了有關事務,唐哥雖也答了,不過他現在那副模樣,說話哼哼實在是沒個連話,倒是将這一件事給忘了。彩蝶也是出了京都才恍着記起沒先瞧了熊主事送去的細目,只是當時已離了京都,在折返怕是得再費上不少時候,故而也就作罷了。”
這是本非她分內之事,而是臨時得了差遣,手上亂了些也屬常然。女子本就不是辦這等差事的主,這位唐掌櫃的女兒能做到這般已是不易,這一份說辭到也說得過去。聽着廂竹的話,熊主事接口說道:“如此,倒是辛苦唐姑娘了。”
“倒也算不上辛苦,茶坊乃是家父一生的心血,除了自己人,旁人家父一貫都是不大信的。現堂哥遇事不得來,家中也只有彩蝶一人能負了這樁差事,雖不覺辛勞。不過說實的,心裏頭到也有幾分憂。”
“憂?唐姑娘此話何意?”這一番話到叫人聽得不慎明白,當下熊主事詢問。詢後廂竹半頓,說道:“雖說遠洲彩蝶不曾來過,不過在家到聽堂哥說過不少,這遠洲的茶農堂哥可沒少抱怨,說這遠洲茶田裏的茶農,可刁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