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我可憐的女兒啊!”一進祝府,荀越汐還沒來得及看祝府的情況一眼,就被抱了個紮實。“你怎麽能先我一步就去了呢?”

秦嬷嬷曾道,換身份這事,知道的越少越好。這府裏的人,也只老太爺知道,旁人并不知道的。如今抱着她的是老太太,她是真悲恸白發人送黑發人,真的憐惜這個外孫女。

這悲意濃烈,哭聲哀泣,使得她亦受了感染,從心底裏被引出一絲悲傷來。再加上,她既占了這個身份,那便要做這個身份該做的事。孝敬她的長輩,為過世的親人悲哭。有這樣的心,在情緒上來時,她便放任了。于是眨眼之間,便也淚流滿面,哭的不能自己。

旁人看着怎麽想不說,秦嬷嬷扶着荀越汐,與旁人一起不住安慰兩人。可這樣的悲意又哪是說收便收的,但好歹是收了聲,老太太親自拉着荀越汐的手,一路從大門口帶到內堂。

老太太是親自迎到了大門口了,對這個女兒的看重,可想而知。

荀越汐暗自慶幸一聲,幸好那副棺木被攔在城外,運不進來,不然只怕老太太要哭昏過去。

到了老太太所住的鶴年堂,所有至親才突顯出來,一一介紹給她認識。

除了老太太,還剩老爺子,以及三個孩子。三個孩子大的才十六歲,叫祝湛,是長子嫡孫,小的才八歲是,叫祝鴻,是祝二爺的嫡子。中間那個叫祝沁,是個女孩,十一歲,是祝湛的親妹妹。他們的父母全不在京中,在外做官。

祝家雖曾出了個太子妃,但表現的并不多奢富。他們本就跟賈家那樣的勳貴出身不同,且太子壞了事,他家沒家破人亡已是萬幸,哪裏還敢奢侈?賈家老太太那樣的人,絕對是極少數的。

“畜生,竟敢如此對我的女兒……”雙方見過禮,秦嬷嬷上前,代替荀越汐将杭州的事情說了一遍。氣得祝家上下怒罵不已。

“祖母莫哭,小姑倘或知道祖母如此傷心,必會不安的。”

“是啊,祖母。您也心疼心疼表妹,她小小年紀日夜趕路,好不容易到了家,您看是不是讓她去梳洗歇息?”祝沁是女孩子,更加細心,“我看表妹精神不太好,還要請大夫回來,給她好好診治方好。”

“是我疏忽了。”老太太終于拭了拭淚,可到底精神不濟,便看向祝沁,又指了身邊的一個管事大丫環出來:“沁兒好好照顧表妹,竹兒跟去看着,有什麽需要只管讓人去開庫房。”又對秦嬷嬷道:“你也是家裏出來的老人,對家裏都熟,好生照顧汐兒,莫讓她受了委屈。”

幾人上前領命,荀越汐也跟着行禮退了出來。

“妹妹來看,這個院子可喜歡?”從正院出來,順着路往後,過了兩個圓拱門,又過了幾座回廊,路上經過一個花園,這才到了目的地。“這裏以前是二姑姑未出閣時住的院子,二姑姑喜歡梅花,這院子裏種的便多是梅花,可惜時節不對,到了冬日,這裏可美極了。”

“院子裏有小廚房,早已安排人燒了熱水,妹妹先洗漱一翻,新衣也已置了兩套,只是不知妹妹具體身量,估摸着做着。好在只兩身,先換着穿,待你歇過來了,便讓人替你量體裁衣,她們手腳快的很,很快便能得了……”

Advertisement

“多謝表姐,有勞費心。”

“自家人,說什麽謝不謝的。你車行整夜,定是十分疲累。你先睡上一覺,到午膳時我再來叫你。”

這院子本就是未出閣的姑娘閨房,自然不大。但勝在精致,哪怕是梅花未盛,卻也有別番風味。

祝沁既然考慮到了她疲累,自然早早離去。

這裏确實什麽都有,熱水早就燒好,人一來便已兌好。

說起來,這還真是她來這個世界第一次好好泡澡。不是之前就沒洗,只是要麽條件不便,居于山野,要麽就在道觀之中,那道觀裏除她外全是男子,司徒憲每次都守在門外,催她快一些。所以從來都為着幹淨,而不是享受。

難得如今條件正好,時間也有,她便決定好生泡上一泡。

秦嬷嬷在邊上侍侯着,順便提點:“我剛看了準備的衣服用品,都是淺淡樸素。非是他們輕待姑娘,而是姑娘如今正在孝中。回頭用膳,想來也是以素食為主,姑娘莫要在意。”

秦嬷嬷怕她跟祝家生了罅隙,誤了小主子的事。

荀越汐還真沒想到這些,咳,主要是上個世界也沒機會講究這些。可這個世界卻是十分講究的,方方面面,規矩極多,行差踏錯一點也不行。不過,她來就是為了體驗這些,這些規矩也挺有意思:“多謝嬷嬷提點,我記着了。我對這些不懂,以後還望嬷嬷多多提點。”

“姑娘放心,這些都是老奴的本份。”小主子讓她跟來,為的不就是這個麽。

沒等祝沁到來,秦嬷嬷就把她喚醒:“姑娘該起來了,馬上就到午膳時間,您該早些準備好,一會兒表小姐過來叫您,直接跟她過去就好。萬莫讓人等侯……”

