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章節
什麽吧?随便是什麽,想到哪寫到哪,交份感想給本宮。字數不拘多少,本宮知道你們下午還要上課,不要占了太多休息時間。」
隔天三個皇子都把作業交了。大皇子的非常令人驚嘆,堂堂皇皇一份萬言書,還精美的裝釘成冊。二皇子的只有幾個字,「兒臣全都沒聽懂」。三皇子倒有千餘字,東拉西湊,大概把侍讀和先生們都問了一遍…因為誰說什麽話他都超誠實的寫上去。
慕容鹓看着二皇子和三皇子的感想,不斷發笑。這兩個是實誠孩子,三皇子倒是比較出色。雖然才能有限,但還知道用人,知人善用,戒除偏聽偏信,還是能當個太平皇帝。
至于大皇子…她嘆氣了。捉刀就捉刀吧,你好歹也謄一遍。書法這麽漂亮,你以為我沒見過你那手狗爬?連掩飾都不會,果然是那門抽風貨的标準遺傳。
但她也沒這麽果斷的決定了,還是再觀察。
至于自己生個孩子之類的,坦白說,嫁給豐帝五年,她實在不太抱着希望了。再說庶兄長而嫡弟幼,還相差十幾歲…她沒有把握能敵得過慕容皇室抽風相愛相殺的傳統。
四月末,憔悴的盧宰相終于回到朝堂。六月中,終于病愈的豐帝也坐回龍椅。終于結束了慕容後獨自監國的時期。
慕容鹓松了一大口氣,向來精神奕奕的她,也露出些許疲憊。
沒有人知道她單獨扛了多大的壓力,國事如麻。兩大支柱終于回到朝堂,她終于能撿起整頓吏部和重農兩個領域,大刀闊斧的讓吏部徹底運作起來,最少考核能夠核實,發揮人事部正常的作用。
在豐帝和盧宰相的縱容下,作為大燕心髒的朝廷,慕容後像是一道雷擊,終于刺激得恢複正常心跳。
打個比方說吧,大燕就是個超級不景氣時期的股份有限公司,因為前幾任董事長抽風,面臨破産邊緣。資本雖然很大,員工也很多,但是股東和經理們看不到希望,人心惶惶,整體效益很低。效益既然低,就更接不到訂單,沒有訂單就沒有錢,如此惡性循環。
偏偏又超級不景氣,想跳槽都沒得跳。已經是這種狀況了,大家還想着「不差我這點」的貪污拿回扣,使得原本就岌岌可危的財務狀況更雪上加霜。
就在破産前幾天,突然換了新的董事長,董事長還很有本事…但是他馬的董事長有白血病,常常住院。
幸好還有個能幹的董事長夫人出來輔佐,最後終于讓瀕臨破産公司逆轉了。
股東和經理們,感覺到希望,效益就上來了。一個公司有了效率,大家發揮所能,就能進入良性循環。
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但是慢着,此時是歷史歧途公元七世紀的大燕,不是二十一世紀的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夫人當家,都找不到幾個了,何況大燕朝的皇後。
雖然在豐帝病愈,和慕容後攜手合作下,朝廷終于用正确的方式運轉了,朝野都有了信心希望,內外正式穩定下來。
可慕容後整治吏部實在快狠準,讓其他五部都警惕起來,并且觸動了太多人的權益。相較于豐帝的溫和改革,在百官世家眼中,慕容後太激進,太不懂事了。
牝雞司晨,果然颠倒陰陽,絕不可取。
--其實是難得一年沒有民亂,北蠻擾邊少,看起來會越來越好。好了,用不着妳這女人了,把權力讓給我們這些大丈夫吧,識相點。
于是在慕容鹓二十歲這年,趁着盧宰相傷風請假的時候,串連了大半朝臣的吳禦史上奏,請皇後還政于帝,後宮不幹政。
想明白了朝臣真正的意思,慕容鹓勃然大怒。
用得着的時候叫人小甜甜,用不着的時候叫人牛夫人。作牛作馬,田耕完了,拉回草棚說沒你事了。
你馬盧宰相拉犁還叫做五朝元老,老娘拉犁得到的就是「後宮不幹政」?大燕號快沈船的時候你們死哪去了?
