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章節

的和阿爹訣別,怎麽風格整個不對了?

慕容駿眉一擰,戾氣沖天而起,「瞧不起我兩個兒,就是瞧不起我!我非讓那群不長眼的東西瞧瞧,換我女婿當家了,大燕興旺就在今朝!我兒親征了,那群北蠻子該死哪去就死哪去,不要費老子的手腳!」

…阿爹,這不是耍中二的時候!

但是她被國丈爺拽着,直接去見皇帝女婿了。看女婿咳得扯心抖肺,幾乎氣絕,這個裝了十幾年嚴父的終極進化中二爹,愛屋及烏的眼淚汪汪,完全忘記什麽君臣之禮,伸手摸皇帝的頭,「我兒辛苦了。」

哎唷,這把病美人皇帝逗得淚花四濺,原本要喊岳父,弱弱的喊出來的卻是,「爹。」

可憐這個一輩子幾乎沒有半個父輩親切過的青年,連麗妃娘舅都沒跟他說句話,在風雨飄搖之際,終于有個「爹」知道他辛苦了。

「別哭,當家人一哭就膿包了。」慕容駿非常大氣的擺手,「爹是幹嘛用的?給兒撐腰用的!女婿,把家看好了,我跟兒去擺平就行了。」

「哈?」豐帝連咳嗽都忘了,呆呆的看着氣勢萬千的慕容駿。

爹你還好吧爹?不要說得好像出門郊游,百官跑了十來個啊,你知道你要帶我老婆去幹嘛嗎?

「你們年紀都還小,家業才上手,父母哪能不照應。」慕容駿發牢騷,「我要不照應你們,将來地下見了你們娘,非跪洗衣板不可。」

這對帝後愣愣的看着好像很不着調的爹發呆。

慕容駿發現他們不知道嚴重性,「兩塊!你們娘會讓我跪兩塊洗衣板!」

…阿爹,我們跟不上你腦袋黑洞的頻率啊!

好在提到正事,慕容駿的黑洞就暫時關閉,變身成慕容徐庶,三言兩語就讓要自己去親征的豐帝胡裏胡塗答應下來,讓岳父拽着老婆去親征了。

是日,賜慕容後鹓旌節虎符,天子禦旗,代夫親征。

然後慕容鹓就帶着五百娘子軍和國丈慕容駿,馳馬前往前線,一刻都沒有遲疑。

但是,比皇後親征的馬蹄還快的,是慕容府主導的消息,已經如風般從京城輻射向全國了。

誤栖梧桐 補充資料(i)

慕容駿被他老爹照例扁了一頓…只能說國丈公慕容潛快七十的人了,老當益壯,揍起兒子依舊虎虎生風,武力值毫不生鏽…可怕的是,慕容潛武力既高,更是智多近妖之輩,智力值直追三國周郎。

周瑜揍徐庶,妥妥的輾壓。

這也是他們父子獨有的溝通方式,稍微兇殘,但是智力相疊不是加法,而是乘法。

慕容駿難得老實的「被打要站好」的讓老爹抽,雖然已然議定,他也相信老爹的超能力,但心裏還是非常傷心和沮喪的。

老爹說得對,他就是太自以為是,自視太高,才會給鹓姐兒許下看似最無害的婚事,當初他老爹就很反對了…結果坑了鹓姐兒不說,順便把整個慕容府都帶進坑裏了。

這坑的規模,直比東海之深。

原本只是嫁給一個改朝換代最沒事的病王爺,結果一直明哲保身的慕容府一家夥成了最慘的後族。

看看這個時代,當皇帝都是個最衰尾的亡國之君,當皇後恐怕最好的結局是白绫一條。

後族?只夷三族叫做慈悲懂不?

他們慕容府能夠屹立近三百年堅若盤石,并不是只靠最初和慕容皇室同宗,而是開代當家人睿智非常,歷代長房教養和篩選都非常嚴酷才有如今的盛景。

更因為,慕容府在大燕號稱第一世家,在世家譜位居第一,但在世家譜完稿之前,慕容府不過是個漢化比較深的鮮卑家族罷了,更不要說擦到「世家」一點點邊。

即使開府立宗将近三百年,當家人和菁英都牢牢記住這一點。

慕容駿其實對最初聚賢拟定「世家譜」的凰王傅氏,驚訝佩服到接近恐懼的地步。傅氏扶持威皇帝于微時,接近神話的種種功績,和拟定「世家譜」和「科舉」相較起來,顯得太平常了。