這也是規矩,尤其是今天午膳肯定有長輩在,千萬不能讓長輩等侯,那是極其失禮的行為。

什麽身份做什麽事,行為語言都有規矩。當然,因為她還只是客,又是初來。所以要守的嚴一些,若是以後熟了,感情深了,人家真把她當自己人了,那便可以适當放寬。在家裏差不多,大面上不出岔子,只要出門的時候不出錯就行。這其實是把規矩全都掌握了,可以運用自如了,駕馭規矩,而不是被規矩束縛。

秦嬷嬷一邊侍候她梳洗,一邊又提點她用餐時的一些注意事項。時間還短,說得不甚祥細。又道她年紀小,如今又逢大難,便是有些不妥也能理解。只要不犯太大的錯處,其他的以後慢慢學起也是可以的。

果然,她這裏收拾好,喝了杯茶,祝沁剛好到來。

“已經醒了?”看到她已準備好,祝沁果然高興:“走吧,我帶你去祖母那裏。今日是你來家裏第一餐,家裏人口又少,所以祖父,哥哥弟弟都在。也算是給你接風洗塵。過了今日,就只剩你我跟祖母三人一起用膳。”

兩人攜手出門,下人跟着在後面一段距離。

祝沁突然湊過來,小聲道:“對了,有件事我悄悄告訴你,我不小心聽到祖母和祖父商量,說要讓你改了姓祝。那李家雖然行事……可到底是你的父姓。也不知道你到底怎麽想的。趁着他們還未提及,你先好好想想,若是不願,也先想個借口。”

荀越汐聽了這話,微微垂睑。半晌才道:“多謝表姐提醒。”

“你不怪我多事就好。”祝沁笑了笑,“說起來,祖母向來疼兩位姑母,可沒想到,短短時間裏,卻兩次白發人送黑發人。哀極傷身,祖母這段日子身體和精神比前段時間差了許多。”

“表姐一片孝心!”

“我本不該說這些,姑母是你生母,這實在為人所難。只是我想着,逝者已矣,咱們到底要為活着的人多考慮一二。祖母年紀大了,表妹你也要節哀順便。”

“多謝表姐提點。”

說話間,兩人已到了老太太住的鶴年堂。老太太正跟身邊的人說話,祝鴻在邊上陪着,老太爺和祝湛卻并不在。看到兩人,老太太連忙招手:“沁兒,汐兒,快來。”

祝鴻起身跟他們見了禮,便告退說去找老太爺去了。

兩人上前給老太太請安行禮,老太太又拉了荀越汐的小手:“汐兒,休息的如何,可還住得慣。”

她自然道:“休息的很好,也住得慣。”旁的一句也沒多說。她對于很多東西還不懂,說多錯多,到不如不說。反正她現在該是情緒不高,對這些外物正該不上心的時候。且她年紀還小,無人會怪她。

“那就好。”老太太摸了摸她的頭發:“那就好。”又道:“先休息幾天,過些日子,跟着你表姐一起讀書。”

祝家是書香世家,不管兒女都是要讀書的。

“是,一切聽外祖母安排。”

老太太張了張口,出口的話卻并不是她本想說的。而是對她身邊的丫頭道:“回頭把汐兒要用到的東西都備上一份。”然後才拍子拍荀越汐的手:“把這裏當自己家,缺什麽也別不好意思說。咱們家不是什麽大富大貴之家,可一應用度也斷不會少的。”

“讓外祖母費心了,汐兒記着了。”

祝汐笑道:“祖母你放心,妹妹這裏還有我呢。”

老太太笑了起來:“你們姐妹相處和睦,那是最好不過了。”

幾人說笑間,有人來報,膳食已經擺好,可以入座。老太太便領了三人過去,老太爺帶着兩個孫子幾乎同時到來。各自坐定,洗手開吃。果然如秦嬷嬷所說,桌上擺的都是素食,一點葷腥都沒有。

沒有人明說着要守孝,可所有人穿的都極其素淡。

飯畢,老太爺單獨把荀越汐叫了過去。老太爺是個嚴肅的人,擺不出和善的臉,也說不出多和煦的話。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你母親的棺木如今放在祝家的家廟裏,待選好了日子,是要下葬的。你既然是她的女兒,到時少不得要替她披麻戴孝,跪經祈福。”

“這是應當的。”荀越汐連忙點頭。

見她毫不猶豫的應承下來,老太爺有些滿意。女兒和外孫女就這麽沒了,老人家心裏也難受。最後連個送終的人都沒有。眼前這個雖不是親生,可願意披麻戴孝,也算是留一份香火。

“待你母親下葬,我便開祠堂,将你的名字寫在祝家家譜上,你便是我祝家正經的姑娘,只管把這裏當成自己的家,萬莫生分。”

“謝謝外祖父。”

“至于……其他的事情,便莫要多問,更莫多管。你是我祝家的人一日,我祝家自然護你一日。不必擔心。”老太爺對于荀越汐的來歷知道的不多,但既然是外孫所托,他自然會照顧好,更會教導好。

“是,謹聽外祖父教誨。”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19-11-17 05:48:11~2019-11-18 03:17:0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文武貝是赟 5瓶;悠悠然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