當場回話都不屑回,慕容鹓拂袖而去。
結果走沒兩步,她暈倒了。豐帝震怒了…結果太醫來過立刻轉震怒為狂喜。
豐帝又要當爹了。
誤栖梧桐 (完)
終于有個合理合法的理由,讓慕容後龜在後宮不搗蛋了。瞧,懷胎十月,做個兩個月的月子,咻的一年就過去了,不只是明日黃花蝶也愁,根本是黃花菜也早涼了。
太好了,這時候正是推倒皇後黨的好時機。剪除羽翼,懂不?趕緊的,趁皇後懷孕沒空,快快拔除勢力啊。
誰讓皇後用人不拘一格呢?誰讓妳不講資歷不講家世,惟才是用?太不講規矩了!這些唯皇後是從的,絕對是佞臣、奸臣,必須打倒之後踏上一萬腳,永世不得超生才對。
于是皇後重用的大臣開始倒黴了,被參的奏折如雪花般飛來,連五朝元老的盧宰相都被參「老邁昏庸」了。
但是豐帝是個好人嗎?當然不。他只是裝得挺像兔子的,事實上還是肉食性的狐貍。不但是只腹黑狐貍,還是個嚴重的妻控…某部份思考挺抽風的妻控。
不要忘了,還有非常護短的慕容雙煞,情報力加上組織力,三強聯合,妥妥的不給人活的節奏。
繼所有皇後黨都被斥為奸佞之臣,各種揭瘡疤後,沒多久非皇後黨也開始出現各種暴八卦。不出三個月,慷慨激昂的禦史言官傻眼了,的确風聞參奏的非常爽,這輩子沒有這麽熱血過,每天都有新題材新目标啊!可是…
馬的一口氣參了三個月,大燕朝廷沒有一個好人了!
是的,沒有好人。照禦史臺的标準,連禦史言官也沒一個走得脫,全部送大理寺的話,朝廷都空了…還得大理寺上下戴罪立功,審完全朝廷的人,再來互相審大理寺同仁了。
哪個當官的背後沒有一點黑背景?誰的手上沒落點油水?你敢不合群?!別鬧了,只有吃相好不好看的差別。這是風氣問題,累積近三百年的沈痾,雖然不能放棄治療,但也沒辦法一朝痊愈啊。
慕容鹓雖然沒有豐帝那樣超凡入聖的政治才華,但她終究是未來的千古一帝,務實絕對是大燕朝皇帝的頭一份。她根本不會直接玩肅貪…瘋了喔?都快沈船了肅貪是問題嗎?真要肅貪朝廷帶地方都空了好嗎?
她要的是人才,能做事的人才!只要不要貪得太離譜,她都願意給機會…不教而殺謂之虐嘛,敲打敲打,敲打不醒的,等他們發揮了該發揮的功能,榨幹淨了再殺…未來還可以落個好名聲。
也是慕容鹓死活勸住有些精神潔癖的豐帝,不然皇上早就磨刀霍霍對貪官了…照豐帝的标準,真的是朝野淨空。
結果一心把皇後趕下臺的非皇後黨,不知道自己把自己給坑死了。
終于在滿朝都得送大理寺的時候,百官安靜下來。
所有的參人的奏折,都被留中不發。原本互相咆哮吵鬧的朝臣,漸漸安靜的低下頭。豐帝一言不發,就讓原本醞釀的黨争,雷聲大雨點小的消停了。
連禦史臺都緘默。今天你跳出來參人,明天就會有一卡車的污點被別人拿出來大參特參。
但是豐帝準備原諒他們了嗎?呵呵。
盧宰相年紀大了不是?那副相來吧,有六個副相呢。不多,就皇後手上的事,由盧長史交接給副相。人家皇後只帶一個盧長史,扛下這麽大的政務量。一個副相手下那麽多幕僚,不會說接不下來吧?
來,先接手。別說不能啊,不是說牝雞不司晨嗎?你總是公的…是說,副相總是男子吧?
于是每個信心滿滿滿懷狂喜的副相,接下皇後的政務後…直到皇後臨盆,剛好病倒了兩個,乞骸骨了三個,還有一個最年輕的,幹脆的丁憂了…說他岳母死了,要服孝。
十個月的雞飛狗跳之後,腹黑的豐帝滿足了,在皇後娘娘誕下嫡長公主後,他麻利的「病了」,跟坐月子的皇後一起閉關抱孩子。溫馨得再美好也不過了。
飽受折磨的朝臣百官非常不美好。
累積了将近一年的憤怒,盧宰相已經在練習眼光殺人法了。
讓你們争權,讓你們奪利,讓你們排擠未來的太後!高興了吧?爽了吧?前朝有十個皇帝都不夠用的時候,有這樣的帝後扛起來,是太祖祖上燒高香了,嫌不好?行了,現在不是三皇子聽政嗎?反正皇上他老人家不适,皇後讓你們氣走了,問那幾個毛孩子吧,總之不要問我。
老黃牛盧宰相,使性子撅蹄了。事不關己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
滿朝文武終于感覺到絕對的痛苦。雖然豐帝在滿月後結束「病假」上朝了,卻更無情的用皇後的政務量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