漢傾之後,是個戰亂不堪的時代,是個世家傲天子的時代。

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世家,這樣的時代。

天下是割據的,勢力是世家的。任何一個皇帝,其實能夠控制的地盤很小,勢力也很小。許多人野心勃勃的割據一方,然後問鼎中原,最後發現,就算登了帝位,天下也不是他的,而是屬于暫時妥協的世家。

雄才大志的就致力于鏟除世家勢力,上下交相賊,最後壯志未酬身先死了。

才能比較平庸的,大概就是妥協安撫,安于被架空,卻還是被自然可取而代之的臣子下克上了。

世家是什麽?世家不是「世卿世祿」(世代作官領朝廷俸祿)而已,漢後的世家,擁有當代最高超的學識,擁有「目所及阡陌良田皆吾家所有」的底氣,更擁有衆多軍士奴婢,佃農和歸附的武力。

讓我們稍微出戲一下,代換一個比較容易了解的解釋。大家都知道西方的城堡吧?騎士領主什麽的,大家也知道一點吧?不好意思,這不是西方所獨有,咱們中華早有這種東西了。

那時候叫做塢堡,那格局,和西方城堡差不多,同樣有城牆護城河居住區王宮什麽的。但那規模,哈,不好意思,跟世家根基的塢堡比,西方城堡只算是個小破村子,簡直不入流。

發揮一下想象力,而這樣的塢堡,「天下林立」,着姓(世家)過千。

還沒完呢。在一個識字率異常低下,文盲幾乎高達百分之九十九的天下裏,世家完全壟斷了所有的文字。知識就是力量,世家幾乎得到了天下所有的力量。而百姓敬畏世家,遠比敬畏皇室還厲害。

就這樣?這麽想就太淺。不要忘了,世家不但有知識有聲望,手裏還有武力。兼并土地太簡單了,兼并完土地還把百姓劃到手下成為佃戶奴婢更簡單啦。

這就是為什麽三國演義裏頭,老是東一撮人西一撮人的合縱連橫,然後結合幾個你打我我打你,但是每個人都能拉扒出一大串吓死人的背景。拉扒不出背景的通常是武将,要不然就是謀士,絕對找不到頭子是百姓出身的。

就是因為幾乎都出身世家,是世家間的沖突啊。

但是哪個皇帝樂意打完天下,結果天下到處是有軍隊的塢堡,報上來的土地和人口都是打對折的?喔,我養兵養軍隊養百官,然後你們土地兼并還坐擁大批人口(奴婢佃戶)不交稅,朝堂上還得聽你們指揮?

我是義工嗎?我看起來是好人嗎?

掐,必須掐,非把這些塢堡拆了不可,把世家整趴下不可。然後又順利進入改朝換代的節奏。

這樣天下能不亂嗎?別鬧了。

(出戲結束)

所以慕容駿才會對凰王傅氏特別心驚敬畏,一算算到千百年後。

随慕容沖出宮赴華州令時,凰王出面邀集流亡士人,共修世家譜。還只有華州這麽一個基地時,她已經開始聚賢修世家譜,公開辯議,将天下着姓都劃進去了…并且将同宗的慕容府塞進世家譜最末。

随着征戰,她一直保持公開公正的态度,讓新征領地的士人辯論自家在世家譜的排行,而不是以人雲亦雲的模糊。

這是狠毒的一招!

誰不希望自己家排在世家最前面?誰願意被墜在世家之末?看看最末是誰吧…是鮮卑夷狄啊!但是當時的慕容府家主是當世大儒,你不能說不可以…慕容沖都沒把皇室放進世家譜鍍金呢,而是放個最有出息的堂兄。

人争一口氣,當然是得去辯一辯嘛。

但是不好意思,能辯論的就是慕容沖打下來領地所在的世家士人,其他是敵方,抱歉,您等等,等我們能打到您那兒去。

不是說,一本世家譜就讓天下歸心,世家納頭就拜。但是總是動搖幾分,真的打不過的時候意思意思的掙紮一下,就矜持的從了,然後趕緊議論自家在世家譜的排行。

因為,注意,因為!因為凰王傅氏取仕為官,世家的身分占六,文才占四。

馬的,當心太矜持子孫都沒官做了!

這種家世為重的科舉,在世家的心目中是一種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的公平。要知道之前根本沒有啥科舉哈。想當官?首先拼姓氏,拼完姓氏拼有沒有好爹好爺爺,有好爹好姓氏?行了,蔭補為官,出身世家最少不是文盲。

再來就是地方舉薦,有沒有文盲,取決于地方官的良心大小。然後是學問好到天下知名,皇帝或大官征用…這個機率低得很可憐。

但是吧,一個世家通常聚族而居,不要談五服之內,就說三代同堂吧,嫡庶五個男孩子總有吧?五個男孩子又結婚,各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